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日,陆游泊松滋渡,有诗《松滋小酌》、《晚泊松滋渡口》。

输入历史事件:

三日,陆游泊松滋渡,有诗《松滋小酌》、《晚泊松滋渡口》。

公元1170年 十月
三日,陆游松滋渡,有诗《松滋小酌》《晚泊松滋渡口》

六日晚,至峡州;七日,谒见叶安行(履道),以小舟游西山甘泉寺。有诗《过夷陵,适值祈雪,与叶使君清饮,谈括苍旧游,既行,舟中雪作,戏成长句奉寄》。八日,过下牢关。入蜀记:“(十月)八日,五鼓尽,解船过下牢关。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胜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谿也。欧阳文忠公有《下牢津》诗云:‘入峡江渐曲,转滩山更多。’即此也。系船与诸子及证师登三游洞,蹑石磴二里,其险处不可著脚。洞大如三间屋,有一穴通人过,然阴黑峻险尤可畏。缭山腹,伛偻白岩下至洞前,差可行,然下临溪潭,石壁十余丈,水声恐人。”有诗《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韵》《三游洞前岩下小潭水甚奇取以煎茶》。十六日,到归州;十七日,郡集于望洋堂、玩芳亭;十九日,郡集于归乡堂;二十日早,离归州。有诗《秭归醉中怀都下诸公示坐客》《饮罢寺门独立有感》。二十一日,泊巴东县,“谒寇莱公(准)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飓飘,复观亭名,使人帐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入蜀记)有诗《秋风亭拜寇莱公遗像》。二十六日,至瞿唐关,谒白帝庙,有诗《入瞿唐登白帝庙》。二十七日,至夔州陆游自闰五月十八日离山阴赴任至十月二十七日到夔州就任,凡旅途所见,均排日记录,成入蜀记六卷。四库提要卷五十八:“入蜀记六卷。……游以乾道五年授夔州通判,以次年闰六月(按,当为闰五月)十八日自山阴启行,十月二十七日抵夔州。因述其道路所经,以为是记。游本工文,故于山川风土,叙述颇为雅洁,而于考订古迹,尤所留意。如丹阳皇业寺即史所谓皇基寺,避唐玄宗讳而改;李白诗所谓新丰酒者,地在丹阳、镇江之间,非长安新丰;甘露寺很石、多景楼皆非故迹;真州迎銮镇乃徐温改名,非周世宗时所改;梅尧臣《题瓜步祠诗》误以魏太武帝为曹操;广慧寺《祭悟空禅师文》石刻保大九年乃南唐玄宗,非后主;庾亮楼当在武昌,不应在江州白居易诗及张舜《南迁志》并相沿而误;欧阳修诗‘江上孤峰蔽绿萝’句,绿萝乃溪名,非泛指藤萝;宋玉宅在秭归县东,旧有石刻,因避太守家讳毁之,皆足备舆图之考证。他如解杜甫诗‘长年三老’字及‘摊钱’字,解苏轼诗‘玉塔卧微澜’句,解南方以七月六日作七夕之由,辨李白集中《姑孰十咏》《归来乎》《笑矣乎》《僧伽歌》《怀素书歌》诸篇,皆宋敏求所窜入,亦足广见闻。其他搜寻金石,引据诗文以参证地理者,尤不可殚数。非他家行记徒流连风景,记载琐屑者比也。”


隐士。
梁建西都于洛阳。
是年,敕条流礼部贡院,每年放明经及第不得过二十人。
礼部侍郎封舜卿知贡举。
郑致雍(郑雍)以第一名中进士科状元。
佘渥、李愚同登博学宏词科。
知贡举为礼部侍郎封舜卿。
梁封王审知为闽王,刘隐为南平王。
翁承赞以户部员外郎为册闽王副使。
敕赐刘斤(一作“斥”)同进士及第,仍编入是年榜内第八人。
敕:“礼部所放进士薛钧,是左司侍郎薛延硅男。
梁忠武节度使兼侍中刘知俊,惧为梁太祖猜忌,遂以所治同州依附于岐王李茂贞。
梁封刘守光为燕王。
罗衮仕后梁为礼部员外郎,奉使吴越,与罗隐唱和。
辛亥,赵光逢由太常卿转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己酉,搜访贤良。
邺王罗绍威得风痹疾,梁以其子周翰为魏博节度副使。
言》卷一四)。
张衮奉诏与太常卿李燕、御史萧顷等删定律令格式。
吴徐温兼升州刺史,留广陵;以徐知诰为升州防遏兼楼船副使,往治之。
吴军围苏州,败于吴越。
吴自本年起,置举试,以骆知祥掌之。
虔州刺史卢光稠以州附于淮南,于是江西之地尽入于杨氏。
郑谷(851—909)本年卒于宜春仰山草堂,年六十二。
诗集》称赏薛能诗:“篇篇高且真,真为国风陈。
齐己仍居长沙道林寺,年约四十六。
齐己有《寄钱塘罗给事》诗寄罗隐。
十三日,罗隐(833—909)卒于杭州,年七十七岁。
再至长安。
钱镠五十八岁,仍为吴越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