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古今医统大全

> 卷之九十六 救荒本草 谷部

谷部

扁豆 生田野中,小科苗高一尺许,梢叶似蒺藜叶微大,根叶比苜蓿叶颇长,又似初生豌豆叶,开黄花,结小扁角儿,味甜。 【救饥】采嫩角炸食,其豆熟时,收取豆煮食。【治病】具见本草。 山绿豆 生辉县太行山车箱冲山野中。苗茎似家绿豆茎微细,叶比家绿豆叶狭窄,尖FS,开白花,结角亦瘦小,其豆黪绿色。其味微甘。 【救饥】采取其豆煮食,或磨面摊煎饼食之亦好。【治病】具见本草。 野豌豆 生田野中,苗初就地拖秧而生,后分生茎叉,苗长二尺余,叶似胡豆叶稍大,又似苜蓿叶亦大,开淡紫花,结角似家豌豆角,但秕小。味苦。 【救饥】采用煮食,或收取豆煮食,或磨面制造食用与家豌豆同。【治病】具见本草。 回回豆 又名那合豆,生田野中。茎青似蒺藜。叶又似初生嫩皂荚叶而有细锯齿,开五片淡紫花如蒺藜花样,结角如杏仁样而肥,有豆如牵牛子般大,其味辛性温。 【救饥】采豆煮食。【治病】具见本草。 蚕豆 今处处有之,生田野中。苗高二尺许,茎方,其叶状类黑豆叶而圆长,光泽。 枝干竖直,色似豌豆颇白。茎叶梢间开白花,结短角,其豆如甜子而小,色赤荏,味微甜淡。 【救饥】采豆煮食,炒食亦可。【治病】具见本草。 胡豆 生田野中,其苗初就地生,后分茎叉,叶以苜蓿叶而细,茎叶梢间开葱白褐色花,结子角有豆如FS 豆状,味甜。 【救饥】采豆煮食,或蘑面食皆可。【治病】具见本草。 以上实可食。 御米 本草名象 ,一名米囊。今处处有之。苗高三尺,叶似 叶色而大,边皱多,有花叉,开四片红白花,亦有千叶花者。结壳似 箭头,壳中有米数千粒,似葶苈子色白,隔年种则佳。米味甘,其性平无毒。 【救饥】采嫩叶炸熟,油盐调食。取米作粥,或与面作饼皆可食。其米和竹沥煮粥食之极美。【治病】具见本草。 荞麦 处处种之,苗高二三尺许,就地科叉生。其茎色红,叶似杏叶而微软,梢开小白花,结实作三棱蒴儿。味甘平性微寒,无毒。 【救饥】采嫩苗叶炸熟,油盐调食,多食微泻。其麦或蒸使气馏,于烈日晒,令口开。 春取仁煮作饭食,或为面作饼蒸食皆可。【治病】具见本草。 赤小豆 本草旧云∶江淮种莳,今北土多有之。苗高一二尺,叶似豇豆叶微团,FS 开花,似豇豆花微小,淡褐色,有腐气,人故呼为腐婢。结角比绿豆角颇大,角之皮色微白带红,其豆有赤白黧色三种。味甘酸,性平无毒。合 食成消渴,为酱合 食成口疮。久食之则身重也。 【救饥】采嫩叶炸熟,水淘洗净,油盐调食,明目。豆角亦可煮食。又法赤小豆一升半炒,大豆黄一升半焙,二味捣米,每服一合,新水下,日三服,尽三升,可度十一日不饥。又说小豆食之,逐津液,行小便,久服则虚人,令人黑瘦枯槁。【治病】具见本草。 苏子 人家多种之,苗高二三尺,茎方 面,四楞上有涩毛,叶皆对生,似紫苏叶而大,开淡紫花,结子比紫苏子大。味微辛性温。 【救饥】采嫩叶炸熟,换水浸洗净,油盐调食。其子可炒食,亦可油房榨油用,无毒。【治病】具见本草。 黑豆苗 生密县山野中,苗似家黑豆,每三味攒生一处,居中大叶如绿豆叶,旁两叶似黑豆叶微圆,开小粉红花,结角比家黑豆角极瘦小,其豆亦极细小,味微苦涩。 【救饥】采角煮食,或打取豆苍皆可。苗叶嫩时采取炸熟,水淘去苦味,油盐调食,多食则泻。【治病】具见本草。 黄豆苗 今处处有之,苗高一二尺,叶似黑豆叶而大,结角比黑豆角稍肥大。其叶味甘。 【救饥】采苗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或采角煮食,或收豆煮食及蘑为面食皆可。【治病】具见本草。 豇豆苗 今处处有之,人家围圃中多种,就地拖秧而生,亦延篱落。叶似赤小豆叶而极长,FS 开淡粉紫花,结角长五七寸其豆味微甘。 【救饥】采苗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及采嫩角炸食亦可。其豆成熟时打取豆食。【治病】具见本草。 刀豆苗 处处有之,人家园篱边多种之。苗叶似豇豆叶肥大,开淡粉红花,结角如皂角状而长,其形似屠刀样,故以名之。味微甘微淡。 【救饥】采嫩苗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及采嫩角炸食。豆熟时收豆煮食,亦可磨面食。【治病】具见本草。 以上叶实皆可食。

返回目录 >> 《古今医统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