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舆地广记 宋 欧阳忞

18-輿地廣記卷十七
  輿地廣記卷十七

  宋 歐陽忞 撰

  陜西路化外州

  安西大都護府漢為龜兹國唐立安西府初治西州顯慶二年平賀魯析其地立濛池崑陵二郡護府分種落列置州縣西盡波斯國皆隸安西而徙府治高昌故地三年又徙治龜兹都督府而故府復為西州咸亨元年吐蕃陷都護府長夀二年收復安西四鎮至德元載更名鎮西後復為安西吐蕃既侵河隴唯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與沙陀囬紇相依攻之久不下建中二年元忠昕遣使間道入奏詔各為大都護並為節度貞元三年吐蕃攻沙陀回紇北庭安西無援遂陷領四鎮龜兹都督府都護府所治本龜兹國

  毗沙都督府本于闐國

  踈勒都督府本踈勒國

  焉耆都督府本焉耆國

  北庭大都護府在流沙之西北漢為烏孫故地東漢為車師後王庭歷代為北蕃所居唐貞觀中討高昌於時突厥屯兵於可汗浮圖城與高昌相影響及高昌既平懼而來降乃以其地立庭州長安二年改曰北庭都護貞元三年陷吐蕃領縣四

  下金滿縣

  下輪臺縣唐大歷六年置

  下後庭縣本蒲類隸西州後來屬寶應元年更名其三縣並貞觀十四年置

  下西海縣寶應元年置

  大都督府靈州古為戎狄地秦屬北地郡二漢魏晉皆因之元魏太武帝平赫連昌置薄骨律鎮河渚上舊是赫連杲地至明帝立靈州初治河北後徙治東園所築城後周立普樂郡隋開皇三年郡廢大業初州廢立靈武郡唐武德元年改曰靈州天寶元年曰靈武郡升為朔方軍節度領縣四

  望回樂縣本二漢富平縣地屬北地郡晉及元魏因之後省焉故城在縣西南元魏置回樂縣及立靈州後周立普樂郡西魏立臨河郡隋開皇元年改臨河郡曰新昌三年州郡並廢大業初立靈郡唐武德元年曰靈州四年析置豐安縣貞觀四年於回樂境内立回州以豐安隸焉十三年州廢省豐安天寶末明皇西狩太子即位於靈武是為肅宗

  上靈武縣漢屬北地郡東漢省之後周置曰建安又立歷城郡隋開皇三年郡廢屬靈州十八年改建安為廣潤仁夀元年改今名唐因之

  緊懷遠縣漢富平縣地後周置及立懷遠郡隋開皇三年郡廢屬靈州唐立豐州武德六年廢省九原永豐二縣入懷遠

  上保静縣本弘静隋開皇十一年置唐神龍元年曰安静至德元載更名有賀蘭山

  中都督夏州古為戎狄秦屬上郡後為匈奴所有漢武帝伐胡取河南地立朔方郡東漢因之後復沒於戎狄晉末赫連勃勃建都於此國號大夏子昌為元魏太武所滅以其地立夏州西魏立弘化郡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立朔方郡唐貞觀二年平梁師都改為夏州天寶元年曰朔方郡後升静難軍節度領縣三

  上朔方縣二漢屬朔方郡後廢晉末赫連勃勃於黑水之南榮都號為統萬烝土以築城鐵錐刺入一寸即殺作人不及一寸行錐者死元魏立夏州及置嚴緑縣西魏立弘化郡隋曰夏州復曰朔方郡後為梁師都所據唐克之改為夏州貞觀三年改巖緑為朔方縣唐末拓跋思恭為静難軍節度使其後世擅立相承至今為梗中下德静縣隋末置唐貞觀七年隸北開州八年曰化州十三年州廢來屬

  中下寧朔縣後周置隸弘化郡隋屬朔方郡唐武德六年立南夏州貞觀二年州廢縣省入朔方五年復置來屬長安二年省開元四年又置九年省其後又置中都督凉州古為戎狄秦時屬匈奴使休屠王居其地漢武帝太初四年開立武威郡東漢魏晉因之兼立凉州前凉張軌後凉呂光皆據之北凉且渠蒙遜亦自張掖徙居焉元魏後周亦曰武威郡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立武威郡唐武德二年平李軌立凉州天寶初曰武威郡後為河西節度領縣五

  中下姑臧縣本匈奴蓋藏城後人語訛遂曰姑臧二漢魏晉皆武威郡治兼為凉州刺史治焉前凉後凉北凉皆據此元魏後周亦為武威郡隋唐為凉州或為武威郡漢鶉隂縣隸安定郡東漢來屬後省故城在今縣東南漢顯美縣屬張掖郡東漢來屬晉以後因之後周省入姑臧府禹貢豬野澤古休屠城蓋并得漢武威休屠二縣地

  下神烏縣本漢鸞烏縣屬武威郡後省唐總章元年於漢縣故城復置神龍元年更名

  中昌松縣本漢蒼松屬武威郡魏晉因之後凉昌光改為昌松元魏立昌松郡後周郡廢隋開皇初改縣為永始後復曰昌松唐因之漢允街縣神爵二年置屬金城郡東南漢揟次縣屬武威郡東漢以後因之元魏屬昌松郡後周省入昌松

  中下大寶縣本番和二漢屬張掖郡晉屬武威郡元魏立番和郡後周郡廢為鎮隋開皇中為縣併障燕支二縣入焉唐咸亨元年立雄州調露元年州廢來屬天寶三載以山出醴泉更名有焉支山

  中嘉麟縣本鸞烏二漢屬武威郡後省唐武德三年復置神烏縣貞觀元年省神龍元年改武威縣為神烏而於鸞烏故城置嘉麟縣景龍元年省先天二年復置中都督沙州昔舜竄三苗於三危即此其後世為戎狄地出美瓜長者狐入其中食之首尾不出左傳所謂元姓之戎居於瓜州是也戰國及秦月氏有其地漢時入匈奴武帝開之屬酒泉郡後分立敦煌郡東漢魏晉因之西凉李暠初據此元魏亦曰敦煌郡兼立瓜州後周因之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復為燉煌郡唐武德二年曰瓜州五年改為西沙州貞觀七年曰沙州天寶元年曰燉煌郡自禄山之亂河右沒於吐蕃大中後吐蕃微弱首領張義潮以瓜沙十一州來歸而宣懿德微不暇疆理名存有司而已後唐莊宗時升為歸義軍節度領縣二

  下敦煌縣二漢為郡治晉亦屬焉北魏立瓜州後周改縣為鳴沙隋大業初復為敦煌唐立沙州漢郊穀縣屬敦煌郡晉因之元魏立郊穀郡後周郡縣皆廢入焉禹貢三危山在東南有三峯有神沙山冬夏有聲如雷渥洼水漢元鼎中土人得奇馬以獻武帝欲異之乃云從渥洼水中出於是作天馬之歌

  下夀昌縣本龍勒二漢屬敦煌郡晉因之元魏立夀昌郡後周郡縣皆廢入敦煌唐武德二年析敦煌置夀昌永徽元年省乾封二年復置開元二十六年又省後復置治漢龍勒縣故城陽關在縣西六里玉門關在西北一百十八里二關之西三百餘里有蒲昌海一名鹽澤廣袤三四百里則葱嶺于闐兩河之所注也

  下都督瓜州古西戎地戰國時月氏有之後入匈奴漢屬敦煌郡東漢魏晉皆因之元康五年立晉昌郡後廢元魏後周為前樂郡隋開皇初郡廢屬瓜州唐武德五年改瓜州為西沙州而析晉昌别立瓜州天寶元年曰晉昌郡領縣二

  中下晉昌縣本冥安二漢晉屬敦煌郡惠帝分屬晉昌郡西凉李暠改為凉興郡元魏改為常樂郡後周省冥安别置凉興郡隋開皇初郡廢屬瓜州改凉興為常樂縣唐武德四年更名晉昌五年别立瓜州於此

  中下常樂郡本府至二漢屬敦煌郡魏分置宜禾縣晉立晉昌郡李暠改晉昌郡曰凉興元魏改郡曰常樂後周廢縣别置於冥安故城焉既而改常樂縣為晉昌武德元年别置常樂於此

  下都督鹽州春秋戎狄之地秦屬北地郡二漢因之魏晉荒廢元魏立大興郡西魏改為五原郡兼立西安州後改州曰鹽州又改郡為大興郡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立鹽川郡唐武德二年平梁師都立鹽州天寶元年曰五原郡貞觀三年没吐蕃九年復城之領縣一上五原縣漢馬領縣地屬北地郡後置五原縣元魏立大大興郡西魏立鹽州隋曰鹽川郡唐曰鹽州府烏池白池細項池四瓦窰池鹽

  上白池縣本興寧隋末置景龍三年更名

  中府勝州本春秋戎狄之地戰國屬趙秦屬雲中九原二郡二漢屬雲中五原二郡魏晉後荒廢隋開皇二十年立勝州大業初州廢立榆林郡唐武德中平梁師都立勝州天寶元年曰榆林郡領縣二

  中下榆林縣本漢雲中之沙南五原之五原地南界有榆溪塞即蒙恬為秦侵胡闢地數千里累石為城植榆為塞是也隋開皇七年置榆林縣二十年立勝州大業初立榆林郡唐因之漢五原縣故城在今縣西有隋故榆林宫東有榆林關

  中下河濱縣亦漢治南縣地唐貞觀三年置以東臨河岸故名及立雲州四年曰威州八年州廢來屬東北有河濱關

  下都督西州漢為軍師前王國元帝置戊巳校尉屯田車師故地地形高敞因名高昌壘前凉張駿立高昌郡元魏和平元年為蠕蠕所并以闕伯周為高昌王高昌稱王自此始孝文時金城麴嘉稱王於此傳數世至唐貞觀十四年討平之以其地立西州開元中曰金山都督府天寶元年曰兖河郡領縣五

  下前庭縣本漢高昌壘壘有八城本中國人也張駿立高昌郡呂光且渠蒙遜皆因之後闕伯周始建國至麴又泰為唐所滅立西州及置高昌縣寶應元年改為前庭取車師前王庭以名之

  下柳中縣取漢舊地為名

  中下交河縣漢車師前王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繞城下故號交河唐取以名縣

  中蒲昌縣唐以始昌故城置本隸庭州後來屬東南有蒲類海胡人呼為婆悉海

  下天山縣其五縣皆唐貞觀十四年與州同置

  下伊州在敦煌北大磧之外為戎狄之地非九州之限東漢明帝時伐匈奴始取伊吾盧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竇憲班超初築城於此班勇為西城長史乃居焉爾後多為屯田兵鎮之所未為郡縣元魏始立伊吾郡後又為鄯善所據唐貞觀四年西域雜胡内附乃立西伊州六年曰伊州天寶元年曰伊吾郡領縣三五代時曰胡盧磧為仲雲之族牙帳仲雲小月氏之遺種也下伊吾縣本匈奴地曰伊吾盧在敦煌之北大磧之外南去玉門關八百里東去陽關二千七百三十里東漢以後為屯田兵鎮之所晉置伊吾縣屬敦煌郡元魏立伊吾郡後廢唐立伊州復置縣有天山胡人呼為折盧漫山每過之皆下馬拜一名雪山

  下納職縣唐貞觀四年以鄯善所築故城置開元六年省十五年復置

  下柔遠縣唐貞觀四年置取縣東柔遠故城以名之下甘州春秋戰國為戎狄秦及漢初為匈奴所有使昆邪王居之武帝太初元年昆邪王來降以其地立張掖郡東漢魏晉皆因之北凉且渠蒙遜始都於此元魏置張掖郡西魏置西凉州尋改曰甘州因州東甘峻山為名後周因之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復為張掖郡唐武德二年平李軌立甘州天寶初曰張掖郡領縣二五代時為回鶻牙帳

  上張掖縣晉舊縣本匈奴昆邪王地漢立張掖郡治觻得縣東漢因之晉改曰永平縣西魏立甘州隋廢郡大業初改永平為張掖縣唐因之漢昭武縣屬張掖郡晉改曰臨澤故城在縣西北漢張掖縣屬武威郡東漢因之後省故城亦在縣西北漢居延縣張掖都尉治東漢興十二年立西海郡魏晉因之後廢故城在今縣東北故臨松郡前凉張天錫置元魏因之後廢為縣後周省入有遮虜障漢將軍路博德所築有祁連山臨松山甘峻山合黎山居延澤禹貢所謂導弱水至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居延澤即古流沙也

  中下刪丹縣漢屬張掖郡東漢因之後分屬西郡晉因之元魏改縣曰山丹隋大業初復改曰刪丹屬張掖郡唐屬甘州漢日勒縣屬張掖郡東漢因之後分立西郡魏晉元魏因之改縣曰永寧西魏郡廢又改曰弱水後周省入山丹故城在縣東南有焉支山匈奴初失祁連焉支二山惜之歌曰奪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顔色

  下肅州古月氏地後入匈奴漢太初元年開立酒泉郡東漢魏晉因之西凉李暠自敦煌徙居於此元魏後周亦為酒泉郡隋開皇初郡廢仁夀中立肅州大業初州廢入張掖郡唐武德二年分立肅州天寶元年曰酒泉郡領縣三

  中下酒泉縣本福禄漢立酒泉郡城下有金泉味如酒因以名焉東漢以後皆因之元魏置酒泉軍後復為郡隋郡廢立肅州州廢屬張掖郡義寜元年改福禄為酒泉唐立肅州西南有崑崙山周穆王見西王母於此漢平帝時金城塞外羌獻魚鹽之地遂得西王母石室以為西海郡後為吐谷渾所都隋大業三年討之復立西海郡

  下福禄縣本漢樂涫縣屬酒泉郡東漢晉因之後省唐既改福禄縣為酒泉武德二年於樂涫故城復置中下玉門縣漢屬酒泉郡時罷玉門關屯徙其人於此因以名縣東漢魏晉因之元魏立會稽郡併新鄉延興入會稽縣隋開皇中改縣為玉門屬瓜州唐武德二年來屬貞觀元年省後復置開元中沒吐蕃因置玉門軍天寶十四載廢軍為縣北有獨登山出鹽以充貢有神雨山

  下疊州歷代為諸羌所據晉屬汶山郡宋齊因之後為西魏後周所有武帝立西疆恒香二郡兼立疊州隋開皇初二郡並廢大業初州廢入臨洮同昌二郡唐武德二年復立疊州天寶元年曰合川郡領縣二

  下合川縣後周置及立西疆郡隋郡廢屬臨洮郡唐立疊州故疊川縣後周置及立疊州隋廢州屬臨洮郡唐武德二年來屬貞觀二年省入焉有白嶺山

  下常芬縣後周置及立恒香郡隋郡廢屬同昌郡唐武德元年立芬州高宗上元二年陷吐蕃神龍元年州廢來屬有弱水

  下宕州歷代為諸羌所據元魏武帝時始内附封為宕昌王後周立宕昌國武帝天和元年置宕州隋大業初州廢為宕昌郡唐武德元年復為宕州天寶元年曰懷道郡領縣二

  下懷道縣後周置及立甘松郡隋開皇初郡廢屬宕州唐為州治貞觀三年省和戎縣入焉

  下良恭縣本陽宕後周置及立宕昌郡兼立宕州隋郡廢後州廢復為宕昌郡唐屬宕州貞觀元年以成州之潭水來屬後省入焉

  下都督府豐州春秋為戎狄戰國屬趙秦屬九原郡漢屬五原郡東漢因之魏晉後為匈奴所没隋文帝置豐州煬帝初州廢置五原郡唐貞觀四年以突厥降戶立豐州不領縣十一年州廢入靈州二十三年復立天寶元年曰九原郡領縣二

  中下九原縣二漢屬五原郡後没匈奴唐永徽四年復置

  中下永豐縣唐永徽元年置麟德元年别置豐安縣天寶末省東受降城唐景雲二年朔方軍總管張仁愿築三受降城

  中受降城有拂雲堆祠

  西受降城開元初為河所圮十年總管張說於城東别置新城北三百里有鸊鵜泉

  上宥州歷代地理與鹽州同唐調露元年於露夏南境以降突厥立魯州麗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以唐人為刺史謂之六胡州長安四年併為匡長二州神龍三年立蘭池都督府分六州為縣開元十年復立魯麗契塞四州十年平康待賓遷其人於河南及江淮十八年復為匡長二州二十六年還所遷胡戶立宥州及延恩等縣天寶元年曰寧朔郡至德二載更郡曰懷德乾元元年復故名寶應後廢元和九年於經畧軍復置距故州東北三百里十五年徙治長澤為吐蕃所破長慶四年節度使李祐復奏置領縣二

  中延恩縣唐開元二十六年以故匡州地置又以故塞門縣地置懷德縣以故蘭池州之長泉縣地置歸仁縣寶應後皆省元和九年復置延恩有經畧軍在榆多勒城天寶中王忠嗣奏置

  中下長澤縣本漢三封縣地屬朔方郡後省元魏置長澤及立闡熙大安二郡又立長州隋開皇三年郡並廢大業三年州廢入朔方郡唐貞觀七年立長州十三年州廢隸夏州元和十五年來屬有胡洛鹽池

  輿地廣記卷十七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輿地廣記>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