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宋之学陈子昂者,朱元晦。

输入历史事件: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宋之学陈子昂者,朱元晦。

公元1200年 三月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宋之学陈子昂者,朱元晦

”又杂编卷五:“大抵南宋古体当推朱元晦,近体无出陈去非。”陈廷敬《晦庵论诗》:“儒林道学费调停,雅颂分明在六经。记得考亭诗法好,先从陶、柳考门庭。”王应麟《题兰皋集后》:“晦翁言诗,以《三百篇》为根本。翁诗为中兴冠冕,岂刿目鉥心,有意于诗哉?本深而末茂,实大而华荣。”方回《婺源黄山中吟卷序》:“文公诗出于刘彦冲,律体清劲,近陈无己,古体高远,不减建安,如《长沙定王台》《渊明醉石》诗可见也。”又《跋刘光诗》:“吾乡朱文公……诗法有陈后山之瘦劲,有刘屏山之温雅。”长谷真逸《农田余话》:“宋南渡后,文体破碎,诗体卑弱,唯范石湖、陆放翁为平正。至晦庵诸子,始欲一变时习,’模仿古作,故有‘神头鬼面’之论。时人渐染既久,莫之或改。”吴讷《晦庵先生五言诗钞序》:“宋室南迁,晦庵朱子以天挺豪杰之才,上继圣贤之学。文词虽其余事,闲尝读大全集,观其五言古体,冲远古澹,实宗《风》《雅》而出入汉、魏、陶、韦之间。至其《斋居感兴》之作,则又于韵语之中尽发天人之蕴以开示学者,是岂汉、晋诗人之所可及哉?”陈敬宗《宣德本晦庵先生五言诗钞后序》:“诗自《三百篇》以后,汉苏、李变为五言,而建安曹、刘诸子继之,词气高古,足以羽翼六义。至晋之陶,唐之韦、柳,冲澹典则,得温柔敦厚之遗意焉,亦足以舆卫风雅无忝矣。然自苏、李以后,千有余年之间,作者固多,而或失之绮丽,或失之巧密,无复唱叹之遗音,可慨也!后宋晦庵先生以道统之学,上承先圣,下开后人,于注释经传之余,时时发诸咏歌,众体悉备,而尤粹于五言。盖出入汉、魏、陶、韦之间,、而兴致高远则或过之。蕴淡薄之味于大羹玄酒之中,扬淳古之音于朱弦疏越之外,诚旷代之稀声也。至于《感兴》之作,则又不徒以诗为诗者焉。自夫天地阴阳之妙,性命道德之懿,古先圣贤开物成务、立则垂训之要,历世治乱兴衰之迹,与夫仙释之诞妄,教化之沦丧,悉于此焉口口所以正人心于不泯,遏邪说于复明,其有关于世教、有功于学者大矣,岂特陶情适性而已哉!”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二三:“朱子初年五言古悉学苏州。”又后集纂要卷一:“朱元晦(名熹)五言古最工。宋人五言古,欧、苏门户虽大,然悉成大变。……元晦五言古,初年尝拟《十九首》,既而悉学应物,又既而学子昂,又既而学子美,音节步骤十不失一,实在我明诸家之上,元瑞称其‘制作颇溯根源’是也。元晦尝言:‘其后生见人做得诗好,锐意要学,遂将渊明诗平仄用字,一一依他,做到一月后,方得作诗之法。’盖元晦本学渊明,然未易仿佛,故其冲澹者遂为应物,宏大者即成子美也。”杜范《朱子诗选跋》:“先生之诗,见于文集者止十卷,每病其比次失伦,裒定纷错,无以考其岁月之后先,因以验其进退之序。首卷虽先生手自删取,名《牧斋净稿》,然实少年之作也。今观《远游》一篇,已见其规庑之大,立志之坚,既有以开扩其问学之基矣。其次卷则自同安既归,受业于延平之后,时年二十有八。自是往返七年,豁然融会贯通,而寄兴于吟咏之际,亦往往推原本根,阐究微渺,一归于义理之正,尽洗诗人嘲弄轻浮之习。其挽延平,时年三十有四,诵其‘本本存存’之句,亦可验其传河洛之心矣。《南岳唱酬》,实乾道丁亥,时年三十有七。《斋居感兴》二十篇,其壬辰、癸巳之间乎。凡篇中所述,皆道之大原,事之大义,前人累千万言而不能仿佛者,今以五言约之,此又诗之最精者,真所谓自然之奇宝。《南康》诸篇,则己亥之后,于是年五十矣。晚年诗不多见,末卷尤不可考。最后《题写真》绝句,去易箦才一月,其任重道远之意,凛然于十四字之间。呜呼至矣!先生道德学问为百世宗师,平生所著述以幸学者不为不多,而学道者不必求之诗可也,然道亦何往而不寓。今片言只字,虽出于试笔,脱口之下,皆足以见其精微之蕴、正大之情。凡天道之备于上,人事之浃于下,古今之治乱,师友之渊源,至于忠君爱国之诚心,谨学修己之大要,莫不从容洒落,莹彻光明。以致山川草木,风云月露,虽一时之所寄,亦皆气韵疏越,趣味深永,而其变化阖辟,又皆古人尽力于诗者莫能窥其户牖,亦未必省其为何等语矣。”又《跋北山书朱子诗送韦轩》:“朱子《远游歌》,虽少年之作,已见其器局之广,立志之坚,既有以开扩其问学之基矣。其送胡籍、刘忠肃二诗,则绍兴己卯,时年方三十;《克己》一诗、《观书有感》二诗,则绍兴庚辰也;《挽延平先生》二诗,则隆兴口口也;《酬南轩赠言》,则乾道丁亥也;《斋居感兴》二十首及《分水岭》绝句,则乾道壬辰也;《论启蒙》绝句,则淳熙丙辰也;《题写真》绝句,则庆元庚申,逾月而易箦矣。”黄震《黄氏日钞》卷三四:“《诵佛经》诗云 ‘聊披释氏书’,结之曰‘了此无为法,身心同晏如’。又《读道书》诗‘终朝观道书’,继之曰‘于道虽未庶,已超名迹拘’。先生之博览旁通盖如此。然有先生之识则可,无先生之识则惑也。且此皆初卷诗,多少年时所作,晚岁《论语集序》自悔‘昔者吾几陷焉’,岂谓此时此类与?”张吉《新刊晦庵诗略序》:“晦庵朱夫子《感兴》诸诗,其自序有云:‘皆切于日用之实,故言亦近而易知。’愚窃受读而思焉,其一章、二章言天道阴阳之妙;三章、四章言人心得失之微;五章至七章斥僭伪,尊正统,诸史之断例也;八章原此心善恶之几,而不可不养其善;九章明此心动静之别,而不可不主乎静;十章至十四章反覆乎诚敬操存之说,以终八章、九章之意;十五、十六章辟异端也;十七至十九章论古今教养之异,欲人先事乎小学,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必以敬为之地焉;末章则言天道圣德不在言语末务,而学者不可不求诸心。其示人之意切矣。首尾千数百言,细大不遗,精粗毕具,开合有渐,变化无穷。要其归,无非使人操存省察,不失其心,以渐造乎高明之域而已。所谓切于日用之实者,此也,其可忽诸!……呜呼!圣贤之诗,与寻常骚墨之士得其一格足以博浅夫之鉴赏者不同。姑以是编言之。盖兼苏、李之体制,陶、孟之风调,韦、柳之音节,而其理趣则直与风雅正声相为表里,非汉、晋而下词人所及。”沈德潜《说诗啐语》卷下:“朱子五言,不必崭绝凌厉,而意趣风骨自见,知为德人之音。”杭世骏《郑筠谷诗钞序》:“宋室理学郁兴,伊川《击壤》、横浦《偈颂》,欲以陶咏性天,发挥理道,譬犹蒉桴苇籥以为乐,羹藜饭糗以为食,操奇觚者或迂而笑之。朱子超然一洗道学之障,清词丽句,矫讹翻浅。”谢章铤《论诗绝句三十首•朱文公》:“《击壤》常为风雅讥,考亭诗格独深微。且看《感兴斋居》句,三叹朱弦此调希。”张谦宜《絸斋诗谈》卷五:“朱文公学诗煞用工夫,看其颜古色苍,自非晁无咎诸人所及。因他胸中先有许多道理,然后寻诗家言语衬托出来,此却别是一路。”《宋诗钞•文公集钞序》:“朱子自注诗云:‘仆不能诗,平生侥幸多类此。’然虽不役志于诗,而中和条贯,浑涵万有,无事模镌,自然声振,非浅学之所能窥。此和顺之英华,天纵之余事也。”陈讦《宋十五家诗选•朱子诗选》:“朱子诗高秀绝伦,如峨嵋天半,不可攀跻。至其英华发外,又觉光风霁月,粹然有道之言,千载下可想其胸次也。”李重《贞一斋诗说》:“南宋陆放翁堪与香山踵武,益开浅直路径,其才气固自沛乎有余。人以范石湖配之,不知石湖较放翁,则更滑薄少味。同时求偶对,唯紫阳朱子可以当之。盖紫阳雅正明洁,断推南宋一大家。”


叶适之卒,刘宰、程珌、魏了翁皆有诗文悼念。
戴复古自跋《石屏小集》。
初一日,陈淳(1159—1223)卒,年六十五。
王环翁《北溪大全集序》:“观其问目,如《小戴•曾子问》,随事辩诘,毫发不遗;《戒惧》、《谨独》二箴,与朱子箴敬斋同一辙;《程张吕言仁》二辨,与朱子辨《辑略》同一机;《字义》,《近思录》也;《杂咏》,《感兴诗》也。
陈淳之卒,王隽、董必昌有祭文。
赐礼部进士蒋重珍以下五百四十九人及第、出身。
金宣宗完颜珣(1163—1223)卒,年六十一。
郑清之迁国子学录。
卢祖皋权直学士院。
刘铎为金太常博士。
赵汝谠(?一1223)卒,生年不详。
萧贡(1158—1223)卒,年六十六。
李纯甫(1177—1223)卒,年四十七。
又,《金史》本传谓其“擢承安二年进士”,《归潜志》谓其“逾冠擢高第”,与上述论据互证,亦相符合。
纯甫字之纯,号屏山居士,弘州襄阴人。
纯甫之卒,元好问有《李屏山挽章》七律二首。
郝经(1223—1275)生。
王应麟(1223—1296)生。
金赐策论进士十余人及第,经义进士五人及第,词赋进士五十人及第。
袁燮(1144—1224)卒,年八十一。
袁甫《絜斋集后序》:“先君子之属辞也,吐自胸中,若不雕镌,而明洁如星河,粹润如金玉,真所谓浑然天成者乎!……记览甚博,渟蓄日富,而未尝袭人畦径,尤不喜用难字,每诵先圣之言曰:‘辞达而已矣。
袁燮之卒,刘宰赋诗《挽袁絜斋侍郎三首》以悼念。
宋宁宗赵扩(1168—1224)卒,年五十七。
韩淲(1159—1224)卒,年六十六。
戴复古《哭涧泉韩仲止二首》其一:“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
理宗下诏褒表老儒,以傅伯成为显谟阁学士.杨简为宝谟阁直学士.并提举南京鸿庆宮;柴中行叙复原职,授右文殿修撰,主管南京鸿庆宮。
诏以礼部侍郎程珌、吏部侍郎朱著、中书舍人真德秀兼侍读;工部侍郎葛洪、起居郎乔行简、宗正少卿陈贵谊、军器监王墍兼侍讲。
诏改明年为宝庆元年。
郑清之因参与史弥远谋立理宗,迁宗学博士、宗正寺丞。
吴文英重游德清,赋词《贺新郎》(浪影龟纹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