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古籍书目查询 >

《儀禮經傳通解續祭禮》

楊復
书名《儀禮經傳通解續祭禮》
书名 仪礼经传通解续祭礼
作者楊復
版本宋刊本
分类經部>禮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楊復撰 先師朱文公集家鄉、邦國、王朝及喪祭禮,皆以《儀禮》爲經,而諸書爲傳,名曰《儀禮經傳通解》。慶元丙辰,先生六十有七矣,而家鄉、邦國之禮始成,王朝禮大綱舉而未脱稿,惟喪、祭二禮屬勉齋黄先生編次,篇帙浩繁,倍于家鄉、邦國、王朝諸書,久而未就。文公晚年與勉齋書,責望尤拳拳也。及嘉定己卯,喪禮始克成編,以次將修祭禮,即以其書稿本授復,曰:『子其讀之。』蓋欲復通知此書本末,有助纂輯也。復受書而退,啟緘伏讀,皆古今天下大典禮,其關繫甚重,其條目甚詳,其經傳異同,註疏牴牾,上下數千百載間,是非淆亂,紛錯甚衆,自此朝披夕閲,不敢釋卷。時在勉齋左右,隨事咨問抄識,以待先生筆削。不幸先生即世,遂成千古之遺憾。日邁月征,今十餘年。南康學宫舊有家鄉、邦國、王朝禮,及張侯虙續刊喪禮,又取祭禮稿本,併刊而存之,以待後之學者。故四方朋友,皆有祭禮稿本,未有取其書而修定之者。顧復何人,敢任其責,伏自惟念,齒髮浸衰,曩日幸有所聞,不可不及時傳述。竊不自揆,遂據稿本,參以所聞,稍加更定,以續成其書。《儀禮》正經,惟《特牲饋食》、《少牢饋食》二篇僅存,後之言禮者必稽焉,故以冠于祭禮之首篇。此後皆蒐輯《周禮》、《禮記》諸書分爲經傳以補其闕。夫祀天神,祭地示,享先王,禮之大經也,故綜之以通禮。禮莫重於祀天,故首之以天神。天子事天明,事地察,故次之以地示。大宗伯吉禮十有二,而享先王,在祀天神、祭地示之後,故次之以宗廟。有天下者祭百神,故次之以百神。有正祭之禮,有因祭之禮,天子將出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若是之類,皆因事而祭之,故次之以因祭。天子親耕,以其粢盛,王后親蠶,以爲祭服,牲殺器皿,禮樂不備,不敢以祭,故次之以祭物。禮有專一事而言者,如天神、地示以下是也,有統論凡祭祀之禮者,如祭名、祝號之類是也,故次之以祭統。而禮之行也,又有變禮,有殺禮,有失禮,故並見於是篇之終焉。恭惟文公平日篤志禮書,於祭禮雖未屬筆,而討論考覈爲尤詳,如郊祀,如明堂,如北郊,如古今廟制,如四時禘祫之類,皆歷世聚訟大公案,諸儒未能究見本末,遷就依違,莫之釐正,悉經先師折衷而論始定,故引而歸之於各條之下,凡散見於它集,前後不同時,記載非一書者,今並著見於祭禮之本篇,俾後之議禮者有所據依而取正焉。此則先師扶植綱常,垂世立教之本心也。載念先師經世宏綱,莫重此書,更二世而未就。小子狂簡,述而成之,所懼識見有蔽,義理難精。然天下公理無彼我,習禮君子儻裁而正之,以歸於至當,是則先師所望於後人之意也。紹定辛卯七月望日,三山楊復謹序。 逢辰聞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而祭又禮之所以報本反始也。百王之禮,至周而備,三百、三千之儀,皆文王、周公精神心術之所寓。孔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謂莫盛於周也。不幸厄於秦火。漢興,高堂生所傳僅十七篇,祭禮則惟《特牲》、《少牢》、《有司徹》而已,然皆大夫士之禮,大夫以上無傳焉。厥後羣儒區區修補,百孔千瘡,非獨竟無全書,况又雜以讖緯之學。寥寥千載間,承訛襲舛,大經大法,幾於壞爛而不收,良可歎也。奎躔瑞下缺。宋文運有開,列聖相承,於禮尤謹。初基則有開寶之《通禮》,其後則有慶曆之《太常禮》,而《儀禮》之疏,亦汲汲是正,真斯文之大幸也。奈何王氏新學廢黜禮經,使後之學者無所尋究,至有老死而莫知其説者。於是太師徽國朱文公起而條理之,挈《儀禮》正經,以提其綱,輯《周禮》、《禮記》諸經,有及於禮者,以補其闕。釐爲家鄉、邦國、王朝之目,自天子至於庶人之禮,總爲成書,所謂《儀禮經傳通解》是也。下缺。師事之,朝夕侍側,誨誘不倦,且謂逢辰曰:『欲學者共成此書者,朱文公之心也。以《祭禮》稿本付復者,黄先生之心也。自南康張侯虙併刻于郡齋,故今四方朋友所藏皆《祭禮》稿本,未有取而修定者。竊自惟念齒髮浸衰,曩日幸有所聞,不可不及時傳述。於是研精覃思,蒐經摭傳,凡日湖所藏之書,繙閲殆徧,蓋積十餘年而始成書。正經則以《特牲》、《少牢》、《有司徹》爲先,所以尊聖經也。補篇則自通禮而下,凡天神、地示、宗廟、百神,以至因事而祭,如建國、省方、師田、行役等,與夫樂舞、器服無不備焉,而必首之以天神者,所以明大分也,其間大綱目、大議論如南郊,如明堂,如北郊,如古今廟制,如四時禘祫之類,皆歷世聚訟而未能決,嘗經文公折衷而論定者,則以類相從,而各歸其條貫,使畔散不屬者,悉入於倫理,庬雜不經者,咸歸於至當。由是《儀禮經傳通解》始爲全書,而文肅公之志遂矣。』噫!此非特二公之志,亦文王、周公、孔子之志也。夫自秦人絶滅典籍之後,禮學更千載而無傳,朱文公奮然以興墜起廢爲任,禮書更再傳而未就,而祭禮卒結裹於信齋之手,是豈偶然之故哉?近世真文忠公德秀移書信齋,謂此書乃千載不刊之典,其間援諸老先生之説,破諸儒之繆,極爲有功,當藏之奉常以爲議禮之據,非他著述比也,且欲繳進而未果。端平初,禮寺聞之,嘗行下福州,就其家抄録而藏之矣。第其私家無力可以自進,日遷月改,今十餘年。逢辰重惟此書關繫甚大,且嘗親睹先師用心之勤,不忍其束弃高閣,而不大彰闡於世。又念先師編述之始,嘗取《儀禮》十七篇,悉爲圖,列之每章之下,凡先王制度名物之要,以圖考書,燦然如指掌。有志於禮者,尤不可以不知。蓋有《祭禮》,則《通解》之書始全;有《儀禮圖》,則《通解》之書始爲大備。先師平生精力,盡萃於此,謹以祭禮下缺。 鄭逢辰上表上缺。既嘗肄業於朱熹,又親受稿於黄幹。謂郊天祀地,國家之重事;而尊祖敬宗,聖明之本心。慨鉅典之放紛,恐舊聞之失墜。臣雖蒙陋,親獲師承。延致于尊經之樓,徧閲萬卷;暨至乎絶筆之日,迨逾十期。羅絡百氏之異同,訂正諸家之訛舛。搜討磔裂,而各從其類;品量裁正,而畢得其中。維纂輯之深功,實關繫于大典。向遺編已上於册府,今全帙宜備於容臺。念中天再造以來,符積德百年之運。禮樂自天子出,願賜燕閑之觀;籩豆則有司存,庶補駿奔之列。斯爲盛矣,夫豈偶然?兹蓋恭遇皇帝陛下聖集大成,道全衆美。類禋望徧,虞帝主祭而享百神;夙夜祗勤,周王毖祀而稱殷禮。□□六以爲七,宜咸五以登三。遂使名儒所修,悉爲聖時而出。人文丕闡,古典大明。儀禮考文,式表一王之制作;詔今傳後,永爲萬世之據依。臣干冒天威,無任激切屏營之至。所有先師臣楊復《祭禮》書八十一門,共十四卷,謹繕寫爲二十帙,并《儀禮圖》十四帙,分爲三盝,内各用黄綾夾複封全,隨表上進以聞。臣實惶實懼,頓首頓首謹言。 淳祐六年十一月日,省劄備中書後省狀,準都省送到江西提刑鄭逢辰奏申,謹以《祭禮》書分爲二十册,并《儀禮圖》十四册,繕寫一部,囊封具表繳進外,謹以一部申納朝省,欲望敷奏,乞下此書於禮寺,以備討論,不獨稽古,可爲盛時之光,而詔久傳遠,實天下後世之幸。信齋楊先生復隱德不耀,殁已十年,欲望朝廷特與褒贈,以爲身後之榮。其子心得,併乞朝廷特與甄録,以旌先賢之後事,并下缺。郊社、宗廟之禮,乃治國大典,凡品節、儀文自有當然而不可易者。古禮湮廢,俗學苟且,而議禮於國者,紛紜淆亂,靡所折衷。先儒朱文公裁定禮書,蒐墜典而垂憲言,蓋集聖賢之大成,爲邦家之明法,然祭禮終于未就。楊復學于其門,承文公之素志,而能卒其高弟黄文肅公榦未卒之業,采傳質經,据古辨俗,條目明縝,工力精深,而參取諸儒之議論,各有据依,又以《儀禮》别爲之圖,悉從其彙,宏綱大義,既已昭白,至儀物司存,亦罔遺漏,可謂克荷師門之傳者矣。近世名儒真文忠公,尊愛其書,謂足以破諸儒之謬,爲千載不刊之典,殆非溢美,委是有補於國,與尋常泛雜進書者不侔。楊復宜有褒贈,其子心得助成編纂,用力有年,併議指揮。十一月三日奉聖旨:『楊復所修《祭禮》書、《儀禮圖》付太常寺收管,以備參稽禮典。楊復特贈文林郎,其子心得特免文解三次。』右劄付楊復本家。 勑故福州進士楊復:士有窮經明理,精於儀文,身殁而言立,是可旌也已。爾沖厚莊敬,早就正於考亭,善説禮服,討論折衷,以約訂博,彙爲成編,克續其志,有功於教。不幸云亡,門人以其書上,朕爲之太息。超畀文資,以示褒異。朕於斯道亦拳拳矣,來者勉焉。可特贈文林郎。奉勑如右,牒到奉行。淳祐七年四月十三日。 案,每葉十四行,每行十五字,小字雙行,版心有字數及刻工姓名。每卷有『天籟閣』朱文長印、『項墨林鑑賞章』白文長印。原本十四卷八十一篇,今卷第三全缺,卷一、卷十四亦不全,以吕留良刻本較之,脱落羼錯,妄删妄增,竟無一合。即以卷二《少牢饋食禮》一篇言之,『乃書卦(卦)于木』下脱『示主人,乃退占。吉,則史韇筮,史兼執筮與卦以告于主人:「占曰從。」乃(吉)〔官〕戒,宗人命滌,宰命爲酒,乃退。若不吉,則及遠日,又筮日如初』凡五十字,羼入『鼎俎』注文四百餘字,脱註文二百四十餘字。『乃釋韇立筮』注下妄增『疏曰』云云七十餘字。『宿』注『祭日當來』下妄增『古文宿皆作羞』六字,『是儀略』下妄增『故云大夫儀多也』云云九十餘字。『前宿一日,宿戒尸』下注『又(將爲)〔爲將〕筮』妄改『又爲于僞反』五字。大約無一條不增改,無一葉無羼錯。吕留良謬妄至此,明季、國初竟負重名,一時時文鬼附之如雲,致蹈滅門之禍,殆有以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该书影印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御製耕織圖 康乃心文稿劄記 梧溪集:7卷,補遺附困學齋雜錄1卷 經鋤雜志 西藏賦:1卷 通鑑類纂 魏文節遺書:一卷,附錄一卷 石鼓考綴 大藏目錄:4卷 莊氏算學:8卷 格致書院課藝 [開慶]四明續志:十二卷 島夷誌略校注:1卷 郋園北游文存:一卷 龍川先生詩鈔:一卷;龍川先生詩文補鈔:一卷 信陽子卓錄:八卷 易釋:4卷 孫文恭公遺書 東漢會要:40卷 邯鄲縣志:[民國]:17卷,首1卷,末1卷 河内縣志:[道光]:36卷 大乘三聚懺悔經:1卷 何氏公羊春秋十論 攈古錄金文:三卷 歷代地理沿革圖:不分卷 京綏鐵路考驗軌道暫行規則 荒政輯要:9卷,卷首1卷 河源紀略:35卷,卷首1卷 律呂精義內編:十卷, 外篇 : 十卷 陶冶圖說:1卷,附錄1卷 宋杨文靖公龜山先生年谱 廣雅疏證:10卷 顏氏家訓:7卷 太上泰清皇老帝君運雷天童隱梵仙經:一卷 群經補義:5卷 廣列女傳:20卷附存1卷 陸宣公奏議:15卷,制誥10卷,附錄1卷 國語集解:21卷 蕪湖縣志:[民國]:60卷 甲乙集:10卷 鳳陽縣誌:[光緒]:16卷,首1卷 劍腥錄 六書約言:二卷 知命錄:一卷,附提要 紅樓夢補:4卷48回 易例:2卷 靖康傳信錄:3卷 灰畫集:20卷 蒲圻縣志:8卷 漁洋山人精華錄:10卷 梁江文通文集:十卷 徐文定公詩經傳稿:4卷 監獄新論 詩經原始:18卷,卷首2卷 廿二史劄記:36卷 欽定吏部處分則例:47卷 富順縣鄉土志:不分卷 周髀算經:2卷,附錄 呂東萊先生文集:20卷,卷首1卷 劉貴陽遺稿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