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易部 > 八字预测 > 命理随笔 >

心跳时刻

心跳时刻

  自在业余时间为人论命以来,笔者总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因为,在我看来,若不能为信任你而来的求测人在命理和卦理上为他解决疑问的话,是一件很失职的事。但是,多少次翻开一叠叠的笔记,看到那一些做了记号的记录,笔者依然会因为那些无法解开的命理课题而内疚。
  笔者接触过不少职业、或业余的论命者,总是有一部份人不仅不为自己的失误而汗颜,反而立即转风使舵,用江湖套说搪塞、掩饰,每每看到他们在绞尽脑汁的自圆其说,笔者竟会感到一种无法明状的悲哀。其实,家师亦于闲暇时谈及青年时在某年某地论断失误的往事,每一次笔者都会看到他轻轻摇头,若有所失。

  笔者所推崇的台湾命理学者宋英成先生,在他的著述中就提及一些他论断上的失误,在读到那些文字的时候,笔者不由对宋先生的治学态度,又增添了信服与尊敬。

  “谦受益,满招损”,说得是一种美德,而在我的理解,又何尝不是一种研习五术玄学应有的态度。

  下面这个命造的讨论过程,对笔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心跳时刻”。

  女命 1973年五月初九辰时

  官 食 日 杀

  癸 戊 丙 壬

  丑 午 子 辰

  壬丁年十月初九未时交脱

  大运

  伤 才 财

  己 庚 辛

  未 申 酉

  82 92 02

  丙火午月,水火相战,官杀混杂,戊食可制杀,戊癸合,乃是去官留杀,子午冲,三十二岁之前必有一次灾难。这个命造丙火日干因天干一片克泄而弱,地支又子午冲、子辰合、丑午穿而难以稳定,对女命来说,干支不稳定心理上的不平衡(变化)会很明显,并且有钻牛角尖认死理的特征。

  丙火身弱,取用木火,忌金土,大忌土。

  幼时己未天透地藏的土运,己土浊壬、克癸,使丙火无法用壬癸水以辉映,土多火晦,并且丑未冲、午未合,伤官见官,这就是这步大运的征象。

  笔者当时认为此造大局已定,所以很快地就进行论断。

  十岁壬戌,戌为火墓,丑未戌三刑俱全,应有长上之丧。

  十一岁癸亥,亥子丑三会水局,子午冲,水火难分仲伯(因有土制水),这年因食伤与官杀的对峙而命主在学业与家运上会相当窘困。

  十二岁甲子、十三岁乙丑,喜用透干,应该是有转机的较好流年

  十四岁丙寅,寅午邀戌墓,冲时支辰杀墓,是生病的命理。

  十六戊辰,依我看这是己未运最坏的流年,但是怎么个坏法呢?土多火晦,辰辰自刑土旺,当时认为病灾的论断应该会不出其左右。

  实际这一年命主自杀身亡。(自杀原因不详)

  上面是那一次论断的流水帐,而在来人反馈戊辰年实情后笔者才恍然大悟,自己因过份的自信,而把这样一个凶险的流年忽略了。其实,己未运戊辰年,丙火之辉尽晦于土,喜用全部失陷而有此劫。

  笔者自学易以来,在命理上对喜用神的作用经历了多年的论证,其实关于喜用神的作用,笔者故然赞同宋先生在《风集》中“喜用神是属于个人自由心证的一种,真正的作用只是使命局的五行流畅而已”的观点,但笔者亦以为喜用神在论断的事业之成败,以及重大吉凶上还是极其重要判依据!

  笔者不是一完美主义者,但对于一个五术玄学研习者来说,努力追求完美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人生最为瑰丽的景致。

  附:关于癸丑、戊午、丙子、壬辰坤造,笔者亦曾用揣磨多年并已雏形的“先天身命卦”将之加以验证(注:此身命卦并非邵氏以年干取数之身命卦,目前笔者取证不多,仅有不足百号的例证,但仍可补四柱论断之不足)。

  以本造得先天身命卦:《未既》之《解》

  兄弟己巳火 应 子孙庚戌土

  子孙己未土 妻财庚申金 应

  妻财己酉金 兄弟庚午火

  兄弟戊午火 世 兄弟戊午火

  子孙戊辰土 子孙戊辰土 世

  父母戊寅木 父母戊寅木

  戊辰年行妻财酉金限,死于日建,沐浴于月建。

  流年戊辰,辰酉合本不为凶,但玄机就在于辰年、酉限、午世爻、及本宫伏神亥水构成辰午酉亥自刑俱全,确实可以论断为自我伤害(自杀),而亥字伏藏,应于亥月应灾。

《命理随笔》 相关内容:

前一:一个时辰的婚姻
后一:子杰与观禧

查看目录 >> 《命理随笔》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