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周慎斋曰∶治疟之法,升其阳使不并于阴,则寒已,降其阴使不并于阳,则热已。升其阳者,是散阳中之寒邪,柴、葛、羌之属,为散寒之品也。降其阴者,是泻营中之热邪,芩、知、膏之属,为泻热之品也。盖并之则病,分之乃愈也。此盖本之王肯堂之治案,王之外祖母年八十余,夏患疟,诸舅以年高不堪再发,议欲截之,王曰∶欲一剂而已亦甚易,何必截乎?乃用柴胡升麻、羌、防、葛根之辛甘气清,以升阳气,使离于阴而寒自已,以石膏知母黄芩之苦甘寒,引阴气下降,使离于阳而热自已,以猪苓之淡渗,分利阴阳,不得交并,以穿山甲引之,以甘草和之,果一剂而止。俞惺斋云∶读《灵兰要览》,载此方治疟屡效,又附随症加减法,最为精当,是金坛得意之作。又谓李士材治程武修蓝本于此,惟以白豆蔻换穿山甲,亦其善用药处,余按∶近俗治疟多宗倪涵初,似逊此方,然以之治疟,亦不能尽效,知病有万变,未可执一。比见王孟英《古今医案按选》论此最为精当,云∶此案但言夏月患疟,而不详脉症,所用升散之药五种,苦寒之药三种,虽为金坛得意之作,余颇不以为然。后人不审题旨,辄抄墨卷,贻误良多。邹润安云∶据金坛云,是使阴阳相离,非使邪与阴阳相离也。使邪与阴阳相离犹可,言人身阴阳,可使之相离乎?斯言先得我心,余治门人张笏山之弟,疟来痞闷欲死,以枳桔汤加柴、芩、橘、半,一饮而瘳,是调其阴阳,而使阴阳相离也。 《左传》齐侯疥遂 ,《颜氏家训》改疥作 ,谓《说文》 二日一发之疟, 有热疟。齐侯之病,本是间日一发,渐加重,故为诸侯忧。今北方犹呼 疟, 音皆,俗儒云病疥,令人恶寒变成疟,此臆说也,疥癣小疾,岂有患疥转作疟乎?余谓人之疾病无常,初患疥癣,亦所时有,若以疥为 ,则 为热疟, 为二日一发之疟,亦何尝无热乎? 治疟有谓必当用柴胡者,以疟不离乎少阳,非柴胡不能截也。有谓不当概用柴胡者,以风寒正疟则宜之,若感受风温、湿温、暑热之气而成疟者,不可执以为治也。窃谓疟邪未入少阳,或无寒但热,或无热但寒,或寒热无定候者,原不得用柴胡,若既见少阳症,必当用柴胡,以升清肝胆之热,虽因于温热暑湿,亦何碍乎?

返回目录 >> 《冷庐医话》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