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史部 > 正史 > 漢書 顏師古注 >

漢書卷八十九 循吏傳第五十九

漢書卷八十九 循吏傳第五十九

  師古曰:「循,順也,上順公法,下順人情也。」

  漢興之初,反秦之敝,與民休息,凡事簡易,禁罔疏闊,而相國蕭、曹以寬厚清靜為天下帥,〔一〕民作「畫一」之歌。〔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闥,而天下晏然,民務稼穡,衣食滋殖〔三〕。至於文、景,遂移風易俗。是時循吏如河南守吳公、蜀守文翁之屬,皆謹身帥先,居以廉平,不至於嚴,而民從化。

  〔一〕 師古曰:「帥,遵也。」

  〔二〕 師古曰:「謂歌曰:『蕭何為法,講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

  〔三〕 師古曰:「滋,益也。殖,生也。」


  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內改法度,〔一〕民用彫敝,姦軌不禁。〔二〕時少能以化治稱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內史公孫弘、兒寬,居官可紀。三人皆儒者,通於世務,明習文法,以經術潤飾吏事,天子器之。仲舒數謝病去,弘、寬至三公。

  〔一〕 師古曰:「攘,卻也。」

  〔二〕 師古曰:「不可禁。」


  孝昭幼沖,霍光秉政,承奢侈師旅之後,海內虛耗,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至於始元、元鳳之間,匈奴鄉化,百姓益富,〔一〕舉賢良文學,問民所疾苦,於是罷酒榷而議鹽鐵矣。

  〔一〕 師古曰:「鄉讀曰嚮。」

  及至孝宣,繇仄陋而登至尊,〔一〕興于閭閻,〔二〕知民事之囏難。自霍光薨後始躬萬機,厲精為治,五日一聽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職而進。及拜刺史守相,輒親見問,觀其所繇,退而考察所行以質其言,〔三〕有名實不相應,必知其所以然。常稱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歎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四〕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五〕以為太守,吏民之本也,數變易則下不安,民知其將久,不可欺罔,乃服從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輒以璽書勉厲,增秩賜金,或爵至關內侯,公卿缺則選諸所表以次用之。〔六〕是故漢世良吏,於是為盛,稱中興焉。若趙廣漢、韓延壽、尹翁歸、嚴延年、張敞之屬,皆稱其位,然任刑罰,或抵罪誅。〔七〕王成、黃霸、朱邑、龔遂、鄭弘、召信臣等,〔八〕所居民富,所去見思,生有榮號,死見奉祀,此廩廩庶幾德讓君子之遺風矣。〔九〕

  〔一〕 師古曰:「仄,古側字。仄陋,言非正統,而身經微賤也。繇與由同。次下類此。」

  〔二〕 師古曰:「閭,里門也。閻,里中門也。言從里巷而即大位也。」

  〔三〕 師古曰:「質,正也。」

  〔四〕 師古曰:「訟理,言所訟見理而無冤滯也。」

  〔五〕 師古曰:「謂郡守、諸侯相。」

  〔六〕 師古曰:「所表,謂增秩賜金爵也。」

  〔七〕 師古曰:「抵,至也,音丁禮反。」

  〔八〕 師古曰:「召讀曰邵。」

  〔九〕 師古曰:「廩廩,言有風采也。」


  文翁,廬江舒人也。少好學,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景帝末,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見蜀地辟陋有蠻夷風,〔一〕文翁欲誘進之,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張叔等十餘人親自飭厲,〔二〕遣詣京師,受業博士,或學律令。減省少府用度,買刀布蜀物,齎計吏以遺博士。〔三〕數歲,蜀生皆成就還歸,文翁以為右職,〔四〕用次察舉,官有至郡守刺史者。

  〔一〕 師古曰:「辟讀曰僻。」

  〔二〕 師古曰:「飭與敕同。」

  〔三〕 如淳曰:「金馬書刀,今賜計吏是也。作馬形於刀環內,以金鏤之。」晉灼曰:「刀,書刀;布,布刀也。舊時蜀郡工官作金馬書刀者,似佩刀形,金錯其拊。布刀,謂婦人割裂財布刀也。」師古曰:「少府,郡掌財物之府,以供太守者也。刀,凡蜀刀有環者也。布,蜀布細密(環)也。二者蜀人作之皆善,故齎以為貨,無限於書刀布刀也。如、晉二說皆煩而不當也。」

  〔四〕 師古曰:「郡中高職也。」


  又修起學官於成都市中,〔一〕招下縣子弟以為學官弟子,〔二〕為除更繇,〔三〕高者以補郡縣吏,次為孝弟力田。常選學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四〕每出行縣,益從學官諸生明經飭行者與俱,〔五〕使傳教令,出入閨閤。〔六〕縣邑吏民見而榮之,數年,爭欲為學官弟子,富人至出錢以求之。繇是大化,〔七〕蜀地學於京師者比齊魯焉。至武帝時,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自文翁為之始云。

  〔一〕 師古曰:「學官,學之官舍也。」

  〔二〕 師古曰:「下縣,四郊之縣,非郡所治也。」

  〔三〕 師古曰:「不令從役也。更音工衡反。繇讀曰徭。」

  〔四〕 師古曰:「便坐,別坐,可以視事,非正廷也。坐音財臥反。」

  〔五〕 師古曰:「益,多也。飭,整也,讀與敕同。」

  〔六〕 師古曰:「閨閤,內中小門也。」

  〔七〕 師古曰:「繇讀曰由。」


  文翁終於蜀,吏民為立祠堂,歲時祭祀不絕。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一〕

  〔一〕 師古曰:「文翁學堂于今猶在益州城內。」

  王成,不知何郡人也。為膠東相,治甚有聲。宣帝最先褒之,地節三年下詔曰:「蓋聞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唐虞不能以化天下。今膠東相成,勞來不怠,〔一〕流民自占八萬餘口,〔二〕治有異等之效。〔三〕其賜成爵關內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徵用,會病卒官。後詔使丞相御史問郡國上計長吏守丞以政令得失,或對言前膠東相成偽自增加,以蒙顯賞,是後俗吏多為虛名云。

  〔一〕 師古曰:「謂勸勉招懷百姓也。勞音郎到反。來音郎代反。」

  〔二〕 師古曰:「隱度名數而來附業也。占音之贍反。」

  〔三〕 師古曰:「異於常等。」


  黃霸字次公,淮陽陽夏人也,〔一〕以豪桀役使徙雲陵。〔二〕霸少學律令,喜為吏,〔三〕武帝末以待詔入錢賞官,補侍郎謁者,〔四〕坐同產有罪劾免。〔五〕後復入穀沈黎郡,補左馮翊二百石卒史。〔六〕馮翊以霸入財為官,不署右職,〔七〕使領郡錢穀計〔八〕。簿書正,以廉稱,〔九〕察補河東均輸長,〔一0〕復察廉為河南太守丞。霸為人明察內敏,〔一一〕又習文法,然溫良有讓,足知,善御眾。為丞,處議當於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愛敬焉。

  〔一〕 師古曰:「夏音工雅反。」

  〔二〕 師古曰:「身為豪桀而役使鄉里人也。」

  〔三〕 師古曰:「喜謂愛好也,音許吏反。」

  〔四〕 孟康曰:「賞官,主賞賜之官也。」師古曰:「此說非也,因入錢而見賞以官。」

  〔五〕 師古曰:「同產謂兄弟也。」

  〔六〕 如淳曰:「三輔郡得仕用它郡人,而卒史獨二百石,所謂尤異者也。」

  〔七〕 師古曰:「輕其為人也。右職,高職也。」

  〔八〕 師古曰:「計謂出入之數也。」

  〔九〕 師古曰:「言無所侵隱,故簿書皆正,不虛謬也。」

  〔一0〕師古曰:「以廉見察而遷補。」

  〔一一〕師古曰:「內敏,言心思捷疾也。」


  自武帝末,用法深。昭帝立,幼,大將軍霍光秉政,大臣爭權,上官桀等與燕王謀作亂,光既誅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罰痛繩群下,繇是俗吏上嚴酷以為能,〔一〕而霸獨用寬和為名。

  〔一〕 師古曰:「繇讀與由同。」

  會宣帝即位,在民間時知百姓苦吏急也,聞霸持法平,召以為廷尉正,數決疑獄,庭中稱平。〔一〕守丞相長史,坐公卿大議廷中〔二〕知長信少府夏侯勝非議詔書大不敬,霸阿從不舉劾,皆下廷尉,〔三〕繫獄當死。霸因從勝受尚書獄中,再隃冬,〔四〕積三歲乃出,語在勝傳。勝出,復為諫大夫,令左馮翊宋畸舉霸賢良。勝又口薦霸於上,上擢霸為揚州刺史。三歲,宣帝下詔曰:「制詔御史:其以賢良高第揚州刺史霸為潁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賜車蓋,特高一丈,別駕主簿車,緹油屏泥於軾前,以章有德。」

  〔一〕 師古曰:「此廷中謂廷尉之中。」

  〔二〕 師古曰:「大議,總會議也。此廷中謂朝廷之中。」

  〔三〕 師古曰:「勝及霸俱下廷尉。」

  〔四〕  師古曰:「隃與踰同。」


  時上垂意於治,數下恩澤詔書,吏不奉宣。〔一〕太守霸為選擇良吏,分部宣布詔令,〔二〕令民咸知上意。使郵亭鄉官皆畜雞豚,〔三〕以贍鰥寡貧窮者,然後為條教,置父老師帥伍長,班行之於民間,勸以為善防姦之意,及務耕桑,節用殖財,種樹畜養,去食穀馬。米鹽靡密,初若煩碎,〔四〕然霸精力能推行之。吏民見者,語次尋繹,〔五〕問它陰伏,以相參考。嘗欲有所司察,擇長年廉吏遣行,屬令周密。〔六〕吏出,不敢舍郵亭,〔七〕食於道旁,烏攫其肉。〔八〕民有欲詣府口言事者適見之,霸與語道此。後日吏還謁霸,霸見迎勞之,曰:「甚苦!食於道旁乃為烏所盜肉。」吏大驚,以霸具知其起居,所問豪氂不敢有所隱。鰥寡孤獨有死無以葬者,鄉部書言,霸具為區處,〔九〕某所大木可以為棺,某亭豬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其識事聰明如此,〔一0〕吏民不知所出,〔一一〕咸稱神明。姦人去入它郡,盜賊日少。

  〔一〕 師古曰:「不令百姓皆知也。」

  〔二〕 師古曰:「分音扶問反。」

  〔三〕 師古曰:「郵行書舍,謂傳送文書所止處,亦如今之驛館矣。鄉官者,鄉所治處也。」

  〔四〕 師古曰:「米鹽,言碎而且細。」

  〔五〕 師古曰:「繹謂抽引而出也。」

  〔六〕 師古曰:「屬,戒也。周密,不泄(陋)〔漏〕也。屬音之欲反。」

  〔七〕 師古曰:「舍,止也。」

  〔八〕 師古曰:「攫,搏持之也。攫音钁。」

  〔九〕 師古曰:「區處謂分別而處置也,音昌汝反。」

  〔一0〕師古曰:「識,記也,音式二反。」

  〔一一〕師古曰:「不知其用何術也。」


  霸力行教化而後誅罰,〔一〕務在成就全安長吏。〔二〕許丞老,病聾,〔三〕督郵白欲逐之,霸曰:「許丞廉吏,雖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頗重聽,何傷?且善助之,毋失賢者意。」或問其故,霸曰:「數易長吏,送故迎新之費及姦吏緣絕簿書盜財物,〔四〕公私費耗甚多,皆當出於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賢,或不如其故,徒相益為亂。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一〕 師古曰:「力猶勤也。言先以德教化於下,若有弗從,然後用刑罰也。」

  〔二〕 師古曰:「不欲易代及損傷之也。」

  〔三〕 如淳曰:「許縣丞。」

  〔四〕 師古曰:「緣,因也。因交代之際而棄匿簿書以盜官物也。」


  霸以外寬內明得吏民心,戶口歲增,治為天下第一。徵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發民治馳道不先以聞,又發騎士詣北軍馬不適士〔一〕,劾乏軍興,連貶秩。有詔歸潁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前後八年,郡中愈治。是時鳳皇神爵數集郡國,潁川尤多。天子以霸治行終長者,下詔稱揚曰:「穎川太守霸,宣布詔令,百姓鄉化〔二〕,孝子弟弟貞婦順孫日以眾多,田者讓畔,道不拾遺,養視鰥寡,贍助貧窮,獄或八年亡重罪囚,吏民鄉于教化,興於行誼,可謂賢人君子矣。書不云乎?『股肱良哉!』〔三〕其賜爵關內侯,黃金百斤,秩中二千石。」而潁川孝弟有行義民、三老、力田,皆以差賜爵及帛。後數月,徵霸為太子太傅,遷御史大夫。

  〔一〕 孟康曰:「關西人謂補滿為適。馬少士多,不相補滿也。」

  〔二〕 師古曰:「鄉讀曰嚮。下亦同。」

  〔三〕 師古曰:「虞書益稷之辭,已解於上。」


  五鳳三年,代丙吉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戶。霸材長於治民,及為丞相,總綱紀號令,風采不及丙、魏、于定國,功名損於治郡。時京兆尹張敞舍鶡雀飛集丞相府,〔一〕霸以為神雀,議欲以聞。敞奏霸曰:「竊見丞相請與中二千石博士雜問郡國上計長吏守丞,為民興利除害成大化條其對,有耕者讓畔,男女異路,道不拾遺,及舉孝子弟弟貞婦者為一輩,先上殿,〔二〕舉而不知其人數者次之,不為條教者在後叩頭謝。丞相雖口不言,而心欲其為之也。長吏守丞對時,臣敞舍有鶡雀飛止丞相府屋上,丞相以下見者數百人。邊吏多知鶡雀者,問之,皆陽不知。丞相圖議上奏〔三〕曰:『臣問上計長吏守丞以興化條,〔四〕皇天報下神雀。』後知從臣敞舍來,乃止。郡國吏竊笑丞相仁厚有知略,微信奇怪也。昔汲黯為淮陽守,辭去之官,謂大行李息曰:『御史大夫張湯懷詐阿意,以傾朝廷,公不早白,與俱受戮矣。』息畏湯,終不敢言。後湯誅敗,上聞黯與息語,乃抵息罪而秩黯諸侯相,取其思竭忠也。臣敞非敢毀丞相也,誠恐群臣莫白,而長吏守丞畏丞相指,歸舍法令,各為私教,〔五〕務相增加,澆淳散樸,〔六〕並行偽貌,有名亡實,傾搖解怠,甚者為妖〔七〕。假令京師先行讓畔異路,道不拾遺,其實亡益廉貪貞淫之行,而以偽先天下,固未可也;即諸侯先行之,偽聲軼於京師,非細事也。〔八〕漢家承敝通變,造起律令,所以勸善禁姦,條貫詳備,不可復加。宜令貴臣明飭長吏守丞,〔九〕歸告二千石,舉三老孝弟力田孝廉廉吏務得其人,郡事皆以義法令撿式,〔一0〕毋得擅為條教;敢挾詐偽以奸名譽者,必先受戮,〔一一〕以正明好惡。」天子嘉納敞言,召上計吏,使侍中臨飭如敞指意。霸甚慚。

  〔一〕 蘇林曰:「令虎賁所著鶡也。」師古曰:「蘇說非也。此鶡音芬,字本作鳻,此通用耳。鳻雀大而色青,出羌中,非武賁所著也。武賁鶡色黑,出上黨,以其鬥死不止,故用其尾飾武臣首云。今時俗人所謂鶡雞者也,音曷,非此鳻雀也。」

  〔二〕 師古曰:「丞相所坐屋也。古者屋之高嚴,通呼為殿,不必宮中也。」

  〔三〕 師古曰:「圖,謀也。」

  〔四〕 師古曰:「凡言條者,一一而疏舉之,若木條然也。」

  〔五〕 師古曰:「舍,廢也。」

  〔六〕 師古曰:「不雜為淳。以水澆之,則味(離)〔漓〕薄。樸,大質也,割之,散也。」

  〔七〕 師古曰:「解讀曰懈。」

  〔八〕 師古曰:「軼,過也,音逸。」

  〔九〕 師古曰:「飭讀與敕同。次下類此。」

  〔一0〕師古曰:「撿,局也,音居儉反。」

  〔一一〕師古曰:「奸,求也,音干。」


  又樂陵侯史高以外屬舊恩侍中貴重,霸薦高可太尉。天子使尚書召問霸:「太尉官罷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興文也。如國家不虞,邊境有事,〔一〕左右之臣皆將率也。夫宣明教化,通達幽隱,使獄無冤刑,邑無盜賊,君之職也。將相之官,朕之任焉。〔二〕侍中樂陵侯高帷幄近臣,朕之所自親,〔三〕君何越職而舉之?」尚書令受丞相對,霸免冠謝罪,數日乃決。〔四〕自是後不敢復有所請。然自漢興,言治民吏,以霸為首。

  〔一〕 師古曰:「如,若也。」

  〔二〕 師古曰:「言欲拜將相事,自在朕也。」

  〔三〕 師古曰:「具知其材質。」

  〔四〕 師古曰:「乃得免罪。」


  為丞相五歲,甘露三年薨,諡曰定侯。霸死後,樂陵侯高竟為大司馬。〔一〕霸子思侯賞嗣,為關都尉。薨,子忠侯輔嗣,至衛尉九卿。薨,子忠嗣侯,訖王莽乃絕。子孫為吏二千石者五六人。

  〔一〕 師古曰:「史著此者,亦言霸奏高為太尉,適事宜也。」

  始霸少為陽夏游徼,〔一〕與善相人者共載出,〔二〕見一婦人,相者言「此婦人當富貴,不然,相書不可用也。」霸推問之,乃其鄉里巫家女也。霸即取為妻,與之終身。為丞相後徙杜陵。

  〔一〕 師古曰:「游徼,主徼巡盜賊者也。」

  〔二〕 師古曰:「同乘車。」


  朱邑字仲卿,廬江舒人也。少時為舒桐鄉嗇夫,廉平不苛,以愛利為行,〔一〕未嘗笞辱人,存問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愛敬焉。遷補太守卒史,舉賢良為大司農丞,遷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為大司農。為人淳厚,篤於故舊,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延敬焉。

  〔一〕師古曰:「仁愛於人而安利也。」

  是時張敞為膠東相,與邑書曰:「明主游心太古,廣延茂士〔一〕,此誠忠臣謁思之時也。直敞遠守劇郡,馭於繩墨,〔二〕匈臆約結,固亡奇也。〔三〕雖有,亦安所施?〔四〕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業,〔五〕猶飢者甘糟糠,穰歲餘粱肉。〔六〕何則?有亡之勢異也。昔陳平雖賢,須魏倩而後進;〔七〕韓信雖奇,賴蕭公而後信。〔八〕故事各達其時之英俊,若必伊尹、呂望而後薦之,則此人不因足下而進矣。」〔九〕邑感敞言,貢薦賢士大夫,多得其助者。身為列卿,居處儉節,祿賜以共九族鄉黨,〔一0〕家亡餘財。

  〔一〕 師古曰:「茂,善也。」

  〔二〕 師古曰:「直讀曰值。」

  〔三〕 師古曰:「約,屈也。」

  〔四〕 師古曰:「言在遠郡,無足展效也。」

  〔五〕 師古曰:「司農主百穀,故云周稷之業。」

  〔六〕 師古曰:「穰歲,豐穰之歲。穰音攘。」

  〔七〕 蘇林曰:「魏無知也。」韋昭曰:「無知字也。」師古曰:「倩,士之美稱,故云魏倩也,而韋氏便以為無知之字,非也。譬猶謂汲黯為汲直黯,豈字直乎?且次下句云『賴蕭公而後信』,亦非何之字也。」

  〔八〕 師古曰:「信謂為君上所信任也。一說信讀曰伸,得伸其材用也。」

  〔九〕 師古曰:「言能自達也。」

  〔一0〕師古曰:「共讀曰供。」


  神爵元年卒。天子閔惜,下詔稱揚曰:「大司農邑,廉潔守節,退食自公,亡彊外之交,束脩之餽,〔一〕可謂淑人君子。遭離凶災,朕甚閔之。〔二〕其賜邑子黃金百斤,以奉其祭祀。」

  〔一〕 師古曰:「餽與饋同。」

  〔二〕 師古曰:「離亦遭。」


  初邑病且死,屬其子〔一〕曰:「我故為桐鄉吏,其民愛我,必葬我桐鄉。後世子孫奉嘗我,不如桐鄉民。」〔二〕及死,其子葬之桐鄉西郭外,民果(然)共為邑起冢立祠,歲時祠祭,至今不絕。

  〔一〕 師古曰:「屬音之欲反。」

  〔二〕 師古曰:「嘗謂蒸嘗之祭。」


  龔遂字少卿,山陽南平陽人也。以明經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賀。賀動作多不正,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內諫爭於王,外責傅相,引經義,陳禍福,至於涕泣,蹇蹇亡已。〔一〕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媿人。」〔二〕及國中皆畏憚焉。〔三〕王嘗久與騶奴宰人游戲飲食,賞賜亡度,遂入見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王曰:「郎中令何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願賜清閒竭愚。」王辟左右,〔四〕遂曰:「大王知膠西王所以為無道亡乎?」王曰:「不知也。」曰:「臣聞膠西王有諛臣侯得,王所為儗於桀紂也,〔五〕得以為堯舜也。王說其諂諛,嘗與寑處,〔六〕唯得所言,以至於是。〔七〕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存亡之機,不可不慎也。臣請選郎通經術有行義者與王起居,坐則誦詩書,立則習禮容,宜有益。」王許之。遂乃選郎中張安等十人侍王。居數日,王皆(去逐)〔逐去〕安等。久之,宮中數有妖怪,王以問遂,遂以為有大憂,宮室將空,語在昌邑王傳。會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賀嗣立,官屬皆徵入。王相安樂遷長樂衛尉,遂見安樂,流涕謂曰:「王立為天子,日益驕溢,諫之不復聽,今哀痛未盡,〔八〕日與近臣飲食作樂,鬥虎豹,召皮軒,車九流,驅馳東西,所為誖道〔九〕。古制寬,大臣有隱退,今去不得,陽狂恐知,身死為世戮,奈何?君,陛下故相,宜極諫爭。」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亂廢。昌邑群臣坐陷王於惡不道,皆誅,死者二百餘人,唯遂與中尉王陽以數諫爭得減死,髡為城旦。

  〔一〕 師古曰:「蹇蹇,不阿順之意也。易蹇卦曰『王臣蹇蹇』。」

  〔二〕 師古曰:「媿,古愧字。愧,辱也。」

  〔三〕 師古曰:「王及國人皆憚之。」

  〔四〕 師古曰:「閒讀曰閑。辟音闢。」

  〔五〕 師古曰:「儗,比也。」

  〔六〕 師古曰:「說讀曰悅。」

  〔七〕 師古曰:「唯用得之邪言,故至亡。」

  〔八〕 師古曰:「謂新居喪服。」

  〔九〕 師古曰:「誖,乖也,音布內反。」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歲飢,盜賊並起,〔一〕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選能治者,丞相御史舉遂可用,上以為渤海太守。時遂年七十餘,召見,形貌短小,宣帝望見,不副所聞,心內輕焉,謂遂曰:「渤海廢亂,朕甚憂之。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遂對曰:「海瀕遐遠,不霑聖化,〔二〕其民困於飢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三〕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四〕上聞遂對,甚說,〔五〕答曰:「選用賢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聞治亂民猶治亂繩,不可急也;唯緩之,然後可治。臣願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上許焉,加賜黃金,贈遣乘傳。至渤海界,〔六〕郡聞新太守至,發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鉏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七〕持兵者乃為盜賊。遂單車獨行至府,郡中翕然,盜賊亦皆罷。〔八〕渤海又多劫略相隨,聞遂教令,即時解散,棄其兵弩而持鉤鉏。盜賊於是悉平,民安土樂業。遂乃開倉廩假貧民,〔九〕選用良吏,尉安牧養焉。

  〔一〕 師古曰:「左右謂側近相次者。」

  〔二〕 師古曰:「瀕,涯也,音頻,又音賓。」

  〔三〕 師古曰:「赤子猶言初生幼小之意也。積水曰潢,(曰)〔音〕黃。」

  〔四〕 師古曰:「勝謂以威力克而殺之也。安謂以德化撫而安之。」

  〔五〕 師古曰:「說讀曰悅。」

  〔六〕 師古曰:「傳音張戀反。」

  〔七〕 師古曰:「鉤,鐮也。」

  〔八〕 師古曰:「罷讀曰疲。言為盜賊久,心亦罷厭。」

  〔九〕 師古曰:「假謂給與。」


  遂見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桑,令口種一樹榆、百本、五十本蔥、一畦韭,〔一〕家二母彘、五雞。〔二〕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春夏不得不趨田畝,〔三〕秋冬課收斂,益蓄困實蔆芡。勞來循行,郡中皆有畜積,〔四〕吏民皆富實。獄訟止息。

  〔一〕 師古曰:「每一口即如此種也。」

  〔二〕 師古曰:「每一家則如此養之也。」

  〔三〕 師古曰:「趨讀曰趣。趣,嚮也。」

  〔四〕 師古曰:「蔆,芰也。芡,雞頭也。勞來,勸勉也。畜讀(皆)曰蓄。芡音儉。勞音盧到反。來音盧代反。」


  數年,上遣使者徵遂,議曹王生願從。功曹以為王生素耆酒,亡節度,不可使。〔一〕遂不忍逆,從至京師。王生日飲酒,不視太守。〔二〕會遂引入宮,王生醉,從後呼,〔三〕曰:「明府且止,願有所白。」遂還問其故,〔四〕王生曰:「天子即問君何以治渤海,君不可有所陳對,宜曰『皆聖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遂受其言。既至前,上果問以治狀,遂對如王生言。天子說其有讓,〔五〕笑曰:「君安得長者之言而稱之?」遂因前曰:「臣非知此,乃臣議曹教戒臣也。」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為水衡都尉,議曹王生為水衡丞,以褒顯遂云。水衡典上林禁苑,共張宮館,〔六〕為宗廟取牲,官職親近,上甚重之,以官壽卒。〔七〕

  〔一〕 師古曰:「耆讀曰嗜。」

  〔二〕 師古曰:「日日恆飲酒也。」

  〔三〕 師古曰:「呼音火故反。」

  〔四〕 師古曰:「還,回也。」

  〔五〕 師古曰:「說讀曰悅。」

  〔六〕 師古曰:「共音居用反。張音知亮反。下亦同。」

  〔七〕 師古曰:「以壽終而卒於官也。」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壽春人也。〔一〕以明經甲科為郎,出補穀陽長。舉高第,遷上蔡長。其治視民如子,所居見稱述。超為零陵太守,病歸。復徵為諫大夫,遷南陽太守,其治如上蔡。

  〔一〕師古曰:「召讀曰(劭)〔邵〕。」

  信臣為人勤力有方略,好為民興利,務在富之。躬勸耕農,出入阡陌,止舍離鄉亭,〔一〕稀有安居時。行視郡中水泉,〔二〕開通溝瀆,起水門提閼凡數十處,〔三〕以廣溉灌,歲歲增加,多至三萬頃。民得其利,畜積有餘。〔四〕信臣為民作均水約束,〔五〕刻石立於田畔,以防分爭。禁止嫁娶送終奢靡,務出於儉約。府縣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為事,輒斥罷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視好惡〔六〕。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歸之,戶口增倍,盜賊獄訟衰止。吏民親愛信臣,號之曰召父。荊州刺史奏信臣為百姓興利,郡以殷富,賜黃金四十斤。遷河南太守,治行常為第一,復數增秩賜金。

  〔一〕 師古曰:「言休息之時,皆在野次。」

  〔二〕 師古曰:「行音下更反。」

  〔三〕 師古曰:「閼,所以壅水,音一曷反。」

  〔四〕 師古曰:「畜讀曰蓄。」

  〔五〕 師古曰:「言用之有次第也。」

  〔六〕 師古曰:「視讀曰示。」


  竟寧中,徵為少府,列於九卿,奏請上林諸離遠宮館稀幸御者,勿復繕治共張,又奏省樂府黃門倡優諸戲,及宮館兵弩什器減過泰半。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一〕晝夜然蘊火,待溫氣乃生,〔二〕信臣以為此皆不時之物,有傷於人,不宜以奉供養,及它非法食物,悉奏罷,省費歲數千萬。〔三〕信臣年老以官卒。

  〔一〕 師古曰:「廡,周室也。茹音人庶反。廡音舞。」

  〔二〕 師古曰:「{難灬},古然字。蘊火,蓄火也。蘊音於云反。」

  〔三〕 師古曰:「素所費者,今皆省也。」


  元始四年,詔書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一〕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父應詔書。歲時郡二千石率官屬行禮,奉祠信臣冢,而南陽亦為立祠。

  〔一〕 師古曰:「百辟,百官。」

  校勘記

  三六二六頁 三行 布,蜀布細密(環)也。 景祐本無「環」字,此衍。

  三六三0頁一二行 周密,不泄(陋)〔漏〕也。 景祐、殿本都作「漏」。王先謙說作「漏」是。

  三六三三頁一五行 以水澆之,則味(離)〔漓〕薄。 殿本作「漓」。王先謙說作「漓」是。

  三六三七頁 四行 民果(然)共為邑起冢立祠, 景祐本無「然」字。王念孫說「然」字後人所加。

  三六三八頁 二行 王皆(去逐)〔逐去〕安等, 景祐、殿本都作「逐去」。朱一新說此誤倒。

  三六三九頁一五行 積水曰潢,(曰)〔音〕黃。 景祐、殿本都作「音」,此誤。

  三六四0頁一四行 畜讀(皆)曰蓄。 景祐、殿本都無「皆」字。王先謙說此衍。

  三六四二頁 一行 召讀曰(劭)〔邵〕。 景祐、殿本都作「邵」。王先謙說作「邵」是。

查看目录 >> 《漢書 顏師古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