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

>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206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二百六卷目录
 泗水部汇考
  考
 泗水部艺文一
  观泗水源记        明乔宇
 泗水部艺文二
  过泗水         宋苏舜钦
  同子瞻泛汴泗        苏辙
  泗州泛舟          前人
  泗河           明吴宽
  泗水源          陆化淳
  饮泗水鲍庄石淙      于慎行
  泉林感兴          戴
 泗水部纪事
 泗水部杂录
 洙水部汇考
  考
山川典第二百六卷

泗水部汇考

《禹贡》
之泗水

泗水,源出山东兖州府泗水县城东南五十里之陪
尾山,四泉并发,遶至县北,始合为一,又合数十泉水,
西流至曲阜县城北,过孔林之西,又合洙水,流至兖
州府城东,入金口闸,过闸,又合沂水、雩水,遶至府城
西,又纳滋阳县之九泉水,西南流过土楼、杏林二闸,
至济宁州城东,屈从南门,合于洸水,又流至江南凤
阳府之徐州城东北,合汴水,又合徐州境内数十泉
水,南流,合会通河水,东至宿迁县,入于河。

按《书经·禹贡》:泗滨浮磬。《地理志》:泗水出济阴乘氏
县东南,至临淮睢陵县入淮,行千一百一十里也。《蔡传》
出鲁国卞县桃墟西北陪尾山,源有泉四,四泉俱导,
因以为名。西南过彭城,又东南过下邳,入淮,卞县今
袭庆府,泗水县也。

浮于淮,泗达于河。《蔡传》许慎曰:汶水受陈留,浚仪阴沟,
至蒙为灉水,东入于泗,则淮泗之可以达于河者,以
灉至于泗也。许慎又曰:泗受泲水,东入淮,盖泗水至
大野而合于泲。然则泗之上源,自泲亦可以通河也。
按《周礼·夏官·职方氏》:正东曰青州,其川淮泗。《订义》《汉志》:
济阴郡乘氏县泗水,东南至睢陵,入淮此孔安国,引
以证。禹贡者,汉乘氏属济阴郡。唐以郡为曹州,今为
兴仁府县属焉。睢陵即今泗州招信县之北境,然《汉
志》所载,自有两泗水,其一即自此乘氏至毘陵入淮
者,又一泗水出鲁国辨县西南,至方与入沛。唐《元和
志》辨与方与,皆在兖州。今袭庆府泗水县东陪尾山
泗水出焉,其源有四,西南流至本州曲阜县,北分为
二流,北为洙南,为泗,其间即夫子设教之地。又西南
三十五里,至本州瑕丘县西二十五里,洙复与泗合。
又南流至本州鱼台县界,县本汉方与地,属山阳郡,
即所谓自方与入沛者也。又东南流经徐州沛县,汉
属沛郡,即所谓自沛入淮者也。又东南经徐州彭城
县,又至泗州以入于淮徐兖泗,皆古徐州之境,周并
于青。

按《山海经·海内东经》:泗水出吴东北,而南西南过湖
陵西,而东南注东海,入淮阴北。今泗水出鲁国十
县。

按《汉书·地理志》:陈留郡浚仪,故大梁魏惠王自安
邑徙此,睢水首受,狼汤水东至,取虑入泗。

山阳郡湖陵《禹贡》:浮于泗淮,通于河。

平乐侯国包水,东北至泲入泗。

济阴郡乘氏泗水东南至睢陵入淮。

泰山郡盖沂水南至下邳入泗。

南武阳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

琅琊郡东莞术水南至下邳入泗。

东海郡容丘侯国祠水东南至下邳入泗。

梁国蒙获水首受甾获渠,东北至彭城入泗。
鲁国卞泗水西南至方与入沛。

按《淮南子·地形训》:泗出台台。

按《後汉书·郡国志》:济阴郡乘氏侯国有泗水。

彭城国彭城伏滔《北征记》曰:城北六里,有山临泗。
下邳国,下邳本属东海。戴延之《西征记》曰:有沂水
自城户西南注泗,别下回城,南亦注泗。

按《水经》:泗水出鲁卞县北山。《地理志》曰:出济阴乘
氏县。又云:出卞县北,经言北山,皆非矣。《山海经》曰:泗
水出鲁东北,余昔因公事,沿历徐沇路迳洙泗,因令
寻其源,流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春秋昭公
七年,谢息纳季孙之言,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
杜预曰:鲁国卞县东南有桃虚,世谓之曰墟,舜所
处也。并曰:舜并皆为非也。墟有泽,泽方一十五里,御览
引此云陶墟,舜所陶处也。并曰舜并皆为此也。墟有漏泽,方一十五里。
渌水澂渟三丈。
如减泽西际阜,俗谓之妫亭,山盖有陶墟,舜漏之言,
因复有妫亭之名矣。阜侧有三石穴,广圆三四尺,穴
有通否,水有盈漏。数夕之中,则倾陂竭泽矣。《御览》引此云阜
侧有三石穴,广圆三四尺,穴有通否,水有盈漏,漏则数夕之中,倾陂竭泽矣。
左右民居识
其将漏,预以木为曲状,约鄣穴口鱼鳖暴鳞,不可胜
载矣。自此连冈通阜西北四十许里,冈之西际便得
泗水之源也。《博物志》曰:泗出陪尾,盖斯阜者矣。石穴
吐水五泉,俱导泉穴各径尺余,水源南侧有一庙,栝
柏成林,时则谓之原泉祠,非所究也。泗水西迳其县
故城南,春秋襄公二十年,季武子取卞,曰:闻守卞者
将叛,臣率徒以讨之是也。南有姑蔑城,春秋隐公元
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者也。水出二邑之间,西迳郚
城北,春秋文公七年,经书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
遂城郚。杜预曰:鲁邑也,十县南有郚城,备邾难也。泗
水自卞而会于洙水也。

西南迳鲁县北。泗水又西南,流迳鲁县,分为二流,
水侧有一城,为二水之分会也。北为洙渎,春秋庄公
九年,《经书》冬浚洙,京相璠曰:杜预并言洙水在鲁城
北,浚深之为齐备也。南则泗水,夫子教於洙泗之间。
今於城北二水之中,即夫子领徒之所也。《从征记》曰:
洙泗二水,交於鲁城东北十七里阙里,背洙泗墙,南
北一百二十步,东西六十步四门,各有石阃,北门去
洙水百步余。後汉初,阙里荆棘自辟从讲堂至九里,
鲍永为相,因修飨祠以诛鲁贼彭丰等,郭缘生言泗
水在城南,非也。余按《国语》,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
罟弃之韦昭,云泗在鲁城北。《史记冢记》、王隐《地道记》,
咸言葬孔子于鲁城北泗水上,今泗水南有夫子冢。
春秋孔演图曰:鸟化为玉。孔子奉以告天,赤爵衔书,
上化为黄玉,刻曰孔提命作应法。为赤制说题辞曰:
孔子卒,以所受黄玉葬鲁城北,即子贡庐墓处也。谯
周云孔子死後鲁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余家。命曰:
孔里。孔丛子曰:夫子墓茔方一里,在鲁城北六里,泗
水上,诸孔氏封五十余所,人名昭穆,不可复识。有铭
碑三所,兽碣俱存。《皇览》曰: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
故多诸异树,不生棘木刺草。今则无复遗条矣。《圣贤冢墓
记》云:孔子冢茔,中树以百数,皆异种世世,无能名其树者,其树皆弟子持,其方树来种之。有柞枌、雒离、女
贞五味、毚檀之属。
泗水自城北南迳鲁城西南,合沂水,沂水
出鲁城东南尼丘山,西北山即颜母所祈,而生孔子
也山东一十里有颜母庙山南数里孔子父葬处礼
所,谓防墓崩者也。平地发泉,流迳鲁县,故城南水北
东门外,即爰居所止处也。《国语》曰:海鸟曰爰,居止於
鲁城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祭之,展禽讥焉。故《庄子》
曰:海鸟止郊,鲁侯觞之,奏以广乐,具以大牢三日而
死此,养非所养矣。郭门之外亦戎夷死处,《吕氏春秋》
曰:昔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後门,与弟子宿於郭
门外,寒愈甚,谓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我与子衣,子
活。我国士也,为天下惜。子不肖,人不足爱。弟子曰:不
肖人恶能与国士并衣哉。戎叹曰:不济。夫解衣与弟
子,半夜而死,沂水北对稷门,昔圉人荦有力能投盖
于此门,服虔曰:能投千钧之重,过门之上也。杜预谓
走接屋之桷,反覆门上也。春秋僖公二十年,《经书》春
新作南门。《左传》曰:书不时也。杜预曰:本名稷门,僖公
更高大之。今犹不与诸门同,故名高门也。其遗基犹
在地八丈余矣,亦曰雩门。春秋左传庄公十年,公子
偃请击宋师,窃从雩门蒙皋比而出者也。门南隔水
有雩坛,坛高三丈,曾点所欲风舞处也。高门一里余,
道西有道儿君碑,是鲁相陈君立。昔曾参居此,枭不
入。郭县即曲阜之地,少昊之墟,有大庭氏之库,春秋
竖牛之所攻也。故刘公《干鲁都赋》曰:戢武器於有炎
之库,放戎马於巨野之垧。周武王封姬旦於曲阜曰
鲁。秦始皇二十三年,以为薛郡。汉高后元年,为鲁国,
阜上有季氏宅,宅有武子台。今虽崩夷,犹高数丈,台
西百步有大井,广三丈,深十余丈,以石垒之,石以磬
制。春秋定公十二年,公山不狃帅费攻,鲁公入季氏
之宫,登武子之台也。台之西北二里,有周公台,高五
丈,周五十步,台南四里许,则孔庙即夫子之故宅也。
宅大一顷,所居之堂,後世以为庙。汉高祖十三年,过
鲁,以太牢祀孔子。自秦烧诗书,经典沦缺。汉武帝时,
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
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时秘之,希有见者,于
时闻堂上有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矣。庙屋三间,夫
子在西面东向,颜母旧本作徵母在中间南面,夫人隔东
一间东向。夫子床前,有石砚一枚,作甚朴,云平生时
物也。鲁人藏孔子所乘车于庙中,是颜路所请者也。
献帝时,庙遇火烧之。永平中,锺离意为鲁相,到官出
私钱万三千文,付户曹孔欣,治夫子车身入庙,拭几
席剑履,男子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怀
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几前孔子寝堂床
首有悬瓮,意召孔欣问何等瓮也。对曰:夫子瓮也。背
有丹书,人勿敢发也。意曰:夫子,圣人所以遗瓮,欲以
悬示後贤耳。发之中,得素书文曰:後世修吾书,董仲
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锺离意,璧有七,张伯
藏其一。意即召问伯,果服焉。魏黄初二年,文帝令郡
国修起孔子旧庙,置百夫吏卒。夫旧作户,後改作夫。按曹植撰《孔羡奉家
祀》碑云,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之祀。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
庙有
夫子像列,二弟子执卷立侍,穆穆有询仰之容。汉魏
以来,庙列七碑,二碑无字,栝柏犹茂。庙之西北二里,
有颜母庙,庙像犹严,有修栝五株。孔庙东南五百步,
有双石阙,即灵光之南阙,北百余步即灵光殿基,东
西二十四丈,南北十二丈,高丈余,东西廊庑别舍,中
间方七百余步,阙之东北有浴池,方四十许步,池中
有钓台,方十步,池台悉石也,遗基尚整。故王延寿赋
曰:周行数里,仰不见日者也。是汉景帝程姬子鲁恭
王之所造也。殿之东南,即泮宫也。在高门直北道西
宫中,有台高八十尺,台南水东西一百步,南北六十
步,台西水南北四百步,东西六十步,台池咸结石为
之诗,所谓思乐泮水也。沂水又西,迳圆丘北丘高四
丈余,沂水又西,流昔韩雉射龙於斯水之上。尸子曰:
韩雉见申羊於鲁,有龙饮於沂韩,雉曰:吾闻也。出见
虎搏之,见龙射之,今弗射,是不得行吾闻也,遂射之。
沂水又西,右注泗水者也。

又西过瑕丘县东屈,从县东南流漷水,从东来注之。
瑕丘鲁邑,春秋之负瑕矣。哀公七年,季康子伐邾,
囚诸负瑕是也。应劭曰:瑕丘在县西南,昔卫大夫公
叔文子升于瑕丘蘧伯玉从文子曰:乐哉,斯丘死则
我欲葬焉。伯玉曰:吾子乐之,则瑗请前刺,其欲害民
良田也。瑕丘之名盖因斯以表称矣。曾子吊诸负夏,
郑元皇甫谧并言卫地,鲁卫虽殊土则一也。漷水出
东海,合乡县。汉和帝永宁九年,封马光子,复为侯国。
其水西南流入邾。春秋哀公二年,季孙斯伐邾,取漷
东田,及沂西田是也。漷水又迳鲁国邹山东南,而西
南流,《春秋左传》所谓峄山也。邾文公之所,迁今城邹
山之阳,依岩岨以墉固,故邾娄之国曹姓也,叔梁纥
之邑也。孔子生于此後,乃县之因邹山之名,以氏县
也,王莽之邹亭矣。京相璠曰:《地理志》峄山,在邹县北,
峄邑之所依,为名也。山东西二十里,高秀独出,积石
相临,殆无土壤,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往往有如数
间屋处,其俗谓之峄孔,遭乱辄将处。当作居人入峄外,
寇虽众,无所施害。永嘉中,太尉郗鉴将乡曲逃此山,
胡贼攻守不能得。今山南有大峄名曰郗公峄,山北
有绝岩。秦始皇观礼于鲁登于峄山之上,命丞相李
斯以大篆勒铭山巅名曰昼门。《御览》引此注作尽门,俱误,唯《山东通志》作
书门,近是。
诗所谓保有凫峄者也。漷水又西,南迳蕃县故
城南,又西迳薛县故城北。《地理志》曰:夏车正奚仲之
国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邳迁于薛,改名
徐州城,南山上有奚仲冢。晋太康地记,奚仲冢在城
南二十五里,山上百姓谓之神灵也。齐封田文於此
号孟尝君,有惠喻。惠喻当作惠誉,即冯瑷焚券事也。今郭侧犹有文
冢,结石为郭,制作严固,莹丽可寻,行人往还,莫不迳
观,以为异见矣。漷水又西,迳仲虺城北,晋太康地记
曰:奚仲迁於邳,仲虺居之以为汤,左相其後,当周爵
称侯。後见侵削霸者所绌,为伯任姓也。应劭曰:邳在
薛徐广。《史记音义》曰:楚元王子郢,以吕后二年封上
邳侯也。按《史记》:楚元王子刘郢客封上邳侯。有下故此为上矣。《晋书·地
道记》曰:仲虺城在薛城西三十里,漷水又西迳,至胡
陆县入于泗。故京相璠曰:薛县,漷水首受,蕃县西注
山阳胡陆是也。经言瑕丘东误耳。

又南过平阳县西,县即山阳郡之南平阳县也。《竹
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二十九年,齐田盻及宋人伐我
东鄙围平阳者也。王莽改之曰黾平矣。泗水又南迳
故城西,世谓之漆乡,应劭《十三州记》曰:漆乡邾邑也。
杜预曰:平阳东北有漆乡漷,今见有故城西南,方二
里,所未详也。

又南过高平县西,洸水从西北来流注之。泗水南
迳高平山,山东西十里,南北五里,高四里,与众山相
连,其山最高顶上方平,故谓之高平山县,亦取名焉。
泗水又南迳高平县故城西,汉宣帝地节三年,封丞
相魏相为侯国。高帝八年,封将军陈错为橐侯。《史记》、《汉书·
功臣表》并作槁侯,陈锴为将,从击陈豨有功。旧本《水经注》,亦作侯,此注改作橐侯,未知何据,岂郦君所
见,史汉别本有异乎。
《地理志》曰:县故山阳之橐也。旧本橐作槁王莽
改曰高平,应劭曰章帝改。按本志曰王莽改名,章帝
因之矣。所谓洸水者,洙水也。盖洸洙相入,受通称矣。
又南过方舆县东,汉哀帝建平四年,县女子田无
啬生子,先未生二月,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
三日人过,闻啼声,母掘养之。

荷水从西来注之。荷当作菏注荷水即沛水之所,苞注以
成湖泽也。而东与泗水,合於湖陵县西六十里谷庭
城下,俗谓之黄水口。黄水西北通巨野泽,盖以黄水
沿注于荷,故因以名焉。

又屈东,南过湖陆县,南洧涓水。宋本作涓涓水,注同。从东北来
流注之,《地理志》曰:故湖陆县也。荷水在南,王莽改
曰湖陆,应劭曰:尚书,一名湖陵,章帝封东平王苍子
为湖陵侯,更名湖陵也。泗水又东迳郗鉴所筑城北
又东迳湖陵城东南,昔桓温北入也。范懽擒慕容忠
于此。城东有度尚碑,泗水又左,会南梁水,《地理志》曰:
水出蕃县。今县之东北,平泽出泉,若轮焉发源成川。
西南流分为二水,北枝水西出迳蕃县北,西迳滕城
北,《春秋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
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
以後之。公使羽父请薛侯曰: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
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
姓为後,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
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者也。汉高
祖封夏侯婴为侯,国号曰:滕公。邓晨曰:今沛郡公丘
也,其水又溉公丘焉,县故城在滕西北,按地理志即
滕也,周懿王子错叔绣,文公所封也。世本云,周文王子错叔绣封於
滕。杜预《世谱》并同,唯《汉书·地志》沛郡公丘县注,谓滕,是周懿王子错叔绣所封,故《水经注》仍其说。

灭之,秦以为县。汉武帝元朔三年,封鲁恭王子刘顺
为侯国,世以此水溉我良田,遂及百秭,故有两沟之
名焉。南梁水自枝渠,西南迳鲁国蕃县故城东,俗以
南邻于漷,亦谓之西漷水,南梁水又屈迳城南,应劭
曰:县古小邾邑也。《地理志》曰:其水西流注于沛,沛在
湖陆西,而左注泗,泗沛合流,故《地记》或言沛入泗,泗
亦言入沛,互受通称,故有入沛之文。阚駰《十三州志》
曰:西至湖陆入泗是也。经无南梁之名,而有洧涓之
称,疑即是水也。戴延之《西征记》,亦言湖陆县之东南
有洧涓水,亦无记于南梁,谓是吴王所道之渎也。余
按湖陆西南止有是水延之,盖以《国语》云:吴王夫差
起师将北会黄池,掘沟于商鲁之间,北属于沂西,属
于沛,以是言之,故是水为吴王所掘,非也。余以水路
求之,止自泗川耳。盖北达沂西,北迳于商鲁,而接于
沛,吴所浚广耳。非谓起自东北受沂,西南注沛也。假
之有通,非吴所趣。年载诚渺人情,厕近以今忖古知
一,延之之不通情理矣。泗水又南漷水注之,又迳薛
之上邳城西,而南注者也。

又东过沛县东昔许由隐于沛泽,即是县也。县盖
取泽为名。宋灭属楚,左泗水之滨,于秦为泗水郡治,
黄水注之,黄水出小黄县黄乡黄沟,《国语》曰:吴子会
诸侯于黄池者也。黄水东流,迳外黄县,故城南张晏
曰:魏郡有内黄县,故加外也。薛瓒曰:县有黄沟,故县
氏焉。圈称《陈留风俗传》曰:县南有渠水於春秋,为宋
之曲棘里故,宋之别都矣。《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宋元
公卒于曲棘是也。宋华元居于稷里,宣公十五年,楚
郑围宋晋解杨围楚,致命于此。宋人惧使华元乘闉
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敝邑,易
子而食,析骸以爨,城下之盟所不能也,子反退一舍。
宋楚乃平,今城东闉上犹有华元祠,祠之不辍,城北
有华元冢。黄沟自城南东迳葵丘下,《春秋·僖公九年》,
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宰孔曰:齐侯不务德,而勤远
略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东略之,不知西则否
矣。其有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晋侯乃还即此地
也。黄沟又东注大泽,蒹葭莞苇生焉,即世所谓大荠
陂也。陂水东北流迳定陶县南。

又东迳山阳郡。成武县之楚丘亭,北黄沟,又东迳
郜城北成武县故城南,王莽更之曰成安也。黄沟又
东北迳郜城北,春秋桓公二年,《经书》取郜大鼎于宋
戊申纳于太庙。《左传》曰:宋华督攻孔父,而取其妻,杀
殇公而立公子凭,以郜大鼎,赂公臧,僖伯谏为非礼。
《十三州志》曰:今成武县东南,有郜城,俗谓之北郜者
也。黄沟又东迳平乐县故城南,又东右合泡水,即丰
水之上源也。水上承大荠陂,东迳贯城北,又东迳己
氏县故城北,王莽之己善也。县有伊尹冢,崔駰曰:殷
帝沃丁之时,时伊尹卒葬于薄。《皇览》曰:伊尹冢在济
阴己氏平利乡。皇甫谧曰:伊尹年百余岁,而卒大雾,
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礼,亲自临丧以报大德焉。又
东迳孟诸泽,杜预曰:泽在梁国睢阳县。东北迳卬城
县故城南,《地理志》曰:山阳县也,王莽更名之曰郜城
矣。故世有南郜北郜之论也。又东迳单父故城南,昔
宓子贱之治也。孔子使巫马期观政入其境,见夜渔
者问曰:子得鱼辄放,何也。曰:小者,吾大夫欲长育之
故也。子闻之曰:诚彼形此,子贱得之善矣,惜哉。不齐
所治者,小也。王莽更名斯县为利善矣。世祖建武十
三年,封刘茂为侯国,又东迳平乐县,右合泡水,水上
一作潍水下同於下邑县界,东北注一水,上承
于杼秋县界北流,世又谓之瓠卢,沟水积为渚,渚水
东北流二渠,双引左,合沣水,俗谓之二泡也,自下沣
泡并得通称矣。故《地理志》曰平乐,侯国也。泡水所出
又迳丰西潭,谓之沣水,《汉书》称:高祖送徒丽山,徒多
亡,到丰西泽,有大蛇当径,拔剑斩之,此即汉高祖斩
蛇处也。又东迳大堰水,分为二,又东迳丰县故城南,
王莽之吾丰也。水侧城东北流,右合枝水,上承丰西
大堰派流,北东迳丰城北,东注沣水,沣水又东合黄
水时,人谓之狂水,盖狂黄声相近,俗传失实也。自下
黄水又兼通称矣。水上旧有梁谓之泡桥王智深。《宋
史》云:宋太尉刘义恭於彭城遣军主旧本作遣军王,吴本改作军正,
并误。六朝时,每谓将帅为军主,如《梁书》韦粲令军主郑逸逆击侯景,是其例也。今改定。
稽元敬
北至城觇候魏军,魏军於清西望见元敬士众,魏南
康侯杜道引趣泡桥,沛县民逆,烧泡桥,又於林中
打鼓,谓宋军大至,争渡泡水,水深酷寒,冻溺死者
殆半。清水即泗水之别名也。沈约《宋书》称:魏军欲渡
清西,非也。泡水又东迳沛县故城南,秦末兵起,萧何、
曹参迎汉高祖於此城。高帝十一年,封合阳侯刘仲
子为侯国,城内有汉高祖庙,庙前有三碑,後汉立庙,
基以青石为之,阶陛尚存。刘备之为徐州也,治此。袁
术遣纪灵攻备,备求救吕布,布救之,屯小沛,招灵,请
备共饮,布谓灵曰:元德,布弟也。布性不合斗,但
解斗。乃植戟于门。布弯弓曰:观布射戟小支中,则当
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一发中之,遂解。此即布射戟
支处也。《述征记》曰:城极大四周通沣水,沣水于城
南东注泗,即泡水也。《地理志》曰:泡水自平乐县东北
至沛入泗者也。泗水南迳小沛县东,县治故县南,垞
上东岸有泗水亭,汉祖为泗水亭长,即此亭也。故亭
今有高庙,庙前有碑,延熹十年立。庙阙崩,褫略无全
者,水中有故石梁处,遗石尚存。高祖之破黥布也,过
之置酒,沛宫酒酣,歌舞慷慨伤怀曰:游子思故乡也。
泗水又东南流,迳广戚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朔元年,
封刘泽为侯国,王莽更之曰力聚也。泗水又迳留县,
而南迳垞城东,城西南有崇侯虎庙,道沦遗爱不知
何因,而远有此图。泗水又南迳宋大夫桓魋冢,西山
抗泗水上,而尽石凿,而为冢。今人谓之石郭者也。郭
有二,重石,作工巧。夫子以为不如死之速朽也。
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
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刹。法
流中夏自法显始也。其所持天基二石仍在南陆东
基堪中,其石尚光洁可爱。泗水又南淮水入焉,而南
迳彭城县故城东,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沦没泗渊。
秦始皇时而鼎见於斯水,始皇自以德合三代大
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得。所谓鼎伏也,亦云系而行
之未出,龙齿啮断其系,故语曰:称乐大早,绝鼎系,当
是孟浪之传耳。泗水又迳龚胜墓南,墓碣尚存,又迳
亚父冢东。《皇览》曰:亚父冢在庐江县郭东居,巢亭中
有亚父并,吏民亲事皆祭亚父於居巢厅上,後更造
祠於郭东,至今祠之。按《汉书·项羽传》:历阳人范增,未
至彭城,而发疽死。不言之居巢。今彭城南有项羽掠
马台,台之西南山麓上,即其冢也。增不慕范蠡之举,
而自绝于斯,可谓褊矣。推考书墓事,近于此也。
又东南过吕县南,吕宋邑也。春秋襄公元年,晋师
伐郑,及陈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是也。县对泗水,汉
景帝三年,有白颈乌与黑乌群斗於县,白颈乌不胜,
堕泗水中,死者数千。京房《易传》曰:逆亲,亲厥,妖白黑
乌斗。时有吴楚之反,泗水之上有石梁焉。故曰:吕梁
也。昔宋景公以弓工之弓弯弧,东射矢集,彭城之东
饮羽于石梁,即斯梁也。悬涛漰渀实为泗嶮,孔子所
谓鱼鳖不能游,又云悬水三十仞流沫九十里,今则
不能也。盖惟岳之喻未便极天明矣。《晋太康地记》曰:
水出磬石,书所谓泗滨浮磬者也。泗水又东南,流丁
溪水注之,溪水上承泗水於吕县,东南流北带,广隰
山高而注于泗,川泗水,冬春浅涩,常排沙通道。是以
行者多从此溪,即陆赋所云乘丁水之捷岸,排泗川
之积沙者也。晋太元九年,左将军谢元于吕梁遣督
护,闻人奭,用工九万拥水立七拖,以利运漕者。拖当作埭
晋书谢元堰吕梁水植栅立七埭,为派拥二岸之流,以利漕运。

又东南过下邳县西,泗水历县迳葛峄山东,即奚
仲所迁邳峄者也。泗水又东南迳下邳县故城西东,
南流沂水流纳注焉,故东海属县也,应劭曰:奚仲自
薛徙居之。故曰下邳也,汉徙齐王韩信为楚王都之
後,乃县焉。王莽之闰俭东阳郡治文颖曰:秦嘉东阳
郡,今下邳是也。晋灼曰:东阳县,本属临淮郡,明帝分
属下邳,後分属广陵,故张晏曰:东阳郡,今广陵郡也。
汉明帝置下邳郡矣,城有三重,其大城中有司马石
苞,镇东将军胡质,司徒王浑,监军石崇四碑。南门谓
之白门,魏武擒陈宫於此处矣。中城吕布所守也。小
城晋中兴北中郎将荀羡郗昙所治也。昔太山吴伯
武少孤,与弟文章相失二十余年,遇於县市,文章欲
欧伯武,心神悲恸,因相询问,乃兄弟也。县为沂泗之
会也。又有武原水注之,水出彭城武原县,西北会注
陂南,迳其城西,王莽之乐亭也。县东有徐庙山,山因
徐徙,以即名之也。山上有石室,徐庙也。武原水又南
合武水谓之。泇水南迳刚亭城,又南至下邳入泗,谓
之武原水口也。又有桐水出西北东海容丘县东南,
至下邳入泗,泗水东南至下相县故城东。王莽之从
德也,城之西北有汉太尉陈球墓,墓前有三碑,是弟
子管宁华歆等所造。初平四年,曹操攻徐州,破之,拔
取虑睢陵夏丘等县。以其父避难,被害于此,屠其男
女,十万泗水为之不流,自是数县人无行迹,亦为暴
矣。泗水又东,南得睢水口,泗水又迳宿预城之西,又
迳其城南,故下邳之宿留县也。王莽更名之曰康义
矣。晋元皇之为安东也。督运军储而为邸阁也,魏太
和中,南徐州治後省为戍,梁将张惠绍北入,水军所
次,凭固斯城,更增修郭,其四面引水环之。今城在
泗水之中也。

又东南入于淮。泗水又东,迳陵栅南,《西征记》曰:旧
陵县之治也。泗水又东南迳淮阳城,城一本无城字北临
泗水,昔菑丘欣饮马斩蛟,眇目於此处也。《韩诗外传》:东海有勇,
士菑丘欣,过神泉饮马马,为蛟所取,欣拔剑入水,三日三夜,杀二蛟而出,雷神随而击之,眇其左目。《吴越
春秋》作叔丘欣云,欣为齐王使,吴过淮津饮马于淮,水神取其马,欣大怒,袒裼持剑,人水求神,决战连日
乃出,眇其一目。
泗水又东南迳魏阳城北,城枕泗川,陆机《行
思赋》曰:行魏阳之枉渚,故无魏阳疑。即泗阳县故城
也。王莽之所谓淮平亭矣。盖魏文帝幸广陵所由,或
因变之,未详也。泗水又东迳角城北,而东南流注于
淮,考诸地,说或言泗水于睢陵入淮,亦云于下相入
淮,皆非实录也。

按《博物志》:宋北有泗水,南迄睢濄。

按《魏书·地形志》:鲁郡鲁二汉晋属有牛首亭,五父
衢,尼丘山,房山,鲁城叔梁纥庙,孔子墓庙,沂水泗水。
按《隋书·地理志》:鲁郡泗水开皇十六年,置有洙泗
水。

按《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泗水,职方青州,川出袭庆
府泗水县桃墟,西北陪尾山,源有泉四,四泉俱导,因
以为名。西南过彭城,又东南过下邳入淮,孔子宅在
曲阜县,今仙源县鲁城中归德门内阙里之中,背洙泗
矍相圃之东北。太史公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
夫子遗风。

按《金史·地理志》:单州鱼台有泗水。

济州任城有泗水。

徐州彭城有泗水。

邳州下邳有泗水。

宿迁有泗水。

滕州沛有泗水。

宋隶泰宁军有泗水。

兖州曲阜宋名仙源有泗水。

泗水有陪尾山尼丘山泗水。

按《图书编》:泗水考泗水源发陪尾山,四泉并发,循泗
水县北八里,始合为一,西经曲阜县,贯府城下,至济
宁分南北流,南流入徐州境,北流入会通河。

按《山东通志》:泗水源出泗水县陪尾山,西流至曲阜
县,经滋阳县,合沂水,又南流至济宁州,合汶水,入会
通河。

按《兖州府志》:泗水县城东南五十里,有陪尾山,泗水
发源于此,又县城东南二十里,有商山山下有鲍村,
东崖黄阴,三泉皆流入泗水。

泗水,源出泗水县城东五十里陪尾山之阳,山阴有
湖谓之漏泽,山下有泗水神祠,号仁济侯,故宋时所
封也,庙西即泉林寺,水出山下,四泉同发,故曰泗水。
寺之左右,泉以数十,互相灌输,合而成流,西南迳卞
城,有桥跨之曰:卞桥泗水,又西有泉数十,自邑之南
境,北流入之有泉数十,自邑之北境南流入之,皆谓
之泗水。明初开会通河引泗入运,命工部主事顾大
奇等,遍历山川,疏濬诸泉,以通水利。正统中,参将汤
节大加疏凿,诸泉尽出,漕渠赖焉。泗水,又西过其县
北,又西过曲阜城北五里,离而为洙水。春秋所谓洙
渎也。洙水迳圣墓前,泗水绕其後,迳孔林之西,合而
为一,总谓之泗水。泗水又西至府城东五里金口闸,
东沂水雩水入之,沂水出曲阜尼山之麓,过其县南,
至府城东入於泗水,雩水出曲阜县南五里马跑泉,
西流过邹县境,至府城东,入於泗水。泗水正流西入
金口闸,金口闸在府城东五里,俗所谓黑风口也。隋
文帝时沂泗南流,泛滥大野薛胄於二水之交,积石
堰之决,令西注陂泽以溉良田,号为薛公丰兖渠。李
白诗中鲁东门石堤,即其地也。元至元二十年,开会
通河,乃修薛公旧堰为滚水石坝,以引泗入。运延佑
四年,都水太监阔阔始疏为三洞,以泄水势,而金口
闸坝所由始矣。明初,堰坝以土旋筑,旋废。成化七年,
侍郎乔毅始命主事张盛以石为坝,锢之以铁,夏秋
水潦则开闸,泄水使南流,会沂由港里闸入师家庄
闸河,冬春水微,则闭闸,遏水西入,府城以出济宁,其
节宣之,宜与戴村同,皆运道所利坝也。然石坝之上,
常益以土岁,坏则岁增之。嘉靖末年,河道都御史王
廷复命,同知黎天启增筑闸坝,以石益土而制始大
备矣。金口闸河入府城,而西至于西门之外,纳阙党
蒋诩七泉水合而成流,谓之济河。济河者,以其通于
济宁也。济河至城西十里,过土楼闸,又西为杏林闸,
又西凡六十里至济宁,城东屈从南门,合於洸水入
漕,谓之府河。

泗水入漕之泉五十六,曰雪花泉,曰珍珠泉,曰淘米
泉,曰趵突泉,曰黑虎泉,曰响水泉,曰白石泉,曰红石
泉,曰繁林泉,曰甘露泉,曰马跑泉,曰三台泉,曰马庄
泉,曰甘露旧泉,曰甘露新泉,曰潘波旧泉,曰潘波新
泉,曰琵琶泉,曰黄阴泉,曰上奎聚泉,曰下奎聚泉,曰
上新泉,曰下新泉,皆泗水之源也。曰小泉,曰曹家泉,
曰蒋家泉,曰黑老沟泉,曰石井泉,曰醴眼泉,曰龟眼
泉,曰龟尾泉,曰龟阴泉,曰合德泉,曰赵家泉,曰黄花
泉,曰珠泉,曰东岩泉,曰西醴泉,曰西岩泉,曰三角泉,
曰芦城泉,曰大玉泉,曰小玉泉,曰廕出泉,皆在县境
之南北,流入泗。曰卞桥泉,曰吴家泉,曰巧泉,曰东黄
沟泉,曰西黄沟泉,曰天井泉,曰北黄阴泉,曰七里沟
泉,曰岳陵泉,曰北黄沟泉,曰杜家泉,曰魏庄泉,皆在
县境之北,俱南流入泗,合而为泗水。

又自滋阳来者九,曰西北新泉,曰东北新泉,曰阙党
泉,曰古沟泉,曰负瑕泉,曰上蒋诩泉,曰下蒋诩泉,曰
驿後泉,曰纸房新泉,俱于府城之西,会于泗水。
按《曲阜县志》:泗河在县北八里。《国语》:宣公夏滥于泗
渊里,革断罟弃之。韦昭云,在鲁城北是也。由泗水县
来,入境迳孔林之北,西流至府城,东合於沂水。
雩河在县南五里,发源马跑泉,西流至府城,东入於
沂泗。

嶮河在县东五十里,出石门,山下南流入泗。

按《济宁州志》:泗水源出泗水县陪尾山下,西南流会
诸泉,达於曲阜,遶宣圣林北,又西南会洙沂二水,至
兖州府城东金口坝,分为二派,一下坝南流,西折入
州境,距本州东三十余里,为泗河至鲁桥入运;一从
坝上,西入府城,径出西水,关纳阙党蒋诩七泉合流
为府河,西南至州城东,合洸水,入天井闸济运,今因
改筑杨家坝,亦由城北而西径会洸水,自夏家桥入
湖。

按《江南通志》:淮安府泗河源出山东,即徐邳泗州之
下流。

按《徐州志》:泗河,源出山东泗水县陪尾山,其源有四,
因名水,由镜山历茶城南流至州城,东北与汴水合。
嘉靖间,汴水北徙出秦沟泗水,至茶城,即与汴合循
城东南,以达於淮。

汴河一名沁河,一名小黄河,由西来迤州城之东北,
与泗水合。

马跑泉,在城东北五十里,由运铁河达於泗。

奉圣泉,黑龙泉,野沟泉,刘家泉,海眼泉,并由运铁河
至新挑沟,以达於泗。

母猪泉,运端泉,俱在镜山之北,绦山之东,合流达於
泗。

双井泉,白塔泉,俱在城东南七十里,由响水沟,以达
於泗。

寒山堰,在城东南十八里,梁萧渊明伐魏堰,泗水以
灌彭城。

沛县薛河,出滕薛境,西流会昭阳湖,自金沟口达於
泗。

泥沟河,自鱼台县界达于泗。

沙河渡,自泗水县经鱼台县入沛境。

县泡河在城北百步许,源接单县,循沛境东入於
泗。

按《淮安府志》:邳州泗河在州南二里,即泗水,《禹贡》所
载,其源出鲁卞县桃墟,源有四道由西南,过徐又东,
过下邳合沂武二水,东至清河县,又会淮水东入海。
今为黄流淤塞,入会通河,合流东至宿迁入黄河。
武河在州西北五十里,其源出自山东峄县马旺山
许家泉。流经偃武乡,入蛤湖至乾沟口入泗。

沂河在州西一里,地志云沂水出自泰山郡,盖县艾
山。经沂州沂水县流至下邳,西南入泗。

宿迁县运河旧在治西二十步,济汶沂泗诸水合流,
自直河入境,流经小河,以会黄河,自古城入桃源县
界。

皁河,在县北四十里,出港头社下流入泗。

睢宁县泗河,在县西北七十里,源出山东泗水县,西
南过彭城,经下邳入於淮,後因黄河南涉,遂兼并之,
而泗河之名不存矣。

按《桃源县志》:泗河在治北三百步许,源出山东,即徐
邳泗州之下流。

按《清河县志》:大清河口小清河口二河,即泗水之末
流也。

泗水部艺文一

观泗水源记        明乔宇

泗水县东行四十里,至林泉寺,以泗泉在东,又多古
林,故名。明日观李希贤诗于壁,次之出寺,南行折东
数百步,是为泗泉源。自陪尾山并发四穴,相去仅二
丈许,自石罅各殊状,或趵突,或沸如珠,回旋仄出,昼
夜不竭。又有芳树幽花,澄鲜带映,是日晴好,延伫容
与,见诸穴若涌。扶光自内而出,溶溶金色,散于涧外。
复慨然兴起,想吾夫子讲道之所,遂饮泉一勺,又汲
於寺饮其茗,俾不徒经,行於名泉之滨矣。泉北合循
泗水县,西经曲阜,贯兖州至济宁分南北,流南入於
徐州境,北流入於会通河,为其引,以资漕运,利航楫。
又能纳蓼白马嶮泮沂黄诸水,以益其流,是宜与群
泉别,遂篆泗水二大字於泉之石以行。

泗水部艺文二

过泗水         宋苏舜钦

五年六经此,仰首叹劳生。山是往时路,人皆今日情。
机心去国少,尘眼向淮明。物理吾俱晓,漂流安足惊。

同子瞻泛汴泗        苏辙

江湖性终在,平地难久居。绿水雨新涨,扁舟意自如。
河身萦匹素,洪口转千车。愿言弃城市,长竿夜独渔。

泗州泛舟          前人

城东泗水平如席,城头远山涵落日。轻舟鸣桡自生
风,渺渺江湖动颜色。中州过尽石纵横,南去清波头
尽白。岸边怪状如牛马,御尾舳舻谁敢下。榜人出没
须臾间,却立沙头手足乾。客舟一叶久未上,吴牛面
首良间关。风波荡潏未可触,归来百事常艰难。楼中
吹角暮烟起,出城骑火催君还。

泗河           明吴宽

泗源合一水,古河因以名。望之渺千顷,永日汪然清。
荡摇邹峄山,映带兖州城。余波入漕渠,资国功匪轻。
疏濬藉水部,来往劳经营。欲渡免舟楫,石堰筑且平。
临流一纵步,鱼鳖不我惊。即欲穷其源,何惜此数程。
念昔洙泗间,讲业皆诸生。河广岂水然,圣泽惟盈盈。
兹游幸沾溉,自庆非徒行。浴沂效前哲,春服亦既成。

泗水源          陆化淳

灵源陪尾殆天开,一脉勾连百道洄。波面吐吞惊澥
渤,地中倾动自风雷。禹功终古无消息,元化何心任
去来。我欲浮槎到天汉,只疑足下是蓬莱。

饮泗水鲍庄石淙      于慎行

行歌涉沂泗,暂偕鱼鸟欢。碧草夹修逵,炎风吹我冠。
道旁有嘉树,四月秋声寒。俯见石淙水,景色未可殚。
清虚涵云日,滴沥鸣琅玕。主人有逸兴,为我陈盂盘。
鲜鱼坐竹笱,挥手截素湍。莹彻青玉镜,照我颜色丹。
泠泠漱琼液,飞沫尽可餐。祓洛未为盛,临濠惬所观。
驰晖速短炬,走海无停澜。能将双蓬鬓,逐彼两跳丸。
空歌望前路,於此且盘桓。

泉林感兴          戴

言入泗水滨,青山林薄。翛然尘外踪,因之荡烦浊。
迳回山翠深,岩静涧芳落。白玉漱寒流,元珠出冥漠。
泠泠太古音,寥寥万象廓。纷吾爱山水,乘兴屡栖托。
胜赏惬幽襟,素心临丹壑。寤寐宣圣欢,长缨再三濯。
得意不在言,忘怀非外索。无为虚岁华,负此川上乐。

泗水部纪事

《竹书纪年》: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沦没于泗渊。
《左传·襄公十九年》:春,诸侯还自沂上盟于督扬,曰:大
毋侵小,执邾悼公以其伐我,故遂次于泗上。

《徐州志》:春秋时,有琴高者,尝居香城泗水中,以善鼓
琴,为康王舍人。能行彭涓之术,浮游砀间二百余年,
後不知所去。

《战国策》:郢威王帅天下百姓,以与申缚,遇於泗水之
上,而大败申缚。

《韩诗外传》:齐王曰:吾臣有檀子者,使之守南城,则楚
人不敢为寇。泗水上有十二诸侯,皆来朝。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
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

《汉书·项羽传》:汉王已破彭城,收其货赂美人,曰:置酒
高会。羽乃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
军。汉军皆走,迫之谷泗水。臣瓒曰:二水皆在沛郡
彭城。

《论衡》:孝文皇帝之时,赵人新垣平上言:周鼎亡在泗
水中,今河溢通于泗水,臣望东北汾阴,直有金气,意
周鼎出乎。兆见,弗迎,则不至於是。文帝使使治庙汾
阴南临河,欲祠出周鼎,人有上书告新垣平所言神
器事,皆诈也,於是下平事於吏吏治诛,新垣平夫言
周鼎在泗水中,犹新垣平诈言,鼎有神气见也。
《後汉书·桓帝本纪》:永兴二年六月,彭城泗水增长逆
流,诏司隶校尉部刺史曰:蝗灾为害,水变仍至,五谷
不登,人无宿储,其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
《山东通志》:桓帝永兴二年,泗水泛涨,逆流东海兖州
之域。

《吴志·孙亮传》:太平元年二月朔,建业火峻用征,北大
将军文钦计将征魏。八月,先遣钦及骠骑吕据车骑
刘纂镇南朱异,前将军唐咨,军自江都入淮泗。
《英雄记》:刘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败,吏士大小,自相啖
食,穷饿侵偪,欲还下沛,遂使吏请降布。布令备还州,
并势击术,具车马童仆,发遣备妻子,部曲家属,於泗
水上,祖道相乐。

《晋书·景帝本纪》:魏嘉平五年夏五月,吴太傅诸葛恪
围新城,朝议虑其分兵以寇淮泗,欲戍诸水口。
《搜神记》:景帝三年十一月,有白颈乌与黑乌,群斗楚
国吕县,白颈不胜,堕泗水中,死者数千。刘向以为,近
白黑祥也。时楚王戊暴逆无道,刑辱申公,与吴谋反,
乌群斗者,师战之象也。白颈者小,明小者,败也。堕於
水者,将死水地,王戊不悟,遂举兵应吴与汉大战,兵
败而走,至於丹徒,为越人所斩,堕泗水之效也。
《晋书·王濬传》:初,诏书使濬下建平,受杜预节度。濬至
西陵,预与之书曰:足下既摧其西藩,便当径取秣陵,
讨累世之逋寇,释吴人於涂炭。自江入淮,逾於泗汴,
泝河而上,振旅还都,亦旷世一事也。濬大悦。

《宋书·高祖本纪》:慕容超屡为边患,义熙五年二月,大
掠淮北,执阳平太守刘千载,济南太守赵元驱,略千
余家,三月公抗,表北讨。以丹阳尹孟昶监中军留府
事。四月,舟师发京都,泝淮入泗。

《南齐书·高帝本纪》:建元二年闰七月辛巳,遣领军将
军李安民行淮泗。

《魏书·孝静帝本纪》:武定五年九月,萧衍遣其兄子贞
阳侯,渊明帅众寇徐州堰泗水,於寒山灌彭城以应
侯景。

《崔休传》:休字惠盛清河人少孤贫,矫然自立,常参高
祖侍席礼遇。次於宋郭之辈,高祖南伐以北,海王为
尚书,仆射统留台事,以休为尚书左丞,高祖诏休曰:
北海年少,未闲政绩,百揆之务,便以相委。转长史兼
给事黄门侍郎,後从驾南行及车驾还幸彭城,泛舟
泗水,诏在侍筵,观者荣之。

《隋书·薛胄传》:胄,字绍元,河南汾阴人也。除兖州刺史,
先是兖州城东沂泗二水合而南流泛滥大泽中,胄
遂积石堰之,使决。令西注陂泽尽为良田,又通转运
利尽淮海,百姓赖之,号为薛公丰兖渠。

《怀庆府志》:大业元年,帝将巡历淮海,命皇甫仪发丁
夫百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复自板
渚,引河与沁合流入於泗。

《扬州府志》:王巩,字定国,为扬州倅。因居高邮,以诗酒
自娱。从苏轼游,轼守徐,巩往访之,与客游泗水,登魋
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宋史·高宗本纪》:建炎二年冬,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
以阻金兵。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四年三月丙辰,命都水监
开汶泗水,以达京师。

泗水部杂录

《战国策》:齐南以泗为境,东负海,北倚河,而无後患,天
下之国莫强于齐。

《淮南子》: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颍泗。

《论衡书·虚篇传》:书言,孔子当泗水之葬,泗水为之却
流,此言孔子之德能使水,却不湍其墓也。世人信之。
是故儒者称论皆,言孔子之後,当封以泗水,却流为
证如原省之殆,虚言也。夫孔子死,孰与其生。生能操
行,慎道应天,死操行绝。天佑至德故五帝三王招致
瑞应,皆以生存,不以死亡。孔子生时推排不容,故叹
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生时无佑,死反有
报乎。孔子之死,五帝三王之死也。五帝三王无佑,孔
子之死独有天报,是孔子之魂,圣五帝之精,不能神
也。泗水无知为孔子却流,天神使之,然则孔子生时
天神不使,人尊敬如泗水却流,天欲封孔子之後,孔
子生时功德应天,天不封其身,乃欲封其後乎。是盖
水偶自却流,江河之流有回复之处,百川之行或易
道更路,与却流无以异,则泗水却流不为神怪也。

洙水部汇考

曲阜县之洙水

洙水故道,本不可考,但洙泗为圣人设教之地,似有
泗水,不可无洙水。且《桑经》《郦注》,源委井然,虽今古地
名有改,陵谷有变,然游孔林者,度不能不穆然于杏
坛洙泗间也。故特辑成书,以俟更考。

按《水经》:洙水出泰山,盖县临乐山。《地理志》曰:临乐
山,洙水所出,西北至盖入泗水,或作池字,盖字误也。
洙水,自山西北,迳盖县。汉景帝中元五年,封后兄信
为侯国。又西迳泰山东平阳县,春秋宣公八年冬,城
平阳。杜预曰:今泰山平阳县是也。河东有平阳,故此
加东矣。晋武帝元康九年,改为新泰县也。

西南至卞县入于泗,洙水西南流盗泉水注之,泉
出卞城东北卞山之阴。尸子曰:孔子至于暮矣,而不
宿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史记·邹阳传》:注引尸子曰:孔子至胜
母县暮矣,而不宿,而《淮南子》及《盐铁论》并云:里名胜母,曾子不入。
故论撰考谶曰:水
名盗泉,仲尼不漱,即斯泉矣。西北流注于洙水,洙水
又西南流至于卞城西泗水,乱流西南至鲁县东北,
又分为二水,水侧有故城,两水之分会也。洙水西北
流迳孔里,此是谓洙泗之间矣。《春秋》之浚洙,非谓始
导矣,盖深广之耳。洙水又西南枝津出焉,又南迳瑕
丘城东而南入石门,又结石为水门跨于水上也。西
南流世谓之杜武沟,洙水又西南迳南平阳县之显
闾亭,西邾邑也。《春秋襄公二十一年经书》:邾庶其以
漆闾丘来奔者,杜预曰:平阳北有显闾亭。《十三州记》
曰:山阳南平阳县,又有闾丘乡。《从征记》曰:杜谓显闾
丘也。今按漆乡在县东北漆乡东北十里,见有闾丘
乡显闾,非也。然则显闾自是别亭,未知孰是,又南洸
水注之。吕忱曰:洸水出东平,上承汶水,于冈县西阐
亭东。《尔雅》曰:汶别为阐,其曰洛之波矣。一作其由洛之有波矣。
洸水西南流迳盛乡城西,京相璠曰:冈县西南有盛
乡城者也。又南迳泰山宁阳县故城西,汉武帝元朔
三年,封鲁共王子刘恬为侯国,王莽改之曰宁顺也。
又南洙水枝津注之水首受洙,西南流迳瑕丘城北。
又西迳宁阳城南,又西南入于洸水,洸水又西南迳
泰山郡乘丘县,故城东赵肃侯二十年,韩将举,与齐
魏战于乘丘,即此县也。《史记世家》:赵肃侯二十三年,韩举与齐魏战死于桑丘。汉
《地理志》:泰山郡有乘丘,乃史误也。
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
刘将夜为侯国也。洸水又东南流注于洙水,又南至
高平,南入于泗水,西有茅乡城,东去高平三十里,京
相璠曰:今高平县西三十里,有故茅乡城者也。
按《金史·地理志》:兖州曲阜,宋名仙源有泗洙沂水。
按《兖州府志》:洙水在曲阜县西北五里,即泗水之分
流也。《从征记》曰:洙泗二水交于鲁城东北十七里。阙
里,背洙面泗墙,南北一百二十步,东西六十步,今洙
水与泗水不通,上源在孔林之东,止一沟渎,过夫子
墓前,西南流入于沂,其故道不可考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