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伤寒论注释(附伤寒明理论、论方)金 成无己

1-提要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五

  傷寒論注釋      醫家類

  提要

  【臣】等謹案傷寒論注釋十卷附傷寒明理論三卷論方一卷傷寒論十卷漢張機撰晉王叔和編金成無已注明理論三卷論方一卷則無已所自撰以發明機說者也機字仲景南陽人嘗舉孝廉建安中官長沙太守叔和高平人官太醫令無已攝人生于宋嘉祐治平間後攝地入于金遂為金人至海陵王正隆丙子年九十餘尚存見開禧元年歷陽張孝忠跋吳勉學刻此書題曰宋人誤也傷寒論前有宋高保衡孫奇林億等校上序稱開寶中節度使高繼沖曾編録進上其文理舛錯未能考正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今先校定傷寒論十卷總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複定有一百一十三方【案一十三原本誤作一十二今改正】今請頒行又稱自仲景于今八百餘年惟王叔和能學之云云而明方有執作傷寒論條辨則詆叔和所編與無巳所注多所改易竄亂併以序例一篇為叔和偽托而刪之

  國朝喻昌作尚論篇于叔和編次之舛序例之繆及無巳所注林億等所校之失攻擊尤詳皆重為考定更其錯簡自謂復長沙之舊本其書盛行于世而王氏成氏之書遂微然叔和為一代名醫又去古未遠其學當有所受無巳于斯一帙研究終身亦必深有所得似未可槩從屏斥盡以為非夫朱子改大學為一經十傳分中庸為三十三章于學者不為無禆必以為孔門之舊本如是則終無確證可凴也今大學中庸列朱子之本于學官亦列鄭元之本于學官原不偏廢又烏可以後人重定此書遂廢王氏成氏之本乎無巳所作明理論凡五十篇論方一卷凡二十方於君臣佐使之義闡發尤明嚴器之序稱無巳撰述傷寒義皆前人未經道者指在定體分形析證若同而異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釋戰慄有内外之診論煩燥有隂陽之别讝語鄭聲令虚實之灼知四逆與厥使淺深之類明云云其推挹甚重張孝忠跋亦稱無巳此二集自北而南先以紹熙庚戌得傷寒論注十卷于醫士王光廷家後守荆門又于襄陽訪得明理論方四卷因為刋板于郴山則在當時固已深重其書矣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陸 費 墀

  傷寒論注釋序

  夫傷寒論蓋祖述大聖人之意諸家莫其論擬故晉皇甫謐序甲乙鍼經云伊尹以元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漢張仲景論廣湯液為十數卷用之多驗近世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遺論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農之經得不謂祖述大聖人之意乎張仲景漢書無傳見名醫錄云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考廉官至長沙太守始受術於同郡張伯祖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所著論其言精而奥其法簡而詳非淺聞寡見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餘年惟王叔和能學之其間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孫思邈輩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開寶中節度使高繼沖曾編録進上其文理舛錯未嘗考正歷代雖藏之書府亦闕於讐校是使治病之流舉天下無或知者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臣奇續被其選以為百病之急無急於傷寒今先校定張仲景傷寒論十卷總二十二篇證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複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金請頒行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屯田員外郎臣孫奇尚書司封郎中秘閣校理臣林億等謹上注解傷寒論序

  傷寒論注釋序

  夫前聖有作後必有繼而述之者則其教乃得著于世矣醫之道源自炎黄以至神之妙始興經方繼而伊尹以元聖之才撰成湯液俾黎庶之疾疚咸遂蠲除使萬代之生靈普蒙拯濟後漢張仲景又廣湯液為傷寒卒病論十數卷然後醫方大備兹先聖後聖若合符節至晉大醫令王叔和以仲景之書撰次成叙得為完帙昔人以仲景方一部為衆方之祖蓋能繼述先聖之所作迄今千有餘年不墜於地者又得王氏闡明之力也傷寒論十卷其言精而奥其法簡而詳非寡聞淺見所能賾究後雖有學者又各自名家未見發明㒒忝醫業自幼徂老躭味仲景之書五十餘年矣雖粗得其門而近升乎堂然未入於室常為之慊然昨者邂逅聊攝成公議論該博術業精通而有家學注成傷寒十卷出以示㒒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内分析異同彰明隱奥調陳脉理區别隂陽使表裏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見百一十二方之後通明名號之由彰顯藥性之主十劑輕重之攸分七精制用之斯見别氣味之所宜明補瀉之所適又皆引内經旁牽衆說方法之辨莫不允當實前賢所未言後學所未識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昔所謂慊然者今悉達其奥矣親覿其書誠難默默不揆荒蕪聊序其略時甲子中秋日洛陽嚴器之序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