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癸卯 公元前678年

输入历史事件:

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癸卯 公元前678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 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周 姬胡齊 洛邑  釐王  4  
曲阜  莊公  16  
小白 營丘  桓公  8 管仲 
  武公  38  
  平陽  武公  20  
  文王  12  減鄧
御說 商丘  桓公  4  
朝歌  惠公  22  
杵臼 宛丘  宣公  15  
獻舞 上蔡  哀侯  17  
射姑 陶丘  莊公  24  
  厲公  2  復位紀年
   莊公  13  
   共公  3  
儀父克    45 
嬰齊  宣公  38  
新臣  穆公  35  

續表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 次 輔 政 者 備 注
     445  
北虢  上陽    350  
     350  
     350  
  邢臺    350  
  平陸    350  

月曆表(建子)               4036—354—1474116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49 (3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9
5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7
51    (3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9
5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7
53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7
5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5
55   (3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5
56     (6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3
57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2
58 (5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1
59 十一  (2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31
60 十二    (5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29

大事記

晉曲沃武公殺晉侯湣,以其寶器賂獻周王,得列諸侯(此從左傳)。夏,齊、宋、衛三國聯攻鄭國。只因楚國也在這時北上,責問厲公離開櫟邑時為何不事先向楚說明,因而打到櫟地,鄭厲公見形勢緊張,才在冬天與齊、魯、宋、陳、衛、許、滑、滕在宋國的幽地結盟。鄭厲公在盟會上雖然服了齊,卻并不去朝見,齊因此囚禁了鄭國的執政大臣詹。此時,齊國在遂國的駐軍被遂人殲滅。魯國見鄭對齊不服,也反叛了齊國。秋,楚伐鄧,滅之。隨伐鄭。




刘应李《事文类聚翰墨全书》成于大德年间。
赵公辅为元贞、大德间人。
范居中妹以才名征赴大都,居中亦随其北行。
郑廷玉大德间尚在世。
与郑廷玉同时者,有李寿卿、纪君祥。
武宗至大元年至文宗至顺三年共25年。
袁桷《送陈山长序》:数十年来,朱文公之说行祠宇,遍东南,各以《四书》为标准,毫杪擿抉,于其所不必疑者而疑之,口诵心臆,孩提之童,皆大言以欺世。
袁桷《书陆淳春秋纂例后》:近世《春秋》家,立褒贬于字义,茫不知尽性之理。
许有壬《林春野文集序》:贡举未行,士之力学者,积厚资深,发而为文章,决江河,泾沟池,至即盈溢。
吴师道《答傅子建书》:今科举之制,先之以《四书》、《五经》,传注主某氏某氏,所以明义理、正学术;次之以赋诏、诰表,欲其为古文章;终之以策,观其器识。
吴莱《石塘先生胡氏文抄后序》:乡(向)予尝见永康先生胡公钱塘寓舍,每叹古今道术之异。
王祎(袆)《赠陈伯柔序》:有元以来,大江之西有二大儒焉,曰吴文正公、虞文靖公。
贝琼《送危于忄宪赴安庆教授序》:谈者称江西多豪杰之士,文章自欧阳文忠公、王文公、曾文定公为天下所宗,不啻山之于岳,水之于海矣。
贝琼《潜溪先生宋公文集序》:文章经国之要也,岂直一艺而已哉?而与时升降,其变不一。
吴澄《李宗明诗跋》:予在乡与丰城诸诗人游,宪使陈公远矣。
袁桷《李景山鸠巢编后序》:桷过永嘉张宗鲁书塾,庋河间李景山氏手校朱子《诗传》谨视之,旁行侧注,朱墨定窜精善,心慕焉。
袁桷《曹邦衡教授诗文序》:大江以南,地为荆扬,郡不过百十,其言语、风俗、起居、饮食之异,邈不相近。
欧阳玄《李宏谟诗序》:宋讫科举废,士多学诗,而前五十年所传士大夫诗,多未脱时文故习。
欧阳玄《萧同可诗序》:诗自汉魏以下,莫盛于唐宋。
欧阳玄《罗舜美诗序》:江西诗在宋东都时,宗黄太史,号江西诗派,然不皆江西人也。
欧阳玄《梅南诗序》:诗得于性情者为上,得之于学问者次之;不期工者为工,求工而得工者次之。
刘诜《与揭曼硕学士》:古今文章,甚不一矣。
《研北杂志》卷下:虞伯生学士评诗,谓杨仲弘如百战健儿,范德机似唐临晋帖,揭曼硕似三日新妇,而自谓汉法吏师。
傅若金《赠魏仲章论诗序》:独尝远游,于先辈之以文章名天下而及见之者,邹人范先生、蜀郡虞公、浚仪马中丞,其机轴不同,要皆杰然不可及者也。
陈基《程礼部文集序》:文岂易言哉?国家混一百年,能言之士,莫不各以其所长,驰骋上下,以鸣太平之休风。
《南村辍耕录》卷四:虞伯生先生集、杨仲弘先生载同在京日,杨先生每言伯生不能作诗。
王袆《练伯上诗序》:大江之西,近时言诗者三家,曰文白范公德机、文靖虞公伯生、文安揭公曼硕。
王礼《跋张文忠公帖》:某尝求我朝科目得人之盛,无如延祐首榜,圣继神传,累朝参错。
贝琼《陇上白云诗稿序》:余在钱唐时,与二三子录中州诗总若干首成编,题曰《乾坤清气》。
刘崧《鸣盛集序》:至开元、天宝间,有若李白、杜甫、常建、储光羲、孟浩然、王维、李颀、岑参、高适、薛据、崔颢诸君子,各鸣其所长。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