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条陈闽省利害疏(康熙十三年)
蜡丸疏(康熙十四年)
条陈闽省利害疏(康熙十三年)范承谟
窃惟古今之时势,有常必有变;人臣之谋国,有经必有权。兹当滇南告警,变起仓卒,一切关系疆场之事,有斟酌权宜可济时变者,即不得概执引经之说,以疏于事变(先)而忽于未然也。臣且就闽省目前情形,为我皇上陈之。
闽人活计,非耕则渔。一自迁界以来,民田废弃二万余顷,亏减正供约计有二十万之多,以致赋税日缺,国用不足。而沿海之庐舍■〈亩犬〉亩化为斥卤,老弱妇子展转沟壑、逃亡四方者,不计其数;所余孑遗,无业可安、无生可求,颠沛流离,至此已极!迩来人心皇皇,米价日贵;若不安插,倘饥寒迫而盗心生,有难保其常为良民者矣!我皇上停止海界之禁,正万姓更生之会;而闽地仍以台寨为界,虽云展界垦周,其实不及十分之一。且台寨离海尚远,与其弃为盗薮,何如复为民业!如虑接济透越,而此等迁民从前飘流忍死尚不肯为非,今若予以恒产,断无舍活计而自取死亡之理!即钉、麻、油、铁、丝绸、布帛皆奸商巨贾、势豪土棍有力者之所办,穷民亦无此资本,何由而济!如虑逼近沿海,难免寇■〈舟宗〉侵掠;夫「海贼」可以登岸之处不过数所,余皆海潮涌入之小港,时涌时退,不能停泊。若设防兵堵御要害,则寇亦无隙可乘。设立水师,原为控扼岩疆,未有弃门户而反守堂奥之理!目今多事之时,海逆不无窥伺;伏乞皇上允臣相度形势,应仍旧者照旧防备、应更移者奏请更移,务使将领不得偷安,则门户既固而迁民可以开垦复业,无以粮齎寇之忧、无透越接济之虑!兵既卫民,民不失所:此扞外安内之要着也。
从来富国强兵,莫有过于鱼盐之利。闽自禁海以来,利孔既塞,是以兵穷民困。目下青黄不接之际,追呼虽频,输将仍缓,兵丁乏授食之需,引领协济;各省处处添兵、在在索饷,安能及朝协济乎?今惟有请照木筏取鱼事例,容渔户沿海采捕,每十筏联为一甲,行以稽■〈大上旦下〉连坐之法。遇开港之时,止许随带干粮,不许多携米谷等物;令就近将领率防兵巡哨,督押渔筏朝往暮归,仍照编甲次序湾泊内港,聚集一处,以便稽察。其采捕之鱼,十取其一,以充国课。此项钱粮,或接济兵饷、或借给迁民;如有赢余,或存贮备修船只:一举而数善备焉矣。
事如可行,臣即相机设施;如不可行,决不致贻边疆之患。兵饷裕而国用自足,荒田垦而流离可辑,催科缓而人心共安矣。
蜡丸疏(康熙十四年)李光地
臣李光地谨题:为密陈机宜事。
臣自二贼构乱以来,遁逃山谷中;贼遣人延致,至于再三。臣抵死固拒,幸到于今
未污清节以辱朝廷。然踪迹孱危,尚未知草莽孤臣复能幸全腰领以再瞻天日与否!虫蠛微命,无足言者,臣不敢自惜;独至于一隅安危,大势所系,敢冒万死、蹈不测之祸,希彻天听,惟皇上垂察焉。
臣惟八闽疆宇褊小,粮税稀薄;今自二贼蹂躏,兵革不休,椎骨剥肤,民以大敝,而贼之势亦穷矣。此时官军诚宜以急攻为主,不可置此一方;旷日持久,恐粤东、江右必生他变。然所谓急之之道,不可不审也。今耿逆方悉力于仙霞关,郑贼亦并命于漳、潮之界,独汀洲一道与赣州接壤之处,防备极疏;耿逆置守御,不过千百疲卒。窃闻北来大兵,皆于贼兵多处尽力鏖战,而不知出奇以捣其虚,此计之失也。以臣愚度之,仙霞地连浙江衢州等处,杉关连江西广信等处,漳、潮连惠州、广城等处;此三者,本地经制之兵坚壁深藏、虚张声势,自足以控制羁縻之。至于汀、赣一道,宜因贼防之疏,选精兵万余人或七、八千人,诈为入广之兵,道经赣州,遂转而向汀界。赣州至汀州,七、八日耳;而汀州至福州、泉城,往来非月余不至。此二贼闻知,则大军入闽久矣。此所谓避实击虚、迅雷不及掩耳之类也。此时方悉兵外拒,内地府州县尽致空虚;所在残黎望大师之来,正若时雨。苟出汀州小道横贯其中,则三路之贼不战自溃矣。漳州守臣黄芳度婴城固守,以待大师,此不可以不急救。而汀州、漳州,地略相属,接应尤极便易。臣乞皇上密驰诏旨敕总兵官间谍虚实,随机取效。仍恐小路崎岖,更须使乡兵在大军之前、步兵又在马兵之前,庶几万全,可以必胜。
臣今者虽已为樊鸟汤鸡,然葵藿之心睎见太阳,尚几幸于万一。倘有可采,伏乞睿监施行。缘在患难之中,奏对失体,仰惟圣明照亮!

《清奏疏选汇》 相关内容:

前一:一
后一:九

查看目录 >> 《清奏疏选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