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 干支辛卯 公元1951年

输入历史事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 干支辛卯 公元195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人民革命军事委員會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秘 書 長
政務院總理
副 總 理
解放軍總司令
首都北京
毛澤東
毛澤東
劉少奇、朱德、宋慶龄、李濟深、張瀾、高崗
林伯渠
周恩来
董必武 陳雲 郭沫若 黄炎培
朱 德

月 曆 表

6664—355—2434038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公曆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6 夏曆十二月  24 25 26 27 28 29 30 (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回曆4月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藏曆十二月  23 24 25 26 27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公曆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7 夏曆正月     25 26 27 28 29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回曆5月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陰金兔年 藏曆一月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公曆3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8 夏曆二月     24 25 26 27 28 29 30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回曆6月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續表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藏曆二月     23 24 25 26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公曆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9 夏曆三月 25 26 27 28 29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回曆7月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藏曆三月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公曆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0 夏曆四月   26 27 28 29 30 (4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回曆8月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藏曆後三月   26 27 28 29 30 30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23 24 25    
  公曆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 0  
31 夏曆五月      27 28 29 30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回曆9月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藏曆四月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7 8 9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27  
  公曆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夏曆六月 27 28 29 (4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回曆10月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藏曆五月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公曆8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3 夏曆七月    29 30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回曆11月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藏曆六月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22 23 24 24 25 26 27 28 29   
  公曆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4 夏曆八月       (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回曆12月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藏曆七月       30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公曆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5
36
夏曆九月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0) 2     
1371年 回曆1月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藏曆八九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19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公曆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7 夏曆十一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   
  回曆2、3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藏曆十月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 25 26 27 28 29 1 2   
  公曆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8 夏曆十二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9) 2 3 4
  回曆4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藏曆十一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大事記

3月14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表通告,響應世界和平理事會決議,在全國普及深入抗美援朝運動。5月23日至1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代表在北京經過多次談判,5月23日達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條協議》。6月1日,抗美援朝總會發出《關於推行愛國公約,捐獻飛機大炮和優待烈屬、軍屬》的號召。8月13日,政務院發出通告,規定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是月,全國已有16400萬人口地區完成了土改。9月9日進藏先遣部隊進抵拉薩,由張國華、譚冠三兩將軍所率部隊於10月26日到達拉薩,并舉行了入城式。10月12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出版發行。12月20日,從西北、四川進藏的兩支部隊在拉薩舉行勝利會師大會。12月21日,雲南麗江專區發生地震,震中在劍川、鶴慶、麗江等縣,房屋倒塌70%,死390人,傷1500多人,受災人數約有十二萬人。災害發生後,中央人民政府撥救災款三十億(舊幣)救濟災民,并派專機運去大批應急藥品。12月27日,抗美援朝總會發出結束武器捐獻工作的通知。是歲,與巴基斯坦建交。




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刘安喜听游士“今彗星竟天,天下兵当大起”之妖言,治攻战具,积金钱,以备举事;上书谏伐南越。
严助奉使谕意南粤;还,奉旨过淮南,告刘安南粤事;遂与刘安同归京师。
严助与武帝褒议汲黯。
武帝从董仲舒之言,初令郡国举孝廉。
主父偃疾董仲舒,窃其《灾异之记》稿。
诏举贤良文学,武帝亲策之;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董仲舒与鲍敞论阴阳,作《雨雹对》。
董仲舒复出,为江都王刘非相。
杨何征为博士。
元,淄川人。
司马谈约三十一岁,从杨何学《易》。
主父偃上书言九事,武帝相见恨晚,拜为郎中;复数上疏言事,一岁中四迁为中大夫。
徐乐上书言世务,与严安、主父偃同时被武帝召见,拜为郎中。
严安亦上书言世务,与徐乐、主父偃同时被武帝召见,拜郎中。
孔安国约二十一岁,或于此年为博士。
兒宽约十八岁,或于此年治《尚书》,师事欧阳生。
吾丘寿王上疏愿击匈奴,对诏良善,复为郎。
董仲舒作《止雨》。
主父偃奏董仲舒《灾异之记》于武帝;武帝召示诸生,论罪当死;诏赦罪免,复为太中大夫,然从此不复敢言灾异。
司马相如四十一岁,作《大人赋》,武帝大悦,飘飘欲仙。
董仲舒六十一岁,与瑕丘江公议于武帝前,胜之;武帝遂用董生,尊《公羊》学。
吾丘寿王约二十八岁,拜东郡都尉。
兒宽约二十岁,或于此年受业孔安国。
灌夫家属横行,颍川儿作歌讥之。
吾丘寿王约二十九岁,受武帝玺书责难,谢罪言状。
严助或于此年迁会稽太守。
孔安国约二十四岁,或于此年为谏大夫。
司马迁十五岁,此年前后从孔安国学古文《尚书》。
河间王刘德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