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明史·何如宠传》

输入关键字:

《明史·何如宠传》


明史
原文
何如宠,字康侯,桐城人。父思鳌,知栖霞县,有德于民。如宠登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由庶吉士累迁国子监祭酒。天启时,官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五年正月,建推左侍郎,魏广微言如宠与左光斗同里友善,遂夺职闲住。 
崇祯元年,起为吏部右侍郎。未至,拜礼部尚书。宗籓婚嫁命名,例请于朝。贫者为部所稽,自万历末至是,积疏累千,有白首不能完家室,骨朽而尚未名者。用如宠请,贫宗得嫁娶者六百余人。大学士刘鸿训以增敕事,帝怒不测,如宠力为剖析,得免死戍边。明年冬,京师戒严,都人桀黠者,请以私财聚众助官军,朝议壮之。如宠力言其叵测,不善用,必启内衅。帝召问,对如初。 
帝出片纸示之,则得之侦事,与如宠言合,由是受知。十二月,命与周延儒、钱象坤俱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帝欲族袁崇焕,以如宠申救,免死者三百余口。累加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四年春,副延儒总裁会试。事竣,即乞休,疏九上乃允。陛辞陈悖大明作之道抵家复请时观《通鉴》察古今理乱忠佞语甚切。六年,延儒罢政,体仁当为首辅。而延儒憾体仁排己,谋起如宠以抑之,如宠畏体仁,六疏辞,体仁遂为首辅。 
如宠性孝友。母年九十,色养不衰。操行恬雅,与物无竞,难进易退,世尤高之。十四年卒。福王时,赠太保,谥文端。 
(《明史·何如宠传》) 

译文
    何如宠,字康侯,桐城人。父亲何思鳌,担任栖霞县知县,对百姓有恩德。何如宠考中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由庶吉士屡次升迁至国子监祭酒。天启年间,任职礼部右侍郎,协助管理詹事府。天启五年正月,何如宠被朝廷推举为左侍郎,魏广微说何如宠与左光斗是同乡好友,于是被削夺官职闲居。 
    崇祯元年,被起用任职吏部右侍郎。还未到任,又被授予礼部尚书。宗室子孙婚嫁命名,按照旧例须向朝廷请示。贫困的人被礼部拖延,从万历末年到现在,积压的奏疏上千份,导致有的人头发花白了也不能成家,有的骨头腐烂尚未命名。(朝廷)因为采用何如宠的建议之后,得以婚嫁的贫困宗室成员有六百多人。大学士刘鸿训因为增添敕命一事,皇帝对他的不守法度而愤怒。何如宠极力为他辩白,才得以免死,被贬谪守卫边防。第二年冬,京城戒严,都城凶悍狡黠的人,请求用私财聚集众人协助官军,朝廷商议鼓励这样做。何如宠极力声称这些人心怀叵测,不妥善使用这些私财,必将导致内乱。皇帝召问他,何如宠回答如初。 
    皇帝拿出一张小纸条给他看,原来是得到的侦察的事情,与何如宠所说的一致,由此,何如宠被赏识。十二月,(朝廷)下命何如宠与周延儒、钱象坤都以原职位兼任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辅佐朝政。皇帝打算诛灭袁崇焕九族,因何如宠申辩相救,免于死罪的有三百多人。后屡次被加官为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崇祯四年春,(何如宠)协助周延儒裁决会试事务。事务结束,就请求退休,上疏九次才得到皇帝允许。上大殿向皇常辞别,陈述敦厚宽大圣明之道。到家里,又(上书)请求皇帝时时阅览《通鉴》,洞察古今治乱忠奸,语气十分恳切。六年,周延儒被免去宰相职务,温体仁应当成为首辅。周延儒痛恨温体仁排挤自己,打算起用何如宠来牵制他。何如宠畏惧温体仁,六次上疏推辞,温体仁最后成为首辅。 
    何如宠本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他的母亲九十岁了,他和颜悦色供养母亲,从不懈怠。他操行恬淡高雅,与世无争,国家有难就进取,国家安定就退隐,世人十分敬重他。崇祯十四年去世。福王时,赠予太保,谥号文端。 

《明史·何如宠传》    


《晋公子重耳之亡》
《三峡》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李清照《如梦令》
《愚溪诗序》
《大道之行也》
《回乡偶书》原文翻译译文及注解
《订鬼》
《召公谏厉王弭谤》
《纪昌学射》
《短歌行》
《陌上桑》
《论语》十则
《荷蓧丈人》
《望岳》
杜牧《江南春》
黄庭坚《诉衷情》
《上邪》
《饮马长城窟行》
白居易《长恨歌》
温庭筠《商山早行》
《游山西村》
《前赤壁赋》
王维《汉江临泛》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岳飞《满江红》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晏殊《浣溪沙》
《记旧本韩文后》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