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后。

输入历史事件:

后。

公元-1046年 月份不详
后。

《书序》云:“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先秦及汉代典籍无一引其逸文、逸句,知早已亡失。但武王克殷后,尝有班赐宗庙礼器封先圣王之后与功臣、昆弟的事迹。吕氏春秋·慎大览》云:“武王胜殷,入殷,未下辇,命封黄帝之后于铸,封帝尧之后于黎,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辇,命封夏后之后于杞,立成汤之后于宋,以奉桑林。”史记·周本纪》云:“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皆以次受封。”《分殷之器物》《分器》,当为封先圣王之后和功臣、昆弟的命书。郑玄说:“宗彝,宗庙樽也。作《分器》,着王之命及受物。"(史记·周本纪集解》引)吕氏春秋武王封先圣王之后定在“入殷,未下辇”时,恐是缘饰之辞,未必可信。司马叙在武王罢兵西归,回到镐京作《武成》之后,当与历史事实相符。《分器》之作,当在武王回到镐京以后。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说:“《书序》《洪范》后,史记《武成》后、武王访问箕子之前。武王访箕子在克殷后二年,《分器》当在初克殷时。史公用今文说,较古文次序为合。盖古文家误以克殷访范为一年内事,故移其次序耳。若知访范不在克殷之年,则《分器》不当在访范之后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19页)是武王胜殷后于是年有此文之作,姑附此。


戊申(三十日),王钦若卒,64岁。
著有:《天禧大礼记》五十卷(《宋史•艺文志二》)、《天书仪制》五卷(《宋史•艺文志三》)、《卤簿记》三卷(《宋史•艺文志三》)、《七元图》一卷(《宋史•艺文志四》)、《先天纪》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四》)、《翊圣保德传》三卷(《宋史•艺文志四》)、《彤管懿范》七十卷(《宋史•艺文志六》)、《彤管懿范音义》一卷(《宋史•艺文志六》)、《册府元龟》一千卷(《宋史•艺文志六》)、《华林义门书堂诗集》一卷(《宋史•艺文志八》)。
癸丑(五日),宰臣王曾加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昭文馆大学士,枢密副使、尚书右丞张知白加工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枢密使曹利用加司空。
癸亥(十五日),徙崖州司户参军丁谓为雷州司户参军。
乙丑(十七日),保大节度使钱惟演加同平章事,判许州。
沈遘(1025一1067)生。
吕希道(1025—1091)生。
释祖心(1025一1100)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范仲淹《奏上时务书》。
己亥(二十一日),命知制诰章得象、侍御史知杂事韩亿与吏流内铨南曹同试百司人。
秘书监致仕胡旦言:撰成《演圣通论》七十卷,以校正《五经》,家贫,不能缮写奏御。
庚戌(三日),玉清昭应宮使王曾请下三馆校《道藏经》,从之。
己未(十二日),保大节度使钱惟演言:次子大理评事晦乞换内殿承制,诏授内殿崇班。
戊寅朔(一日),以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学士、工部尚书李维为相州观察使。
乙卯(九日),内出后苑《双头牡丹芍药花图》以示辅臣,仍令馆阁官为诗以献。
丁丑(一日),以知制诰蔡齐、章得象并为翰林学士。
己卯(三日),诏礼部贡举,进士实应三举、诸科五举,并免取解。
己亥(二十三日),诏举人虽文辞可采,而操检不修者,州郡毋得荐送。
范仲淹作《唐异诗序》。
皇宋处士唐异,字子正,人之秀也。
甲子(十九日),诏辅臣于崇政殿西庑,观侍读学士宋绶等读《唐书》。
丁亥(十四日),诏修泰州捍海堰。
壬申(二十九日),命翰林学士夏竦蔡齐、知制诰程琳等重删定编敕。
欧阳修随州州试中式。
丙子(五日),翰林学士夏竦等上《国朝译经音义》七十卷,赐器币有差。
欧阳修赴汴京。
范仲淹丁母夫人忧。
钱易卒,59岁。
著有:《洞微志》三卷(《宋史•艺文志五》)、《滑稽集》一卷(《宋史•艺文志五》)、《南部新书》十卷(《宋史•艺文志五》)、《钱易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七》)、《钱希白歌诗》二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