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己未 公元前722年

输入历史事件:

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己未 公元前722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號 謚 號 建 元 年 次 輔 政 者 備 注
東周 姬宜臼 洛邑  平王  49  
息姑 曲阜  隱公   惠公庶子
祿父 營丘  釐公  9  
  鄂侯  2  
    文公  44  
丹陽  武王  19  
商丘  穆公  7  
朝歌  桓公  13  
宛丘  桓公  23  
楷論 上蔡  宣侯  28  
終生 陶丘  桓公  35  
寤生 新鄭  莊公  22  
   穆侯  7  
  雍丘  武公  29  
儀父克     姓曹顓頊之後
     401  
     401  
     306  
     306  
     306  
  邢臺    306  
西虢  寶鷄    306  
  平陸    306  
北虢  上陽    306  

月曆表(建子)               3992—354—1458051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1 (4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5
2   (1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3
3    (4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5
4      (1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14
5 (4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13
6  (1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12
7    (4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11
8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10
9       (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9.8
10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8
11 十一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6
12 十二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6




郑樵《通志略》卷首《通志总序》:“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州无浸淫之患。
九日,命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洪遵知贡举。
二十一日,陆游为中书省、枢密院请至政事堂起草二府与夏国书,意在申固欢好,永为善邻。
本月,史浩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知饶州胡铨迁秘书少监。
诏礼部贡院试额增一百人。
陆游又应二府之请,撰《蜡弹省札》。
朱熹以左仆射陈康伯荐,召赴行在,辞免。
辛次膺以御史中丞同知枢密院事。
龙大渊知阁门事,曾觌同知阁门事,给事中、中书舍人留黄不行。
周必大以缴龙大渊、曾觌之命奉祠。
张孝祥转朝散大夫,复集英殿修撰,知平江府。
四日,周必大登舟出城归庐陵,范成大、陆游等赋诗相送。
赐礼部进士木待问以下五百三十八人及第、出身。
张浚命李显忠、邵宏渊分道伐金。
陆游归会稽,待镇江通判阙。
史浩以出兵前并未预闻,辞相。
宋师因诸将不和,溃于符离。
二十五日,张孝祥作《送王寿朋归霅川序》。
辛次膺罢参知政事。
虞允文以敷文阁学士为兵部尚书兼湖北、京西宣谕使。
知福州汪应辰除敷文阁待制,举朱熹自代。
建宁守陈正同建游酢祠于府学,本月六日,朱熹为作《建宁府学游御史祠记》。
二十六日,张孝祥作《乐斋记》。
复以曾觌同知阁门事。
陆游访故人弈公于青山之下。
洪适时为户部郎中总领淮东军马钱粮,陆游有《问候洪总领启》。
陆游以著色山水屏寄韩元吉,元吉有诗《陆务观寄著色山水屏》。
十五日,李侗(1093—1163)卒,年七十一。
朱熹赴行在,奏事垂拱殿,上三劄于孝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