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齐乘 元 于钦

7-齊乘卷六
  齊乘卷六        元 于欽 撰

  人物

  齊記補載漢少翁晉石崇云崇父苞為青州刺史生崇于臨淄小字齊奴夫崇貪財賈禍至死不悟今流俗之弊正坐此失苟得而不顧義務積而不務用財之所在骨肉以之而離良心由是而死崇蓋守錢虜之作俑者齊自太公之後管晏諸賢聖門高弟與夫漢世大儒鄭康成諸公三國人才之冠琅邪諸葛高節蓋世北海管寧此而不書顧彼之取何其謬哉至於神仙高尚之流魯連安期豈不偉歟少翁之徒罔上被誅何足纂也故曰人物非賢才不書此之謂也抑嘗論之人才之多寡繫于教養之當否三代以學校養士迨乎春秋戰國之際賢俊不可勝用皆周之遺才也漢尚經術光武明章益崇儒學幾復三代故漢世人才之多獨不愧古剪于黨錮裂于三國名節愈厲英豪迭出皆漢之遺才也降及隋唐始以詞章取士教養之道劣于古昔人才浸微唐初惟齊州房玄齡宋惟益都王曾為齊士稱首較于兩漢則不及矣以此卜之則知教養之道不可不當其餘則各訂于後云

  太公 後漢志琅邪西海縣太公呂望所出有東呂鄉廟舊在臨淄西營邱宋碑存焉冢在縣南十里與頃公冢相近愚按檀弓曰太公封于營邱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註謂太公受封留為太師死葬鎬京五世獻公以上皆從葬焉則齊無太公之墓或曰齊人思其德葬其衣冠云【路史云名涓字子牙汲人】

  桓公 舊與太公同廟齊自太公為世胙之祖桓公為五霸之宗威王亦戰國賢主然以簒立義不敢取餘無可稱者

  仲山甫 太公之後為宣王冢宰兼太保王命築城于齊尹吉甫作烝民詩以送之

  管仲 本穎上人齊相墓在臨淄南牛山之阿【見史記正義】晏平仲 萊之夷維人故宅左臨淄小城北門即左傳近市宅也墓亦在焉

  成覸 齊人謂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可謂志士

  鮑叔 墓在滕州北十五里 甯戚 墓在膠水縣西隰朋 東郭牙 弦寧 王子成甫 新序曰管

  仲請於桓公以甯戚為田官隰朋為大行東郭牙為諫臣王子成甫為大司馬曰君欲治國強兵此五子足矣如欲霸王則夷吾在有司請吏公曰以告仲父又請公曰以告仲父如是者三在側曰一則仲父二則仲父易哉為君公曰未得仲父則難已得仲父何為不易桓公與羣臣飲酒謂鮑叔曰姑祝寡人鮑叔奉酒起而祝曰君無忘其在莒也管仲無忘束縛從魯也甯戚無忘飯牛車下也桓公避席拜曰寡人與大夫皆無忘夫子之言社稷必不廢矣

  麥邱邑人 祝桓公無得罪於羣臣百姓者

  郭墟野人 謂桓公善善不能用惡惡不能去所以亡者桓公賞焉

  小臣稷 桓公曰士慠爵禄者輕其主主慠霸王者輕其士吾敢慠霸王乎五往始得見稷

  石他人 陳恒弑簡公不肯盟而自殺又有子淵棲者恒以勇士刼之亦不從二人竝見新序

  國成子高 齊大夫擇不食之地而葬見檀弓又有國昭子春秋有國書國佐皆其族也

  陳文子 名須無齊大夫

  齊太史 昆弟三人書崔杼弑君者左氏逸其姓名惜哉

  徒人費 死襄公之難又有石之紛如孟陽皆襄公小臣亦死節

  高柴 史記作鄭人家語曰齊人高氏之别族墓在沂州向子城側

  公冶長 家語魯人史記齊人集註兩存之

  樊遲 家語魯人史記齊人

  陳亢 家語作陳人愚按檀弓亢乃齊大夫陳子車之弟疑是齊人

  梁鱣 家語齊人

  步叔乘 史記齊人

  公折哀 家語齊人鄙天下多仕于大夫家者故未嘗屈節其亦汶上之亞歟墓在般陽城北

  后豦 史記齊人 右八人聖門弟子

  公孫丑 滕州北公村有墓

  萬章 乃滕州南萬村有墓 右皆齊人孟子弟子餘見鄒廟從祀

  滕文公 滕州有廟

  蚳鼃 齊士師以孟子言諫齊王不用而去

  匡章 齊人孟子禮貌之必有所取故集註云衆惡必察可見聖賢至公至仁之心

  檀子 盻子 黔夫 種首 威王臣四子將照千里見通鑑

  淳于髠 齊稷下學士髠衍輩七十餘人餘不取者大學衍義曰孔子没異端遂作鄒衍淳于髠田駢之徒各著書以干世主不可勝紀申不害商鞅其害尤甚孟子所深距者惟楊墨二氏程子所謂楊墨之害甚於申韓佛老之害甚於楊墨然則衍輩亦異端之流髠獨知尊孟子稱之曰夫子又一日而見七人於宣王差賢于諸子故取之或曰均異端也申韓則不闢而廢楊墨距之而熄佛老則闢而愈熾何邪蓋異端至佛老而極道至後世而晦如人元氣既衰痼疾可得療乎然闢之而不廓者其說有二夫鬼神祭祀之禮聖人所先制緣人情理明儀備殆戰國以降盟詛相持鬼神之理不明事鬼之情愈切佛氏乘之怖以死生誘以禍福凡古人之敬事鬼神齋戒禱祠報本祈福之意一歸于佛廣大包羅驅世有情信之事之此雖麤迹而勢不可廓聖賢有不動心之學世儒多務外馳於利害怵迫之餘見佛氏之堅定則灑然心服謂道在頓省之間不知吾道自有此理體用尤精舍已耘人往往皆是此為精微其理亦不易辨麤以籠愚精以釣賢非復三代之治而欲決此疾猶以杯水救輿薪之火也其熾宜矣

  閭邱卬 年十八求仕於宣王王曰士亦華髮墮顛而後可用子年稚未可也卬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華髮墮顛與臣何異宣王用焉

  香居 諫宣王為大室者

  王斗 皇甫士安高士傳齊隱士

  黔婁子 齊隱士守道不詘威王師之

  王蠋 臨淄畫邑人墓在愚山西

  王孫賈 齊大夫奉母訓誅淖齒者

  田單 臨淄人 愚按蠋以布衣死節賈以一夫討賊單之功偉矣所以勵齊人之氣未必非二子也故先之

  孫武子 濰州昌邑縣北海濱有廟武孫臏齊軍師司馬穰苴 並齊人

  顔蠋 齊人晩食以當肉東坡所謂巧於貧者

  子奇 齊人十八為阿邑宰出倉廩以賑貧乏邑内大化見說苑

  無鹽女 齊人姓鐘離名春宣王后

  宿瘤女 齊東郭采桑女閔王后並列女傳

  貫珠人 諫齊王怒田單者

  太史敫 莒人君王后父敫曰女不取媒自嫁汚吾世終身不見余謂後世外戚如楊國忠之流求通房闥不遺餘力敫真有守哉

  雍門司馬 諫王建者惜逸其姓名

  荀卿 少游學于齊三為稷下祭酒避讒適楚春申君以為蘭陵令

  田文 齊靖郭君田嬰子

  田横 元和志海州東海縣北五十七里有田横國即田横島

  魯仲連 齊人

  安期生 東郭先生 梁石君 右三人皆齊處士見蒯通傳安期又見列仙傳云琅邪阜鄉人賣藥海邊人言千歲公始皇賜金璧棄去不受留書報曰後千歲求我蓬萊山下 欽按神僊之說六經所無原於老子玄□抱一之論秦漢間怪迂之士設為誇大之言以徼當世多欲之君至有封侯尚主貴震天下如文成五利之徒終以詐誅故後世談僊者率歸誕妄至紫陽朱夫子以明理盡性之學會古今諸家而折衷之以為僊者匪難但偷生為不可見於感興之詩又隱名而校參同至取遠遊王子之言以為長生久視之要訣何也蓋僊者必有大賢明睿之資精察造化純一不離如釋氏之慧定又得明師訣其火藥毫釐不差根氣清厚福如王者庶幾有成也【成謂能長久雖與天地同弊亦不能不散也】觀安期之筞撼項羽魯連之輕世肆志陳希夷之不帝而隱㮣乎其人下此則山林枯槁之徒嗇氣葆精差可少病以待天年冀其竊化機以出宇宙萬無一焉雖使紫陽復生亦必道還汝具一隻眼也

  秦淳于越 齊人諫始皇曰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何以相救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始皇下其議為李斯所絀

  茅焦 齊人諫始皇遷母者司馬温公有言風俗天下之大事也於茅焦亦見之矣自三代有殺身成仁之教至於戰國習以成風義之所在蹈死如歸奉起而力禁之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至戮諫者二十七人而茅焦猶諫蓋由當時風俗驅之見義而不見死故也秦能因俗以治三代可及必欲峻刑變俗以自蹙亡至於後世傷一諫臣沮一言者則天下從風而靡亦薄俗使然也

  漢四皓夏黄公 留侯世家注云夏黄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

  蓋公 膠西人

  婁敬 齊人通典曰齊俗人情變詐故高帝詈婁敬曰齊虜以舌得官夫敬料匈奴匿兵爭利智也勸帝勿擊忠也高祖不從致有白登之困高祖失言敬何詐之有

  叔孫通 薛人

  伏生名勝 濟南人墓在朝陽故城東五里見水經東方朔 平原人

  鄒陽 齊人傳有王先生公孫玃皆齊之智士故陽曰鄒魯守經學齊楚多辨智韓魏時有奇節而辨智者流於詐也

  轅固 齊人漢武始好儒迂仲舒疾轅固公孫達于前張禹孔光顯于後西漢風俗不美良有以夫

  鄒長倩 菑川人遺弘書曰公孫弘以元光五年為國士所推上為賢良國人鄒長倩以其家貧少自資致乃解衣裳以衣之釋所著冠履以與之又贈以芻一束素絲一襚撲滿一枚書題遺之曰夫人無幽顯道在則尊雖生芻之賤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贈君生芻一束詩人所謂生芻一束其人如玉五絲為䌰倍䌰為升倍升為緎倍緎而為紀倍紀而為緵倍緵而為禭此自少至多自微至著士之立功勲効名節亦復如之勿以小善不足脩而不為也故贈君素絲一襚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貝其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土麤物也錢重貨也入而不出積而不散故樸之士有聚斂而不能散者將有撲滿之敗可不誡歟故贈君撲滿一枚猗歟盛哉山川阻脩加以風露次卿足下勉作功名竊在下風以俟嘉譽欽纂齊乘凡書傳所通習如景公登牛山杞梁黔敖之類則不詳載如此篇者蓋西漢奇文世所罕見且其積絲之喻撲滿之戒實古今之格言最有益於學者故備載焉弘開館延賢鄉有二奇士皆不知引之則所延者果何人哉此其有以為詐人也【撲滿吳人名曰藏瓶次卿弘字漢書弗載】

  公孫弘 菑川人開東閤以延賢人亦足以為百世宰相之師故載【路史淄州南四十里大薛山弘生處】

  兒寛 千乘人御史大夫

  嚴安 臨淄人騎馬令

  終軍 濟南人諫大夫墓在臨淄南牛山之西地名終村又歷城南九十里有終軍村

  王訢 濟南人代田千秋為丞相封宜春侯

  淳于意女緹縈 臨淄人

  疏廣疏受 蘭陵人

  于公 字定國丞相西平侯

  匡衡 東海承人御史大夫

  蕭望之 蘭陵人關内侯

  王吉 字子陽琅邪臯虞人貢禹同鄉史稱王陽在位貢禹彈冠言其取舍同也然吉為宣帝言曰欲治之主不世出公卿遭遇其時未有建萬世之長榮舉明主於三代之隆者也其務在於期會簿書斷獄聽訟而已此非太平之基也甚欲有所匡建與賈誼仲舒之意同宣帝乃以為迂禹為元帝言曰廏馬萬匹宫女數千園陵郡國廟皆當滅毁務遵儉約元帝悉納用其言蓋圖遠大者難為功舉細務者俗易從二人所見如此惡在其為取舍同也善乎司馬温公論曰孝元優游不斷讒佞用權當時之大患禹不以為言恭謹節儉孝元之素志禹孜孜言之何哉使禹之智不足知惡得為賢知而不言其罪大矣余故黜禹以為人臣汎言塞責者之戒

  諸葛豐 琅邪人司隸校尉孔明祖

  田何 齊人以諸田徙杜故號杜田生守道不仕惠帝幸其廬以受業為易者宗見高士傳

  儒林傳 易自田何後有琅邪人魯伯邴丹王横諸縣人梁邱賀父子東萊人費直 書自伏勝後有千乘人歐陽生子孫世學兒寛師也濟南人林尊齊人周堪 魯詩自浮邱伯後有琅邪王扶 齊詩自轅固後有琅邪人大司馬師丹皮容 韓嬰詩有淄川人長孫順三詩後世皆亡毛萇詩又得鄭康成箋行于世大戴禮琅邪人徐良 公羊胡母生之後有琅邪人王中公孫文東門雲筦路左咸淄川任公 穀梁有不其人房鳳皆齊人明經而伏生諸儒已載前論不復出焉

  鄭崇 高密大族哀帝擢為尚書僕射納用其言每見喜曰我識鄭尚書履聲諫寵董賢浸疏之責崇曰君門如市何以禁切主上崇對曰臣門如市臣心如水上怒下獄死

  眭弘 蕃人以明經為議郎至符節令元鳳三年上書被殺孝昭徵其子孟為郎

  顔安樂 薛人眭孟姊子積學至齊郡丞

  母將隆 蘭陵人京兆尹執金吾王莽秉政以隆少時不肯與交誣以罪免官徙合浦

  鮑宣 渤海人司隸以忠直為王莽所殺妻桓少君栗融 禽慶 蘇章 薛方 四人皆齊隱士去官不仕王莽見鮑宣傳

  逢萌 都昌人學長安王莽殺子宇萌曰三綱絶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東都門隱勞山光武徵不起又有同郡徐房王君公與萌友善亦隱遯不仕君公儈牛自晦時人語曰避世牆東王君公或曰兩漢人才首蓋公與逢萌豈有意乎應之曰先輩有言能令漢家重九鼎桐江波上一絲風又曰世祖功臣三十六雲臺爭似釣臺高此之謂也萌墓在北海縣西南營陵城中

  伏湛 琅邪東武人伏生九世孫傳經學仕至司徒清靜無競東州號曰伏不鬬子隆死節兄子恭傳齊詩

  王良 蘭陵人王莽時寢疾不仕光武徵拜大司徒司直在位恭儉布被瓦器

  衛宏 臨沂人序毛詩訓古文尚書光武拜議郎作漢舊儀載西京雜事傳于世

  吳良 議郎

  江革 世稱江巨孝並臨淄人

  劉寵 東萊人號一錢太守姪劉繇漢末揚州刺史曹裒 薛人明慶氏禮博物識古為儒者宗

  寒朗 薛人為明帝辨楚獄者

  侯史光 掖縣人散騎常侍與皇甫陶等持節循省風俗還奏事稱旨遷少府卒家貧賜錢以葬

  趙彦 琅邪人勸宗資發五陽郡兵從孤虛推遁甲破徐兖群盜

  鄭康成 大司農高密人宋封高密伯

  滕撫 北海劇人涿令破東南群盜者

  王望 琅邪人青州刺史擅發廩賑饑者

  淳于恭 北海淳于人以孝義徵為郎

  童恢 琅邪姑幕人循吏

  周璆 樂安人【陳蕃傳】

  公沙穆 膠東人明經舉孝廉遷鄫相

  承宫 琅邪姑幕人中郎將明春秋

  司馬均 東萊人隱居教授誠信行乎鄉里爭曲直者輒曰敢祝少賓乎心不直者終不敢少賓均字祝詛也

  牟融 太尉 郎顗 明京房易

  周澤 甄宇 二人皆博士明公羊傳

  孫嵩 五人竝安邱人嵩安邱有墓

  徐苖 淳于人累世相承皆以博士為郡守

  諸葛武侯 琅邪人

  孫乹 北海人事昭烈為秉忠將軍

  禰衡 平原人文士才辨性多傲忽傲其儕輩而已衡敢罵辱曹操有威武不挫之志文人相輕者愧衡多矣

  魏徵士管幼安 北海朱虛人

  邴原 幼安同郡人魏丞相徵事

  王烈 亦北海人漢末三人皆適遼東依公孫度以避亂度安其賢民化其德

  國淵 任嘏 並樂安人康成弟子俱仕魏

  王脩 北海營陵人魏青州别駕母社日亡悲感鄰里為罷社

  任旐 樂安博昌人黄巾賊到博昌聞旐姓名曰夙聞任子旟天下賢士那可入其鄉

  王基 東萊曲城人魏征南將軍

  諸葛誕 琅邪人揚州都督起兵討司馬昭不克而死吳太史慈 東萊黄人建昌都尉孫筞曰聞君為太守刼州章赴文舉詣玄德皆有義烈天下智士也

  諸葛瑾 琅邪陽都人吳豫州牧孔明族弟吳志曰葛氏本諸人徙陽都陽都先有姓葛者故時人謂之諸葛

  徐盛 莒人吳安東將軍

  是儀 營陵人吳尚書僕射

  滕胤 劇人吳都亭侯

  晉羊祜 泰山南城人南城久廢地屬費縣祜費縣人也上征吳筞唐彬乃鄒人

  司徒王導 臨沂人【南史融曇首儉僧䖍恭志筠彬皆導族】

  劉毅 東萊人尚書僕射謂晉武為桓靈者

  任愷 博昌人侍中

  光逸 樂安人八達

  解系 濟南人守正不阿為趙王倫所殺

  伏滔 安邱人大元中拜著作郎專掌國史領本州大中正子系之亦有文名

  繆播 蘭陵人晉懷帝中書令掌詔命盡忠為國為東海王越所害朝野憤惋曰善人國之紀也而加害焉其能終乎越死贈衛尉

  王尼 城陽人不拜東海王越越問之對曰公無宰相之能是以不拜

  劉胤 掖縣人避亂依冀州刺史邵續續欲降石勒胤勸續歸晉元帝以胤為丞相參軍仕至江州刺史

  王羲之 司徒導從子余按晉室清談王謝不能免羲之獨不為流俗所移觀其止殷浩北伐之書對謝安登冶城語真豪傑之士哉使其得君王謝不足多後世徒以書札掩其器識故朱子惜之

  劉超 琅邪人蘇峻遷帝于石頭猶啓帝受經者顔含 琅邪人

  劉敏元 北海人忠義傳

  徐邈 姑幕人儒林傳

  左思 臨淄人作齊都及三都賦

  石坦 劇人無居業不娶妻弔喪會葬同日共時處處見之姚萇之亂莫知所終蓋異人也【王隱晉書】

  秦王猛 劇人孫鎮惡宋史有傳孫憲後魏并州刺史北海公清身率下北史有傳九子世號九龍子晞曰非不愛作熱官但思之爛熟耳亦名言也或曰先儒謂孟子以後人物惟有子房孔明魏晉以降張賓崔浩皆比子房王景畧則謂如諸葛數子優劣果何如也愚曰孟子王佐之才使值炎劉之奮未必屑漢庭功業諸公皆功名士也故以才智相方不大相遠就其出處進退觀之則有間矣浩事暴君以殺身賓贊羯勒以傾晉景畧視二子為優比之諸葛則不能無愧嗚呼天下英才不遇者多矣幸而成功不一二數也景畧之儔容可棄乎

  南燕晏謨 臨淄人撰齊記晉載記曰南燕主慕容德登營邱問謨以齊之山川邱陵賢哲舊事謨歷對詳辨畫地成圖德深嘉之拜尚書郎德又因饗宴乘高遠矚顧尚書魯邃曰齊魯固多君子當昔接慎巴生淳于鄒田之徒䕃脩簷臨清沼馳朱輪佩長劒恣非馬之雄辭奮談天之逸辨指麾則紅紫成章俯仰則邱陵生韻至於今日荒草頹墳氣消烟滅永言千載能不依然

  元魏賈思伯 益都人弟思同俱好經史思伯仕至都官尚書謙恭下士人曰公今貴重寧能不驕思伯曰衰至便驕何常之有世以為雅言思同仕至侍中今壽光南有墓碑

  唐永 北海平壽人後魏北地良將性清廉無積蓄妻子不免饑寒二子陵瑾皆儒雅知名次子瑾宇文周賜姓萬紐于氏

  王弘 臨沂人隱會稽釣魚采藥謝靈運顔延之竝相欽重【沈約宋書】

  王素 琅邪人隱東陽山山中有蚿蟲聲清而形醜作賦以自況

  齊任昉 博昌人博學能文

  明僧紹 平原人初隱勞山弟慶符以青州刺史罷任隨歸隱江東齊太祖稱為外臣

  孟喜 蘭陵人父孟卿父子竝傳禮易

  臧榮緒 莒人撰東西晉紀與關康之俱隱京口時號二隱

  顔見遠 琅邪人南齊御史中丞蕭衍殺齊主見遠死之子協孫之推皆知名

  諸葛璩 琅邪人齊梁徵辟皆不就隱居敎授妻子不見喜愠之容

  梁孫謙 東莞人循吏

  劉勰 東莞人撰文心雕龍

  伏曼容 密州人臨海武昌太守解易詩論語老莊隋隱士徐則 郯人隱縉雲山絶粒養性

  杜松贇 北海人大業末賊攻北海執松贇使諭城降松贇罵賊而死

  張軌 臨邑人與樂安孫樹仁為莫逆交每易衣而出以此見稱西魏恭帝時除隴右府長史卒家無餘財唯有書數百卷

  張買奴 平原人高齊太常博士北史儒林傳云買奴經義該博門徒千餘人諸儒咸推重之尤精服氏春秋又云自晉杜預注左氏預玄孫坦坦弟驥在宋竝為青州刺史傳其家業故齊地多習之

  孫益德 樂安人其母為人所害益德童幼復仇不避魏孝文后特免之見北史孝行傳【又北海王閭數世同居有百口見節義傳】

  苟金龍妻劉氏 平原人苟為梓橦太守疾病賊圍城劉氏代帥將士拒戰賊奪水城中渴甚劉仰天號訴得雨以衣服懸絞取水卒完城北史烈女傳

  宋劉穆之 東莞人左僕射

  臧燾 莒人兄子質守盱眙拒魏太武者

  徐廣 東莞人撰晉紀

  顔延之 琅邪人作五君詠

  段文振 北海人諫煬帝寵突厥者

  唐房玄齡 齊州人墓在濟南東南采石山

  秦叔寶 歷城人

  羅士信 亦歷城人濟南府城中有羅姑井相傳士信故宅

  段志玄 臨淄人房秦段皆凌煙功臣志玄孫文昌仕至太尉文昌子成式太常少卿並有才名

  馬周 茌平人

  杜伏威 章邱人大業末據淮南歸唐封太子太保兼行臺尚書令

  任敬臣 棣州人五歲喪母哀毁天至問父曰何以報母父曰揚名顯親可也乃刻志從學舉孝廉虞世南器其人薦為弘文館學士終太子舍人

  員半千 齊州全節人武陟尉歲旱勸令發粟賑民令不從及令謁州半千悉發之下賴以濟刺史怒囚半千于獄會薛元超持節度河責刺史曰君有民不能卹使惠出一尉尚何罪釋之後仕至太子諭德封平原郡公 或問先賢行蹟例多不載惟賑卹一事自子奇王望半千三人皆詳書之何也對曰欽聞富鄭公不言使遼之功至知青州活饑民五十餘萬自謂賢於中書二十四考此豈細務哉延祐六年己未齊地大饑父子相食欽銜命賑卹濟南六縣泊鹺竈饑民嘗以勸率富民出粟太多賑濟太廣見責于憲府時官僚有幸此凶歲捐斗升以鬻子女舉曰過房悉輦以北欽則訪鬻子者為贖還之乃怒曰是違例徼譽也欽憤鬱久矣無從發之故於三子之事不自知其筆之瀆也嗚呼董煟有言人微無肯信其言官小莫能行其志微子墨卿吾誰與言歟

  顔魯公 弟杲卿竝琅邪人

  刺史蔣欽緒 萊州人與沂州蕭至忠姻家戒至忠曰君材不患不見用患非分而求耳至忠果附太平公主預禍

  崔融 齊州人鳳閣舍人諸孫多顯宦

  符令奇 臨沂人田悅反死節

  張允濟 北海人循吏

  顔師古 臨沂人注漢書其叙例諸家名氏有琅邪伏儼北海劉德皆漢末注班書者因附見云

  王仲邱 琅邪人明禮

  王希夷 滕人為人牧羊取傭以葬親隱徂徠山玄宗訪以道義授朝散大夫聽還山

  郭䖍瓘 歷城人右驍尉將軍兼北庭都護戰功甚多王無競 東萊人監察御史臨朝斥宰相宗楚客偶語左遷太子舍人

  高適 渤海人諫議大夫忤權近出刺蜀年五十始為詩即工

  高沐 渤海人貞元中進士李師古辟署判官師道叛沐以誠欵結天子為師道所殺

  盧惟清妻徐氏 淄州人惟清貶播州會赦徐迎惟清至荆州聞惟清死二奴將刼徐歸下江徐數其罪奴不敢逼徐倍道至播州得惟清尸還葬齊澣高其節作詩頌之

  崔信明 益都人秦川令吟楓落吳江冷者

  五代王凝妻李氏 青州人斷臂者

  石昂 臨淄人昂讀書好學不求仕進節度使符習高其行召為臨淄令入朝以公事謁監軍楊彦朗贊者以彦朗家諱石更其姓曰右昂昂責彦朗曰内侍奈何以私害公昂姓石非右也彦朗大怒昂即解官去語其子曰吾本不欲仕亂世果為刑人所辱

  邊鳳 濱州人五世同居無異爨天子旌其門復其家【又王陶密州人數世同居五代史孝友傳】

  王師範 青州人 歐陽子曰孟子謂春秋無義戰予謂五代無全臣其仕不二代者以國繫仕非一代者作雜傳夫入于雜誠君子之所羞而一代之臣未必皆可貴欽按五代名節李氏尚矣青州五臣惟石昂有孝節稱疾辭禄及節度使王師範為可取其餘皆不足貴也史稱師範好學以忠義自許為治有聲績朱温圍鳳翔師範見詔書泣曰吾屬為帝室藩屏豈得坐視天子困辱雖力不足當死生以之遂起兵討温求助於楊行密斬朱友寧于青州及淮南兵歸力不能支遂降温為其所族嗚呼師範欠兵敗一死耳原其本心非朝梁而暮晉者故綱目特書曰平盧節度使王師範發兵討朱全忠又曰王師範以淮南兵擊朱友寧斬之曰討曰斬則與之之意可見矣況其處死不亂又毅然丈夫哉汩之雜傳則其志亦可哀也已故特表而出之

  南唐韓熙載 青社人五代之亂熙載投南唐累官至中書侍郎多置妓妾晝夜歌舞謂僧德明曰吾為此行正欲避國家入相之命僧問其故熙載曰中原常虎視於此一旦真主出棄甲不暇吾不能為千古笑端初熙載之走江南也李穀送别各言所志熙載曰江南果相我當以長驅定中原穀曰中原若相我下江南如探囊中物穀後相周世宗定江南而熙載之言不驗胡氏以為熙載文士高談非穀沈毅有智畧之比是故然已使世宗唐主易地而君熙載豈無能為者知時不可為而能沈晦以免禍其智亦足稱也繁欽於劉表數欲見奇杜襲喻之而止李驤為劉崇所殺至有吾負經濟之才乃為愚人謀事死固有甘心之歎然則熙載其賢乎

  孫晟 密州人南唐宰相周世宗征淮南唐遣晟使周晟謂其副曰吾行必不免然終不負永陵一抔土後為世宗所殺正其衣冠南望拜曰臣以死報國乃就刑

  宋傅霖 青州逸人乖崖稱曰傅先生天下士

  王曾 益都人狀元丞相文正公弟皥字子融直集賢院初新舊五代史皆不與韓通立傳識者笑之皥著唐餘録有紀志傳又博采諸家說俲裴松之三國志附注於下表韓通於忠義傳冠以宋初褒贈之典新舊史皆所不及文正嘗言曾平生之志不在温飽皥器識若此可謂難兄難弟矣

  蔡齊 萊州人狀元參政文忠公

  呂夷簡 萊州人丞相文靖公六世孫伯恭號東萊先生【宋會要濱州有夷簡祠公通判濱州奏不税農器王曾知其有相業】

  王從善 青州人太宗雍熙二年始踰冠九經及第見長編

  李之才 青州人師穆伯長博陳希夷先天易嘗謂邵康節曰科舉之外有義理學義理之外有物理學物理之外有性命學康節曰願受教遂傳易學

  麻希夢 前青州錄事參軍年九十餘居臨淄太宗以高年詔至闕詢及人間利害敷對詳明訪以養生之理對曰臣無他術惟寡情慾節聲色薄滋味詔以尚書工部郎中致仕賜金紫子景孫興國中登進士甲科孫温其温舒祥符中相繼第三人及第衣冠以為盛事天下稱麻氏教子有法 孫仲英幼有俊才七歲能詩以親亡禄不及養不復肯仕退居臨淄七里别墅博學高行鄉黨化服雖凶年盜不入其家富韓公文潞公龎莊公相繼鎮青皆致書幣薦其行義詔以為國子四門助教州學教授東方學者咸師之亦年九十餘卒

  賈先 臨淄人登進士真宗賜名同改字希德以扶道著書為己任著山東野録七篇頗類孟子奏疏言丁謂造作符瑞以誣皇天以欺先帝今幸為姦發竄逐請明告天下還寇萊公以明忠邪終以孤直不偶官止殿中丞卒門人諡曰存道先生

  王樵 字肩望淄川人性超逸深於老易善擊劒有㮣世之志廬梓桐山下不交塵俗山東賈同李冠皆尊仰之咸平中契丹内寇舉族北俘累年乃歸刻木為親葬奐山東立祠奉侍終身太守劉通詣樵踰垣遁去其後高弁知州事范諷為通判相與就見之李冠以詩寄之曰霜臺御史新為郡棘寺廷評繼下車首謁梓桐王處士教風從此重詩書晩自號贅世翁豫卜地壘石名繭室刻銘其上曰生前殺軀以虞不備没後寄魂以備不虞後感疾即入繭室中自掩戶乃卒命以古劒徇葬著遊邊集二卷安邊三筞說史十篇濟南李芝為贅世先生傳治平中淄川詩僧文幼即其地起祠祀樵其為世景慕如此

  劉孟節 壽光人少師种放天姿絶俗篤古好學酷嗜山水青之南有冶原歐冶子鑄劒之地山奇水清叢筠古木氣象幽絶孟節欲隱其間富韓公為築室泉上詩以餞之曰先生已歸隱山東人物空其後范文正公文潞公皆優禮之欲薦之朝孟節懇辭少時嘗寓龍興僧舍往往凭欄獨立懷世事手拍欄干吁唏太息有詩曰讀書誤我四十年幾回醉把欄干拍見司馬温公詩話

  張荷 壽光人師事种放與吳遁魏野楊朴宋澥為友性高潔為文奇澁著過非九篇放謂隋唐以來綴文之士罕能及之終以運蹇不遇卒有詩文三卷見澠水燕談

  蘇丕 青州人祖德祥建隆四年狀元丕有高行少時一試禮部不中拂衣去居渳水之濱五十年不踐城市歐陽文忠公鎮青言於朝賜號沖退處士年八十餘卒

  周起 鄒平人母感吉夢而生父異之謂必大其門因名曰起第進士通判齊州召直史館真宗東封羣臣多獻文頌起獨上書言天下之勢患於安逸而忽於兢業真宗佳之拜諫議大夫終樞密副使

  劉廷式 齊州人蘇軾知密州廷式為通判初廷式未遇時約取鄉人之女及第後女喪明廷式卒娶之女死喪之踰年而哀不衰因不復娶軾問曰哀生愛愛生色君愛何從生哀何從出廷式曰吾知喪吾妻而已若緣色生愛緣愛生哀色衰愛弛吾哀亦忘則凡揚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皆可以為妻邪軾深感其言廷式後監太平觀老于廬山絶粒不食而面目奕奕有光步峻坂如飛以壽終

  姜遵 淄川人初舉進士為蓬萊尉以擊搏知名天聖七年拜樞密副使卒贈吏部侍郎

  明鎬 密州人參知政事與文彦博同時

  李常 字公擇登州人知齊州齊多盜常得黠盜刺為兵置麾下詢知弭盜之術姦無所容嘗為富鄭公客李師中榜其閭曰遺直坊東坡有詩

  燕肅 字穆之青州人龍圖閣待制知審刑院請讞諸路寃獄有不當者釋其罪自是全活者衆肅有巧思嘗造指南車記里鼓及欹器蓮花漏世服其精

  趙師民 字周翰臨淄人九歲能文第進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子彦若哲宗時翰林學士紹聖初章惇以彦若與修神宗實録貶死

  李覺 字仲明益都人舉九經起家知泗州遷禮記博士

  賀元 琅邪人真宗東封謁於道左曰晉水部員外郎賀元再拜東坡記詩云舊聞父老晉郎官已作飛騰變化看聞道東蒙有居處願供菽水看燒丹蓋僊人也

  雪竇襌 居琅邪山身被布衫五十年不易向薌林嘗為青州雪竇布衫倡云趙州無義漢雪竇老婆襌一川風雨後明月却當天

  周沆 字子真益都人累官至樞密直學士安撫使温公銘其墓云光昔通判并州事公於河東銘曰古之君子德盛道尊望之儼然即之也温公正衣冠嚴不可干施之于政乃仁乃寛吏畏而悛民思弗諼欵銘垂美以告後昆碑今在益都城南駝山下

  異人徐問真 濰州人與歐陽文忠善一日求去甚力歐公留之不可曰我友罪我與公卿遊公使人送之果有鐵冠丈夫長八尺餘俟於道周以瓢覆酒於掌中以飲提笥童子遣回不知所往童子徑發狂亦莫知所終嘗教歐公引氣愈其足疾東坡試之亦驗

  于燾 字彭年壽光人博學能文頗喜言兵慶歷中元昊數寇邊敵人乘釁聚兵求關南地丞相呂文靖公召彭年計之彭年云宜治西北行宫若將親征者以壓其謀乃以大名府為北都二敵果請盟仁宗春秋高皇嗣未立登州岠嵎山數震彭年上疏曰岠嵎極東方殆東朝未建人心搖動之象宜早定儲以安天下齊宜為節度逮英宗入繼乃由齊邸人以先識稱之

  張藴 淄川人咸平中契丹入寇淄川城壘不完刺史欲棄城奔南山藴時為郡兵馬監押按劒曰刺史若出吾當斬以徇卒完城後為環州馬嶺鎮監押雖處窮塞猶建孔子祠刻石為記范文正公書其碑隂以美之其後子孫皆以文學才行登侍從云

  呂頤浩 齊州人南渡丞相忠穆公

  内翰綦崈禮 高密人徙濰州北海故人稱北海先生崈禮隨高宗南渡掌王言凡下詔旨讀者感動時議以為中興之功非特將士宣力詔令亦有助焉如陸宣公之在奉天也見重如此以忤秦檜位不進【翰林侍讀袁伯長云北海子孫見寓四明為衣冠名族】

  辛幼安 濟南人宋名臣言行録黜稼軒不取朱文公稱曰稼軒帥湖南賑濟榜秪用八字雖只麤法便見他有才況其忠英之氣見于辭翰者不一嘗言曰敵人六十年後必滅敵滅而宋之憂方大其識如此宋人既以傖荒遇之而不柄用中原又止以詞人目之為可惜也故識之【宋實録載幼安贊韓侂胄用兵侂胄敗幼安獲罪於士論非也稼軒豪傑之士枕戈待旦有志於中原久矣宋人舉國聽之豈無所成侂胄之敗正陳同父所謂真虎不用真鼠枉用之所致以此議公可乎】

  金劉迎 東萊人太子司經有文集號山林長語章宋詔國學刋行

  周馳 濟南人在太學以策論魁天下貞祐濟南破不肯降攜二孫赴井死

  張行簡 莒州日照人詞賦第一人及第仕至翰林學士承旨備於禮文之學典貢舉三十年門生遍天下弟行中亦進士仕至參知政事言虎賊必反抗權臣高琪為士論所稱【右四人並見中州集】

  李國維 淄川人進士歷符離葉二縣令著清名蚤年鄰家有窖銀者兵後無人國維掩而不發【見楊素菴事言補】

  楊弘道 字叔能淄川人金末補父廕不就與元遺山劉京叔楊煥然輩皆以詩鳴大為趙閑閑諸公所稱避亂走襄漢宋人辟為唐州司戶兼文學不久復棄去晩寓益都嘗一見李璮議不合為用事者所嫉浮沈閭里以詩丈自娛著小亨集事言補等書行于世延祐三年贈文節

  齊乘卷六

  齊乘後序

  昔我先人為國子助教每謂潛曰吾日與諸生講習所業暇則又與翰苑諸名公唱和詩章詩乃陶冶性情而已若夫有關於當世有益於後人者宜著述以彰顯焉吾生長於齊齊之山川分野城邑地土之宜人物之秀此疆彼界不可不纂而紀之也迨任中書兵部侍郎奉命山東於是周覽原隰詢諸鄉老考之水經地記歷代沿革門分類别為書凡六卷名之曰齊乘藏於家囑潛曰吾或身先朝露汝其刻之先人既卒常切切在念第以選調南臺又入西廣匆匆未遑遂志兹幸居官兩浙始克撙節奉稟命工鏤板以廣其傳以光先德參政伯脩先生已詳序於前矣有仕於齊者願一覽焉至正十一年辛卯秋七月奉訓大夫兩浙都轉運鹽使司副使男潛百拜謹識

  齊乘釋音

  卷一

  沿【音緣】嚳【音酷】析【音錫】括【古活切】萴【實側切虞夏諸侯也】峴【胡典切山下而險又曰嶺上平與現同】莞【古桓切又胡官切草可作席】辟【音璧】要【去聲】干寶【搜神記是其撰作于非】分【去聲】殖【音寔】沭【音述水名】菑【音緇】溡【音時】貕【音奚】朐【音劬】酈道元【音歷注水經者】公玉帶【濟南人公玉姓帶名玉一音璛】鬩【聲激切訟也】頟【音額】葷粥【與獯鬻同】蚌【步項切】沐載【沐音木姓也】劇【巨戟切】鸑鷟【音岳濯】峱【奴刀切山名】鬐【音耆】衖【音巷】□【音包】黄能【奈平聲三足鼈也或作熊】璮【音坦李全之子也】不期【音基】靭【音仞】斥【充夜切】罘【音浮】蜃【音慎】艘【音騷】醝【才何切鹽也】峆㠠【音合閭】蹲【音存】窪【音蛙】澠【音繩】窖【音教】趵【音豹】突宊【他骨切方言江湘謂卒相見曰突一曰出貌】云㐬【說文不順忽出也从到子易云突如其來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内也或从到古文子即易突字也今俗作□非】駛【使去聲疾也】

  卷二

  龍且【子余切項羽將也】淀【音甸】耏【音而】澅【胡卦切水名】襌【去聲】黔陬【音鉗郡】洱【音米】直固【當作沽】滙【音潰】漸【平聲】祊【音崩】涑【速搜二音】圯【音移橋也】承【音澄又去聲】般【音盤】濼【音粕】弇【音掩】茌【仕之切】殺【去聲】

  卷三

  嶷【岳力切小兒有知也】并【去聲】杼【音佇】颿【與帆同】鄆【音運】員【音運】伷【音宙】睿【音鋭】費【音祕】嶧【音亦】鄫【慈陵切】僑【音橋】鬲【音隔】郳【音倪】□【儒錐切】浞【仕角切】奡【音傲】疃【吐管切】輓【音晩】嵎【音愚】食其【音異基人名】商【音滴今作商】蓨【音挑縣名周亞夫所封】漯【音㙮】卬【音昂】昐【音分】瑗【音院】圯【音披上聲壞也】漚【於候切】蓍【音詩】

  卷四

  玄文【玄姓文名】髠【音坤人名】駢【音便平聲人名】奭【音釋人名】慎到【慎姓到名】環淵【環姓淵名】酅【音攜】斟灌【斟姓灌名】羿【音義】澆【倪弔切浞之子即奡也】璠【音繁】□【才贊切】贛【古暗切】驂【音參】郱【蒲經切】鄑【音進】郚【午姑切】郯【音談】虺【音毁蝮蛇也又人名】沓【達合切】鯀【音昆上聲】殛【音棘】炔【音桂人名】㡉【音弦萊州布名】唁【音硯】磾【音低】榷【音角】舋【許慎切】間【去聲】斮【音酌】胙【音助】蓋【音闔】殪【於計切死也】苛【音何】酺【音蒲】蝝【音緣蝗蟲子也】顓臾【音專俞】皥【音昊】盾【音遁】韙【音韋上聲】貺【音況】

  卷五

  楷【口駭切楷書也木名又音皆】毅【音義】勣【音積】甍【音盲】隳【音輝廢也】輅【音路】琛【丑林切】搏【音博】猸【音眉】禰【音宜上聲】叵【音頗】蒯【苦怪切】釁【許慎切】說【音税】嗾【音腠使犬聲也】逢【音龎】湫【音啾】郠【音梗】頡【胡結切】迭【徒結切】隗【五罪切】鬻【音育】嵩【音崧】闓【音凱】仆【音付】徼【音邀】狙【千余切】羖䍽【音古力】舄【音昔】夸【音誇】雋【徂兖切】攷【音考】漬【音恣】跕【都牒切跕屧也】躧【所倚切舞履也】輻【音福】湊【千候切】賈【音古】恡【與吝同】耼【他甘切】珥【音耳】

  卷六

  俑【音勇】謬【米幼切】纂【作管切集也】勝【平聲】錮【音固】鎬【音浩】潁【庾頃切】覸【音間去聲】隰【音習人名】辟【音避】鱣【張連切】蚳鼃【音池蛙】盻【匹練切】鞅【音央上聲】詛【音與咀同】怵【音出】熾【昌志切】詘【音屈】蠋【音燭】賈【音假】淖【音閙】臏【音賓去聲】穰【音常】苴【七余切】敫【音皎】衷【音中又音衆】嗇【音塞】絀【音出】蹙【音促】沮【音阻】倩【七性切】芻【音樞】撲【普木切】襚【音遂】䌰【音聶】緎【音域】緵【七公切】竅【詰弔切】緹【音提】縈【娟營切】舍【上聲】眭【音綏】儈【音檜】裒【音褒】邴【音丙】嘏【音假】旐【音兆】【音與弘同】曇【音潭】矚【音祝】璩【音渠】【音協】贇【紆倫切】絞【音交上聲】爨【音竄】抔【蒲候切】褒【博毛切】墅【音聚】贅【音綴】种【音蟲】讞【音言上聲】當【去聲】諼【音萱】綦崈【音其崇】傖【鉏庚切】琪【音其】

  後序

  冶【音野】調【去聲】撙【音尊上聲】奉【與俸同】稟【與廩同】鏤【音漏】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