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南东故县村。《元和志》 卷17枣强县: “其地枣木强盛,故曰枣强。” 东汉废。三国魏复置,属安平郡。西晋属安平国。北魏神瑞二年 (415) 废入广川县,太和二十二年 (498) 复置,属长乐郡。北齐天保七年 (556) 移治今景县西南广川乡。隋开皇二年(582) 又移治今枣强县东前旧县村,属冀州。大业初属信都郡。唐属冀州。北宋熙宁元年 (1068) 废入信都县,十年复置,仍属冀州。金天会十年 (1132)移治今枣强县。清初属正定府,雍正二年 (1724)仍属冀州。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东南部。属衡水市。面积892平方千米。人口37.5万。辖6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枣强镇。战国时赵于此筑煮枣城。西汉元朔三年(前126年)置枣强县,治今东、西故县村,属清河郡。以枣木强盛得名。《元和郡县志》冀州枣强县:“其地枣木强盛,故曰枣强。”北魏神瑞二年(415年)省入广川县,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复置,属长乐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广川、索卢县省入,并徙治广川故城(今广川村)。隋开皇二年(582年)徙治今前、后旧县村,属冀州,后改属信都郡。唐属冀州。金天会十年(1132年)徙治今址,属冀州。元、明、清因之。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衡水专区,1958年并入衡水县,1962年复设枣强县,属衡水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6年划归衡水市。地处河北平原东部,为古黄河、漳河冲积平原。有清凉江、索泸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有皮毛加工、纺织、化工等工业。大营皮毛加工为传统手工业,远近闻名。京九铁路和衡大、邢德、枣南、枣冀等公路纵横境内。古迹有西汉名儒董仲舒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