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姓氏大全 >

  可检索1.7万个古今姓氏起源
输入关键字:


读音:Pú

蒲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于姒姓,有扈氏之后。他的后人曾 为西羌酋长,家中有池长蒲草,形状与众不同,谓之蒲家,因以为姓。 二是以封地名为姓氏。相传夏朝封舜帝子孙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 于是其子孙就以封邑名为姓氏。

蒲氏发源于山西,郡望为河东郡,后世各地蒲氏多由此出。汉末魏 晋,北地蒲氏族人有避兵火而徙于四川者。魏晋至隋唐时期,蒲氏发展 不是很快。唐末五代时期,北方蒲姓族人纷纷迁入南方,今湖北、湖 南、四川、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南方省份均有蒲氏族人入居,并 有一支进入福建福州一带。两宋时,四川蒲氏一族发展显赫。宋朝末 期,阿拉伯人蒲寿庚由广东广州徙居福建泉州,降元后异常显贵,子孙 散居于福建、广东。元朝时期,眉州 青神人蒲源徙居兴元(今陕西汉中)。 明初,山西蒲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 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河 北、陕西、湖北、安徽等地。明末清 初,四川蒲氏族人有远迁云南、贵州者,而此后不久的湖广填四川又使 两湖之蒲氏族人徙居今重庆、四川。如今蒲氏族人在全国分布渐广,尤 以四川省为多。

蒲姓历史人物有蒲松龄,清朝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年少时即以 文章闻名,然屡试不中,一生穷困潦倒,靠教书度日。他的《聊斋志 异》赋予花妖狐魅爱憎情仇,故事曲折离奇,文笔细腻动人,被视为古 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蒲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六十九位。


【源】①帝舜之师蒲衣,蒲姓始此,见《风俗通》(1)。②有扈氏之后,世为西羌酋长,因家池中生蒲草,长五丈,节如竹形,为时人所异,称之为蒲家,因以为氏(1,6,60,242)。③系自隗姓。蒲系赤狄之国,以国为氏(11,21)。④黄帝之子少昊氏之裔,蒲子国之后,见《姓苑》(17)。⑤帝舜之裔封于蒲(故城在今山西隰县西北),即蒲依故国,后灭于商,子孙以国为氏(17,62)。⑥清时满洲八旗姓普佳氏后改为蒲氏(180)。⑦瑶(118,121,225)、彝(130)、阿昌(142)、回(177)、土家(387)等民族均有此姓。 【望】河东(17,21,60,418)。 【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5%。尤以四川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蒲姓人口56%。 【人】蒲昌,汉时詹事(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 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 澄海,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邱北、河 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苗、瑶、 黎、侗、土家、布依、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 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姒 姓,有扈氏之后,为启所灭,世为西羌酋长。《晋书· 苻洪传》: 因其家池水生昌蒲,长五丈,五节。形如 竹,时人遂以为蒲家,后改为苻 (按: 原文如此, ‘苻’ 当作 ‘蒲’)。今蜀中多此姓。望出河东。”此以 事为氏。② 《姓氏考略》注云: “夏封舜后於州蒲, 因氏。”此以地为氏,系出妫姓。③为满族姓氏“普 佳” 氏所改。见《满族姓氏录》。

汉代有蒲昌; 宋代有蒲永升,成都人; 明代有蒲 大顺,永州人; 清代有蒲松龄。



尸利
尸利那
尸暹
尸突
尸羅
尸逐
尹公
尹午
尹吉
尹文
尹武
尼丘
尼佳
尼候
尼克力
尼力吉爾
尼南
尼厖古
尼古爾
尼奇哩
尼庞古
尼庸特
尼忙古
尼忽
尼拉
尼揚尼雅
尼格勒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