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以身殉国

输入历史典故:

以身殉国

把自己献给国家。即尽忠报国的意思。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志》:“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以身殉国,壹意而已。”亦作“以身许国”。《晋书.周处传》:“既悟其奸萌,札与臣等便以身许国,死而后已,札亦寻取枭夷。”宋.秦观《任臣下》:“夫骨鲠自信,以身许国,不为利害之所挠屈者,所谓大节也。”亦作“以身报国”。《魏书.辛雄传》:“卿等备位纳言,当以身报国。”


偏正 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国家利益而牺牲生命。《初学记》引《周处别传》:“(周处)仰天叹曰:‘有进无退,~。’遂战而死。”△褒义。用于为国而牺牲的烈士。→以身殉职以身许国 以身报国 为国捐躯 ↔图身忘国。也作“以身报国”。


【词语以身殉国 ==>】  成语:以身殉国    汉语大词典:以身殉国
【检索以身殉国 ==>】 古籍全文检索:以身殉国     全站站内检索:以身殉国

悬诸日月而不刊
悲从中来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惄如调饥
情之所钟,正在吾辈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情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
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
惟刑之恤
惟圣知圣,惟贤知贤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惟日不足
惟精惟一
惟贤知贤,惟圣知圣
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惠然肯来
惠而不知为政
惠而不费
惠而好我
意豁如也
愚者闇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愚而好自用
慎言其余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成事不说,既往不咎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我似老牛鞭不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