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韦应物约此间卒,约年五十六。

输入历史事件:

韦应物约此间卒,约年五十六。

公元791年 本年
韦应物约此间卒,约年五十六。

全唐诗卷一八六至一九五编其诗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逸》卷五补一首,《续拾》卷一八补三首,存目一首。全唐文卷三七五收其文一篇。唐国史补卷下:“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坐焚香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以还,各得其风韵。”《白氏长庆集》卷四五《与元九书》:“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然后人贵之。”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五:“蔡宽夫诗话云:苏州诗律深妙,白乐天辈固皆尊称之,而行事略不见唐史为可恨,以其诗语观之,其人物亦当高胜不凡。”又引《吕氏童蒙训》云:“徐师川言:人言苏州诗,多言其古淡,乃是不知言苏州诗。自李、杜以来,古人诗法尽废,惟苏州有六朝风致,最为流丽。”又后集卷三三引蔡绦西清诗话:“韦苏州诗如浑金璞玉,不假雕琢成妍,唐人有不能到。至其过处,大似村寺高僧,奈时有野态。”宾退录卷九:“韩子苍云:韦苏州少时以三卫郎事玄宗,豪纵不羁。玄宗崩,始折节务读书。然余观其人,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扫地焚香而坐,与豪纵者不类。其诗清深妙丽,虽唐诗人之盛,亦少其比,又岂似晚节学为者,岂苏州自序之过欤?然天宝间不闻苏州诗,则其诗晚乃工,为无足怪。”崔敦礼《宫教集》(四库本)卷六《韦苏州集序》:“韦苏州以诗鸣唐,其辞清深闲远,自成一家,至歌行,益高古近风雅,非天趣雅澹、禀赋自然者不能作。”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历代诗话本):“韦应物古诗胜律诗,李德裕武元衡律诗胜古诗,五字句又胜七字。张籍王建诗格极相似,李益古、律诗相称然,皆非应物之比也。”韵语阳秋卷一:“韦应物诗平平处甚多,至于五字句,则超然出于畦径之外。又卷四云:“韦应物诗拟陶渊明而作者甚多,然终不近也。《答长安丞裴税》诗云:‘临流意已凄,采菊露未晞。举头见秋山,万事都若遗。’盖效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句也。然渊明解落世纷深入理窟,但见万象森罗,莫非真境,故因见南山而真意具焉。应物乃因意凄而采菊,因见秋山而遗万事,其与陶所得异矣。”郡斋读书志卷四上:“诗律自沈、宋以后,日益靡漫,锼章刻句,揣合浮切,音韵谐婉,属对丽密,而娴雅平淡之气不在矣。独应物之诗,驰骤建安以还,得其风格云。”朱子语类卷一四○“杜子美‘暗飞萤自照’语只是巧,韦苏州云:‘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此景色可想,但则是自在说了。……其诗无一字做作,直是自在。其气象近道,意常爱之。问:比陶如何?曰:陶却是有力,但语健而意闲,隐者多是带性负气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不能者也,又好名。韦则自在,其诗直有做不着处便到塌了底。晋宋间诗多闲淡,杜工部等诗常忙了。……韦苏州诗高于王维孟浩然诸人,以其无声色臭味也。”诗人玉屑卷二引《臞翁诗评》云:“韦苏州如园客独茧,暗合音徽。”后村诗话前集卷一:“韦苏州诗律深妙,流出肝肺,非学力所可到也。”又《新集》卷三:“唐诗多流丽妩媚,有粉绘气,或以辨博名家。惟韦苏州继陈拾遗李翰林崛起,为一种清绝高远之言以矫之,其五言精巧处不减唐人。至于古体歌行,如《温泉行》之类,欲与李、杜并驱。前世惟陶同时惟柳,可以把臂入林,余人皆在下风。”《韦孟诗集》刘辰翁评云:“诵苏州一二语,高处有山泉极品之味。”《文宪集》卷二八○《答董秀才论诗书》:“韦应物祖袭灵运,能壹寄秾鲜于简淡之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左司性情闲远,最近风雅,其恬淡之趣不减陶靖节。唐人中五言古诗有陶、谢余韵者,独左司一人。”弇州四部稿卷六九《章给事诗集序》:“陶、韦之言,潇洒物外,若与世事复相左者。然陶之壮志不能酬,发之于《咏荆轲》;韦之壮迹不能掩,纪之于《逢杨开府》。”岁寒堂诗话卷上:“韦苏州诗,韵高而气清。王右丞诗,格老而味长。虽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无优劣。以标韵观之,右丞远不及苏州;至于词不迫切,而味甚长,虽苏州亦所不及。”《诗境总论》:“韦苏州诗,有色有韵,吐秀含芳,不必渊明之深情,康乐之灵悟,而已自佳矣。”又云:“盈盈秋水,淡淡春山,将韦诗陈对其间,自觉形神无间。”《诗薮》内编卷四:“苏州五言古优入盛唐,近体婉约有致,然自是大历声口,与王、孟稍不同。” 《唐诗归》:“钟(惺)云:韦苏州等诗,胸中腕中皆先有一段真至深永之趣;落笔自然清妙,非专以浅淡拟陶者。世人误认陶诗作浅淡,所以不知韦诗也。”又“谭(元春),云:总是‘清’之一字,要有来历,不读书不深思人,侥幸假借不得。”《唐诗品》:“苏州诗气象清华,词端闲雅,其源出于靖节,而深沉顿挫,又曹、谢之变也。唐人作古调,虽各有门户,要之律体方精,弥多附寄,而专业之流鲜矣。苏州独骋长辔,大窥曩代,而又去拘挛补衲之病,盖一大家也。当时词流秾郁,感荡成波,其视苏州淡泊无文,未淹高听,而大羹玄味,足配元英。虽不足以嬉春弄物,要之心灵夸俗,自致上列,不与浊世争长矣。”《诗源辩体》卷二三:“六朝五言,谢灵运俳偶雕刻,正非流丽。玄晖虽稍见流丽,而声渐入律,语渐绮靡,遂成杂体。若应物萧散冲淡,较六朝更自迥别。徐师川云:‘韦苏州有六朝风致,最为流丽,’其背戾滋甚。要知应物之诗本出于陶,六朝支离琐屑,正不当与之并言,不得以字句形似求之。”又云: “应物七言古,体既矫逸,而语复劲峭,与五言古如出二手。以全集观,声调间有不纯者。”又云:“应物五七言律绝,萧散冲淡,与五言古相类,然所称则在古也。”朱克生《唐诗品汇删》(康熙刻本):“苏州之清适怡和,不减王、孟、储也。”又云:“唐五言绝句得王维意者,唯韦应物。”《唐诗评选》卷二:“苏州诗独立衰乱之中,所短者,时伤刻促。此作(《幽居》)清,不刻直,不促,必不与韩、柳、元、白、孟、贾诸家共川而浴。中唐以降,作五言者,惟此公知耻。”又云:“韦于五言古,汉晋之大宗也。俯视诸子,要当以儿孙畜之,不足以充其衙官之位。其安顿位置,有所吝留,有所挥斥。其吝留者必流俗之挥斥,其挥斥必流俗之吝留,岂其以摆脱自异哉。吟咏家唯于此千锻百炼,如《考工记》所称五气俱尽,金锡融浃者,方可望作者肩背。非此则钻心作窍,其心愈为血所模糊,拣择去取,莫知端涘,亦无望其仿佛也。”《唐律消夏录》卷五:“唐诗之翛闲激淡,韦公为独至。五言古、律二体,读之每令人作登仙入佛想。”张世炜《唐七律隽》:“左司古体得柴桑之胜,七律亦具萧散之致,与佻染、喭悦两种,固自有别。”《龙性堂诗话》续集:“韦诗古淡见致,本之陶令,人所知也。集中实有蓝本大谢者,或不之觉,特力拈出。如‘性惬形岂劳,境殊路遗缅’、‘五累恒悲往,长年觉时速’、‘适悟委前忘,清言怡道心’、‘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积喧忻物旷,听玩觉景驰’等句皆是。至于‘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风条洒余霭,露叶承新旭’、‘摘叶爱芳在,扪竹怜粉汗’、‘缘崖摘柴房,扣槛集灵龟’,则依依晋宋诸公佳致矣。”《剑溪说诗》:“韦左司诗,澹泊宁静,居然有道之士。”又云:“韦诗淡然无意,而真率之气自不可掩。”又云:“韦诗不惟古淡,兼以静胜。古淡可几,静非澄怀观道不可能也。韦《咏声》诗……此乃静坐工夫,领得无始气象,又在希夷,康节前也。较陶靖节‘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更入玄通。”又云:“古今共推韦诗冲淡,而韦之分量未尽也。如《睢阳感怀》《经函谷关》并大有关系之作,尚得以冲淡不冲淡论耶?《唐文粹》《文苑英华》不录此二首,独《品汇》收入,可称巨眼。”又云:“韦诗五百七十余篇,多安分语,无一诗干进。且志切忧勤,往往自溢宴游赠答间,而淫荡之思、丽情之句,亦无有焉。”又云:“杜、韩不无干谒诗文,太白亦多绮语,试执此以论韦,卓乎其不可及已。”又云:“诗中有画,不若诗中有人。左司高于右丞以此。”又云:“左司歌行,极华瞻中仍加淡逸,特风调稍逊王、李诸公,然王、李之意浅。”石洲诗话卷二:“王、孟诸公’虽极超诣,然其妙处,似犹可得以言语形容之。独至韦苏州,则其奇妙全在淡处,实无迹可求。不得已,则取徐迪功所谓‘朦胧萌拆,浑沌贞粹’八字,或庶几可仿象乎?”养一斋诗话卷一:“渔阳谓‘左司五绝,源出右丞,加以古淡’。愚按:左司古淡清丽,诗源自出魏晋,非出右丞,其年代不甚在右丞后。诗之古淡,本与右丞相似,非‘加以古淡’也。古淡由气骨,岂由加增而得者耶?”又卷二云:“魏泰谓‘韦左司古诗胜律诗’,此语殊妄。韦五律之清妙,都不让五古。七律如‘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假使陶元亮执笔为七律,又何以过此。”姚椿《樗寮诗话》卷中:“按唐人称高达夫五十后始为诗,为之辄工,然不如左司之高古也。(沈)喆谓其诗超然简远,有正始之风,所谓‘朱丝疏弦,一唱三叹’。又云:‘气质闲妙,浑然天成,初若不用工,而近世诗人莫及’。……愚谓左司诗正如归太仆文,为大家不足,为名家有余。惜翁所谓晋元南渡,虽不能如光武中兴,而绝使焚币,终不肯与石勒通和者,此两家足以当之矣。”《昭昧詹言》卷一:“韦公之学陶,多得其兴象秀杰之句,而其中无物也,譬如空华禅悦而已,故阮亭独喜之。陶公岂仅如是而已哉。”林昌彝《海天琴思续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卷七:“汉、魏、晋人诗气息渊永,风骨醇茂,唐人诗似之惟韦苏州。”《岘佣说诗》:“后人学陶,以韦公最深,盖其襟怀澄淡,有以契之也。”又云:“韦公古淡胜于右丞,故于陶为独近。如‘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不觉朝已晏,起来望青天’,如出五柳先生口也。”又云:“韦公亦能作秀语,如‘乔木生夜凉,流云吐华月’、‘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亦足敌王、孟也。《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三唐诗品》:“其源出于渊明,在当时已有定论,惟其志洁神疏,故能淡言造古。《拟古》十二篇,虽未远迹陶令,亦得近裁白傅。乃如昼寝清香,郡斋夜雨,琅然疏秀,有杂仙之心。至若‘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亦复自然佳妙。不假雕饰之功,惟气格未遒,视古微疑涣散。”诗学渊源卷八:“其诗闲淡简远,人比之陶潜,虽或过当,而其《拟古》之作,寝几于《十九首》;效陶一体,亦极冲淡之怀,但微嫌着迹耳,着迹则近于刻直矣。然当此之时,高古旷达,殊无出其右者。”《诗境浅说》:“五律中有高唱入云,风华掩映,而见意不多者,韦诗其上选也。”葛蘩《绍兴苏州校刊韦集后序》:“其为文峻洁幽深,词意简远,指事言情,格力闲暇,下可以凌鲍、谢,上可以薄风、雅。摆去陈言,纤秾合度,而自成一家,相似其为人也。”胡观国《书乾道重刻韦苏州集后》:“韦公道德之旨,发乎情性,警策之妙,曲终雅奏。”《永乐大典》卷九○六:“《刘须溪集•韦苏州诗序》:诗难评,观诗亦复未易。忆与陈俞舜卿诵韦苏州一二语,高处有山泉极品之味,共恨未见全集。偶郡有京递,舜卿附急足,半月得之。报予,共读中,读数首辄意倦,再看复然。复取前选语,视上下殊不逮,因不敢复论。予后得此本,卧起与俱,久而形神相入,欲就舜卿语,而故人不可得矣。今人尝诵‘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政尔无谓。惟朱韦裔举诸生时‘列坐共爱风满林’,乃能令人意消,颇有悟入,然全集若此无数,诗经评泊,别是眉目。如‘白日淇上没,空闺生远愁’,正似不著一字,坐见魂销。‘逍遥无一事,松风入南轩’,此起此结,复在比兴之外,岂可以心力为之?苏州五字已多,即‘他乡到是归’,是他人几许,造次能道及其舂容。若‘佳人亦携手,再往今不同’,其含情欲诉,乃在数字之后。‘风淡意伤春,池寒花敛夕’,襟怀眼景,郁折如此,又岂更道哉!后来非无富健如古文,痛快如口语者,亦犹唐书瘦硬,宋帖跌宕,望而可爱,然去八法愈远。王蒙在诸作中最疏拙,然简淡别有风韵者,以其未失八法也。苏州佳致,不数二谢,独不知有学韦诗如蒙帖者否?皎然空学其外,未得其内。”杨一清《题陇州所刻韦集后》:“魏晋以降,世变而诗随之。独陶元亮,天资挺拔,高情远韵,迥出流俗,汉魏以来,一人而已。唐人以诗鸣者,无虑百余家,品格风韵,盖人人殊。韦苏州生其间,盖脱陈俗故习,能一寄鲜秾于简淡之中,晦翁取焉,是又元亮之后一人而已。”华云《刻韦江州诗集叙》:“予少读韦刺史集,以为犹夫诗耳。稍长,见古人以陶、韦并称,乃微探之,继而课习声韵,则有狃于见闻,顾好李、杜、苏、黄诸家。晚始读韦而有得焉。盖不徒爱其辞之含蓄,体之微婉,而于君臣、朋友、夫妇之际,殊数数焉。信乎,其得诗之原矣。其于风化不可谓无助也。”《四库提要》卷一四九:“其诗七言不如五言,近体不如古体。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熔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但以为步趋柴桑,未为得实。如‘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陶诗安有是格耶?’’载酒园诗话又编:“韦苏州冰玉之姿,惠兰之质,粹如蔼如,警目不足,而涤心有余。然虽以淡漠为宗,至若‘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落叶满山空,何处寻行迹’,‘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一为风水便,但见山川驰’,‘何因知久要,丝白漆亦坚’,正如嵇叔夜土木形骸,不加修饰,而龙章风姿,天质自然特秀。……韦诗诚佳,但观刘须溪细评,亦太钻皮出羽。惟云‘韦诗润者如石,孟诗如雪,虽无采色,不免有轻盈之意’。此喻甚好。至谓二人意趣相似,则又不然。‘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州’,自是隐士高尚之言。‘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自是循吏倦迁之意。原不同床,何论各梦。宋人又多以韦、柳并称,余细观其诗,亦甚相悬。韦无造作之烦,柳极锻炼之力。韦真有旷达之怀,柳终带派遣之意。诗为心声,自不可强。”【拟古诗十二首】艺苑卮言卷四:“韦左司平淡和雅,为元和之冠。至于拟古,如‘无事此离别,不如今生死’语,使枚、李诸公见之,不作呕耶?此不敢与文通同日,宋人乃欲令之配陶陵谢,岂知诗者。”《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中唐五古上”周珽曰:“读《拟古》诸篇,极简极纵,极古极新,杂《十九首》中,恐未易骤辨,觉渊明一灯于今不熄。”《纫斋诗谈》卷五:“《拟古十二首》,汁厚而不胶,锷敛而力透。缠绵忠厚,似《十九首》气味。”《唐诗别裁集》卷三:“诸咏胎源于古诗十九首,须领取意言之外。”陈沆《诗比兴笺》(中华书局1959)卷三:“兹十二章,情词一贯,皆美人天末之思,蹇修媒劳之志也。或谓韦公冲淡怀物外,寄情吏隐,本非用世匡主之辈,未必江湖魏阙之思。此非知韦者也。”【效陶彭泽周紫芝竹坡诗话(历代诗话本):“古今诗人,多喜效渊明体者,如和陶诗非不多,但使渊明愧其雄丽耳。韦苏州云……非唯语似,而意亦太似,盖意到而语随之也。”后村诗话后集卷二:“陶、韦异世而同一机键,韦集有篇云……题曰‘效陶彭泽’,此真陶语,何必效也。”《唐诗镜》卷三○:“陶淡而深,韦淡而浅。”《唐诗合选详解》卷一:“此达生之词,言霜降而百草凋,菊独于此时吐华,是其性不为寒所违世。于是采其英华以泛酒,招田家以乐之,尽醉檐下,一生是矣。适意之饮,固不在多也。又沈归愚评:左司诗绝似形容,独标真素。读者当于色香味外求之。又云:有陶公性情,故每一落笔,自饶渊明之趣,后人如何拟得?”【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话总龟卷二七刘太真《与韦苏州书》云:“顾著作来,以足下《郡斋燕集》相示,是何情致畅茂遒逸如此。宋、齐间,沈、谢、吴、何,始精于理意,缘情体物,备诗人旨。后之传者,甚失其源,惟足下制其横流,师摯之始,《关雎》之乱,于足下之文见之矣。”石遗室诗话卷六:“苏州少作多豪纵,余清澹似张曲江,晚学陶。世称‘韦、柳’,其不及柳者,少一峭耳。然《郡斋燕集》一篇,固与仪曹《南磵》争俊也。”《升庵集》卷五四“韦应物苏州郡斋燕集诗”:“诗话称韦苏州《郡斋燕集》首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为一代绝唱。余读其全篇,每恨其结句云‘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深为未称。后见宋人《丽泽编》无后四句,三十年之疑,一旦释之。是日中秋与弘山杨从龙饮读之,以为千古一快,几欲如贯休之撞钟矣。”薑斋诗话卷一:“‘采采芣苡’,意在言先,亦在言后,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即五言中,《十九首》犹有得此意者。陶令差能仿佛,下此绝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非韦应物‘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所得而问津也。”《絸斋诗谈》卷五:“莽苍中森秀郁郁,便近汉、魏。”【寄全椒山中道士】容斋随笔卷一四“绝唱不可和”:“韦应物滁州,以酒寄全椒山中道士,作诗曰……其为高妙超诣,固不容夸说,而结尾两句,非复语言思索可到……东坡公天才,出语惊世,如追和陶诗,真与之齐驱,独此二者,比之韦、刘为不侔,岂非绝唱寡和,理自应尔耶。”《唐风定》卷五:“语语神镜,作者不知其所以然。后人欲和之,知其拙矣。”《絸斋诗谈》卷五:“无烟火气,亦无觉霞光,一片空明,中涵万象。”《唐诗别裁集》卷三:“化工笔,与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处不关语言意思。”艺苑卮言卷四:“韦左司‘今朝郡斋冷’,是唐选佳境。”【幽居】《唐诗镜》卷三○:“渊明陶然欣畅,应物淡然寂寞,此胸次可想。”《唐诗合选详解》卷一:“此隐居自乐,绝外慕也。言贵贱虽异,谋生则同,谁不营营世务者?我独不为外物所牵,遂此幽居之情,亦足矣。既望情世变,即草木亦不复知,鸟之鸣任其循集,道人樵者非有意从游,亦合相值耳。然此皆安我之蹇劣,非以薄世荣而不为也。刘会孟评:古调古色。微雨二联,似亦以痴出之。何元郎评:左司性情闲远,最近风雅。其恬淡之趣,不减陶靖节。唐人中五言古诗有陶、谢遗韵者,独左司一人。”《艺概》卷二“诗概”:“韦云‘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是道人语。”


孝文帝品藻韩显宗、程灵虬诸人。
孝文帝令道登法师讲《成实论》。
温子升(495—?)生。
释法上(495—580)生。
时明帝多所杀害,王敬则父子心怀忧恐。
张率、陆倕与任昉定交。
王筠清静好学,与从兄王泰齐名。
孝文帝下诏,改拓跋氏为元氏。
废太子恂为庶人。
孝文帝下诏确定宗室通婚原则,深受汉人门阀观念的影响。
孝文帝与群臣论选调。
李谐(496—544)生。
邢劭(496—?)生。
齐明帝崇儒,诏大赦天下。
张融卒,年五十四。
谢朓迁尚书吏部郎,上表三让。
崔慰祖以硕学见称于沈约、谢朓。
袁嘏自重其文。
王暕年二十一,除骠骑从事中郎。
到洽睹世方乱,遂筑室岩阿,隐居者数岁。
王僧孺年三十五,除尚书仪曹郎。
萧子云年十二,封新浦县侯,自制拜章,有文采。
孔休源为太尉徐孝嗣所称重。
谢朓造访江革。
徐孝嗣恭己自保,朝野以此称之。
谢朓为东海太守,馈处士诸葛璩谷百斛。
王敬则父子起兵反,被斩。
萧子恪兄弟亲从七十余人幸免于难。
萧琛引据《周颂》,议庙见之典。
江祏为太子詹事,令江革参掌机务。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