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金匮翼

> 卷五 痰厥头痛

痰厥头痛

痰厥头痛者,病从脾而之胃也。夫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病则胃中津液不得宣行,积而为痰,随阳明之经上攻头脑而作痛也。其证头重闷乱,眩晕不休,兀兀欲吐者是也。 半夏白术天麻汤 治太阴痰厥头痛,眼黑头旋,恶心烦乱,肢冷身重。 半夏 陈皮(去白) 麦芽(各七钱半) 神曲 白术(五钱,炒) 黄 (炙) 苍术(米泔浸) 天麻 茯苓 人参 泽泻(各五钱半) 黄柏(二分,酒洗) 干姜(三分) 稍热服食前。一方加生姜一片。 《外台》云∶头痛非冷非风,此膈有痰也。浓煎茶啜一二升探吐之,吐已复吐,候苦汁出乃止,不损人,待渴自止妙。 茶调散(子和) 瓜蒂、好茶二味,等分为末,每二钱,齑汁调,空心服之取吐。 半夏茯苓汤 治热痰呕逆头痛。 半夏(二钱) 赤苓(一钱) 陈皮(去白) 甘草(各五分) 黄芩(五分) 生姜(三片),煎作一服。 头痛连眼痛,此风痰上攻,用雨前茶、川芎白芷防风、天台乌药细辛当归为末,汤调服。 防风饮子 疗风痰气,发即头旋,呕吐不食。 防风 人参 橘皮(各二两) 白术 茯苓(各三两) 生姜(四两) 上锉碎,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四服,一日服尽。忌醋、桃、李、雀肉、蒜、面。 《直指方》云∶二陈汤加荆芥,治头风,兼治痰壅酒壅。又云∶头风证眉棱耳角俱痛,投以风药不效,投以痰药收功,眼目赤肿羞明而痛,与之凉剂弗瘳,与之痰剂获愈也。 玉壶丸 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及咳嗽痰盛,呕吐涎沫。 南星(生) 半夏(各一两,生) 天麻(半两) 头白面(三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用水一大盏,先煎令沸,下药五七沸,候药浮即熟,漉出放温,别用生姜汤下,不计时。一方有白术五钱,雄黄水飞三钱半。 东垣壮岁病头痛,每发时,两颊尽黄,眩晕,目不欲开,懒于言语,身体沉重,兀兀欲吐,数日方退。洁古老人曰∶此厥阴太阴合而为病,名曰风痰。以《局方》玉壶丸,加雄黄白术治之。 芎辛导痰汤 治痰厥头痛。 川芎 细辛 南星 陈皮(去白) 茯苓(各一钱半) 半夏(二钱) 枳实 甘草(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姜七片,煎至一盅,食后服。 此导痰汤加川芎细辛为引,使上行也。方殊简要。

返回目录 >> 《金匮翼》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