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医部 > 其他医学 >

伤寒心境别集

伤寒心境别集

伤寒心镜别集 金 张从正

  伤寒
  (第一节)伤寒论双解散
  守真制双解散,通圣益元各七八分,入生姜葱白煎,解伤寒三二日,间以其初觉,亦伤寒疑似之间,解表恐伤于内,然攻里恐伤于表,故制双解以其表里齐见俱解,甚为得法,然间有不解,犹未尽善也。子和增作法,亦用前药煎一碗,令饮其半探引出风痰,次服一半仍用酸辣汤投之,使近火衣被覆盖汗出则解八九分矣。此法子和得之规绳之入,世所未知也。
  (第二节)论发汗
  世人只知桂枝麻黄发汗,独不知凉药能汗,大有尽善者。热药汗不出者反益病,凉药发之百无一损。素问云:辛甘发散为阳,白粥配葱食之便能发汗,益元加薄荷亦能发汗,承气用姜枣煎以辛甘发散之意。守真双解子和演为吐法,岂非凉药亦能发汗也。
  (第三节)论攻里
  攻里之药当用寒凉,世人畏之是不知药随病而俱出,何曾留于中乎。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乃亡。此语惑人久矣,鲜有解者,因有知几穷理,偶于守真医书注中稍见其意,此阳实阴实,阳实发散,阴实宣泄,不同实谓不受病也。阴实本不受病,何用承气宣泄,反之则有毙亡之失也。此二句盖谓伤寒之设也。
  (第四节)论攻里发表
  素问云:攻里不远寒,发表不远热。启玄子云:世人直疑攻里合用寒药,发表合用热药,似是而非也。盖攻里不远寒,是不远司气之寒,虽严凝盛寒之际,若合攻里不可畏天寒而不用寒药,发表不远热者,是不远司气之热,虽流金烁石炎蒸盛暑,合用发表之药不可畏暑而不用热药,此不远寒热之理也。
  (第五节)挦衣撮空何脏所主
  挦衣撮空,许学士说作肝热风淫末疾,故手为挦衣撮空。此论虽当莫若断之为肺热,以为愈矣,其人必讝语,妄言经曰肺热必为讝语,兼上焦有病,肺必主之。手经者上焦也,二者皆当其理,果何如哉,天地为体用肺为体,肝为用也。肝主诸血者阴物也,此静体何以自动,盖肺主气,气所鼓舞故静得动,一说肝之用者,一说肺之用者,此天地至为体用,二者俱为当也,是知用脏血自寅至申行阳二十五度,诸阳用事气为肝所使,肺主气自申至辰行阴二十五度,诸阴用事肺为所用。
  (第六节)伤寒口传足经不传手经论
  伤寒只传足六经。仲景本论无说,古今亦无言者,惟庞安常谓主生,故太阳水传足太阴土,土传足少阴水,水传足厥阴木为贼邪。盖牵强穿凿,胡不观内经阴阳杂合论云:太阳根于至阴,名阴中之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阴中之少阳。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太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阴中之少阴。厥阴根起于大敦,名曰阴中之厥阴,其次序正与此合。大抵伤寒始因中风,得之于阴是以正传,足经者阴中之阳,阳中之阴也。又以六气考之,厥阴为初之气,少阴为二之气,太阴为三之气,少阳为四之气,阳明为五之气,太阳为终之气,此顺也。逆而言之正与此合,缘伤寒为病逆而非顺也。
  (第七节)亢则害承乃制
  假令水为母,木为子,当春旺之时冬令犹在,即水亢也,水既亢极则木令不至矣,木者继冬而承水也,水既亢则害其所承矣,所以木无权则无所制土,土既旺则水受制。噫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旨哉。木长春之令也,水受土制热克其寒,变而为湿。
  伤寒心镜别集终。
  

《伤寒心境别集》 相关内容:

查看目录 >> 《伤寒心境别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