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丛部 > 杂别 > 二千年间 >

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

  我国向来有"以史为鉴"的传统。在王权和帝制时代,"以史为鉴"往往是为了维护一家一姓的统治。梁启超先生说得直白,煌煌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二十四姓的家谱而已。直到帝制颓毁之后,才有史家明确提出"为大众的历史"。

  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内忧外患纷至沓来。时代的洪流催逼出史学的勃兴。中国最优秀的文化精英奋然投身于为文化寻根本、为种族谋生存的事业之中。胡绳、范文澜、雷海宗、吴晗等许多史学大家,秉承"为大众的历史"之理念,自觉地为普罗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写作了一大批历史普及读物。正如一位当代学者说的那样:"中国老辈史学家讲历史,总能把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认识,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这是真正对历史有了解的人才能做到的。"这是"以史为鉴"传统的现代延续,更寓含着唤醒大众、兴亡继绝的意义。这些厚积薄发之作以其卓越的史识、鲜明的个性、优美的文笔和澎湃的激情,获得了学术界和出版界的盛赞,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

  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作品仍不过时,依然令我们深受启发。有鉴于此,我们特别策划"大家说史"系列丛书,精选这些史学大家具有代表性的短小精悍之作,推荐给今天的读者,让这些感动了我们祖辈父辈的文字和智慧,也成为我们今天的精神盛宴。

  2005年6月9日

《二千年间》 相关内容:

后一:导言

查看目录 >> 《二千年间》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