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姓氏大全 >

  可检索1.7万个古今姓氏起源
输入关键字:


读音:Kuāng

匡姓的来源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之 宰,其子孙以邑名为姓氏。二是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今河南),后 世子孙遂以邑名为姓氏。

匡姓发源于山东、河南。汉代迁徙于江苏、安徽、山西。魏晋南北 朝时期散居于黄河中下游,唐朝时,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福建、 广西等地已有匡姓人家居住。明初,匡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 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等地。清代山东 匡姓闯关东进入东三省。如今,匡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等地为 多。

匡姓历史人物有匡裕,周朝人,生来聪慧通灵,成年学道,据说得 神仙术,隐居山中,结庐而居。定王 派人征召,却只见草庐。当地人便叫 此山为“匡山”,又叫“庐山”。匡衡, 西汉经学家。少年时家境贫寒而好学, 曾凿壁借邻居家灯光读书,成年后善 说《诗》,人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官至丞相,封 乐安侯。他认为民风败坏是因朝廷、官吏腐败,主张整治吏制,举荐贤 良,铲除奸佞,崇尚仁义礼让。匡源,清朝学者。清道光年间进士,继 任翰林院编修,曾先后任江西、山西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咸丰帝病 危,为“顾命八大臣”之一。同年,同治帝即位,两宫垂帘听政,慈禧 罢免匡源官职,匡迁居济南。其后应聘为泺源书院山长,兼尚志书院山 长,历时十七年。其著作有《珠云仙馆诗人钞》等。

匡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五十三位。


【源】 ①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司家坡,亦即卫匡邑,一说,鲁匡邑不同于卫匡邑,故城不详)之宰,其子孙氏焉,见《风俗通》(1,12,17,60)。古有匡国,周武王时有匡裕兄弟七人,俱有道术,盖古匡侯之后(17)。疑匡国即鲁匡邑。②春秋时卫国匡邑。或以邑为氏(12,21)。③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故城在今河南睢县西30里旧匡城。一说,在今河南扶沟),其后以邑为氏,见《姓源》(17,62)。④蒙古族姓(318)。【变】 亦作〔邼〕(17)。②宋时避太祖赵匡胤之名讳,改匡为主氏,政和年间,官文书中不得以主作为姓,又改为康氏(7,60)。一说,改为羌氏(60,62)。【望】 晋阳(17,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人】 匡衡,汉时太子少傅,封乐安侯(21,62)。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 之尚义、固安,山东之龙口、昌乐、平度,山西之太 原,湖北之老河口、监利,安徽之泾县,江西之峡 江,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 汉族、傣族、土家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 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鲁匡邑宰匡句 须之后。开封长垣县西南十里匡邑故城,亦属卫。 又,疑鲁别有匡邑。”② 《中国姓氏大全》 称: “周代 郑国有匡邑 (今河南扶沟西南); 卫国亦有匡邑 (今 河南睢县西),当以邑为氏。” ③ 《姓氏考略》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宋避太祖讳,改为主氏,政 和间以民姓主为嫌,又改为康氏。一云改为羌氏。望 出晋阳。”

战国时有匡章;汉代有匡衡; 南齐有匡昕; 元代 有匡才; 明代有匡福,又有匡如桐; 清代有匡辅之。



苞丘
苞邱
苟角
若久
若候
若倫
若口引
若姆
若干
若引
若敖
若欒
若罗
若羅
苦成
苦里魯
苦魯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