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兴隆镇

输入历史地名:

兴隆镇

①旧名三里三镇。即今黑龙江省明水县。清宣统三年(1911)改名兴隆镇。民国白眉初《满洲三省地志》卷3:“拜泉县西南八十里三里三镇,又名兴隆镇。”

②清置,属巴彦州。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巴彦县西北兴隆镇。《清史稿·地理志》 巴彦州:“西北:兴隆镇州判。”民国设县佐。

③清置,属潜江县。在今湖北天门市西南。《清一统志·安陆府》:兴隆镇“在潜江县北十五里。为水陆要冲”。


(1)在河北省兴隆县中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93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人口 8000。因兴隆山得名。原为清东陵“后龙风水禁地”,1914年开禁后商贾云集,渐趋繁荣。1931年始为县治。1956年设城关镇,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镇,1989年改今名。主产玉米、谷子、高粱,盛产梨、苹果、红果。有铸造、建材、印刷、果酒、罐头、服装等厂。京承铁路及112国道、京建公路经此。(2)在辽宁省新民市东部。面积138.8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人口 2840。原名五十家子,1905年设火车站,取邻村兴隆店为站名,故名。1956年设五十家子乡、孤家子乡、祝家子乡,1958年合并设兴隆店乡,同年改兴隆店公社。1961年改兴隆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置镇。辽河经此。主产稻、玉米等。有机械、塑料、服装、纸制品等厂。京哈铁路、304国道经此。(3)在吉林省九台市北部偏西。面积188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赵朝阳沟,人口730。取镇内屯名为镇名,求吉祥。1956年设兴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2001年春阳乡撤销并入。主产稻、玉米。有农机修配、制砖等厂。九德公路经此。(4)在吉林省双辽市北部。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有,人口610。取吉祥意而名。1956年设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置镇。农牧并重。有综合加工厂和采石场。203国道经此。(5)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区南部。面积65.8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乜河村,人口 6990。1937年设兴隆区,1949年改第十区。1956年改兴隆乡,1958年改上游公社,1959年改兴隆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改镇。产玉米、大豆、小麦等。有机械、化工、纺织、建材、造纸等厂。201国道经此。(6)在黑龙江省巴彦县西北部。面积201.3平方千米。人口9.5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人口4.3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兴隆镇,1912年改第四保公所,1939年改兴隆街公所。1950年改第十一区,1958年改兴隆公社,1980年复镇。主产玉米、大豆等。有草编、刺绣、机械制造、粮油加工、化工等厂。是县西北部工业城镇和农副产品集散地。滨北铁路经此,公路通巴彦、洼兴等地。(7)在黑龙江省友谊县西部。面积218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村,人口 4390。1946年设兴隆区,1950年改第九区。1956年设兴隆乡,1958年改公社,1985年改镇。产玉米、大豆、小麦、稻等。有粮油加工、建材等厂。福前铁路经此。公路通福利、友谊、宝清等地。(8)在江苏省扬中市中部,东、西临长江。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人口 5000。清光绪初年名青龙镇,宣统三年(1911年)以谐音改今名。1949年为兴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置镇。2001年三跃镇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及生猪、淡水鱼等。有针织服装、塑料编织、仪表、塑料、化工、丝绸等厂。新八等公路经此。有烈士纪念碑。古迹有东岳庙。(9)在山东省临邑县西南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寺,人口950。明代建村。1940年侵华日军占古刹兴隆寺为据点,标今名。镇境解放后为第四区,建国后称老屯区。1956年改称兴隆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置镇。2000年田口乡并入。土马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棉花。有染织、绳经、草编等厂。永莘公路经此。(10)在河南省社旗县中部。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保其岗,人口270。因境内兴隆村得名。在唐河东岸,清代时为一码头,商业兴隆,故名。1975年建吕楼公社,1982年改兴隆镇公社,1983年改兴隆镇。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芝麻等。有面粉、综合修理等厂。公路北接南驻公路。古迹有茅草寺遗址。(11)在湖北省枣阳市东部。面积188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人口2万。传清末有李氏兄弟名兴隆、兴集在此开设茶馆,逐步成集,称兴隆集。1951年属枣阳县第十二区,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属兴隆区,1975年置兴隆公社,1984年改置镇。华阳河由南注入滚河。主产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有车床、电子仪器、农机等厂。为市东部农副产品集散地。汉丹铁路、316国道经此。(12)在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境北部。面积103.1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牌坊边,人口 1000。明置晃州驿,清置晃州汛皆在此地。由于开发较早,水陆交通便利,因而商旅不绝,故谓兴隆,名由此得之。1958年为沙湾乡,因与洪江市沙湾乡同名,又恢复兴隆乡,后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9年置镇。产稻、玉米、大豆、油茶、柑橘、板栗。县卷烟厂、酒厂、造纸厂等设此。湘黔铁路经此,设新晃站。302国道横贯东西。(13)在重庆市渝北区西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街道,人口 1670。明末建场,镇以场名。1929年置兴隆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3年与杜家乡、广佛乡合并建兴隆镇。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等。有川东气矿采气单位及采煤、建材、酿造等厂矿。210国道纵贯境内。(14)在重庆南川市西郊。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场,人口 1310。清乾隆时建场。1940年设乡。1949年后仍设兴隆场乡,1992年建兴隆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甘薯。有红茶、造纸、啤酒等厂。南大、南巴公路经此。(15)在重庆市奉节县南部。面积98.3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三角坝,人口690。以镇境内原有兴隆寺得名。明、清属土字乡,1942年从土字乡分出设兴隆乡。1958年建兴隆公社,1983年复乡。1991年并入三桥、新贺乡置兴隆镇。主产玉米、薯类。特产木耳、香蕈、党参、生漆。有水电、水泥、林木加工、修配等厂。为县境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奉恩公路经此。(16)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部。面积180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坪,人口 1200。1924年置兴隆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2000年置镇。产稻、玉米、生漆、油桐、乌桕等。有粮油加工、农机等厂。酉来公路经此。(17)在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中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人口500。传因一商人在此开店兴隆,故名。1949年为兴隆乡,1962年改为公社,1984年复乡,1995年置镇。主产姜、黄麻、薏苡、甘蔗等。有采盐、砖瓦、化工、榨油等业。产天然气等。贡井盐厂采卤车间驻此。通公路。(18)在四川省广汉市北部。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人口700。因原有兴隆渡,故名。1949年为兴隆乡,1958年为公社,1981年复乡,1994年置镇。有皮革、曲酒、粮油加工等业。“房湖大曲”有名。广金公路经此。(19)在四川省绵竹市中部。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人口 1200。清末以米市著称。1949年为兴隆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置镇。有节能材料、石膏板、水泥预制等业。绵安公路经此。有三国魏将邓艾冢遗址。(20)在四川省双流县东南部。面积41.8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场,人口 3200。1949年为兴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2001年置镇。为县水稻制种基地和水果、草莓、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有机砖、榨油等企业。有公路经此。(21)在四川省中江县西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人口 2500。古称梅花镇,明建龚市镇,清初以“兴隆发达”之意名兴隆场。1949年为兴安乡,1951年更名为兴隆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乡,1988年建镇。有炼铁、机砖、织袜、榨油、酿酒等业。历为著名牛市,每年春季举行赛牛交易会。赵淮公路经此。(22)在四川省泸定县东部。面积106平方千米。人口1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人口800。清设驿站名龙巴铺,后因集市日益兴隆成集后更今名。1949年为兴隆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改镇。有红色花岗石、石灰石、煤、铅、锌等矿。花椒产量居全县之首。泸石公路经此。有白马古墓、宁远寺、化林营、观音阁等名胜古迹。 (23)在四川省安岳县南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人口 2400。清代建场。以“生意兴隆”之意而得名。1949年为兴隆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置镇。主产棉花、油菜籽、蚕茧、生猪等。为县油桐、柠檬、用材林生产基地。有酿酒、建筑、农机修配、五金、农副产品加工等业。为农副产品集散地。通公路。大成山有烈士陵园。(24)在四川省岳池县北部。面积62.2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人口 1080。清设驿站,后渐成集。1949年为兴隆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2年置镇,高升乡并入。产油菜籽、蚕茧、水果。特产黄龙香米,昔为贡品。有生物化工、酿酒、粮食加工等厂及林场。(25)在贵州省安龙县东南部。面积188.5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狗场,人口 4000。1950年为兴隆乡,1953年分置木城、冗华、石盘三乡。1959年置兴隆公社。1962年分置木城、冗华、石盘三公社,1992年合并置镇。主产稻、玉米、小麦。324国道经此。名胜古迹有兴隆一线天、仙鹤坪。(26)在贵州省湄潭县中部偏东。面积146平方千米。人口3.4万,其中有土家、仡佬、苗等少数民族。镇人民政府驻兴隆村,人口 2150。地名取集市兴旺隆盛之意。1932年置兴隆、凤仪、龙潜等乡,1953年析置兴隆、凤凰、大芦、庙塘、水龙等乡,此后多有变更调整。1992年以兴隆场、水洼子、庙塘、大芦四乡合并置兴隆镇。多为丘陵地,是县内重要粮油产区。有酿酒、综合加工等厂。附近有大片茶园。湄黄公路经此。(27)在陕西省泾阳县西北部。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庄,人口 2360。相传山西籍人始居,原名山西庄。清光绪年间改今名。1956年设兴隆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有机械加工、农机等厂。有公路通桥底镇、县城。(28)在陕西省平利县北部。面积206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厂,人口450。以境内新厂、龙王庙二村名首字“新龙”谐音“兴隆”得名。1952年设兴隆乡,1962年设公社,1983年复设乡。1996年与中坪、冠河二乡合并设兴隆镇。主产玉米、小麦、稻,盛产茶叶、生漆、油桐、蚕茧、松脂、烟草。有公路接316国道。(29)在陕西省镇巴县东北偏中部。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场,人口 1250。原名五块石,清道光四年(1824年)淹没于水,八年后建新村,取“兴旺昌盛”意命名兴隆场。1949年设中市乡,1961年改设兴隆公社,1983年设兴隆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与青狮乡合并设兴隆镇。主产玉米、稻、小麦,并产茶叶、核桃、蚕茧、板栗、香菇。为县东北部农副产品交易地。有公路接210国道。(30)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东南部。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兴隆,人口 2840。清立集市,后以吉祥意改今名。1953年由隆德县划归西吉县。1958年设兴隆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置镇。为县内粮食主产区之一。主产小麦、玉米。有农机修配、亚麻、乳制品、砖瓦、淀粉加工等厂。建有大型农贸市场。是县境南部及邻县毗邻地区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中静公路经此。


【检索兴隆镇 ==>】 古籍全文检索:兴隆镇     全站站内检索:兴隆镇

石照亭
石路
石锥山
石锥壁
石塍溪
石新妇山
石漠
石溪
石溪市
石溪洞长官司
石溪镇
石溜山
石滚河集
石滩墟
石㜑堡
石塞城
石窦堰
石窟司
石窟寺
石窟岩
石窟河
石窟溪
石窟镇
石碧潭镇
石墙堡
石榴山
石榴关
石榴江
石榴红
石榴花塔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