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渊鉴类函

1-御製淵鑑類函序
  御製淵鑑類函序

  朕幾務餘暇博涉藝林每攬一書必盡其全帙沉潛往復既得其始終條理精義之所存而文句英華亦常讀之矣嘗謂古人政事文章雖出於二然文章以言理政事則理之發邇而見遠者也豈僅以其區區文句之間而可以自命為學術乎自六朝乃有類書而尤盛於唐此豈非求之文句之間者哉雖然理之所寓於斯萃焉弗可廢也昔者孔子之繫易也曰方以類聚又曰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於諸卦則曰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蓋以天下古今事物之理畢具於易而易之為書因理象物因物徵辭以斷天下之疑而成天下之務者各從其類以明之然則類書之作其亦不違於聖人立言之意歟書之最著者藝文類聚北堂書鈔初學記白帖杜氏通典宋明以來撰者寖廣若博而不䋣簡而能覈者抑亦鮮矣獨俞安期唐類函

  頗稱詳括大抵祖述歐陽詢之類聚稍刪存書鈔初學記白帖通典而附益之安期明人也而曰唐類函者以其皆唐輯也既缺宋以來書而唐以前亦有脫漏者爰命儒臣逖稽旁捜泝洄往籍網羅近代增其所無詳其所略參伍錯綜以摛其異探賾索隱以約其同要之不離乎以類相從而類始備焉書成計四百五十卷夫自有類書迄於今千有餘年而集其大成可不謂斯文之少補乎學者或未能盡讀天下之書觀於此而得其大凡因以求盡其始終條理精義之所存其於格物致知之功修辭立誠之事為益匪淺尠矣

  康熙四十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進

  呈類函表

  經筵講官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今致仕【臣】英經筵講官刑部尚書【臣】士禎經筵講官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臣】掞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臣】榕端等謹

  題遵

  旨纂修類函一書今屬稾告竣謹進

  呈者伏以羣言淅瀝爭充棟而汗牛萬象散殊貴分條而晰縷嫏嬛福地張茂先所未全窺津逮積書酈道元所曾覩記遠溯黄初之皇覽久失流傳近誇永樂之祕函亦多缺略石渠虎觀俱詳古而略今玉檢金泥誰鏤雲而繪月縱横萬里上下千年考索難周校讐未核伏遇

  皇帝陛下

  睿思天縱

  聖學日新

  神功則緯武經文

  景運則參天貳地

  宵衣旰食勤綜攬於

  萬幾

  目覽手批聚精神於四庫凡金匱石室之藏靡不探原竟委即古史稗官之列亦皆按部就班

  謂類書從無善本惟唐類函略稱贍備宜推其體例漱潤增華蓋類函所錄本於虞世南北堂之鈔歐陽詢藝文之纂初學記雖約而有則白孔帖終駮而未詳捃摭止及初唐紀載非關内府而且各自為編不相統攝揆諸體製未盡陶鎔【臣】等祗受

  成命恭率翰詹諸臣商確凡例臚列區分益以他書句櫛字比諸凡日星河岳部次貴於精詳禮樂兵農制度求其明備以及禽魚草木罔不捜羅道德性情更加闡發踵孔門文學之科究歷代圖書之府雖抱殘守缺未能力致五車而落實取材竊擬目探二酉非徒撦割言工不數餖飣為富故首以音義明辨總載提綱而典故次之事對又次之單詞隻句有可采錄另為一條不敢放失至於詩賦雜文則辨體標目刪繁就簡有節取之義焉譬夫翦裁在手集千腋而成裘組織任心䌟五絲以為采庶幾方名象數幼學者展卷神開理幹文條曠覽者含毫色喜李商隱可無獺祭之勞虞祕書并省行厨之脚然諸【臣】既非成於一手【臣】等復荒謬而何知罣漏滋多魯魚不少置諸綈几之旁敢道笙簧六籍雜在芸編之末差言會萃百家恐猶學府之糠粃書倉之菅蒯伏冀

  文光奎照

  大度海涵

  矜載筆之陋儒管窺蠡測經

  重瞳之

  御覽日麗雲昭

  帝錫嘉名便覺光騰萬卷

  天開鴻製更令價重三都懸呂覽於國門賞頒一字刋石經於太學歡溢九衢將見臨文溔瀚無俟排沙以簡金隸事紛綸不啻銜珠而噴玉矣謹謄寫稾本四百五十卷目錄四卷奉

  表恭

  進以

  聞

  康熙四十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經筵講官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今致仕【臣】張 英經 筵 講 官 刑 部 尚 書【臣】王士禎經筵講官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臣】王 掞

  内 閣 學 士 兼 禮 部 侍 郎【臣】張榕端

  總裁

  經筵講官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今致仕【臣】張 英經 筵 講 官 刑 部 尚 書  【臣】王士禎經筵講官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  【臣】王 掞内 閣 學 士 兼 禮 部 侍 郎【臣】張榕端

  分纂

  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仍管詹事府事【臣】徐秉義禮 部 右 侍 郎 兼 翰林院學士【臣】李録予禮 部 侍 郎 仍 管 國子監祭酒【臣】孫岳頒兵   部   右   侍   郎【臣】胡會恩刑   部   右   侍   郎【臣】吳 涵工   部   右   侍   郎【臣】許汝霖内 閣 學 士 兼 禮 部 侍 郎【臣】顧祖榮内 閣 學 士 兼 禮 部 侍 郎【臣】王九齡内 閣 學 士 兼 禮 部 侍 郎【臣】曹鑑倫

  日講官起居注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臣】陳 論日講官起居注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臣】張廷瓚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讀學士【臣】史 夔翰 林 院 侍 讀 學 士【臣】沈朝初翰 林 院 侍 讀 學 士【臣】彭會淇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讀學士【臣】陳元龍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學士【臣】徐元正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學士【臣】張廷樞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修撰 【臣】楊大鶴司經局洗馬兼翰林院修撰  【臣】張豫章翰  林  院  侍  讀【臣】汪 灝翰  林  院  侍  讀【臣】彭寧求翰  林  院  侍  讀【臣】王之樞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讀  【臣】宋大業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讀  【臣】陸肯堂翰  林  院  侍  講【臣】張希良翰  林  院  侍  講【臣】胡作梅左 春 坊 左 中  允 【臣】許嗣隆左 春 坊 左 中  允 【臣】方 韓右 春 坊 右 贊  善 【臣】沈辰垣翰  林  院  編  修【臣】李孚青翰  林  院  檢  討【臣】劉 坤翰  林  院  編  修【臣】宋敏求翰  林  院  檢  討【臣】張明先翰  林  院  編  修【臣】查嗣韓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編  修【臣】查 昇翰  林  院  編  修【臣】凌紹雯原翰林院編修今改戶科掌印給事中【臣】湯右曾翰  林  院  檢  討【臣】彭始摶翰  林  院  修  撰【臣】戴有祺翰  林  院  編  修【臣】吳 昺原翰林院編修今改江南道監察御史【臣】張 瑗翰  林  院  編  修【臣】楊中訥翰  林  院  編  修【臣】姚弘緒翰  林  院  編  修【臣】王奕清翰  林  院  修  撰【臣】胡任輿翰  林  院  編  修【臣】顧悅履

  校勘官

  經筵講官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臣】蔡升元經筵講官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兼管詹事府詹事事【臣】楊 瑄日講官起居注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 【臣】查 昇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讀學士【臣】陳壯履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學士【臣】勵廷儀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  【臣】錢名世日講官起居注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編修【臣】汪士鋐日講官起居注左春坊左贊善兼翰林院檢討【臣】蔣廷錫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檢討  【臣】張廷玉皇太子講官翰林院編修   【臣】汪 灝翰  林  院  編  修【臣】查慎行翰  林  院  編  修【臣】陳彦翰  林  院  編  修【臣】賈國維翰  林  院  修  撰【臣】趙熊詔内 閣 撰 文 中 書 舍 人【臣】王圖炳

  校録官

  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臣】沈 涵日講官起居注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臣】潘宗洛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學士【臣】年羮堯翰 林 院 侍 講 學 士【臣】梅之珩翰 林 院 侍 講 學 士【臣】熊 葦翰 林 院 侍 講 學 士【臣】潘應賓皇太子講官翰林院侍講學士 【臣】張 復翰 林 院 侍 講 學 士【臣】黄龍眉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 【臣】胡 潤翰  林  院  侍  讀【臣】張德桂翰  林  院  侍  讀【臣】鄒士璁翰  林  院  侍  讀【臣】周起渭翰  林  院  侍  講【臣】黄叔琳翰  林  院  侍  講【臣】汪 漋翰  林  院  侍  講【臣】許賀來翰  林  院  侍  講【臣】高其倬翰  林  院  侍  講【臣】戴 紱日講官起居注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院修撰【臣】陳璋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檢討 【臣】宋如辰翰  林  院  檢  討【臣】蔡 珽皇太子講官左春坊左贊善兼翰林院檢討【臣】姚士藟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 【臣】吳 垣翰  林  院  編  修【臣】余正健翰  林  院  編  修【臣】潘從律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檢討  【臣】王景曾翰  林  院  編  修【臣】李鳳翥翰  林  院  檢  討【臣】徐日晅翰  林  院  檢  討【臣】鄭際泰翰  林  院  編  修【臣】鄭崑瑛翰  林  院  編  修【臣】宋 衡翰  林  院  檢  討【臣】孫 勷翰  林  院  編  修【臣】史申義翰  林  院  編  修【臣】王 懿翰  林  院  編  修【臣】吳世燾翰  林  院  檢  討【臣】張曾慶翰  林  院  編  修【臣】周道新翰  林  院  編  修【臣】張大有翰  林  院  檢  討【臣】陳允恭翰  林  院  檢  討【臣】管 灝翰  林  院  修  撰【臣】王式丹翰林院編修 食 五 品 俸【臣】張逸少翰  林  院  編  修【臣】楊 顒翰  林  院  檢  討【臣】岳 度翰  林  院  編  修【臣】叢 澍翰  林  院  編  修【臣】陳 恂翰  林  院  編  修【臣】陳至言皇太子講官翰林院 編  修【臣】朱啓昆翰  林  院  編  修【臣】王 誥翰  林  院  檢  討【臣】孔尚先翰  林  院  檢  討【臣】李紹周翰  林  院  檢  討【臣】李 林翰  林  院  檢  討【臣】李周望翰  林  院  編  修【臣】嚴宗漙翰  林  院  編  修【臣】楊尤奇翰  林  院  檢  討【臣】方 辰翰  林  院  編  修【臣】查嗣瑮翰  林  院  檢  討【臣】史貽直翰  林  院  檢  討【臣】劉師恕翰  林  院  編  修【臣】季 愈翰  林  院  檢  討【臣】蔣 肇翰  林  院  編  修【臣】廖賡謨翰  林  院  編  修【臣】薄有德翰  林  院  編  修【臣】陳世倌翰  林  院  編  修【臣】劉 巖翰  林  院  編  修【臣】俞 梅翰  林  院  編  修【臣】楊萬程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編  修【臣】趙申季

  收掌官

  翰  林  院  典  簿【臣】吳 科翰  林  院  待  詔【臣】王弘佐翰  林  院  待  詔【臣】羅復晉翰  林  院  孔  目【臣】吳世禎

  凡例

  一蒐采原本唐類函所載藝文類聚初學記北堂書鈔白帖旁及通典歲華紀麗諸書此皆初唐以前典故藝文今自初唐以後五代宋遼金元至明嘉靖年止所采太平御覽事類合璧玉海孔帖萬花谷事文類聚文苑英華山堂考索潛確類書天中記山堂肆考紀纂淵海問奇類林王氏類苑事詞類奇翰苑新書唐詩類苑及二十一史子集稗編咸與蒐羅悉遵前例編入

  一分部類函原分四十三部今按部補入每部之中向又各分數類多寡不同今亦悉仍其舊惟帝王部增入御製御筆等類其職官斷自唐以後則有昔有今無昔無今有昔内今外昔外今内昔貴今賤昔賤今貴種種不同考其職事相符者附於前官之後郡邑部亦多沿革邊塞部後漸開拓各從其地分别增入惟花蘤向無專門附見於藥果草木部中今另立一花部庶幾犂然可考

  一序類原本類函以藝文類聚居一初學記居二北堂書鈔居三白帖等書居四而以詩文殿之今以釋名總論沿革緣起居一典故居二對偶居三摘句居四詩文居五因所采編帙愈多不可以書名為先後也且派别支分較之原本彌覺井井其第一條以釋名說文爾雅居前經史子集次之典故以朝代為次序對偶不拘朝代但以工緻相儷若散句或摘自序記或采從詩賦單詞隻句務取華贍以備覽觀詩文亦各以體類補入

  一翦裁是書以供詩賦之用詞尚風華義資典核其有文不雅馴事涉荒穢者或竟從刪削或略識大凡其類聚白帖諸書所載間有支離附會未稱合璧者恐失作者苦心未盡芟節至郡邑部亦酌增故實其詳則仍歸之統志餘類皆然詩文於短章則全采於長篇則節錄不無複漏之譏聊備參稽之助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一

  御定淵鑑類函目錄卷一   類書類

  第一卷      天部一

  天

  第二卷      天部二

  日【晷 災蝕附】

  第三卷      天部三

  月【災蝕附】

  第四卷      天部四

  星【災異附】

  第五卷      天部五

  天漢    雲【瑞雲并入】

  第六卷      天部六

  風

  第七卷      天部七

  雨

  第八卷      天部八

  雷【霹附】  電

  第九卷      天部九

  雪     霰     雹

  第十卷      天部十

  露     霜     霧

  第十一卷     天部十一

  虹霓    霞     霽

  氣     霄

  第十二卷     歲時部一

  四時總載  律     歷

  隂陽    五行    歲

  閏

  第十三卷     歲時部二

  春【正月 二月三月】立春    春分

  第十四卷     歲時部三

  夏【四月 五月六月】立夏    夏至

  第十五卷     歲時部四

  秋【七月 八月九月】立秋    秋分

  第十六卷     歲時部五

  冬【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立冬    冬至

  第十七卷     歲時部六

  元正    人日    正月十五

  晦日

  第十八卷     歲時部七

  二月八日  花朝    社

  寒食    清明    三月三日

  四月八日

  第十九卷     歲時部八

  五月五日  伏     七月七日

  第二十卷     歲時部九

  七月十五  中秋    九月九日

  蜡臘    小歲    歲除

  第二十一卷    歲時部十

  熱     寒

  第二十二卷    歲時部十一

  旱     水澇【救水災附】豐稔

  凶荒【人飢附】

  第二十三卷    地部一

  地     郊     野

  原隰    丘     陵

  阜【培塿附】  堆     阪

  隴     泥     沙

  塵     田     邨

  墩     坡

  第二十四卷    地部二

  山

  第二十五卷    地部三

  岡     峴     巖

  峽     洞

  第二十六卷    地部四

  穴     窟     坑

  石

  第二十七卷    地部五

  崑崙山   長白山   嵩高山

  泰山    華山    衡山

  恒山

  第二十八卷    地部六

  終南山   廬山    太行山

  荆山    鍾山    北邙山

  天台山   首陽山   燕然山

  羅浮山

  第二十九卷    地部七

  九疑山   虎丘山   蒜山

  石帆山   石鼓山   石門山

  太平山   岷山    會稽諸山

  交廣諸山

  第三十卷     地部八

  水總載

  第三十一卷    地部九

  泉     温泉    冰

  第三十二卷    地部十

  川澤【藪附】  湖

  第三十三卷    地部十一

  陂     池     谿

  壑

  第三十四卷    地部十二

  谷     澗     浦

  井

  第三十五卷    地部十三

  津【渡附】   渠【隄附】   溝洫

  堰埭

  第三十六卷    地部十四

  海     河

  第三十七卷    地部十五

  江     潮濤

  第三十八卷    地部十六

  淮     濟     漢

  洛

  第三十九卷    地部十七

  渭     涇     昆明池

  漕河

  第四十卷     帝王部一

  帝王總載

  第四十一卷    帝王部二

  帝王總載【箴 贊 頌】

  第四十二卷    帝王部三

  帝王總載【述 誄 即位册文 尊號册文】

  第四十三卷    帝王部四

  帝王總載【哀册文 諡册文 碑】

  第四十四卷    帝王部五

  帝王總載【論 文】

  第四十五卷    帝王部六

  帝王總載【表 批荅 章 諡議】

  第四十六卷    帝王部七

  帝王總載【詔 敕 令 箋序 啓 賦 詩】

  第四十七卷    帝王部八

  符命

  第四十八卷    帝王部九

  帝誕    奇表    帝系

  幼智    潛晦    殷憂

  第四十九卷    帝王部十

  登庸    創業    應運

  祥瑞    福禄

  第五十卷     帝王部十一

  帝德    體仁    行義

  行禮    帝孝

  第五十一卷    帝王部十二

  儉德    睦親    齊聖

  克明    知人    神智

  誠信    弘量

  第五十二卷    帝王部十三

  好學    尊師    謙讓

  恭敬    威儀    寛惠

  納諫    御製    御筆

  第五十三卷    帝王部十四

  帝治    制作    實録

  寶訓    記注    興造

  遷都    教化    來遠

  第五十四卷    帝王部十五

  用賢    崇儒    勤勞

  務農    責躬    戒懼

  謀猷    廵行

  第五十五卷    帝王部十六

  帝功    武功    守文

  中興    慕道    雄才

  藝能    歎美

  第五十六卷    帝王部十七

  追舊    哀恤    敕誡

  撫勞    責讓    猜忌

  微行    恩幸    奢侈

  廢立    昏德    失政

  禪位    登遐    霸

  第五十七卷    后妃部一

  后妃總載【内官 命婦附】  皇后總載【失道附】

  靈命    靈感    臨朝

  德行    母儀    孝悌

  慈仁    率禮    早慧

  誡節    明賢    謙讓

  節儉    勤勞    戒慎

  剛正    遊幸    藝學

  恩惠    容儀    恩寵

  嬖㜸    凶逆    廢黜

  第五十八卷    后妃部二

  嬪妃    公主

  第五十九卷    儲宫部

  太子    太孫    太子妃

  第六十卷     帝戚部

  諸王    公族【離棄公族 公族刑附】外戚

  第六十一卷    設官部一

  職官總載  設官沿革

  第六十二卷    設官部二

  三公總載

  第六十三卷    設官部三

  太師    太傅    太保

  三少總載

  第六十四卷    設官部四

  宰相

  第六十五卷    設官部五

  宰相    大學士

  第六十六卷    設官部六

  太宰    太尉    大司馬

  第六十七卷    設官部七

  大司徒   大司空   大司寇

  第六十八卷    設官部八

  丞相司直  丞相長史

  三司三公以下官屬總載  司馬

  從事中郎       屬

  功曹    主簿    公府祭酒

  録事參軍  記室參軍  中兵參軍

  行參軍   參軍都護【公府舍人附】

  參軍

  第六十九卷    設官部九

  殿閣總載【大學士 學士直閣并入】

  中書舍人  集賢殿學士 史官【提舉國史監修國史附】

  第七十卷     設官部十

  經筵總載  侍讀    侍講

  第七十一卷    設官部十一

  翰林院總載 翰林學士承旨

  第七十二卷    設官部十二

  翰林學士  直學士院【權直附】

  侍讀學士【侍讀并入】    侍講學士【侍講并入】

  修撰    編修    檢討

  庶吉士   翰林院官屬

  第七十三卷    設官部十三

  尚書總載  録尚書   尚書令

  第七十四卷    設官部十四

  尚書僕射  諸曹尚書  尚書左右丞

  第七十五卷    設官部十五

  諸曹郎官  尚書左右司郎中【員外附】

  尚書都事【主事附】尚書令史  行臺省

  第七十六卷    設官部十六

  吏部尚書【侍郎附】

  第七十七卷    設官部十七

  吏部郎中【員外郎附】    司封郎中【員外郎附】

  司勲郎中【員外郎附】    考功郎中【員外郎附】

  第七十八卷    設官部十八

  戶部尚書【侍郎附】     戶部郎中【員外郎附】

  度支郎中【員外郎附】    金部郎中【員外郎附】倉部郎中【員外郎附】

  第七十九卷    設官部十九

  禮部尚書【侍郎附】     禮部郎中【員外郎附】

  祠部郎中【員外郎附】    膳部郎中【員外郎附】主客郎中【員外郎附】

  第八十卷     設官部二十

  兵部尚書【侍郎附】     兵部郎中【員外郎附】

  職方郎中【員外郎附】    庫部郎中【員外郎附】駕部郎中【員外郎附】

  第八十一卷    設官部二十一

  刑部尚書【侍郎附】     刑部郎中【員外郎附】

  都官郎中【員外郎附】    比部郎中【員外郎附】司門郎中【員外郎附】

  第八十二卷    設官部二十二

  工部尚書【侍郎附】     工部郎中【員外郎附】

  屯田郎中【員外郎附】    虞部郎中【員外郎附】

  水部郎中【員外郎附】    六部監門

  六部架閣  六部司務

  第八十三卷    設官部二十三

  中書總載  中書監   中書令

  中書侍郎

  第八十四卷    設官部二十四

  中書舍人  主書    通事舍人

  第八十五卷    設官部二十五

  門下省總載 侍中    黄門侍郎

  第八十六卷    設官部二十六

  給事中【六科給事并載】   散騎省總載散騎常侍  散騎侍郎  通直散騎常侍【侍郎

  附】     員外散騎常侍【侍郎附】

  起居注

  第八十七卷    設官部二十七

  補闕拾遺總載      補闕

  拾遺    符寶郎   弘文館

  典儀【城門郎附】 樞密院總載 樞密使

  知樞密院  簽書樞密院

  第八十八卷    設官部二十八

  御史臺總載 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

  第八十九卷    設官部二十九

  治書侍御史 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監察侍御史 蘭臺令史  御史主簿

  第九十卷     設官部三十

  諸卿總載【少卿附】     太常卿

  太常少卿  太常丞   太常官屬

  太常主簿  太常博士

  第九十一卷    設官部三十一

  太史令   太祝令   太樂令

  提督四夷館 宗正卿【少卿附】宗正卿官屬宗正丞

  第九十二卷    設官部三十二

  大理卿   大理少卿  大理官屬

  大理丞   大理主簿  大理司直

  大理正   廷尉平   廷尉監

  衛尉卿【少卿附】衛尉卿官屬 公車令

  光禄卿【少卿附】光禄卿官屬 大官令

  第九十三卷    設官部三十三

  司農卿【少卿附】司農卿官屬 太僕卿【少卿附】太僕卿官屬 車府令   鴻臚卿【少卿附】鴻臚卿官屬 太府卿【少卿附】太府卿官屬

  第九十四卷    設官部三十四

  祕書監【少監附】祕書丞   祕書郎【校書郎正字附】著作郎   著作佐郎  殿中監【丞 尚食局 尚藥

  局 尚舍局 尚乘局 尚輦局並附】    尚衣監

  第九十五卷    設官部三十五

  三老五更  國子祭酒【司業附】監丞【主簿 典簿附】

  助教【學正 學録附】    博士【太學博士廣文博士四門博士 律學博士 書學博士 算學博士並附】 學生

  第九十六卷    設官部三十六

  少府監【少監 丞 主簿 中尚署 織染署掌冶署 暴室等丞 文思院 綾錦院

  染院 裁造院文繡院並附】     符節令【御府上方諸令并載】

  將作監【丞 主簿 左校署 右校署 甄官署中校署 東園主章令 修内司 東西八作司 竹木務 事材場 麥場 窰務丹粉所 作坊物料庫 退材場 簾箔場並

  附】     軍器監【丞 主簿 甲坊署 弩坊署 東西作坊 作坊物料庫 皮角場並附】都水使者【丞 主簿 舟楫署河渠署並附】内侍省【内侍 内常侍 内給事 内寺伯 掖庭局 宫闈局 奚官局 内僕局 内府局 入内内侍省 内侍省 御藥院 内東門司 合同憑由司 管勾往來國信所 後院造作所 龍圖天章寶文閣勾當 軍頭引見司 翰林院勾當官 内使監 尚宫局 尚衣】

  【局 尚服局 尚食局 尚寢局 正功局 宫正司 内官監 神宫監 尚寶監 尚衣監尚膳監 司設監 司禮監 御馬監 直殿監宫門承制 宫門守門官 内承運庫 司鑰庫 巾帽局 鍼工局 織染局 顔料局 司苑局 司牧局 内官十一監並附】大長秋   内謁者監

  第九十七卷    設官部三十七

  開府儀同三司      特進

  大夫總載  光禄大夫【榮禄大夫 資德大夫資政大夫 資善大夫 正奉大夫 通奉大夫 中奉大夫 正議大夫 通議大夫 嘉議大夫並附】太中大夫【中大夫 亞中大夫 中散大夫 中議大夫 中憲大夫 中順大夫 朝議大夫 朝請大夫 朝散大夫 朝列大夫奉政大夫 奉議大夫 奉直大夫 奉訓大夫

  並附】    諫議大夫  通議郎【朝議郎承議郎承德郎 承直郎 儒林郎 承務郎 宣德郎通直郎 朝請郎 朝散郎 文林郎 承事郎 宣義郎 給事郎 徵事郎 承奉郎 從仕郎 修職郎 廸功郎 修職佐郎 廸功佐郎 登仕郎 將仕郎 登仕佐郎 將仕佐郎並附】議郎

  童子郎   士

  第九十八卷    設官部三十八

  東宫官總載 太子六傅總載

  太子太師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太子少師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太子賓客  太子詹事【丞 主簿 司直附】

  太子中庶子 中允    諭德中允贊善【司直郎 司議郎附】中舍人   太子洗馬

  太子舍人【通事舍人附】   崇文館學士【文學校書 正字附】

  第九十九卷    設官部三十九

  太子家令【丞 主簿 食官署 典倉署司藏署 典幄署 府正司 延慶司典用監並附】太子率更令【丞 主簿附】

  太子僕【丞 主簿 廄牧署 僕正副僕正 典牧監並附】

  太子左右衛率【官屬附】   太子左右司禦率

  太子左右清道率     太子左右監門率

  太子左右内率      太子門大夫太子典膳郎【藥藏郎 内直郎 典設郎典食令 丞附】

  太子旅賁中郎將     皇太孫官屬

  第一百卷     設官部四十

  王侯官屬總載      諸王傅

  諸王師   諸王相   諸王友

  諸王文學  諸王國郎中令

  諸王國中尉 諸王國常侍 諸王國侍郎諸王國典  諸王長史  王府諮議

  王府東西閣祭酒     王府司馬

  王府侍讀【贊讀同】     王府直講【侍講同】王府翊善【紀善附】

  王府記室參軍【諸參軍附】  王宫大小學校授王府【王府官屬雜附】

  第一百一卷    設官部四十一

  將軍總敘  大將軍【官屬附】驃騎將軍

  車騎將軍

  第一百二卷    設官部四十二

  衛將軍   左右衛將軍【親衛并載左右衛官屬】

  【親衛官屬 中衛將軍附】 左右驍騎將軍【官屬與左右衛同後改左右驍衛將

  軍】     輔國將軍  武衛將軍【官屬與左右衛

  同】     左右威衛將軍【官屬與左右衛同】

  領軍將軍  護軍將軍

  第一百三卷    設官部四十三

  前後左右將軍      四征將軍

  四鎮將軍  四安將軍  四平將軍

  鎮軍將軍以下

  第一百四卷    設官部四十四

  雜號將軍  左右監門衛將軍

  左右千牛  諸校尉

  第一百五卷    設官部四十五

  殿前司   侍衛馬軍司 侍衛步軍司左右神策軍 執金吾   錦衣衛

  武庫令   羽林監   龍武軍

  羽林中郎將 謁者僕射

  第一百六卷    設官部四十六

  五官中郎將 三署郎官  虎賁中郎將中郎將   四中郎將  郎中

  冗從僕射  行人司   奉朝請

  駙馬都尉  奉車都尉  諸都尉

  都護

  第一百七卷    設官部四十七

  監軍【軍師祭酒 理曹屬附】     折衝府【果毅别將等附】

  司隸校尉  元帥    都督

  總管【副總管以下同】 都統【副都統統制附】 總兵【副總兵以下附】

  第一百八卷    設官部四十八

  行臺省   節度使   總督

  廵撫    繡衣直指【廵按御史附】

  第一百九卷    設官部四十九

  招討使【副招討使附】制置使   宣撫使

  經略使   安撫使   宣諭使

  提舉    都大提舉茶馬【茶馬御史附】

  提舉市舶  承宣布政使【參政參議附】

  第一百十卷    設官部五十

  觀察使   提刑按察使【副使僉事附】

  發運使   轉運使   鹽鐵使【廵鹽御史附】鹽運使   防禦使   團練使

  節鎮方岳幕僚總載    行軍司馬

  判官【推官附】 掌書記   參謀【參議附】觀察支使  主管機宜文字

  幹辦公事【凖備差遣附】     從事

  經歷【知事附】

  第一百十一卷   設官部五十一

  刺史    州佐總載  别駕

  治中    主簿【功曹書佐附】 從事【典郡書佐祭酒 從事

  附】     中正

  第一百十二卷   設官部五十二

  京兆尹【左馮翊 右扶風 河南尹 開封尹臨安尹 大興尹 大都路總管

  應天尹 順天尹留守并附】     京府判官

  京府推官  京府治中

  京府司録事【諸曹參軍附】    廂官

  市令

  第一百十三卷   設官部五十三

  太守【唐刺史 宋知軍州元總管府 明知府附】

  第一百十四卷   設官部五十四

  郡佐總載  郡丞【長史 司馬通守 同知附】

  通判【簽判 判官附】 推官    郡尉

  第一百十五卷   設官部五十五

  督郵    功曹    録事參軍【司理附】諸曹參軍  五官   經學博士

  中正    上計    孝廉

  秀才    知州【同知 判官吏目附】

  第一百十六卷   設官部五十六

  縣令

  第一百十七卷   設官部五十七

  縣佐總載  縣丞    主簿

  縣尉【典史附】 鎮戍關市官 鄉官

  嗇夫    亭長    吏

  小吏    故吏    屬吏

  御定淵鑑類函目録卷一

<子部,類書類,御定淵鑑類函>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