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永清县

输入历史地名:

永清县

①北周保定二年(562)改大洪县置,属迁州。治所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隋属房陵郡。唐属房州。北宋开宝中废。

②唐天宝元年(742)改会昌县置,属范阳郡。治所即今河北永清县。辽属析津府。金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明属顺天府。民国初属京兆尹。1928年直属河北省。

③五代周显德六年(959)置于益津关,为霸州治。治所即今河北霸州市。北宋景祐二年(1035)废入文安县。

④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南安县置,属南安路。治所即今江西上犹县。十七年(1280)复名南安县。


(1)古县名。(1)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改大洪县置,治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属光迁郡。隋属房陵郡。唐属房州。北宋开宝中废入房陵县。(2)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置,治今河北省霸州市。为霸州治。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并入文安县。(3)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以南安县改名,治今江西省上犹县。属南安路。次年改名上犹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中部。属廊坊市。面积774平方千米。人口36.8万。辖5镇、5乡(含1回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唐时取“边境永清”之意;一曰因境内永定河水流湍急,浑浊多沙,时常为患,故取“河水永清”之意为名。春秋战国为燕国地。东汉以后为安次县地。唐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置武隆县。景云元年(710年)改名会昌县。天宝元年(742年)更名永清县,治今县城,属幽州。辽属析津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改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总管府。明初属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顺天府。清因之。1914年属京兆特别区,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58年并入霸县,1961年复置。1968年属天津地区。1973年改属廊坊地区。1988年撤销廊坊地区,划归廊坊市。地处海河平原,白洋淀、文安洼区北部。永定河流经北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甘薯。为省出口棉花生产基地县。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化工、编织、建材、机械等工业。廊霸等公路经此。古迹有大辛阁石塔。


【检索永清县 ==>】 古籍全文检索:永清县     全站站内检索:永清县

七甸
七街
七方镇
七甲镇
七圩镇
七汲镇
七坊镇
七步镇
七里岗
七里泷
七里站
七里铺
七里湖
七里碥
七里寨
七邻湾
七沟镇
七贤镇
七舍镇
七房董
七柏榔
七拱镇
七指岭
七星区
七桥镇
七都镇
七逕镇
七家镇
七堵区
七营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