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玉虚洞

输入历史地名:

玉虚洞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香溪镇东四里谭家山麓。《寰宇记》卷148归州兴山县:“玉虚洞在县南五十里。唐天宝五载,其洞忽开,可容千人。”南宋陆游《入蜀记》:“过白狗峡,泊舟兴山口。肩舆游玉虚洞。去江岸五里许,隔一溪,所谓香溪也。……过溪又里余,洞门小,才袤丈,既入则极大,可容数百人,宏敞壮丽,如入大宫殿中。有石成幢盖、幡旗、芝草、竹笋、仙人、龙虎鸟兽之属,千状万态莫不逼真。其绝异者,东石正圆如日,西石半规如月。予平生所见岩窦无能及者。”其下即香溪。《清一统志·宜昌府》 引《州志》:“洞有三:中曰玉虚,旁有二小洞,一名青莲,一名水帘。”


(1)在福建省明溪县城北郊蟠龙山下,距城2千米。曾被徐霞客喻为“武夷三绝”之一。相传古时这里常有龙蛇作祟,由玉虚仙翁下凡镇服,故名。又因洞门滴水涓涓,又名滴水岩。分上下两洞。上洞为主洞,分前、中、后三洞:后洞约50平方米,暗同黄昏,巉岩危石,崎岖不平;中洞约200平方米,有祥云岩、接仙桥、跃鲤岩、狮子岩、佛头石、天鼓和石竹等近百处景物。其中尤以天鼓、虚鸣窍最妙,用鞋、笠轻拍,即嘭、嘭作响,经久不息;前洞豁亮平坦,约100多平方米,有天泉、天池、仙枪、仙戟、仙剑和南天门等景致。下洞名听泉台,有困鲤石、洞底日月、天河等数十处胜景。径曲廊回,有两条甬道可通上洞。洞前峭壁上镌有“玉虚洞天”四个大字和宋以来题刻50多处。(2)在湖北省秭归县香溪镇东2千米许的谭家山麓、香溪河畔。相传唐天宝五载(746年)发现。洞门呈半月形,洞口刻有“玉虚洞天”四字。进洞门右行,下石阶五十余级,即达洞之内厅,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形,平面纵长约85米、宽约40米、高约50米,约 3600 多平方米,宏敞壮丽,浑如地下宫殿。洞中清泉长滴,钟乳石附于四壁者形如龙虎、仙人、鸟兽;垂于洞顶者状如旗幡、宝盖、宫灯,绚丽多姿。壁间垂一巨型钟乳石,似盘龙大柱,高10余米,尤为绝异。据记载,唐代李白、杜甫,宋代陆游均曾游此。洞中有宋人谢崇初等留下的摩崖题刻和清人甘立朝等撰《游玉虚洞记》碑刻。


【检索玉虚洞 ==>】 古籍全文检索:玉虚洞     全站站内检索:玉虚洞

多摩梨帝国
多融山
多融县
凫口
凫山
凫山县
凫阳岭
邬子口
邬子寨
邬阳关
邬县
邬国
邬泽
邬城泊
邬家地
邬家桥镇
邬聚
色扎宗
色仁孜宗
色尔札
色尔蚌喀喇山
色尔腾海
色必塘
色达
色伦苏山
色许
色如错
色克吉
色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