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输入关键字:

人死后,由朝廷依其生前行事给予相应称号,称为谥。其号称“谥号”。起于西周,历代因之。《礼记·檀弓上》: “死谥,周道也。”孔颖达疏: “殷以上有生号,仍为死后之称,更无别谥。尧、舜、禹、汤之例是也。周则死后别立谥,故总云周道也。秦统一六国一度废之,皇帝以二世、三世名之。汉朝以后复用。参见“谥法”。


赠与贵族与官员身后评价性的衔称。其制起源于先秦,《逸周书·谥法解》:“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 名生于人。”西周、春秋时代, 王、公、卿、大夫有谥,秦汉帝王与列侯、大臣亦有谥。唐制,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身亡者,均给谥。谥分美谥与恶谥两种,是对于被谥者品行和功业的一种论定。定谥的步骤,是依据官员的一生功业事迹由礼官提出,并由朝议的方式进行评定,有某种功业事迹即赐以某种相应的谥号,有多种功业事迹者,则加以复谥。唐以后历代均有给谥的制度。不过此种制度的实行须在政治清明时代方能名实相符,谥号得中;若在政治腐败的时代,往往虽有恶行,反加美谥,所谓谥法,反成为达官们饰非的工具。


【检索谥 ==>】 古籍全文检索:谥     全站站内检索:谥

牧养下监
牧养上监
牧养监
牧曹尚书
牧副
牧率
牧尉
牧橐令
牧橐丞
物林大
物林达
物料库
和节郎
和乐郎
和戎护军
和戎将军
和会司
和会司郎中
和安大夫
和安郎
和声郎
和声署
和声署署正
和声署署丞
和林行省
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
和林等处行中书省
和尚功德司
和籴使
和籴场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