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扬州

输入历史地名:

扬州

①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周礼·职方》:“东南曰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曰扬州。”“”指淮河,“海”指东海,“”指长江。

②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英山、黄梅、广济,河南固始、商城等县市地。东汉时治所在历阳县(今安徽和县),末年移治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魏、吴各置扬州,魏治在寿春,吴治建业(今南京市)。西晋灭吴后复合,治所在建邺(原建业改名,后又改建康)。其后辖境渐小。隋开皇九年(589)改为蒋州,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七年(624)又改名蒋州,次年复名扬州。九年(626)移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

③十六国前秦置,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三里)。后废。

④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置,治所在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大业初改为江都郡,天宝元年(742)改为广陵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扬州。五代吴都此,改为江都府。后周显德中复为扬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扬州路。


(1)古邑名。又作阳州。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鲁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齐子尾害闾丘婴,欲杀之,使帅师以伐扬州,即此。后属齐。(2)古地区名。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周礼·职方》:“东南曰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曰扬州。”“”指淮水,“海”指东海,“”指长江。(3)州名。(1)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淮河和江苏省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省英山、黄梅、武穴,河南省固始、商城等县地。东汉治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移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魏、吴各置扬州:魏治寿春,吴治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复合,治建邺(后改名建康,今南京市)。其后辖境渐小。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名蒋州,移治石头城(今南京市清凉山),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扬州,七年又改名蒋州,翌年复名扬州,九年移治江都(今江苏扬州市)。(2)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吴州置,治江都(今江苏扬州市)。大业初改为江都郡。唐武德九年复改邗州为扬州,仍治江都。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扬州、泰州、江都、高邮、兴化、六合、泰兴、海安、如皋、姜堰和安徽省天长等市县地。为淮南道治。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广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扬州。五代吴改为江都府,周显德中复为扬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路。唐时经济、文化繁荣,有“扬一益二”之称。


【检索扬州 ==>】 古籍全文检索:扬州     全站站内检索:扬州

五道沟镇
五强溪镇
五十家子镇
五大连池市
五大连池镇
五女山山城
五龙背温泉
五里甸子镇
五大连池火山
五里牌石油村
五河县城关镇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五强溪水利枢纽工程
支口
支罗寨
支提山
支旗寨
卅铺镇
不偏
不磨
不二门
不老山
不夜城
不剌城
不耐县
不羹城(羹láng)
不老屯镇
太安
太坡
太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