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方干(约809—约885)卒。

输入历史事件:

方干(约809—约885)卒。

公元885年 本年
方干(约809—约885)卒。

干,字雄飞。一作飞雄,误。睦州清溪(今浙江淳安)人。一说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不确。排行十四。章八元外孙。幼有清才,为徐凝所器重,授以诗律。大和、会昌中屡举进士,以唇缺而不中,遂隐居镜湖,与李频等为益友。大中初游岭南,重逢李群玉。九年(855)。参至处川谒刺史段成式。约十三年(859),在杭州送别李远。咸通十四年(873)应邀谒浙东观察使王龟,误三拜,人称“方三拜”。王龟将荐于朝,未果。约光启元年(885)卒,私谥玄英先生。卒年或说在咸通十四年(873),误。光化三年(900)追赐进士及第。与姚合喻凫等交谊也甚厚。有诗名。孙邰《方玄英先生传》称:“广明、中和为律诗,江之南未有及者。”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主”李益之“升堂”。多投赠寄送、登临题咏、行旅隐逸之作,抒写乡愁旅思、失意情怀,描摹自然风光,少数作品较多现实内容。诗风清润小巧,佳句颇多。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谓:“方干诗炼句,字字无失,固应有高坚峻拔之目,但嫌其微带经籍气,村貌棱棱尔。”《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题报恩寺上方》《题君山》《过申州作》都是传世佳作。弟子杨弁等收集其遗诗得三百七十余篇,分为十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等,有散佚。今传《玄英先生诗集》十卷,诗三百十六首。全唐诗存诗六卷,三百四十七首;全唐诗补编补八首。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七。


己卯(二十八日),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向敏中卒,72岁。
翰林学士承旨晁迥累表求解近职,庚寅(九日),授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许一子官河南以就养。
壬辰(十一日),京西转运使言:知襄州夏竦劝部民出粟八万余石,赈济饥民,诏奖之。
己未(九日),益梓路安抚吕夷简言:秦、陇、利等州饥民稍多,望令逐处募充本城诸军。
十三日,进士姚嗣复献其父舒州团练副使铉所纂《唐文粹》百卷,召试舍人院,命为亳州永城县主簿。
姚铉以大中祥符四年集《唐文粹》,其序有云:“况今历代坟籍,略无亡逸。
《昭明文选》,唐初最尚也,曰:“《文选》烂,秀才半。
《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铉编。
甲午(十四日),诏从翰林学士杨亿等所请,选官笺注御制文集,仍令宰相等参详。
丙申(十六日),以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寇准为太子太傅、莱国公。
二十二日,帝御崇政殿,试礼部下第特奏名举人李宗孟已下一百五十五人。
庚戌朔(一日),吕夷简等还自东、西川。
癸亥(十四日),上对参知政事李廸、兵部尚书冯拯、翰林学士钱惟演于滋福殿。
丙寅(十七日),以礼部侍郎、参知政事李廸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平章事,兵部尚书冯拯为枢密使、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戊辰(十九日),判杭州王钦若酒榷、增羡、狱空,诏奖之。
庚午(二十一日),以枢密使、吏部尚书丁谓平章事。
丁丑(二十八日),太子太傅寇准降授太常卿、知相州,翰林学士盛度、枢密直学士王曙并落职,度知光州,曙知汝州。
甲申(五日),徙知相州、太常卿寇准知安州。
乙酉(六日),以枢密副使任中正、礼部侍郎王曾并参知政事,翰林学士钱惟演为枢密副使。
壬寅(二十三日),太常卿、知安州寇准坐朱能叛,再贬道州司马。
二十六日,释智圆自序《病课集》。
吾以病中所得,病差而写出,谓之“病课”,不亦宜邪?然而辞语鄙野,旨趣漫浪,或宗乎周孔,或涉乎老庄,或归于释氏,于其道不能纯矣。
崔遵度卒,67岁。
著有:《琴笺》一卷(《宋史•艺文志一》)、《崔遵度集》二十卷(《宋史》本传)。
晏殊拜翰林学士。
己酉(一日),以谏议大夫、兼太子右庶子、知开封府王随为给事中、知杭州,会灵观判官、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吕夷简为刑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钱塘林逋亦著高节,以诗名当世,名公多与之游。
辛酉(十三日),命知制诰宋绶为契丹国主生辰使。
二十三日,翰林学士刘筠等试到诸州、军续解进士姚随等十九人,奉职周普等二十九人,借职何从易等八人,当授诸州长史、司马,特补借职。
壬申(二十四日),太子太保王钦若自杭州来朝,令入赴内殿起居。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