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归有光会试下第南还。

输入历史事件:

归有光会试下第南还。

公元1559年 三月
归有光会试下第南还。

人言藉藉,有光乃作《解惑》一文,将七试不第归之于天命。归有光《己未会试杂记》云:“诸考官命下之日,相约必欲得予。及在内帘,共往白两主考常熟学士讷因言,天下久屈此人,虽文字不入格,亦须置之第一人,人必无异议。金坛编修大章尤踊跃,至与诸内翰决赌,以为摸索可得。然尽阅落卷中,无有也。揭晓后,曹使人来,具道如此。而人有后来言予卷为乡人所忌,不送誊录所,盖外帘同官言之。然此乃命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常熟谕德景淳为博士弟子时,予常识之白下。及登第,两为礼闱同考,在内帘,对诸学士未尝不极口推奖。一日过访,道及平生,以予不第,诸公尝以为恨,为吾江南未了之事。因言,为考官亦有难者。盖内中有一榜,外间亦有一榜,必内榜与外榜合,始无悔恨。方在内时,惓惓未尝不在公也。又为予同年义兴杨准道予少时之梦。予少梦吴文定公授以文字一卷,予岁贡乡举皆与之同,故瞿每对人言之,实以文定公见待云。”“己未礼闱《易》题,节六四爻象,予讲安字之意,大略云:使圣人之制礼不出乎其心,而欲驱率天下以从我,则必龃龉而不合;天下之由礼不出乎其心,而欲勉强以从圣人,则必劳苦而不堪。龃龉不合,劳苦不堪,秦汉间语,眉山苏氏文多有之。今某人摘此八字,极加丑诋,以数万言中用此八字为罪诟,亦太苛矣。前浙省元姜良翰久不第,高时为给事中,每论其文,切齿。姜后亦登第。予老矣,能望姜君乎?惜乎,某之以高时自处也。嘉定金乔送予出国门,偶道此。乔自徐祠部所来,祠部与予旧相知,因书寄之,然勿与他人道也。……盖今举子剽窃坊间熟烂之语,而五经、二十一史,不知为何物矣!岂非屈子所谓‘邑犬群吠,吠所怪也’欤?”(《震川先生别集》卷之六)至是归有光凡七试不第,人言藉藉,乃作《解惑》:“嘉靖己未,会闱事毕,予至是凡七试,复不第。或言:翰林诸学士素怜之,方入试,欲得之甚,索卷不得,皆缺然失望。盖卷格于帘外,不入也。或又言:君名在天下,虽岭海穷徼,语及君,莫不敛衽。独其乡人必加诋毁:自未入试,已有毁之者矣;既不第,帘外之人又摘其文毁之。闻者皆为之不平。予曰:不然。……昔年张文隐公为学士主考。是时内江赵孟静考《易》房,赵又为公门生,相戒欲得予甚,而不得。后文隐公自内阁复出主考,属吏部主事长洲章楙实云:‘君为其乡人,必能识其文。’而章亦自诡必得,然又不得。当是时,帘外谁挤之耶?子路被愬于公伯寮。孔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孟子沮于臧仓,而曰:‘吾之不遇鲁侯,天也。’故曰有天命焉。……今或者之言,皆杯中之蛇类也,作《解惑》。”(震川先生集卷之四)


  郑之文(约1572—1641后)卒于是年以后。
  二十日,张笃庆(1642—1720)生。
  十八日,清兵破松山,生擒明总督洪承畴,旋降清。
  郑元勋、李雯等大会复社社友于苏州虎丘。
  十七日,刑科给事中左懋第上疏陈请焚毁《水浒传》。
  明廷严禁《浒传》。
清分汉军由四旗变为八旗。
  初六日,李光地(1642—1718)生。
  清兵大举入塞。
  明廷改称诸儒先贤。
  左都御史刘宗周上疏禁赌、禁娼、禁戏曲。
  张玉书(1642—1711)生。
  沈德符(1578—1642)卒。
  吴伟业在苏州结识名妓卞玉京。
  孟称舜作传奇《二胥记》。
  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设官分职,自称“倡义大元帅”。
  初九日,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卒。
  二十六日,清太宗第九子福临(1638—1661)即位,是为清世祖,以次年为顺治元年。
  是年明廷会试改为八月。
  陈名夏考中一甲第三名进士。
  黄淳耀考中二甲第三十一名进士。
  宋徵璧考中三甲第五名进士。
  魏学濂考中三甲第七名进士。
二十六日,黄百家(1643一?)生。
  初一日已交公元1644年1月10日。
  程嘉燧(1565—1644)卒。
  冯梦龙寿七十,钱谦益有诗相祝。
  冯梦龙改编余邵鱼《列国志传》为《新列国志》成。
  陈子龙、李雯、宋徵舆所辑《皇明诗选》十三卷刊行。
  初一日,清廷改元顺治。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