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姓氏大全 >

  可检索1.7万个古今姓氏起源
输入关键字:

读音:Tán

【音】 谭氏有谈(Tán)、寻(Xún)二音(17,19,63)。参见谭(Xún)姓。【源】 ①谭国,春秋时姒姓小国。在济州平陵县(故城在今山东济南东北山镇),为齐桓公所灭,谭子奔莒,子孙以国为氏(7,9,11,12,76)。②巴南大姓有谭氏,相传为盘瓠之后(21,60)。但《姓氏辩误》载:“巴南之姓为瞫,音審,不作谭”(25)。待考。③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今满族姓(344)。④景颇族勒羊氏,汉姓为谭(166)。⑤壮(109)、毛南(110,111)、瑶(119)、彝(130)、哈尼(137)、鄂伦春(191)、蒙古(344)、土家(387)、回、黎、侗、苗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弘农(17,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湖北等省多此姓,4省谭姓约占全国汉族谭姓人口66%。【人】 谭夫吾,周时吴人(21,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 山东之平度、龙口、平邑,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 林,云南之泸水、河口等地有分布。汉、满、蒙、 壮、苗、朝鲜、土家、毛难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 《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 不一: ① “” 本国名,乃 “周不得姓之国”。郑樵 云: 子爵,庄十年齐灭之。今齐州历城有古谭城,子 孙以国为氏。《姓氏考略》 据 《姓谱》亦注: “周有谭 国,齐桓公灭之。谭子奔莒,子孙以国为氏。” (按: 《姓氏词典》 称此“为周代封国。”赢姓。在今山东济 南市东龙山镇附近。)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明苏平 仲 《谭氏家谱·序》则云: “谭本姒姓,子爵,其分土 在今济南、历城之间,实齐之附庸也。入春秋三十九 年(周庄王之十四年,鲁庄公之十年),见灭于齐桓 公,而谭子奔宫 (按: ‘宫’ 当为 ‘莒’ 之误),谭自 为齐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三家所言,大同小异, 唯苏平仲公指出谭为姒姓之国,故此之谭氏,以国为 氏,系出姒姓。②或为盘瓠之后。郑樵又据 《姓氏急 就章》注云: 汉有谭平,定巴南六姓有谭氏。盘瓠之 后(瓠,《九通分类总纂·氏族类·通志》 作 “”, 误)。③壮族之谭姓,乃壮语之音译,汉意为水塘之 意,以之为姓。④毛难族之谭姓。则由汉族谭姓融 入。其《谭家世谱》称“其先祖谭胜(按: ‘胜’ 或 作 ‘腾’),功於明代,到广西落籍。”其 《覃家祖谱》 亦有类似记载,称“其先祖谭三孝,于明朝初期从湖 南常德府武陵迁来。” (按: 依此说,其当源於郑樵所 说汉 “巴南六姓” 之一的谭氏,盘瓠之后。) ⑤土家 族之谭姓,则由瞫姓所改,“”——“巴郡南郡蛮” 五姓之一。或称此姓在今土家族中已经消失,取而代 之的则是“”、“”、“”等姓。注③、④、⑤见 《中国人的姓名》。望出弘农。

汉代有谭峭,又有谭贤、谭平定; 唐代有谭忠, 宪宗时为燕牙将; 宋代有谭惟寅,高要人,江西提 刑; 清代有谭嗣同。



阿穆尼布塔斯
阿穆拉
阿答
阿答兒斤
阿約
阿紐
阿素
阿細
阿織
阿罗
阿羅
阿老老
阿者
阿耶
阿肯
阿臧
阿自
阿舍
阿色
阿色力
阿芒
阿若
阿苦
阿葵
阿蒲
阿蔣
阿薄干
阿蘇
阿蘇克
阿蘇特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