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九日,程恩泽卒,年五十三。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九日,程恩泽卒,年五十三。

公元1837年 七月
二十九日,程恩泽卒,年五十三。

阮元《诰授荣禄大夫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春海程公墓志铭》:“公学识超于时俗,六艺九流皆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本工篆法,益熟精汉许氏文字之学。”“诗文雄深博雅,稿亦盈箧。”(《续碑传集》卷十)清史稿本传:“恩泽博闻强识,于六艺九流皆深思心知其意,天象、地舆、壬遁、太乙、脉经莫不穷究。谓近人治算,由九章以通四元,可谓发明绝学,而仪器则罕传,欲修复古仪器而未果。诗古文辞皆深雅。时乾嘉宿儒多徂谢,惟学士阮元为士林尊仰,恩泽名位亚于元,为足继之。所欲著书多未成,惟《国策地名考》二十卷、《诗文集》十卷传于世。”晚晴簃诗汇卷一百二十五收其诗八首,诗话:“春海尊人兰翘学士,乾隆庚子以第三人及第,人直上斋,宣庙甚重之,尝谕春海曰:汝父兰翘先生,朕昔年最敬其品学。闻者叹为异数。春海覃研朴学,六书训故、九章算术,皆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所写博雅,与张度西、黄树斋后先相亚。”王揖唐今传是楼诗话三三《程恩泽开清代诗体变局》:“有清一代诗体,自道咸而一大变,开山之功首推吾皖歙县程春海侍郎。君以巍科官辇下,崇尚朴学,风采隐然,为一时重。诗宗昌黎、双井,所诣亦可方驾箨石斋。海内推儒林祭酒者,阮仪征外,辄首及侍郎。年未中寿遽卒,然其流风余韵固已沾溉不少矣。典黔试时,得人最盛。郑子尹珍及其门,侍郎诏之曰:‘为学不先识字,何以读三代秦汉之书?’乃致力于许、郑二家之学,旋又相从湖南,故其为诗濡染侍郎者独深。何道州子贞亦侍郎下士,光大师说,与有力焉。先后其间者,则为祁寿阳、曾湘乡诸公,遂开有清诗体之变局。寿阳集中有《春海以山谷集见示,再叠前韵》云:‘胎骨能追李杜豪,肯从苏海乞余涛。但论宗派开双井,已是绥山得一桃。人说仲连如鹞子,我怜东野作虫号。蝤蛑瑶柱都尝遍,且酌清尊试茗醪。’此可见当日之风尚矣。”三四又云:“侍郎遗集,乃平定张石舟穆所编次者,诗凡四卷,近日坊间已不易觅。”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一:“程春海恩泽侍郎肆力为诗,多于句调上见变化。如《澧州》云:‘当夫昏垫际,悔不疏瀹早。及夫洒澹后,晏坐食新面。’《赠王大令香杜兼呈邓湘皋》云:‘吾拜先生笔,欲作每箝口。吾拜邓子诗,握管辄棘手。’”“春海诗用典亦间有误,如云:‘(袖《易》瓠本称宋初。自注:是日携宋椠


资政殿学士`知江陵府沈夏升大学士,为四川宣抚使。
除夕,陆游得制置司檄,除朝奉郎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催赴新任。
曹勋(?—1174)卒,年七十余。
吴可约卒于此年前后,确切生卒年不详。
蔡珪(?—1174)卒。
王若虚(1174—1243)生。
元日,陆游有诗《乙未元日》。
元日,范成大赋诗《乙未元日,用前韵书怀,今年五十矣》。
朱熹与陆九龄、陆九渊为“鹅湖之会”。
赐礼部进士詹骙以下四百二十六人及第、出身。
茶民赖文政起湖北,转入湖南、江西,官军数为所败。
七日,范成大抵成都。
陆游因公经新都至汉州,复至金堂,登云顶山,皆有诗纪行。
辛弃疾以仓部郎中为江西提刑,节制诸军,进击茶商军。
陈亮赋词《贺新郎•同刘元实、唐与正陪叶丞相饮》,此其现存词之最早者。
四日,赵彦端(1121—1175)卒,年五十五。
范成大复四川制置使,以成都府路安抚制置使摄使事。
朱熹在福建建阳芦峰山筑云谷居成,自题为晦庵,自称晦翁,并作《云谷记》,赋《云谷二十六咏》、《云谷杂诗十二首》。
辛弃疾离临安,至江西赣州就提刑任。
朱熹与吕祖谦合撰《近思录》成。
追赠赵鼎为太傅,还其爵邑,追封丰国公。
辛弃疾诱赖文政杀之,茶民暴动平息,加秘阁修撰。
成都大阅,陆游赋诗《成都大阅》。
二十九日,曾敏行(1118—1175)卒,年五十八。
冬至日,铜壶阁落成,范成大会宾客于阁上,赋诗《冬至日铜壶阁落成》。
陆游在成都,官居成都花行,与范成大往来甚密。
李洪(1129一?)本年在世,卒年不详。
刘仲尹约于此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赵与时(1175—1 231)生。
曾从龙(1175—1235)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