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晉及十六國紀年 干支乙巳 公元405年

输入历史事件:

晉及十六國紀年 干支乙巳 公元405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晉 ⑩司馬德宗 建康  4 4義熙元年  
後燕 ⑥慕容熙 龍城  昭文 2 1光始5年  
後秦 ②姚興 常安 高祖 文桓 2 2弘始7年  
北魏 ①拓跋珪 平城 太祖 道武 4 4天賜2年  
北凉 ②沮渠蒙遜 張掖 太祖 武宣王 4 1永安5年  盧水胡人
南凉 ③秃髮傉檀 姑臧  景王    
南燕 ②慕容超 廣固   1 太上元年  十一月即位改元
西凉 ①李皓 酒泉 太祖 武昭 2 2建初元年  
  [盧循]     7年  
②桓謙     天康2年  二月亡
仇池氐 ⑩楊盛 武都    11年  
吐谷渾 ⑦烏紇堤     5年  正月卒
高句麗 (19)談德 丸都城    14年  吉林

月 曆 表(建 寅)

5118—354—1869383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2 4 5 6 月末
陽曆
15    (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6
16      (5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14
17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14
18  (4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12
19   (1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12
20     (4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10
21      (1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9
22 (4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8
23  (1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7
24    (4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2.6
25 十一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5
26 十二       (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3

大事記

正月,晉將劉毅等入江陵,桓振等遁,改元義熙。燕慕容熙攻高句麗遼東城,不克。秦姚興以鳩摩羅什為國師,命譯經典,佛教大盛。乞伏乾歸大破吐谷渾,俘萬餘口而還。李皓建元建初。 二月,晉帝東還建康。巴西陽等擁譙縱為成都王,蜀中大亂。三月,桓振又入江陵,旋敗死。四月,晉以劉裕都督十六州,鎮京口,領兗州刺史。盧循獻於晉,晉以盧循為廣州刺史。五月,桓玄餘黨桓亮等紛擾荆、湘、江、豫諸州,劉毅等次第平之。六月,後秦兵擊仇池楊盛,盛降,徙漢中流民三千餘戶於關中。七月,後秦以南鄉等十二郡歸於晉。九月,南燕慕容德卒,兄子超嗣,改元太上。李皓遷都酒泉。十二月,後燕慕容熙襲契丹。是歲,陶淵明作《歸去來辭》。




裘琏自陈诜幕归。
蒲松龄、张笃庆、李尧臣与乡饮酒礼。
高孝本有《晋游集》。
陈鹏年序刘然辑评《国朝诗乘》。
十六日,邵大业(1710—1771)生。
陈元龙擢补翰林院掌院学士,遂赴京就任。
厉鹗《游仙百咏》成书。
望日,张谦宜自序《茧斋诗谈》八卷。
宋荦序魏麐征《石屋诗钞》。
张贞《杞田集》十四卷、《遗稿》一卷春岑阁刊行。
查嗣瑮、金埴同咏《六燕》诗。
蒲松龄贡于乡,时年七十一岁。
顾汧自编《凤池园诗集》八卷成。
严虞惇作《艳囮》二则。
李绂访方苞。
吴江张尚瑗、陈沂震、吴楫复、陈锐、陈锷、计默等集传清堂,举行文会。
黄之隽入京馆陈元龙家。
王心敬再赴湖北,返经襄城,访刘青霞兄弟诸人。
任瑗弃举子业,讲学静坐,时年十八岁。
陈廷敬予告,称山人。
蒲松龄自本年起家居。
张棠任桂林府知府。
魏荔彤任漳州知府。
仇兆鳌特擢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御定渊鉴类函》四百五十卷成书。
查慎行《槐簃集下》为正月至闰七月诗、《枣东集》为八月至明年十二月诗。
戴名世此后数年,著作不传。
张笃庆作《阅绥寇纪略杂诗》七律一百五十五首,又《山居杂诗》二百首。
严虞惇作《思庵闲笔》。
顾嗣协编《冈州遗稿》六卷刊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