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灸法秘传

> 太乙神针 太乙神针正面背面穴道诗

太乙神针正面背面穴道诗

看穴先准鼻当中,上入发际三穴 ,神庭(入发)五分上星(入发)倍,(一寸)百会(入发)五寸旋毛宫(三穴俱督脉)。天突(在)结喉(下)二寸陷(中),三脘(音管,胃上中下)脐上量(平声)以通,上脘五寸中渐减,中四下二勿朦胧。气海脐下寸余五,关元(即丹田)两股(三寸)足函容,再下又加其一寸,穴称中极当中穷(七穴俱任脉)。左右两旁共临泣,(足少阳从)目中直上入发五十厘,两客主人(足少阳)耳前骨,开口即空而便知。期门(足厥阴在)乳下第二肋,疼骨之端试揣之。天枢(足阳明)以脐为则子,两旁二寸各开驰。肩 肩端两骨缝,肘弯有穴视茫微,肘弯横纹尖尽处。(必须)屈手按胸(乃)见(纹尖之)曲池。曲池之下手三里(三穴俱手阳明,曲池相去)二寸锐肉端头视(次平声)。正坐垂手两股间,中指尖处风市(上声,足少阳)归。内庭(足阳明)乃在两足指,次三歧骨陷中耳。大指次指动中间,谓之行间须载记。再若大指去爪(甲如)韭(叶许),从三毛中大敦(二穴俱是厥阴)是。大椎以上(有二骨为)项二骨,大椎(自项骨算起,大椎当第三)以下(为)脊(骨)第一,第三节下体柱名,十四节下命门(三穴具督脉)地。风池(足少阳)耳后(寸半)陷中存,按之(则)引耳(内)知的实。肺俞(在两饭匙骨缝中)脾俞肾俞(三穴俱足太阳)场,脊骨各开二寸切,(言不移,脊骨)第三(椎下)为肺十一脾,十四又将肾俞列。四椎节下号膏肓(足太阳,)各开三寸五分疆。环跳(音条,足少阳)正在髀枢处,务要侧身眠在床,伸其下足屈上足,(以)取之乃可识其乡。尻骨两边各(开)二寸,问讯穴名曰会阳(阴,足太阳)。膝下三寸外廉畔,足三里(足阳明)与手殊方,掌按膝头中指(尖)尽(处),诲人认法剧精详。穴道取寸法折衷,男左女右手指中,中指第一第二节,相距即寸于此逢。 按穴治病,针无不愈。方自范毓HT 而后,王大德、沈士元、周雍和诸人皆用之,实予人以易从,切勿以其浅近而忽之也。此法及诗,自古今医诗集中录出。刘国光识。

返回目录 >> 《灸法秘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