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官职 >

大司马

输入关键字:

大司马

官名。①相传为西周天子执政三官之一。《礼记·王制》: “百官各以其成,质以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②春秋战国宋、楚、齐、邾等国掌管军政的高级官员。常省称“司马”。宋国初为大夫爵,统兵征战,后为六卿之一,参掌国政。《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于是皇缓为右师,皇非我为大司马,皇怀为司徒,灵不缓为左师,乐茷为司城, 乐朱鉏为大司寇, 六卿三族降听政。”楚国为令尹副贰,领左、右司马等。《左传·襄公十五年》: “楚公子午为令尹”, “��子冯为大司马, 公子橐师为右司马,公子成为左司马。“齐、邾皆为军政长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齐)桓公问置吏于管仲”,管仲曰: “三军既成陈,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请以为大司马。”《邾大司马戈铭》: “邾大司马之造戈。”③ 《周礼》六卿之一,为夏官之长。掌军政禁令、禁暴纠察、训练军队、统兵征伐。属官有小司马中大夫二员、军司马下大夫四员、舆司马上士八员、行司马中士十六员等。西魏末、北周仿《周礼》建六官,复置为夏官府长官,亦称“大司马卿”。正七命。掌握全国军政,权任极重。参见“夏官府”。④楚汉战争期间,项羽曾置为武将名号。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置为加官号,以冠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初授此号者皆为功勋卓著的将帅,后多授显贵外戚,成为执掌中枢政务的中朝领袖之官号。或说宣帝地节三年(前67)曾单置为官号。无印绶、官属。成帝绶和元年(前8)出居外朝,单置为官,不冠诸将军,赐金印紫绶,置官属,秩万石,位列三公之首,与丞相(大司徒)、御史大夫(大司空)并为宰相,共同负责政务。哀帝建平二年(前5)又去印绶、官属,冠将军如故。四年后复行成帝之制,置长史、司直、主簿等僚属,设诸曹分理政务。新莽、东汉初沿置。新莽末年曾分置前、后、左、右、中五人,分掌军政。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后51)改名太尉。东汉末与太尉并置,位在三公之上。三国因之,号上公,皆为高级将帅,不预政务。魏多领兵屯驻合肥或皖以备吴,一品; 吴一度分置左、右; 蜀位颇重,然不常置。两晋十六国多为大臣加官,八公之一,居三公之上、三师之下,开府置僚属,然无具体职司。南朝不常授,多用作赠官。晋、宋一品,梁十八班,陈一品、秩万石。北魏、北齐与大将军并称“二大”,仍为加官,常典军事,地位尊显,皆一品。北齐后主时为激赏人心,增员而授,遂至冗滥。隋朝罢。⑤ “兵部尚书”的别称。


1、官名。唐尧虞舜时就有此官,到周朝,主要掌管军政,统帅军队。《周礼·夏官·司马》:“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其属官有小司马、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等。大司马除掌管军政、统帅军队外,还“掌建邦国之九法。”《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制畿封国,以正邦国;设仪辨位,以等邦国;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建牧立监,以维邦国;制军诘禁,以纠邦国;施贡分职,以任邦国;简稽乡民,以用邦国;均守平则,以安邦国;比小事大,以和邦国;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冯弱犯寡,则眚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壇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由此看来,大司马还负有一定的监察、司法责任。

2、到西汉,时称太尉,时称大司马,主武事。金印紫绶,禄比丞相,置官属。王莽时置前后左右中大司马,掌征战。西汉武帝元狩四年以大司马为加官号,以冠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起初只授与功勋卓著的将帅,后多授显贵外戚,成为左右朝中政务的官号。

3、到东汉,世祖改太尉为大司马,建武二十七年又改称太尉,掌管考察四方军事的好坏,年终上奏,进行赏罚。郊祭时掌亚献。见《周礼·夏官·大司马》、《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汉书·王莽传》、《后汉书·百官志》。

4、犹将军,掌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及更始至洛阳,乃遣光武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大司马吴汉率九将军击檀乡贼于邺东,大破降之。”《后汉书·孝献帝纪》:“五月壬午,李傕自为大司马。”“癸卯,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

5、三国沿置,号上公,不参与政务,皆为高级将帅。魏之大司马多领兵屯驻合肥或皖以防吴。吴置左、右大司马。《三国志·吴书·朱然传》:“(孙权)遣使拜(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蜀也置,而且位颇重,但不常置。晋和十六国,大司马多为加官。南朝多为赠官。北魏、北齐与大将军并称,常主军事,一品。北齐后主增员而授,一致冗滥。后世也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检索大司马 ==>】 古籍全文检索:大司马     全站站内检索:大司马

推直官
推官
推垛子
推选
推勘公事
推勘官
推勘院
推授
推策郎
授田
授时郎
掐子
掖直郎
掖庭右丞
掖庭左丞
掖庭令
掖庭丞
掖庭局
掖庭局令
掖庭局丞
掖庭宫教博士
掖庭监
掖庭监作
掖庭署
接手官
接折
接伴使
接伴副使
控鹤官
控鹤监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