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漢紀年 干支丙寅 公元66年

输入历史事件:

漢紀年 干支丙寅 公元66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漢 ②劉莊 洛陽 顯宗 4 永平9年  
北匈奴 (21)蒲奴 漠北    20年  
南匈奴 ⑥長 西河美稷    3年  
燒當羌 ②東吾     7年  青海
高句麗 ⑥宫 國内城    14年  吉林

月曆表(建寅)               4779—354—1745562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歷
27      (3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5
2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13
29  (3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13
3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11
31     (3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11
3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9
33 (3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8
3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7
35    (3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6
3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2.5
37 十一       (3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4
38 十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2

大事記

二月,減郡國死罪囚,與妻子徙詣五原、朔方,聽便佔籍,死者免其妻之父兄一人徵役;妻無父兄,賜其母錢六萬,并免其口算。四月,詔郡國以公田賜貧民各有差。詔司隸校尉、部刺史上墨綬長吏視事三歲以上治狀優異者一人,其治狀劣者亦以聞。為外戚樊、郭、殷、馬四姓小侯立學南宫,南匈奴單于遣子入學。徙朔方者復口算。是歲大豐收。

本世紀後半葉《九章算術》問世,是中國古老的數學專著,收集了246個問題的解法。




李渤隐居嵩山,再次诏征为拾遗,不赴,韩愈作《与少室李拾遗书》劝之。
刘叉闻韩愈名,本年前后往归之,作诗《冰柱》、《雪车》等。
刘禹锡在朗州司马任。
薛涛居成都,约于本年作诗《上川主武元衡相国》、《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
李翱受岭南节度使杨於陵辟为从事,自洛阳赴广州。
武元衡在成都。
韦瓘、鲍溶、杨汝士、范传质、张彻等二十人登进士第。
裴度在成都,撰《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
白居易在长安,仍为左拾遗、翰林学士。
元稹丁母忧服除,为监察御史。
韩愈、樊宗师、卢仝自洛阳至少室谒李渤,同游嵩山。
白行简在校书郎任,作《三梦记》。
元稹妻韦丛卒于长安靖安里宅,元作《祭亡妻韦氏文》。
柳宗元在永州得京兆尹许孟容书,作《寄许京兆孟容书》。
李绅为校书郎,约于本年作《乐府新题》二十首,元稹和之,作《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白居易本年前后作《新乐府》诗。
吕温在道州,与门客何元上、段弘古唱和。
灵澈在汀州,遇赦北归。
李贺本年在长安求仕。
方干生。
王璠、杨虞卿、唐扶等三十二人登进士第。
元稹在东都,于樊宗师家听李管儿弹琵琶。
卢仝在扬州,寄居萧宅,有诗《萧宅二三子赠答二十首并序》。
李益、窦牟在洛阳,有诗赠答。
贾岛至洛阳,谒李益,作诗《投李益》。
李贺始官奉礼郎。
白居易为左拾遗秩满,改授京兆户曹。
吕温授衡州刺史。
卢殷卒,年六十五。
十五夜月蚀,卢仝作《月蚀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