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陶宗仪《沧浪棹歌》编成。

输入历史事件:

陶宗仪《沧浪棹歌》编成。

公元1517年 八月
陶宗仪《沧浪棹歌》编成。

唐锦《沧浪棹歌叙》:“国初时,吾松有二寓公焉:曰维桢杨氏,曰宗仪陶氏。二公皆胜国遗老,挟所有而无所于试,遂混迹村翁野老,与之相应和于残山剩水之间。虽其业之所擅各有所长,而润身华国口有取焉。譬之粤珠蜀锦,为用不同,均为世之宝也。锦不佞,于二公无能为役,然以乡学也,窃尝究心焉。杨公繁章爽律,往往镂天心、凿月胁,有惊神泣鬼之奇,陶固难与争锋。而陶公搜抉之富,裁订之精,杨殆不容不屈服也。求之前代,杨之才可当杜牧;陶之学,其洪景卢之流亚欤?锦为童子时,于杨集中见有所谓《答陶隐君》诗者,意陶公必能赋之士也,而世无传焉,恒以为恨。顷乃得其手编《沧浪棹歌》一卷,不觉喜跃,亟读之,洒乎清风之飘飒也,溶溶乎春日载阳而冰澌之涣泮也。於戏!公以《黍离》《麦秀》之余,而有骏发蹈厉之气,抚羁究沦落之景,而无危苦愤激之词,是亦足以见其所存矣。诗于公虽非专门,而世以专门称者,亦岂遽能窥其堂室哉?后生晚学瞻望山斗者何限?而兹稿伏匿草莱中,百余年未之有遭,岂文之显晦,果有数存其间耶?抑造物者秘靳不欲轻其泄也?乃于公暇,谩为诠藻,缮而藏之,以备吾松文献之一云。正德丁丑岁中秋日,前进士中顺大夫、江西按察副使奉敕巡视提督学校云门唐锦撰。”四库提要卷一七五:“《沧浪棹歌》一卷,明陶宗仪撰。宗仪有《国风尊经》,已著录。是编诗词合为一卷。前有正德丁丑松江唐锦序,称其集不传,惟得此一卷,为宗仪所自编。今考其中诗词,皆已载《南村集》中,惟《题卞庄子刺虎图》七言古诗一首,《题岳王庙》七言长律十四韵一首,为《南村集》所未载耳。又《对月》七言律诗‘甘旨未能娱彩侍’句,《南村集》作‘娱彩服’,疑此本为误。《南浦》词序中‘一水并九山,南过村外,以入于海’句,《南村集》作“一水兼九山”,则《南村集》误也。”四库提要卷一六九:“南村诗集四卷,明陶宗仪撰。宗仪有《国风尊经》,已著录。是编毛晋尝刻入《十元人集》。……是集不知何人所编,考其题中年月及诗中词意,入明所作十之九,惟《铙歌鼓吹曲》诸篇,似为元时作耳。其编次年月颇为无绪,殆杂收遗稿而录之,未遑铨次。又顾阿瑛《玉山草堂雅集》所载《澄怀楼》七律一首,《送殊上人》七律一首,皆不见收,知非宗仪自编也。毛晋品其诗如疏林早秋,殊不甚似。然格力遒健,实虞、杨、范、揭之后劲,非元末靡靡之音。其在明初,固屹然一巨手矣。”


曾巩奉诏充史馆修撰,专典五朝国史。
神宗诏编辑宋辽通好文书。
司马光、赵彦若上所修《百官公卿年表》十卷,《宗室世表》十卷。
交趾增入贡人员。
佛泥国遣使入贡。
苏辙差入筠州试院评定考卷,作诗《试院酬唱十一首》。
王珪上《国朝会要》。
神宗阅河北保甲于崇政殿。
王安石好道教。
筠州圣祖院修成,苏辙作《筠州圣祖殿记》,记末为诗六章,章八句,刻之祠廷之右。
王安石作元丰组诗。
秦观入狱。
拂菻国贡于宋(拂菻国或作拂林,宋时指处于塞尔柱突厥统治下的西亚一带)。
二十四日,王安石作诗《与道原游西庵遂至草堂宝乘寺二首》。
史馆修撰曾巩乞收采名臣高士事迹遗文,诏从之。
文彦博、张方平谏止伐西夏。
宋夏之战 是年,宋与西夏发生大战。
兹综述苏轼出处。
黄庭坚本年所作诗,较著名的有:。
《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雨洗风吹桃李净)、(鸟乌未觉常先晓),作于初到太和时。
《发赣上寄余洪范》,余洪范名卞,黄庭坚元丰四年自太和往南安军考试,经行赣上,洪范时为赣州郡掾,与之唱和。
《赣上食莲有感》,汪薇《诗伦》卷下:“山谷食莲诗,比体入妙,发端在家庭间,渐引入身世相接处,落落穆穆,甘苦自知,人意难谐,归计遂决。
《题槐安阁》,山谷自太和考试南安,过虔州作。
《秋思寄子由》,黄爵滋《读山谷诗集》:“老横,在七绝中另是一格。
《次元明韵寄子由》,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十:“平叙起,次句接得不测,不觉其为对,笔势宏放。
《次韵寄上七兄》,七兄,即黄大临,因在群从兄弟之中排行第七,故称。
《次韵答孔毅甫》。
还有《再用旧韵寄孔毅甫》。
陈师道与秦观相知甚早甚深。
孙觌(1081—1169)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