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思辨录辑要 清 陆世仪撰 张伯行编

29-思辨録輯要卷二十九 太倉陸世儀撰
思辨録輯要卷二十九 太倉陸世儀撰

諸儒類[周至唐宋]

道統云者言道在已而天下宗之已因得為道之統而統天下之道以歸於一也

堯舜而下歷禹湯文武皆君師道合若周公已為臣道然負扆而朝成王之治皆周公為之至於孔子始以匹夫為萬世師而萬世之道統歸之然所謂君師道合者已得半而失半矣顧後世不以失半為歉者垂教萬世其功大也故曰孔子賢於堯舜語事功也

荆豫章問先生道統論何以不稱顔曾曰道統重聞知不重見知蓋見知有擔荷者在聞知則擔荷無人關係特重也且其一段精神特地振起不由師扬遥接聖脉亦與親承指授者不同故重之觀孟子一章之意可見

聖人最不易知聖人之不易知非奇異而不易知也非高遠而不易知也非深微而不易知也聖人只是一中庸中庸者平常而已以為平常而實非平常以為非平常而實平常故不易知論語曰莫我知也夫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此夫子自言其不易知自言其平常而不易知也嗚呼豈知惟其平常而不易知故萬世不可及乎

聖人渾然一道而已故知得一分道者知得聖人一分知得三分四分道者知得聖人三分四分如欲知得聖人十分非知得十分道者不能也故子貢曰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子思曰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聖人一人耳在庸愚則非之笑之東家某鄹人之子是也在奸惡則沮之忌之謗之詈之甚欲殺之子西晏嬰陽貨桓魋之類是也在賢知則譏之刺之責之讓之甚而鄙之接輿沮溺荷蓧荷蕢微生畝諸人之類是也惟蘧伯玉之流則油然相契若合符節此所以謂之聖人若人人道好人人親愛則一鄉愿矣何以為聖人

問接輿沮溺荷蓧諸人何以俱諷孔子曰此賢知之不知聖人不及聖人而又不肯自謂不如聖人不肯放寛聖人俱在此處

當時知孔子而善頌孔子者惟五人顔子子貢有若子思孟子仰之彌高鑚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顔子之善頌也温良恭儉讓綏來動和子貢之善頌也出類拔萃有若之善頌也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子思之善頌也仕止久速集大成孟子之善頌也欲知聖人誦此數言而足矣

孔子周流四方不但是急於行道蓋亦有訪道之意焉如在齊而聞韶適周而問禮是矣司馬遷文人之雄尚欲登龍門窺禹穴周覽海内名山大川以助其氣吾輩有志大道而不能徧遊宇内訪求遺文折衷有道欲任斯文之絶續胡可得乎顔子不遷怒工夫今人頗疑以為易不知此正顔子正心功夫

到處凡心最忌有所有所便不正遷怒即所謂有所忿懥也喜怒哀樂四者之中惟怒最易有所故顔子不遷怒孔子稱之以為難今人易視此三字只不知正心工夫耳

顔子博文約禮則格致之功盡不遷怒不貳過則誠正修之功盡問為邦則齊治平之功盡故曰顔子幾於聖人

顔子其心三月不違仁三月之後未能無少間斷無少懈怠猶是正心工夫纎毫未盡乎故程子曰顔子未達一間猶是心粗

豫章問顔子何以無著述曰顔子非無著述未須著述也顔子年纔三十二且有孔子在何必著述若使無孔子又天假其年則自然著述也乃後世喜談心學者遂以顔子為心學之宗而謂為無用著述然則孔子非心學乎

九咸問顔子當亂世居於陋巷孔子賢之孟子以為顔子之時當然乃孔子與顔子同時而復周流求仕何也曰聖賢力量不同故處時亦異使孔子而道力未優固當如顔子之閉戶使顔子而道力既足亦當如孔子之周流然則顔子之所以不仕者力量未如孔子而又有孔子在前任行道之責故也

言夏問曾子著述之功於道統如何曰曾子之述大學功在萬世矣然以道統論則亦在見知之列有孔子在曾子不必稱也若子思則稍遠矣孟子則又遠矣故論道統者孔子而後必稱孟子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却聞之於子思中庸一書真性與天道之極致也然大旨俱自孔子易繫來故曰易與中庸相表裏

人言孟子泰山巖巖觀子思直是壁立萬仞無人乎子思之側則不能安其身是何等氣象蓋是時已入戰國非具此等氣骨亦撐持不去也

孟子學問甚簡要論本體只一性善論工夫只一知言養氣論治道只一井田學校

孟子妙處多在機鋒機鋒妙處只在一逆字一逆便有許多波瀾如梁惠王問利其意全在一利字意孟子必以利對孟子却逆折以仁義換他利字齊宣王問桓文其意全在桓文意孟子必以桓文對孟子却逆折以仲尼換他桓文此正用其機鋒者也至如沼上之言雪宫之對今樂古樂之論好色好貨好勇之說意方自歉則忽逆以予之意方自滿則忽逆以奪之一予一奪全是掀翻作用此側用其機鋒者也或正或側無非機鋒孟子雖是聖賢終帶英雄作用先儒謂孟子有戰國氣蓋謂此也然孟子猶是顯用之至禪家則竊孟子之意而隱用之遂至播弄一時顛倒百世

問孟子學孔子孔子尊周乃孟子以王道說齊梁何也曰孔子尊周然未嘗不周流列國其周流列國亦未嘗不以王道進但孔子之時言王道則尚可以尊周孟子之時言王道則但可以保民而王時勢不同故也雖有聖賢不能違時

問孟子若見用於齊梁果能致王否曰聖賢豈有謾言但亦須看天意何如若天意不肯會須生出事變如許行一班自會來閙抄也

孔子告君之語俱屬正鋒孟子告君之語多屬偏鋒性善仁義之外今樂古樂好色好貨諸論皆偏鋒也偏鋒最易入人然齊梁之君當之者依然聾聵世風日下人心陷溺雖聖賢亦末如之何也已矣

孟子之功不在禹下其才亦不在伊周下公孫丑乃疑其不敢當管仲蓋當時功利之見入人深也由此觀之孔孟古今以來之一人也在當時門弟子中如子路陳亢彭更公孫丑巳皆不識而疑之况他人乎故曰惟聖人能知聖人

問孟子不臣諸侯必欲處賓師之位此是他不及聖人處否曰固是然學問如孟子而又處當日之時勢直不處賓師不得問何為曰若不處賓師便講不得井田學校

孟子之功第一在闢楊墨蓋當時邪說誣民充塞仁義天地之間幾不復知有聖人之道矣不惟不知有聖人之道且以為即此是聖人之道故至唐韓愈時尚以孔墨並稱使非孟子當時鳴鼓而攻則後世誰復知有孔墨之辨我亦欲正人心一章此孟子自叙一生功烈也凡此等俱是大頭顱處須要識得

孟子語有極奇闢者非學問至絶頂眼明口快决不能道如論性則曰人無有不善可以為堯舜論治則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有大過則易位論湯武則曰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論堯舜則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皆極奇闢又極平正後來儒者不能道亦不敢道此所以為孟子

孟子之學擴前聖未發之藴奥存一王已廢之典章其好處在識大不在好辨好辨是學成以後不得已之事故曰予豈好辨哉予不得已也今人學孟子只學他好辨可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問孔孟而後傳經之儒如公穀二戴伏生高堂之屬甚多何以儒者不稱而稱董子為知道曰傳經之儒但守章句而不知意義可謂經師也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如董仲舒者天人三策煌煌大篇卓見義利公私之辨王道儒術之原所謂人師也安得不首稱為知道乎

諸不在五經六藝之科者勿使並進只此一句當時諸儒言治道者皆不能及

武帝親擢董子既得而復遠之真是好畫龍而不好真龍千古而下儒治何由可復

扬雄不特立身敗壞即文字亦不成文字乃後世列之為儒者何也得無為太玄法言所駭耶甚至有愛其人而并為之諱投閣者謂世有兩扬雄亦可謂阿私所好矣

荀况視扬雄較有本領但駁雜耳

秦漢而後崇儒重道之君無如漢明惜乎時無儒者桓譚乃得躬逢其盛

漢儒多註疏之學其弊在不根於心心與學離而為二故解書多以私意穿鑿謬誤百出即有佳處亦屬客氣

東漢儒者最多但不見本根止見枝節然較之晉代人士一華一實相去不啻天淵矣蓋漢儒猶知孔子晉人則惟尚老莊也於此見孔門枝節猶勝老莊

孔明亦是東漢儒者然却造就出如許大人物亦是他天資高澹泊明志寧靜致遠之言已頗見本根非諸儒比也杜詩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言其功烈也若天資則漸近顔子

孔明心術器量俱是王佐但學術稍未及蓋未聞聖人之大道也自比管樂有以夫然而管樂不及遠者心術器量不同故也

世傳孔明隆中數語謂未出草廬已知天下三分以此奇之予謂此却誤看孔明矣隆中數語只是說初起手規模大凡英雄舉事必須得用武之地立定脚根方可做事此時北有曹操南有孫權已畧無餘地惟荆益一帶尚無雄才割據故孔明欲亟圖之若大勢已定根本已立徐興問罪之師天下事未可料也孔明之不能興復漢室一匡天下此實天也使五丈原將星不隕當時人力儘可做得

陶淵明竟是儒者當兩晉之後舉世崇尚老莊清譚放縱廢棄名檢而彼獨知尊孔子其所作詩如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榮木詩先師遺訓予豈云墜自序曰總角聞道白首無成屢稱孔子為先師又自云聞道皆儒者之言其生平出處亦不倍于道特風味似晉人而詩又特佳故世遂以詩人稱之耳予于詩鑑中特為表出

陶淵明飲酒詩其卒章云羲農去已久舉世少復真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慇勤如何絶世下六籍無一親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玩其辭意上叙孔子下述六經皆言願學聖人之意但篇終以飲酒之語亂之故人不之覺耳然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言所行不無過差不能盡如六籍由于好飲亦躬行未之有得之意細玩當自見也

世之論文中子者多不同有極詆之者有極稱之者其言皆不平惟程子曰王通隱德君子也當時有少言語後來為人傅會不可謂全書其粹處殆非荀扬所及若續經之類皆非其作此為至當不易之論

王無功言文中續六經今惟見元經而餘經不見元經甚瑣碎與中說手筆不相類薛收傳亦似宋以後人之筆真偽作也

漢初猶有諸儒唐初無一儒者蓋漢去古未遠高祖雖謾罵猶近于朴唐承五代之後太宗雖崇文彌進于華僅有一王通在先而杯水無救輿薪此唐初所以無儒也

李鄴侯孔明之儔也然其器量似遜孔明孔明忠誠懇惻有古大臣伊呂之風鄴侯則子房而已矣與吾儒尚遠也

鄴侯後來無收煞亦是不學問之故若其中夜告君之言調劑父子雖古大臣納約自牖之道何以加諸

鄴侯學問近康節遇事不肯犯手做

韓文公只原道一篇便為有唐儒者所不及蓋其說道德仁義四字以前儒者俱未能見到此也雖博愛二字未免說着皮膚然亦近之

韓文公氣魄大其佛骨表鱷魚文至今讀之猶凛然有生氣然只是欠學問功夫做文字外更無他著作程子謂其因學文而知道謂之倒學愚謂即非倒學然亦不過文學中人若王通則德行政事也朱子亦曰王通識得仁義禮樂都有用處若用於世必有可觀又曰他書極有好處雖韓退之道不到

李翺曾鞏文章淳正俱可入文學科但較小耳二者之中李翺尤勝

世傳李翺文章全學退之復性書凖韓愈之原道也其書雖未能醇乎醇然居唐之時舉世浮華而翺獨沾沾于此亦可謂中行獨復之君子矣至觀其全集如平賦書與從弟正辭書及答開元寺僧書若時時留心斯道者較之韓愈似更進焉今愈已配食兩廡而翺猶沒沒故特表而出之

李翺復性書所引用者皆學庸語孟及繫辭之文當時宋儒未興學庸語孟與繫辭之文俱未顯也而翺能見及此亦可謂善讀書矣

韓魏公間氣所鍾其姿禀似曾子其氣魄似孟子三代而下少此人物豈可以其不講學遂謂之非儒乎喜怒不形物我無間知有其國而不知有其身四語韓魏公足以當之令尹子文恐猶未也

范文正八條目咸備表章大學中庸是其格致誠正韲鹽長白是其修身義田贍宗族是其齊家治平則不必言矣

韓范行過於知所未及聞者性與天道耳若儒行則幾乎備矣性與天道則必俟周程張朱

問歐陽公何如曰歐公是昌黎之次其生平得力文字只本論兩篇其餘皆文辭也即在文字科亦其次者問東坡于文學何如曰東坡文全是縱横其詩則純是戲謔無温柔敦厚之意非聖門文學也朱子論之甚詳

王荆公却是一文學科也他強要入政事科連德行科都壞

三代而下更無人舉行王政是一闕典惟王荆公實實欲舉行周官而神宗又極信任之是大好機會荆公不知關雎麟趾之意却先從富強上起手是欲行王政而翻修霸術也只緣工夫不曾在正心誠意上做

荆公本非近霸之人故霸術亦非其所能作徒擾亂耳宇文蘇綽却稍有可觀所謂不熟不如荑稗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