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 干支乙卯 公元1975年

输入历史事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 干支乙卯 公元197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共中央主席
副主席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副委員長
首都北京
毛澤東
周恩來 鄧小平
朱 德
董必武、宋慶齡、康 生、劉伯承、吳德、韋國清、賽福鼎、
郭沫若、徐向前、聶榮臻、陳雲、譚震林、李井泉、張鼎丞、
蔡 暢、烏蘭夫、阿沛·阿旺晉美、周建人、許德珩、
胡厥文、李素文、姚連蔚
國務院總理
副總理
周恩來(病重,由鄧小平主持國務院工作)
鄧小平、張春橋、李先念、陳錫聯、紀登奎、華國鋒、
陳永貴、吳桂賢、王 震、余秋里、谷 牧、孫 健

月 曆 表

6688—354—2442808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公曆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4 夏曆十二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95年 回曆1月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藏曆十二月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公曆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5 夏曆正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回曆2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陰木兔年 藏曆一月       20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公曆3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6 夏曆二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回曆3月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藏曆二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公曆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7 夏曆三月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回曆4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藏曆三月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公曆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8 夏曆四月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回曆5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藏曆四月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公曆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9 夏曆五月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回曆6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藏曆五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公曆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0 夏曆六月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回曆7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藏曆六月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公曆8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1 夏曆七月      24 25 26 27 28 29 (2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回曆8月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藏曆七月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公曆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2 夏曆八月  26 27 28 29 30 (5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回曆9月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藏曆八月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公曆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3 夏曆九月    26 27 28 29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回曆10月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藏曆九月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公曆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4 夏曆十月       28 29 (5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回曆11月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續表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藏曆十月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公曆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5 夏曆十一月  29 30 (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回曆12月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藏曆十一月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大事記

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大會召開前,毛主席戳穿了江青等人篡奪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陰謀,宣佈他們是“四人幫”,指出江青有當黨中央主席和操縱“組閣”的野心,并確定周恩來同志負責四屆人大和國務院人事安排。四屆人大確定了以周恩來、鄧小平同志為領導核心的國務院人選,挫敗了“四人幫”的“組閣陰謀”。2月4日,遼寧省海城發生7.3級地震。2月8日,新華社轉發《紅旗》雜志第二期發表的姚文元的文章《論林彪反黨集團的社會基礎》。4月1日,《紅旗》雜志發表張春橋的文章《論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7月,發射第3顆技術試驗衛星。8月31日,《人民日報》轉載《紅旗》第九期的短評《重視對〈水滸〉的評論》。9月4日,《人民日報》社論《開展對〈水滸〉的評論》,文中公佈了毛主席最近關於《水滸》的評述。是年,周恩來同志病重,鄧小平同志在毛主席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召開了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和解決工業、農業、交通、科技等方面問題的一系列重要會議,着手對許多方面的工作進行整顿,使形勢有了明顯好轉。11月26日發射第一顆返回式衛星。12月4日,《人民日報》轉載《紅旗》雜志第十二期刊登的“四人幫”篡黨奪權的御用工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批判組的文章《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把矛頭指向周總理和鄧小平同志,由此掀起所謂“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12月16日,發射第5顆技術試驗衛星。是月,美國總統福特應邀訪華。是歲,董必武逝世(1886—1975)。李富春逝世(1900—1975)。蔣介石卒(1887—1975)。和我國建交的國家:博茨瓦納、菲律賓、莫桑比克、泰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孟加拉國、斐濟、西薩摩亞、科摩羅。臺灣當局仍稱“中華民國”,蔣介石卒後,其子蔣經國充任“總統”。




潘徽受诏与陆从典等助杨素撰《魏书》。
王绩年十五,游长安,谒杨素,以谈吐为众所服。
灵裕(518—605)赋临终诗二首,卒,年八十八。
姚察为太子内舍人。
炀帝自制《水调歌》。
丙子,诏尊师重道,敦奖名教。
炀帝幸江都,渡淮赋诗,虞世南等应制奉和。
帝《泛龙舟》亦当本次行幸途中所作。
柳䛒(537—605)卒,年六十九。
炀帝作《神伤赋》以悼宣华夫人。
薛道衡转番州刺史,杨素有诗赠之;道衡赴任途中,有诗作。
许善心转礼部侍郎,荐儒者徐文远等为学官,共博士褚亮议七庙之礼,后为宇文述所谮,左迁给事郎。
王冑为著作佐郎。
庾自直为著作佐郎。
虞绰为秘书学士,奉诏与虞世南等撰《长洲玉镜》,世南又撰《北堂书钞》。
以文翰待诏,恩盼隆洽。
裴矩撰《西域图记》三卷。
诏杨素等制定舆服。
孙万寿赋诗答杨玄感。
炀帝至洛阳。
孙万寿转齐王文学,未几辞官。
王贞被召至齐王府,上文集三十三卷,复上《江都赋》;后还乡里,卒。
杨素(544—606)卒,年六十三,虞世基为撰墓志铭。
之轨,余子莫及。
炀帝追四方散乐集于东都,设百戏以夸突厥染干,自是每岁正月以为常。
姚察(533—606)卒于洛阳,年七十四,遗命薄葬。
彦琮至洛阳,住上林园翻经馆,编叙佛经目录,并依次翻译。
矩共琮修缵《天竺记》,文义详洽,条贯有仪,凡前后译经,合二十三部,一百许卷。
敕诸州请僧行道,度人出家。
炀帝自洛阳返长安,赐大酺。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