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漢紀年 干支癸卯 公元103年

输入历史事件:

漢紀年 干支癸卯 公元103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漢 ④劉肇 洛陽  2 1永元15年  
北匈奴 (25)逢侯     10年  
南匈奴 (11)檀 西河美稷    5年  
燒當羌 ⑤東號 安定    15年  甘肅
高句麗 ⑥宫 國内城    51年  吉林

月曆表(建寅)               4816—384—1759087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51     (3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2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25
52 (3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23
5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23
54    (3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22
5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21
56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20
5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9.18
58   (3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18
59     (6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16
60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16
1 十一 (5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4
2 十二  (2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 13

大事記

七月,復置涿郡故安鐵官。是歲,初令郡國以夏至斷薄刑。




陆凯与诸将共赴寿春,救诸葛诞;还,迁荡魏、绥远将军。
曹髦作(赠赐宣隆、秦絜诏》。
钟会为司马昭献策,使吴将全端、全怿等奔魏。
谯周五十九岁,与陈祗论军旅屡出之利害,作《仇国论》。
杨戏随姜维出军至芒水,以酒后言笑嘲弄姜维,免为庶人。
荀勖转从事中郎,领记室。
华覈或于此年迁中书丞。
杜预三十六岁,袭丰乐亭侯。
张华二十六岁,转河南郡丞,未就,除佐著作郎。
蜀汉后主改元景耀。
钟会为魏军下寿春出谋居多,时人称之为“子房”。
王基配合司马昭攻陷寿春,平定诸葛诞。
司马昭作《与王基书》,褒扬其战功。
王基劝谏司马昭欲乘机灭吴;转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进封东武侯。
曹髦作《改丘头为武丘诏》。
曹髦作《署应余孙应伦吏诏》。
钟会迁太仆,固辞不就,以中郎在司马昭府管记室事;以讨诸葛诞有功,进爵陈侯,屡让不受;荐王戎、裴楷。
曹髦作《听钟会让侯诏》。
裴秀转尚书,进封鲁阳乡侯。
王昶为司空。
曹髦作《王昶增邑迁官诏》《以王样、郑小同为三老、五更诏》。
山涛拜赵国相。
吴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
吴琅邪王孙休立为帝,是为吴景帝,改元永安。
韦昭为中书郎、博士祭酒,奉吴景帝之命,校定群书;又奉命制《饶歌》十二曲名。
周昭或于此年为中书郎。
陆凯拜征北将军,假节领豫州牧。
薛莹为散骑中常侍,加附马都尉。
卷六十五)。
吴帝孙休诏命置学宫,立五经博士,令将吏子弟受业。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