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赭山

输入历史地名:

赭山

①在今安徽芜湖市北。以山石丹赤得名。相传唐开元间新罗僧金乔觉曾驻于此。《明一统志》 卷15太平府: 赭山 “在芜湖县东北五里。《江南志》,汉丹阳郡北有赭山丹赤,故郡名丹阳”,此说显系附会。

②在今浙江萧山市东北三十四里赭山镇。《水经·沔水注》: “江水又东径赭山南”。宋 《淳祐临安志》 卷9: 赭山 “滨海,产盐,有盐场”。《方舆纪要》 卷90嘉兴府海宁县: 赭山 “土石皆赤,因名”。原在钱塘江北岸,南与萧山县龛山隔江而峙,后江道北移,隔在江南。


(1)山名。(1)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东北。以山石呈赭色,故名。古与龛山隔钱塘江对峙,为江海门户。后江流北移,此山与龛山同处江南。(2)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心。主要有大小二峰:大赭山高84.8米,小赭山高67.9米,因其山石土呈殷红色,故名。传说春秋战国时,干将在其东北的神山造剑时,炉火烧冶而成。山巅有“一览亭”,西南山腰处有号称“小九华”的“广济寺”,寺后赭塔,规模宏大,“赭塔晴岚”为“芜湖八景”之一。建国后辟为公园。为市重要游览胜地。(2)集镇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东北部、钱塘江南岸。属南阳镇。人口1100。以赭山得名。赭山因土石皆赤得名。产稻、棉花、油菜籽等。有农药、建材、酿酒等厂。有公路通城区。与龛山隔江而峙,为钱塘江入海口(南大门)。明为抗倭戍守重地。


【检索赭山 ==>】 古籍全文检索:赭山     全站站内检索:赭山

罗坊
罗坊会议会址
罗坊镇
罗护守捉
罗护镇
罗严州
罗克伦
罗苏亭
罗村
罗村站
罗村寨
罗来州长官司
罗县
罗围县
罗针墟
罗秀
罗秀山
罗秀墟
罗佐关
罗佐州
罗伽部
罗余县
罗甸县
罗甸国
罗汭
罗沟堡
罗没宁堡
罗君寻城
罗局镇
罗阿县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