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

> 經濟彙編 食貨典 食貨總部 彙考二 (第二卷)
 食貨總部彙考二
  唐
唐設戶部及司農寺太府寺等官掌土地人民錢穀
珍寶諸食貨
按唐書百官志戶部尚書侍郎掌天下土地人民錢
穀之政貢賦之差其屬戶部郎中員外郎掌戶口土
田賦役貢獻蠲免優復婣婚繼嗣之事度支郎中員
外郎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涂之利金
部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庫藏出納權衡度量之數倉
部郎中員外郎掌天下軍儲出納租稅祿糧倉廩之
事內府局令丞掌中藏寶貨給納之數司珍典珍掌
珍掌珠珍錢貨司綵典綵掌綵掌錦綵縑帛絲枲掌
藏掌財貨珠寶縑綵司農寺卿少卿掌倉儲委積之
事太原永豐龍門等倉監丞掌倉廩儲積太府寺卿
少卿掌財貨廩藏貿易兩京諸市署令丞掌財貨交
易左藏署令丞監事掌錢帛雜綵右藏署令丞監事
掌金玉珠寶銅鐵骨角齒毛綵畫常平署令丞監事
掌平糴倉儲出納家令寺家令掌飲膳倉儲食官署
令丞掌飲膳酒醴司藏署令丞掌庫藏財貨出納營
繕公主邑司令丞掌公主財貨稟積田園主簿錄事
督封租主家財貨出入
按唐六典司農卿之職掌邦國倉儲委積之事統上
林太倉鉤盾導官四署與諸監之官屬謹其出納而
修其職務少卿為之貳凡京都百官吏祿廩皆仰給
高祖武德元年置官以均天下之貨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唐會要武德元年九月
二十二日詔置常平監官以均天下之貨
高宗永徽六年停諸州貢珠寶禁市肆雕鏤及貨鬻
珠寶金銀等物
按唐書高宗本紀永徽六年十一月戊子停諸州貢
按冊府元龜六年十一月詔少府監非軍國所需宗
廟之用並不須飾以珠玉諸州嘗貢珠寶者並宜停
進其市肆間不得更為雕鏤及貨鬻珠寶金銀等物
龍朔二年六月癸亥禁宗戚獻纂組雕鏤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按冊府元龜龍朔二年六月詔曰比每誕育王子公
主諸親慶賀多進錦繡纂組金銀雕鏤虛有糜費深
乖節儉自今以後即宜並停
元宗開元二年七月乙未焚錦繡珠玉于前殿戊戌
禁采珠玉及為刻鏤器玩珠繩帖縚服者
按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開元九年劉肜表請取山澤之厚利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大唐新語開元九年左
拾遺劉肜上表論鹽鐵曰臣聞漢武帝為政廄馬三
十萬後宮數萬人外討戎夷內興宮室殫匱之甚實
百當今然而財未嘗不足者何也豈非古取山澤而
今取貧人哉取山澤則公利厚而人歸於農取貧人
則公利薄而人去其業故先王之作法也山澤有官
虞衡有職輕重有術禁發有時一則專農二則饒富
濟人盛事也臣實謂當今宜行之夫煮海為鹽採山
鑄錢伐木為室者豐餘之輩也寒而無衣饑而無食
傭賃自資者窮苦之流也若能山海厚利奪豐餘之
人薄斂輕徭免窮苦之子所謂損有餘益不足帝王
之道可不謂然
天寶八載二月戊申引百官於左藏庫縱觀錢幣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本紀云云
天寶 載總計天下歲入錢粟布絹綿數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是時天下歲入
之物租錢二百餘萬緡粟千九百八十餘萬斛庸調
絹七百四十萬匹綿百八十餘萬屯布千三十五萬
餘端
按杜佑通典天寶中天下計帳戶約有八百九十餘
萬計租稅庸調每歲錢粟絹綿布約得五千二百二
十餘萬端疋屯貫石諸色資課及勾剝所獲不在其
中其度支歲計粟則二千五百餘萬石布絹綿二千
七百餘萬端屯疋錢二百餘萬貫自開元及天寶開
拓邊境軍用日增糴米粟三百四十萬疋段給衣則
五百二十萬別支計二百一十萬餽軍食百九十萬
石大凡二千二百六十萬而錫賚之費此不與焉
肅宗至德二載十二月戊午禁珠玉寶鈿平脫金泥
刺繡
按唐書肅宗本紀云云
代宗   年劉晏領天下金穀以羡補乏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 按劉晏傳代宗時晏為轉
運常平鑄錢使與第五琦分領天下金穀常以羨補
乏人不加調而所入自如
廣德二年度支鹽鐵使第五琦請以財賦歸大盈庫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故事天下財賦
歸左藏而太府以時上其數尚書比部覆其出入是
時京師豪將假取不能禁第五琦為度支鹽鐵使請
皆歸大盈庫供天子給賜主以中官自是天下之財
為人君私藏有司不得程其多少
按舊唐書本紀廣德二年以戶部侍郎第五琦專判
度支及諸道鹽鐵轉運鑄錢等使
大曆十四年德宗即位門下侍郎楊炎請出大盈內
庫財物以歸有司詔從之
按唐書德宗本紀大曆十四年五月癸亥即皇帝位
八月甲辰道州司馬楊炎為門下侍郎 按楊炎傳
炎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舊制天下財賦
皆入左藏庫而太府四時以數聞尚書比部覆出納
舉無干欺及第五琦為度支鹽鐵使京師豪將求取
無節琦不能禁乃悉租賦進大盈內庫天子以給取
為便故不復出自是天下公賦為人君私藏有司不
得計贏少而宦官以宂名持簿者三百人奉給其間
根柢連結不可動及炎為相言於帝曰財賦者邦國
大本而生人之喉命天下治亂重輕繫焉先朝權制
以中人領其職五尺宦豎操邦之柄豐儉盈虛雖大
臣不得知則無以計天下利害陛下至德惟人是恤
參計敝纒莫與斯甚臣請出之以歸有司度宮中經
費一歲幾何量數奉入不敢以闕如此然後可以議
政唯陛下審察帝從之乃詔歲中裁取以入大盈度
支具數先聞
按冊府元龜德宗大曆十四年十二月己卯詔曰凡
財庫皆歸左藏庫一用舊式每歲於數中擇精好之
物三五十萬匹進納大盈庫而度支先以全數聞
德宗   年裴延齡以天下歲入不貲請列負賸
等庫以檢盈虛可之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裴延齡傳德宗擢延齡
司農少卿會班宏卒假領度支延齡素不善財計乃
廣鉤距取宿姦老吏與謀以固帝幸因建言左藏天
下歲入不貲耗登不可校請列別舍以檢盈虛於是
以天下宿負八百萬緍析為負庫抽貫三百萬緍為
賸庫樣物三十萬緍為季庫帛以素出以色入者為
月庫帝皆可之然天下負皆窮人償入無期抽貫與
給皆盡樣物與帛固有籍延齡但多其簿最吏員以
詭帝於財用無所加也
興元元年署瓊林大盈二庫別藏貨物以陸贄諫命
撤其署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陸贄傳始帝播遷府藏
委棄衛兵無褚衣至是天下貢奉稍至乃於行在夾
廡署瓊林大盈二庫別藏貢物贄諫以為瓊林大盈
於古無傳舊老皆言開元時貴臣飾巧以求媚建言
都邑賦稅當委有司以制經用其貢獻悉歸天子私
有之蕩心侈欲亦終以餌寇今師旅方殷瘡痛呻吟
之聲未息遽以珍貢私別庫恐群下有所觖望請悉
出以賜有功令後納貢必歸之有司先給軍賞瑰怪
纖麗無得以供是乃散小儲成大儲捐小寶固大寶
也帝悟即撤其署
按通鑑興元元年春正月置瓊林大盈庫於行宮
順宗永貞元年度支請以負賸等六庫復還左藏
按唐書順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永貞初度支言別
庫分藏正物無實益而有吏文之煩詔復還左藏陸
贄奏議云裴延齡於左藏之內分建六庫之名意在
貯贏餘以奉人主私欲
文宗太和二年詔諸道進奉金花銀器及纂組等物
並折兌挺銀綾絹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太和二年五
月庚子詔應諸道進奉內庫四節及降誕進奉金花
銀器并纂組文綾纈雜物並折兌挺銀及綾絹其中
有賜與所須待五年後續有進止
太和三年十一月甲午詔毋獻難成非常之物焚絲
布撩綾機杼
按唐書文宗本紀云云
按冊府元龜三年十一月詔四方並不得輒以雜行
樣難行非常之物為獻其於纖麗若花絲布撩綾之
類並禁斷敕到一月日機杼一切焚棄
宣宗大中 年以延資庫屬宰相收戶部度支鹽鐵
錢帛
按唐書宣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自會昌末置備
邊庫收度支戶部鹽鐵錢物宣宗更號延資庫初以
度支郎中判之至是以屬宰相其任益重戶部歲送
錢帛二十萬度支鹽鐵送者三十萬諸道進奉助軍
錢皆輸焉
  後唐
莊宗同光元年分天下財賦為內外府
按五代史莊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後唐莊宗
既滅梁宦官勸帝分天下財賦為內外府州縣上供
者入外府充給費方鎮貢獻者入內府充宴游及給
賜左右於是外府常虛竭無餘而內府山積及有司
辦郊祀乏勞軍錢郭崇韜受藩鎮餽遺或諫之崇韜
曰吾位兼將相祿賜巨萬豈藉外財但偽梁之世賄
賂成風今河南藩鎮皆梁舊臣主上之仇讎也若拒
其意能無愳乎吾特為國家藏之私室耳至是歲獻
勞軍錢十萬緡因言於上曰臣已傾家所有以助大
禮願陛下亦出內府之財以賜有司上默然久之曰
吾晉陽自有儲蓄可令租庸輦取以相助於是取李
繼韜私第金帛數十萬以益之軍士皆不滿望始怨
恨有離心矣
末帝清泰二年五月庚戌詔不得貢奉寶裝龍鳳雕
鏤刺作組織之物
按五代史末帝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後晉
高祖天福元年詔借率抄括資錢財物委所司置籍
給還
按五代史高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晉高祖初
即位改元天福赦制曰悉力為時罄財助國苟不推
於恩命亦何示於賞酬自舉義以來應借率人戶及
經抄括商旅資財錢物委所司明置文籍候平定之
後當議給還
天福二年馬希範進奇巧百貨
按五代史高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二年十一
月湖南馬希範進金漆柏木銀裝起突龍鳳茶床椅
子踏床子紅羅金銀錦繡褥紅絲網子又進金銀玳
瑁白檀香器皿銀結條假果花樹龍鳳鸞畫鼓等物
又進含膏桃源洞白茅百靈藤渠江南嶽紫蓋峰白
雲洞清花等茶又進蟬翼鍾乳頭香石亭脂木瓜丸
一萬顆藥橄欖子帝覽之謂侍臣曰奇巧蕩心斯何
用耳藥茗可進而丸可食乎但地僻海曲習以成風
來遠之道遽止為難宜令所司與收聞者服其儉德
  後周
太祖廣順元年內出諸珍玩碎於殿庭仍戒今後不
得進奉
按五代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廣順元年
二月內出寶玉器數十有茶籠酒器枕及金銀結鏤
寶裝床几飲食之具碎之於殿庭有一玉杯累擲之
不壞樞密使王峻上請太祖笑而賜之太祖謂侍臣
曰凡為帝王安用此為近聞漢隱與嬖寵嬉戲珍華
寶玩不離於側覆車未遠宜以為鑑仍戒左右今後
凡有珍華悅目之物不得入宮
  遼
太宗   年置市易以通南宋西北諸部及高麗
女直之貨
按遼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太宗得燕置南
京城北有市百物山命有司治其征餘四京及它
州縣貨產懋遷之地置亦如之東平郡城中置看樓
分南北市禺中交易市北午漏下交易市南雄州高
昌渤海亦立互市以通南宋西北諸部高麗之貨故
女直以金帛布蜜蠟諸藥材及鐵离鞨于厥等部
以蛤珠青鼠貂鼠膠魚之皮牛羊駞馬毳罽等物來
易於遼者道路繈屬
景宗乾亨元年獲宋貨物不可勝計
按遼史景宗本紀乾亨元年秋七月癸未耶律沙等
及宋兵戰于高梁河大敗之甲申擊宋餘軍獲兵仗
器甲符印糧饋貨幣不可勝計
聖宗太平七年五月西南路招討司奏陰山中產金
銀請置冶從之復遣使循遼河源求產金銀之所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宋
宋設三司以總國計鹽鐵度支戶部之事皆領之又
有戶部屬金部倉部工部屬虞部并司農寺太府寺
及諸庫司諸場務以掌財貨之政令外則有發運轉
運使提舉茶鹽坑冶市舶等司皆掌諸道貨物
按宋史職官志三司使通管鹽鐵度支戶部號曰計
省掌邦國財用之大計總鹽鐵度支戶部之事以經
天下財賦而均其出入焉鹽鐵掌天下山澤之貨關
市河渠軍器之事以資邦國之用度支掌天下財賦
之數每歲均其有無制其出入以計邦國之用戶部
掌天下戶口稅賦之籍榷酒工作衣儲之事以供邦
國之用三部勾院判官掌勾稽天下所申三部金穀
百物出納帳籍以察其差殊而關防之都磨勘司判
司官掌覆勾三部帳籍以驗出入之數都主轄支收
司判司官掌官物已支未除之數候至所受之處附
籍報所由司而對除之天下上供物至京即日奏之
納畢取其鈔以還本州拘收司判司官掌凡支收財
利未結絕者籍其名件而督之都理欠司判司官掌
理在京及天下欠負官物之籍皆立限以促之都憑
由司判司官掌在京官物支破之事凡部支官物皆
覆視無虛謬則印署而還之支訖復據數送勾而銷
破之戶部掌天下人戶土地錢穀之政令貢賦征役
之事尚書置都拘轄司總領內外財賦之數凡錢穀
帳籍長貳選吏鉤考其屬金部郎中員外郎參掌天
下給納之泉幣計其歲之所輸歸于受藏之府以待
邦國之用鉤考平準市舶榷易商稅香茶鹽礬之數
以周知其登耗視歲額增虧而為之賞罰倉部郎中
員外郎參掌國之倉庾儲積及其給受之事工部屬
虞部郎中員外郎掌山澤苑囿場冶之事辨其地產
而為之厲禁凡金銀銅鐵鉛錫鹽礬皆計其所入登
耗以詔賞罰司農寺卿掌倉儲委積之政令總苑囿
庫務之事而謹其出納少卿為之貳丞參領之太府
寺卿掌邦國財貨之政令及庫藏出納商稅平準貿
易之事少卿為之貳丞參領之左藏東西庫掌受四
方財賦之入以待邦國之經費內藏庫掌受歲計之
餘積以待邦國非常之用奉宸庫掌供內庭凡金玉
珠寶良貨賄藏焉祗候庫掌受錢帛器皿衣服以備
傳詔頒給及殿庭賜予元豐庫掌受諸路積剩及常
平錢物凡封樁者皆入焉雜物庫掌受內外雜輸之
物以備支用都提舉市易司掌提點貿易貨物市易
上界掌斂市之不售貨之滯於民用者乘時貿易市
易下界掌飛錢給券以通邊糴雜買務掌和市百物
凡宮禁官府所需以時供納雜賣場掌受內外幣餘
之物計直以待出貨榷貨務掌折博斛斗金帛之屬
發運使副判官掌經度山澤財貨之源漕淮浙江湖
六路儲廩以輸中都而兼制茶鹽泉寶之政都轉運
使轉運使副使判官掌經度一路財賦而察其登耗
有無以足上供及郡縣之費歲行所部檢察儲積稽
考帳籍提舉茶鹽司掌摘山煮海之利以佐國用提
舉坑冶司掌收山澤之所產及鑄泉貨以給邦國之
用提舉市舶司掌蕃貨海舶征榷貿易之事
太祖乾德三年詔諸州支度經費外凡金帛悉送闕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宋貨財之制多
因於唐自天寶以後天下多事戶口凋秏租稅日削
法既變而用不給故興利者進而征斂名額繁矣方
鎮握重兵皆留財賦自贍其上供殊鮮五代疆境偪
蹙藩鎮益彊率令部曲主場院其屬三司者補大吏
以臨之輸額之外亦私有焉太祖周知其弊及受命
務恢遠略修建法程示之以漸建隆中牧守來朝猶
不貢奉以助軍實乾德三年始詔諸州支度經費外
凡金悉送闕下毋或占留時藩郡有闕稍命文臣
權知所在場務或遣京朝官廷臣鹽臨於是外權始
削而利歸公上條禁文簿漸為精密諸州通判官到
任皆須躬閱帳籍所列官物吏不得以售其姦主庫
吏三年一易市征地課鹽麴之類通判官兵馬都監
縣令等並親臨之見月籍供三司秩滿較其殿最欺
隱者寘於法募告者賞錢三十萬而小民求財報怨
訴訟煩擾未幾除募告之禁
按日知錄唐自行兩稅法以後天下百姓輸賦於州
府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及宋太祖乾德三
年詔諸州支度經費外凡金帛悉送闕下無得占留
自此一錢以上皆歸之朝廷而簿領纖悉特甚於唐
時矣然宋之所以愈弱而不可振者實在此昔人謂
古者藏富於民自漢以後財已不在民矣而猶在郡
國不至盡輦京師是亦漢人之良法也
乾德五年十二月丙辰禁新小鐵鑞等錢疏惡布帛
入粉藥者
按宋史太祖本紀云云
乾德 年以寶藏庫充羨於講武殿後別為內庫以
貯金帛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遵堯錄國初天下貢賦
盡入寶藏庫乾德中所積充羨太祖顧左右曰軍興
飢饉須預為之備若臨事厚斂非長計也當於講武
殿後別為內庫以貯金帛
太宗太平興國 年以儲積益厚分左藏庫為內藏
庫改景福殿庫隸之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凡貨財不領於
有司者則有內藏庫蓋天子之別藏也縣官有鉅費
左藏之積不足給則發內藏佐之宋初諸州貢賦皆
輸左藏庫及取荊湖定巴蜀平嶺南江南諸國珍寶
金帛盡入內府初太祖以帑藏盈溢又於講武殿後
別為內庫嘗謂軍旅饑饉當預為之備不可臨事厚
斂於民太宗嗣位漳泉吳越相次獻地又下太原儲
積益厚分左藏庫為內藏庫令內藏庫使翟裔等於
左藏庫擇上綾羅等物別造帳籍月申樞密院改講
武殿後庫為景福殿庫俾隸內藏其後迺令揀納諸
州上供物具月帳於內東門進入外庭不得預其事
帝因謂左右曰此蓋慮司計之臣不能節約異時用
度有闕復賦率於民朕不以此自供嗜好也自乾德
開寶以來用兵及水旱振給慶澤賜賚有司計度之
所闕者必籍其數以貸於內藏候課賦有餘即償之
淳化後二十五年間歲貸百萬有至三百萬者累歲
不能償則除其籍
太平興國二年分左藏庫貨泉金帛為三庫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太宗實錄太平興國二
年正月丙寅命賈黃中程能馮瓚分掌三庫先是貨
泉與金帛通掌至是以帑藏充溢始命分之
按玉海左藏庫在左長慶門內東廊受天下金銀錢
帛給邦國之用國初止為左藏一庫太平興國二年
正月丙寅分為絲綿金銀匹帛三庫
淳化三年分貨泉金帛為六庫迭為受給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淳化三年分置左
右藏各二庫右藏受之左藏給之俟右藏既盈即復
以給凡六庫迭為受給
淳化四年廢沿江榷貨務置左右計使分掌財賦并
左右藏為四庫又責陳恕等詢三司吏錢穀利病
按宋史太宗本紀四年二月癸亥廢沿江榷貨八務
冬閏月己酉置三司總計度使 按食貨志四年改
三司為總計司左右大計分掌十道財賦令京東西
南北各以五十州為率每州軍歲計金銀錢繒帛芻
粟等費逐路關報總計司總計司置簿左右計使通
計置裁給餘州亦如之未幾復為三部宋聚兵京師
外州無留財天下支用悉出三司故其費寖多太宗
孜孜庶務或親為裁決有司嘗言油衣帟幕損破者
數萬段帝令煮之染以雜色制旗幟數千調退材給
窰務為薪俾擇其可用者造什物數千事其愛民惜
費類此 按陳恕傳四年太宗從魏羽段惟一之請
分三司為十道置左右計使以魏羽董儼分主之召
恕為工部侍郎充總計使判左右計事左右計使分
判十道事復以恕為鹽鐵使時太宗留意金穀召三
司吏李溥等二十七人對於崇政殿詢以計司利害
溥等言條目煩多不可以口占願給筆札以對太宗
遣中黃門送詣相府限五日悉條上之溥等共上七
十一事詔以四十四事付有司行之其十九事下恕
等議可否遣知雜御史張秉中使張崇貴監議令中
書籍其事專檢舉之無致廢格賜溥等白金緡錢悉
補侍禁殿直領其職太宗謂宰相曰溥等條奏事頗
有所長朕嘗語恕等若文章稽古此輩固不可望若
錢穀利病頗自幼至長寢處其中必周知根本卿等
但假以顏色引令剖陳必有所益恕等剛強終不肯
降意詢問呂端對曰耕當問奴織當問婢寇準曰夫
子入太廟每事問乃以貴下賤先有司之義後數日
太宗又曰國家歲入財數倍於唐唐中葉以降藩鎮
擅命征賦多不入公家下陵上替經制隳壞若前代
為得即已致太平豈復煩朕心慮也因召恕等責以
職事曠廢恕等對曰今土宇至廣庶務至繁國用軍
須所費浩瀚又遇諸州凡有災沴必盡蠲其租臣等
每舉榷利朝廷必以侵民為慮皆尼而不行縱使耿
壽昌桑弘羊復生亦所不逮臣等駑力惟盡心簿領
終不足上裨聖治太宗曰卿等清而不通專守繩墨
終不能為國家度長挈大剖煩析滯只如京城倉庫
主吏當改職者簿領中壹處節目未備即至十年五
年不決以致貧無資給轉徙溝壑此卿等之過豈不
傷和氣哉恕等頓首謝
按玉海四年廢右藏庫并之於左分為四庫曰錢金
銀曰絲綿曰生帛疋帛曰雜色疋帛
至道二年以陳恕條奏命官兼判及分理錢穀事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陳恕傳至道二年欲併
三司命官總判其勾院磨勘理欠憑由支收行帳提
點等司令恕條列其事以聞恕奏曰伏以封域寖廣
財穀繁多三司之中簿牒填委朝廷設法督責尤嚴
官吏救過不暇若為三部各設主司擇才非難辦事
亦易事辦過鮮不撓上心此亦一時之良策也其勾
院磨勘兩司出於舊制關防之要莫加於此理欠憑
由二司雖非舊設自理欠失序憑由散落故設二司
專令典掌綱目咸具制置有倫逋欠無失理之名憑
由鮮流散之弊實亦要切不可廢除若兩司併委一
官方及判官一員之事其主轄支收司先因從京支
度財貨轉輸外地此除彼附照驗稽滯若京城得賢
主吏使居此司專行檢轄凡支撥官物便給除破文
憑卻於所司置簿記錄催到收附文記即乃勾銷簿
書取捷之門亦為允當其行帳司近日權置了絕舊
帳帳目告盡司額自除提點司是中旨特置提振三
司廢怠之事固非有司敢得擬議也詔三司都憑由
理欠司宜令為一處命官兼判應諸道逋負官物令
三司逐部理約理欠司但總其所逋之數糾督之餘
悉從恕奏
真宗咸平元年幸景福殿庫閱金帛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咸平元年上嘗幸
景福殿庫閱金帛謂左右曰此庫金帛雖多朕不敢
私用自今非時取索並經三司出納
大中祥符五年重修庫屋貯金銀珠玉錦帛諸色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大中祥符五年
重修庫屋增廣其地既而又以香藥庫儀鸞司屋益
之分為四庫金銀一庫珠玉香藥一庫錦帛一庫錢
一庫金銀珠寶有十色錢有新舊二色錦帛十三色
香藥七色
仁宗天聖二年夏四月辛酉詔三司歲市紬絹非土
產者罷之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天聖四年秋七月辛未減兩川歲輸錦綺易綾紗為
絹以給邊費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明道元年九月丙申皇太后出金銀器易左藏緡錢
二十萬以助修內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景祐四年八月甲午詔三司轉運司毋借常平錢穀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康定元年改康定奉宸庫掌珠寶金銀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宜聖殿五庫在延
福宮一曰宜聖殿內庫二曰穆清殿庫三曰崇聖殿
庫四曰真珠庫五曰崇聖樂器庫康定元年九月合
為一改名康定奉宸庫掌珠寶金銀領以內臣鑄印
給之
皇祐二年春正月壬子命近臣同三司較天下財賦
出入之數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皇祐年覈內藏歲入金帛之數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內藏歲入金帛皇
祐中二百六十五萬七千十一
英宗治平 年覈內藏歲入金帛之數
按宋史英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內藏歲入金帛治
平中一百九十三萬三千五百五十四
神宗   年置內帑庫聚金帛每庫賦詩分揭之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神宗有復幽燕之
志於景福殿內帑庫聚金帛自製四言詩一章曰五
季失圖玁狁孔熾蓺祖造邦思有懲艾爰設內府基
以募士曾孫保之敢忘厥志每庫以詩一字目之儲
積皆滿又別置庫賦詩二十字分揭其上曰每虔夕
惕心妄意遵遺業顧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庫在崇
政殿後
熙寧元年詔立歲輸內藏錢帛之額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神宗臨御之初
詔立歲輸內藏錢帛之額視慶曆上供為數嘗謂輔
臣曰比閱內藏庫籍文具而已財貨出入初無關防
舊以龍腦珍珠鬻於榷貨務數年不輸直亦不鉤考
嘗聞太宗時內藏財庫每千計用一牙錢記之凡名
物不同所用錢色亦異他人莫能曉匣而置之御閣
以參驗帳籍中定數晚年出其錢示真宗曰善保此
足矣今守藏內臣皆不曉帳籍關防之法即命幹當
御藥李舜舉領其事繼詔諸路金銀輸內藏庫者歲
以帳上三司拘催
哲宗元祐元年詔三司所掌錢穀財用事悉歸戶部
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元豐官制既行
三司所掌職務散於六曹諸寺監元祐初司馬光言
今戶部尚書舊三司使之任左曹隸尚書右曹不隸
焉天下之財分而為二視彼有餘視此不足不得移
用宜令尚書兼領左右曹侍郎分職而治舊三司所
掌錢穀財用事有散於五曹及諸寺監者並歸戶部
遂詔尚書省立法有司請以府界諸路在京庫務及
常平等文帳悉歸戶部初熙寧五年患天下文帳之
繁命曾布刪定法式布因請選吏於三司顓為一司
帳司之置始此至元豐三年首尾七八年所設官吏
僅六百人費錢三十九萬緡而勾磨出失陷錢止萬
緡朝廷知其無益遂罷帳司使州郡應上省帳皆歸
轉運司惟錢帛糧草酒麴商稅等別為計帳上戶部
至是令戶部盡收諸路文帳蘇轍時為諫官謂徒益
紛紛請如舊為便不行 按職官志元祐初侍郎司
馬光言天下錢穀之數五曹各得支用戶部不知出
納見在無以量入為出乞令尚書兼領左右曹錢穀
財用事有散在五曹寺監者並歸戶部使尚書周知
其數則利權歸一若選用得人則天下之財庶幾可
理詔尚書省立法
元祐二年始詔編閱內藏庫物戶部侍郎蘇轍言積
財內帑別藏無益宜足轉運司
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元祐元年監察
御史上官均言自新官制蓋有意合理財之局總于
一司故以金部右曹主行內藏受納而奉宸內藏庫
受納又隸太府寺然按其所領不過關通所入名數
為之拘催而已支用多寡不得轉質總領之者止中
官數十人彼惟知謹扃鑰塗牖以為固密爾又安
能鉤考其出入多少與夫所蓄之數哉宜因官制之
意令戶部太府寺於內藏諸庫皆得檢察明年詔內
藏庫物聽以多寡相除置庫百餘年至是始編閱云
 按蘇轍傳二年轍為戶部侍郎言財賦之原出於
四方而委於中都故善為國者藏之於民其次藏之
州郡州郡有餘則轉運司常足轉運司既足則戶部
不困唐制天下賦稅其一上供其一送使其一留州
比之於今上供之數可謂少矣然每有緩急王命一
出舟車相銜大事以濟祖宗以來法制雖殊而諸道
蓄藏之計猶極豐厚是以斂散及時縱合由己利柄
所在所為必成自熙寧以來言利之臣不知本末之
術欲求富國而先困轉運司轉運司既困則上供不
繼上供不繼而戶部亦憊矣兩司既困故內帑別藏
雖積如丘山而委為朽壤無益於筭也
徽宗政和元年五月癸亥詔四川羨餘錢物歸左藏
按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政和二年戶部置都拘轄司總領戶度金倉四部財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職官志云云
宣和七年言者請令戶部周知天下財賦大數而不
失盈虛緩急之宜詔可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宣和七年詔諸
路帥臣監司各條所部當裁省凡目以聞是時天下
財用歲入有御前錢物朝廷錢物戶部錢物其措置
裒斂取索支用各不相知天下財賦多為禁中私財
上溢下漏而民重困言者請令戶部周知大數而不
失盈虛緩急之宜上至宮禁所須下逮吏卒廩餼一
切付之有司格以法度示天下以至公詔可
宣和 年建泉貨幣餘服御玉食器貢等庫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最後建宣和庫
有泉貨幣餘服御玉食器貢等名蓋蔡絛欲效王黼
以應奉司貢獻要寵事不足紀
欽宗靖康元年詔天下以財穀佐軍又令諸路公使
庫及神霄宮金銀盡輸元豐庫
按宋史欽宗本紀靖康元年五月丁卯詔天下有能
以財穀佐軍者有司以名聞推恩有差 按食貨志
靖康元年詔諸路公使庫及神霄宮金銀器皿所在
盡輸元豐庫戶部尚書聶山輒取元豐庫北珠宰相
吳敏白帝言朝廷有元豐大觀庫猶在陛下有內藏
庫朝廷有闕用需於內藏必得旨然後敢取戶部豈
可擅取朝廷庫務物哉若人人得擅取庫物則綱紀
亂矣欽宗然之南渡內藏諸庫貨財之數雖不及前
然兵興用乏亦時取以為助其籍帳之詳莫得而考
則以後宋史多闕云
高宗建炎元年詔常平司見管山澤坑冶依舊隸金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金部掌金帛
貨寶之入以待邦用以年額拘催受給建炎元年詔
常平司見管山澤坑冶並依舊撥隸金部
建炎二年春正月辛卯置行在榷貨務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建炎三年二月乙丑置江寧府榷貨務都茶場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紹興四年夏四月庚辰朔命趙開再任總領四川財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紹興五年置官領兩路茶鹽漕運市易事留四川上
供銀帛充軍費命官措置檢察諸路財用
按宋史高宗本紀五年春正月乙丑罷淮南茶鹽提
刑司置提點兩路公事官一員兼領茶鹽漕運市易
事閏二月己酉留四川上供銀帛就充軍費丁卯命
戶部尚書章誼措置財用三月丙子遣樞密計議官
呂用中等分使兩浙江東西路檢察經總制司財用
紹興十四年蠲諸路逋欠錢帛及米命四川都轉運
司撥錢市紬絹綿輸鄂州總領所
按宋史高宗本紀十四年二月癸巳蠲江浙諸路逋
欠錢帛戊戌初命四川都轉運司歲撥總制司錢百
七十三萬緡市紬絹綿輸于州總領所三月乙卯
蠲江浙京湖積欠上供錢米
紹興十九年春正月甲午罷國信所回易北貨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紹興二十六年蠲積欠內帑錢帛詔臣僚條具四川
財賦利害以聞
按宋史高宗本紀二十六年八月己丑蠲建康府積
欠內帑錢帛九月壬子詔成都潼川兩路漕臣同制
置總領茶馬司審度四川財賦利害條具以聞
紹興三十二年命侍從臺諫上足食足民策禮臣請
以財物歸左藏
按宋史高宗本紀三十二年夏四月己巳命侍從臺
諫條上防秋足食足民策
按玉海紹興休兵後取戶部窠名可必者盡入御前
樁管激賞庫士大夫指為瓊林大盈之比三十二年
四月己亥詔從臣條具足食足民之策禮侍黃中請
用唐楊炎之策歸之左藏
孝宗乾道三年右司諫陳良祐請戒敕戚畹冒禁專
擅貨利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陳良祐傳良祐乾道三
年除右司諫言陛下躬行節儉弗殖貨利或者託肺
腑之親為市井之行以公侯之貴牟商賈之利占田
疇擅山澤甚者發舶舟招蕃賈貿易寶貨靡費金錢
或假德壽或託椒房犯法冒禁專利無厭非所以維
持紀綱保全戚畹願嚴戒敕
乾道六年詔戶部侍郎二人分領諸路財賦廣西路
復行鈔鹽法仍增收通貨錢
按宋史孝宗本紀六年二月乙酉詔戶部侍郎二人
分領諸路財賦丙申廣西路復行鈔鹽法仍增收通
貨錢四十萬緡以備漕計
淳熙六年春正月壬申蠲夔州路上供金銀
按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淳熙九年九月乙未禁蕃舶販易金銀著為令
按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理宗紹定四年冬十月戊寅以安癸仲總領四川財
按宋史理宗本紀云云
淳祐四年以余玠總領四川財賦
按宋史理宗本紀淳祐四年春正月壬寅朔以余玠
華文閣待制依舊四川安撫制置使知重慶府兼四
川總領財賦
寶祐五年二月辛酉命趙葵兼湖廣總領財賦余晦
淮西總領財賦
按宋史理宗本紀云云
開慶元年閏十一月甲申以印應雷為軍器監淮西
總領財賦
按宋史理宗本紀云云
景定四年九月甲申詔趙汝楳為太府少卿淮東總
領財賦
按宋史理宗本紀云云
  金
金仍設戶部太府監及諸使分掌錢穀度支之事
按金史百官志戶部尚書一員侍郎二員郎中二員
員外郎三員郎中而下皆以一員掌戶籍物力婚姻
繼嗣田宅財業鹽鐵酒麴香茶礬錫丹粉坑冶榷場
市易等事一員掌度支國用俸祿恩賜錢帛寶貨貢
賦租稅府庫倉廩積貯權衡度量法式給授職田拘
收官物并照磨計帳等事主事五員女直司二員通
掌戶度金倉等事太府監監少監丞掌出納邦國財
用錢穀之事左藏庫使副使掌金銀珠玉寶貨錢幣
右藏庫使副使掌錦帛絲綿毛褐諸道常課諸色雜
物支應所都監掌宮中出入御前支賜金銀幣帛太
倉使掌九穀廩藏出納之事酒坊使副使掌醞造御
酒及支用諸色酒醴典給署本鉤盾署舊曰鉤盾使
副使掌宮中所用薪炭冰燭市買司更為市買局使
副使掌收買宮中所用果實生料諸物
太祖天輔六年都統杲宗翰敗遼獲其貨寶
按金史太祖本紀天輔六年二月己亥宗翰等敗遼
壬寅都統杲遣使來奏捷并獻所獲貨寶三月都統
杲出青嶺宗翰出瓢嶺追遼主于鴛鴦濼遼主奔西
京宗翰復追至白水濼不及獲其貨寶
太宗天會二年三月己酉朔命宗望以宋歲幣銀絹
分賜將士之有功者
按金史太宗本紀云云
熙宗皇統二年二月辛卯宋使曹勛來許歲幣銀絹
二十五萬兩匹畫淮為界
按金史熙宗本紀云云
海陵天德三年閏月丙子命大官常膳惟進魚肉舊
貢鵝鴨等悉罷之
按金史海陵本紀云云
正隆三年二月甲午遣使檢視隨路金銀銅鐵冶
按金史海陵本紀云云
世宗大定元年十月丁巳出內府金銀器物贍軍
按金史世宗本紀云云
大定二十八年還宋所獻珍玩之物
按金史世宗本紀二十八年二月己丑宋遣使獻先
帝遺留物癸巳宋使辭朝以所獻禮物中玉器五玻
璃器二十及弓劍之屬使還遺宋曰此皆爾國前主
珍玩之物所宜寶藏以無忘追慕今受之義有不忍
歸告爾主使知朕意也
章宗明昌五年九月戊辰初令民買撲隨處金銀銅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宣宗元光二年秋七月壬子除市易用銀及銀與寶
泉私相易之禁
按金史宣宗本紀云云
  元
元設戶部及大司農司併諸院監諸庫司分掌食貨
之事
按元史百官志戶部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掌天下
戶口錢糧田土之政令凡貢賦出納之經金幣轉通
之法府藏委積之實物貨貴賤之直斂散準駁之宜
悉以任之都提舉萬億寶源庫掌寶鈔玉器都提舉
萬億廣源庫掌香藥紙劄諸物都提舉萬億綺源庫
掌諸色段匹都提舉萬億賦源庫掌絲綿布帛諸物
提舉富寧庫掌萬億寶源庫出納金銀之事大都酒
課提舉司掌酒醋榷酤之事檀景等處採金鐵冶都
提舉司掌各冶採金煉鐵榷貨以資國用大都河間
等路都轉運鹽使司掌場榷辦鹽貨以資國用大
司農司凡農桑水利學校饑荒之事悉掌之供膳司
掌供給應需貨買百色生料并桑哥籍入貲產蔚州
戶提領所掌辦白蔥菜宣政院大都提舉資善
庫掌錢帛之事上都利貞庫掌飲膳好事金銀諸物
宣徽院掌供玉食凡稻粱牲牢酒醴蔬菓庶品之物
大禧宗禋院善盈庫掌金銀錢糧之事中政院掌中
宮財賦營造供給并番衛之士湯沐之邑內正司掌
百工營繕之役地產孳畜之儲以供膳服備賜予江
浙等處財賦都總管府豐盈庫掌收本府錢帛遼陽
等處金銀鐵冶都提舉司掌辦金銀鐵等課奉宸
庫掌中藏寶貨錢帛給納之事儲政院典用監掌供
須文成藏珍三庫內府供給段匹寶貨等物江西財
賦提舉司掌事產戶口錢糧等事內宰司柴炭局設
官三員隸徽政院藏珍文成供須三庫分掌金銀珠
玉寶貨段匹絲綿皮氈鞍轡等物提舉備用庫掌出
納田賦財賦差發課程一切錢糧規運等事太府監
內藏庫掌出納御用諸王段匹納失失紗羅絨綿南
綿香貨諸物右藏提點掌收支金銀寶鈔只孫段匹
水晶瑪瑙玉璞諸物左藏提點掌收支常課和買紗
羅布絹絲綿絨錦木綿鋪陳衣服諸物利用監掌出
納皮貨衣物之事熟皮局掌每歲熟造野獸皮貨等
物輭皮局掌內府細色銀鼠野獸諸色皮貨章佩監
異珍庫掌御用珍寶后妃公主首飾寶貝
按字
典無
定宗三年諸王各部遣使徵求貨物
按元史定宗本紀三年諸王及各部遣使於燕京迤
南諸郡徵求貨財弓矢鞍轡之物
憲宗七年十一月遣阿藍荅兒脫因囊加台等詣陝
西等處理算錢穀
按元史憲宗本紀云云
世祖至元五年秋七月壬子詔陝西統軍司兼領軍
民錢穀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十三年立回易庫掌市易幣帛諸物取宋錢穀
之數閱實倉庫又詔歸給人民田廬產業其一應租
稅食貨從實辦之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三年春正月壬申立回易庫于
諸路凡十有一掌市易幣帛諸物二月庚子宋主
率文武百僚詣祥曦殿望闕上表乞為藩輔辛丑伯
顏令張惠阿剌罕董文炳左右司官石天麟楊晦等
入城取軍民錢穀之數閱實倉庫十二月庚寅詔凡
管軍將校及宋官吏有以勢力奪民田廬產業者俾
各歸其主無主則以給附近人民之無生產者其田
租商稅茶鹽酒醋金銀鐵冶竹貨湖泊課程從實辦
至元十六年敕以唐兀帶所掠新附人口牛馬金銀
幣帛等還其民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六年九月己巳樞密院臣言有
唐兀帶者冒禁引軍千餘人於辰溪沅州等處劫掠
新附人千餘口及牛馬金銀幣帛等而麻陽縣達魯
花赤武伯不花為之鄉導敕斬唐兀帶武伯不花餘
減死論以所掠者還其民
至元十九年詔留贓罰鈔及金銀珠玉幣帛以給貧
乏籍阿合馬親屬財產以籍沒財物精好者入內帑
其出納分三庫隸之
按元史世祖本紀十九年夏四月乙巳御史臺臣言
見在贓罰鈔三萬錠金銀珠玉幣帛稱是詔留以給
貧乏者五月己巳籍阿合馬妻子親屬所營資產六
月辛丑籍阿合馬妻子婿奴婢財產冬十月丙申敕
籍沒財物精好者及金銀幣帛入內帑餘付刑部以
待給賜禁中出納分三庫御用寶玉遠方珍異隸內
藏金銀只孫衣段隸右藏常課衣段綺羅縑布隸左
藏設官吏掌鑰者三十二人仍以宦者二十二人董
其事
至元二十年六月丙戌申嚴私易金銀之禁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二十二年弛買賣金銀竹貨魚利之禁立規措
所經營錢穀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二年春正月戊寅以命相詔
天下民間買賣金銀懷孟諸路竹貨江淮以南江河
魚利皆弛其禁二月壬戌中書省臣盧世榮請立規
措所經營錢穀帝從之
至元二十三年禁齎金銀銅錢越海互市敕官領錢
穀隸江南諸路財賦于中書省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三年春正月戊辰朔禁齎金
銀銅錢越海互市三月乙亥以麥朮丁與郭佑並領
錢穀夏四月庚子敕江南諸路財賦並隸中書省
至元二十四年發新鈔金銀與民互市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四年夏四月甲申忻都奏發
新鈔十一萬六百錠銀千五百九十三錠金百兩付
江南各省與民互市
至元二十五年九月庚子從桑哥請營五庫禁中以
貯幣帛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二十六年以所貯幣帛入太府監及萬億庫立
財賦總管府掌所籍宋貲產又為行泉府司歲輸珍
異物遣使鉤考錢穀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六年五月己亥罷永盈庫以
所貯上供幣帛入太府監及萬億庫六月乙亥金剛
奴寇折連怯兒立江淮等處財賦總管府掌所籍宋
謝太后貲產隸中宮閏十月庚寅江西宣慰使胡頤
孫援沙不丁例請至元鈔千錠為行泉府司歲輸珍
異物為息從之丙申遣使鉤考大同錢穀
至元二十七年立興文署掌學田錢穀括闌遺人雜
畜錢帛用沙不丁言賞鉤考錢穀官黥欺侵錢糧官
又以金銀輸內府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七年春正月癸酉立興文署
掌江南學田錢穀五月乙巳括江南闌遺人雜畜錢
帛六月庚辰用江淮省平章沙不丁言以參政王巨
濟鉤考錢穀有能賞鈔五百錠秋七月癸丑江淮省
平章沙不丁以倉庫官盜欺錢糧請依宋法黥而斷
其腕十二月乙未分萬億為四庫以金銀輸內府
至元二十八年徙萬億庫金銀罷鉤考錢穀又聚置
逋負錢穀文卷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八年二月辛未徙萬億庫金
銀入禁中富寧庫十二月辛未御史臺臣言鉤考錢
穀自中統初至今餘三十年更阿合馬桑哥當國設
法已極而其餘黨公取賄賂民不堪命不如罷之有
旨議擬以聞甲戌詔罷鉤考錢穀應昔年逋負錢穀
文卷聚置一室非朕命而視之者有罪仍遣使布告
中外
至元二十九年禁商賈以金銀航海給還楊璉真加
土田人口之隸僧坊者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九年春正月庚子禁商賈私
以金銀航海三月壬戌給還楊璉真加土田人口之
隸僧坊者初楊璉真加重賂桑哥擅發宋諸陵取其
寶玉凡發冢一百有一所戕人命四攘盜詐掠諸贓
為鈔十一萬六千二百錠田二萬三千畝金銀珠玉
寶器稱是省臺諸臣乞正典刑以示天下帝猶貸之
死而給還其人口土田
成宗元貞二年八月丁酉朔禁舶商毋以金銀過海
按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大德二年以歲終檢覆金穀難盡聽憲司於明年檢
覆其未終者
按元史成宗本紀大德二年春正月辛丑御史臺臣
言諸轉運司案牘例以歲終檢覆金穀事繁稽照難
盡奸偽無從知之其未終者宜聽憲司於明年檢覆
從之
大德三年中書省臣言理財失宜帝嘉納之
按元史成宗本紀三年春正月壬辰中書省臣言比
年公帑所費動輒鉅萬歲入之數不支半歲自餘皆
借及別支臣恐理財失宜鈔法亦壞帝嘉納之
大德四年詔諸位下事關錢穀者毋輒入聞
按元史成宗本紀四年五月癸未左丞相荅刺罕遣
使來言橫費不節府庫漸虛詔自今諸位下事關錢
穀者毋輒入聞
大德六年命江浙平章阿里專領財賦
按元史成宗本紀六年春正月丁未命江浙平章阿
里專領其省財賦
大德七年禁金銀絲線等物下番命籍沒朱清張瑄
法忽魯丁貨財
按元史成宗本紀七年二月壬午禁諸人毋以金銀
絲線等物下番閏五月癸未命江浙行省右丞董士
選發所籍朱清張瑄貨財赴京師其海外未還商舶
至則依例籍沒八月庚子中書省臣言法忽魯丁輸
運和林軍糧其負欠計二十五萬餘石近監察御史
亦言其侵匿官錢十三萬餘錠臣等議遣官徵之不
足則籍沒其財產從之
大德十一年武宗即位詔立尚書省綜理財用命諸
臣議用銀鈔銅錢
按元史武宗本紀十一年五月甲申即位於上都九
月甲申詔立尚書省分理財用辛卯御史臺臣言至
元中阿合馬綜理財用立尚書省三載併入中書其
後桑哥用事復立尚書省事敗又併入中書粵自大
德五年以來四方地震水災歲仍不登百姓重困便
民之政正在今日頃又聞為總理財用立尚書省如
是則必增置所司濫設官吏殆非益民之事也且綜
理財用在人為之若止命中書整飭未見不可臣等
隱而不言懼將獲罪帝曰卿言良是此三臣願任其
事姑聽其行焉十一月丁卯闊兒伯牙里言更用銀
鈔銅錢便命中書與樞密院御史臺集賢翰林諸老
臣集議以聞己巳中書省臣阿沙不花孛羅鐵木兒
言臣等與闊兒伯牙里面論折銀鈔銅錢非便有旨
卿等以為不便勿行可也
武宗至大元年敕自今請奏金銀者抵罪以釋教都
總管朵兒只八兼領囊八地產錢物
按元史武宗本紀至大元年秋七月庚申敕以金銀
歲入數少自今毋問何人以金銀為請奏及托之奏
者皆抵罪冬十月甲辰從帝師請以釋教都總管朵
兒只八兼領囊八地產錢物為都總管府達魯花赤
總其財賦
仁宗皇慶元年秋七月辛丑徙中都內帑金銀器歸
太府監
按元史仁宗本紀云云
延祐七年三月庚寅英宗即位夏四月己未命平章
政事王毅等徵理在京諸倉庫糧帛虧額
按元史英宗本紀云云
英宗至治二年三月丙戌禁子女金銀絲綿下番十
二月癸未禁近侍奏取沒入錢物
按元史英宗本紀云云
至治三年罷諸金銀冶聽民採鍊
按元史英宗本紀三年春正月壬寅罷上都雲州興
和宣德蔚州奉聖州及雞鳴山房山黃蘆三諸金
銀冶聽民採鍊以十分之三輸官
泰定帝泰定元年冬十月戊午立壽福總管府典錢
穀事
按元史泰定帝本紀云云
泰定四年春正月壬子以中政院金銀鐵冶歸中書
戊午命市珠寶首飾
按元史泰定帝本紀云云
文宗天曆元年冬十月癸丑覈上都倉庫錢穀十二
月丙午御史臺臣言也先捏將兵所至俘掠子女貨
財詔籍其家甲寅以王禪妻金珠首飾歸中宮
按元史文宗本紀云云
天曆二年明宗即位于和寧之北文宗命有司奉金
銀幣帛詣行在文宗復即位敕百司毋得奏請所儲
金銀鈔幣是歲會賦入之數
按元史明宗本紀天曆二年正月丙戌帝即位于和
寧之北扈行諸王大臣咸入賀前翰林學士承旨不
答失里以太府太監沙剌班輦金銀幣帛至 按文
宗本紀二年三月辛酉奉皇帝寶于明宗行在所復
命有司奉金千五百兩銀七千五百兩幣帛各四百
匹及金腰帶二十詣行在所以備賜予八月己亥帝
復即位于上都九月癸亥敕宣徽院所儲金銀鈔幣
百司毋得奏請是歲會賦入之數金三百二十七鋌
銀千一百六十九鋌鈔九百二十九萬七千八百鋌
幣帛四十萬七千五百匹絲八十八萬四千四百五
十斤綿七萬六百四十五斤糧千九十六萬五十三
至順元年以錢穀出納無經敕具實上省部考覈
按元史文宗本紀至順元年六月癸巳御史臺臣言
宣徽院錢穀出納無經以上供飲膳冒昧者多不稽
其案牘則弊日滋宜如舊制具實上之省部以備考
覈從之
順帝至正十三年十一月乙酉立典藏庫貯皇太子
錢帛
按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