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卷十六

  [卷十六\伤寒后症] 阴阳易

  【纲】仲景曰。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

  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散主之。

  【目】王好古曰。阴阳易病。当诊脉随症治之。若脉在厥阴。当归四逆送下本散。脉在少阴。

  通脉四逆汤送下本散。脉在太阴。四顺理中丸煎汤送下本散。所用之药。各随其经而效自速也。

  张元素曰。假如妇人病新瘥。未平复。男子与交。因感外邪卒病。实非余邪相染。医见病速。

  谓之阴易。于法何以别乎。夫易症者。有本条所见之症存焉。其与外所感。岂相侔哉。设若风寒外伤。当有表症。安有少腹里急引阴中拘挛者乎。或又云。假如男子病新瘥。强合阴阳而自病。仍小腹里急引阴中拘挛。症同易病。求其理。何故不染易他人而自复。未审其症治。可同何法也。曰。

  病虽有复。理与易同。亦用烧散以安其气。夫易病之为易。阴阳感动余邪。而其人正气本虚。故能染着。不然。安得受其邪哉。今病自复。缘正气尚虚。而余邪因动。悉非外感。故与易同。亦与烧散以安正气。正气安。余邪自退矣。

  赵嗣真曰。病伤寒人。热毒藏气血中者。渐从表里解散。惟热毒藏于精髓中者。无由发泄。故瘥后与不病之体交。男女相传。故名阴阳易。即交易之义也。服此散后。小便得利。阴头微肿。阴毒仍从阴窍出耳。

  王肯堂曰。男病而女与交接相染。名阳易。女病而男与交接相染。名阴易。男相染。则阴肿入腹绞痛。女相染。则里急腰胯连腹内痛。

  柯琴曰。此症无内外因。本非伤寒。而冠以伤寒者。原其因也。无恶寒发热之表症。无胃实自利之里症。因淫情不禁。阴邪得以投其隙。移祸于不病之人。顿令一身之精气形神。皆受欲火之为害。是不病于伤寒。而病于阴阳之易也。

  [卷十六\伤寒后症] 瘥后劳复食复

  【纲】仲景曰。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

  【目】成无己曰。劳为劳动之劳。复为再发也。是伤寒瘥后。因劳动再发者也。伤寒新瘥后。血气未平。余热未尽。劳动其热。热还经络。遂复发也。此有二种。一因劳动外伤。一因饮食内伤。

  其劳动外伤者。非止强力摇体。持重远行。即如梳洗则动气。忧思悲虑则劳神。皆令复也。况其过用者乎。其饮食内伤者。为多食则遗。食肉则复也。内经曰。热病已愈而时有遗者。何也。以热盛而强食。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留薄。两阳相合。故有所遗。经曰。病已瘥。尚微烦。损谷则愈。夫伤寒邪气之传。自表至里。有次第焉。发汗吐下。自轻至重。有等差焉。又其劳复则不然。

  见其邪气之复来也。必迎夺之。不待其传也。枳实栀豉则吐之。岂必虚烦懊之症。加大黄则下之。

  岂必谵语腹满之候。经曰。伤寒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浮脉。以汗解之。脉沉实。以下解之。亦是便要折其邪也。盖伤寒之邪自外入。劳复之邪自内出。发汗吐下。随宜施用。劳复。食复。诸劳。

  皆可治。及御内则死矣。若男女相易。为阴阳易。其不易而自病者。为女劳复。以其内损真气。

  外动热邪。正虚邪盛。故不可治也。

  魏荔彤曰。此下申解伤寒病愈后。血气虚羸。余热未尽。饮食起居。俱宜节慎也。至房劳一事。

  更关性命。故不必列于此。其示禁更切矣。言大病瘥后者。凡病皆然。不但伤寒也。瘥后血气必虚。凡费心费力。过喜过怒。多言多动。皆可因劳而复病也。因劳而动其既虚之血气。虚劳而生其未尽之余热。热邪退而病瘥。热邪生而病复。可见伤寒传经之邪。连绵难尽如此。伤寒后血气之亏。因循难复如此。推之自凡病后皆然。

  【纲】仲景曰。伤寒瘥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脉沉者。以下解之。

  【目】许叔微曰。有人患伤寒。得汗数日。身热自汗。脉弦数。心不得宁。真劳复也。予诊之曰。劳心之所致。神之所舍。未复其初。而又劳伤其神。荣卫失度。当补其子。益其脾。解其劳。

  庶几得愈。授以补脾汤。佐以柴胡汤解之。或曰。虚则补其母。今补其子。何也。予曰。子不知虚劳之异乎。难经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此虚当补母。人所共知也。千金曰。心劳甚者。补脾气。脾旺则感之于心矣。方治其虚。则补其生我者。与锦囊所谓本骸得气。遗体受荫同义。方治其劳。则补其助我者。与荀子言未有子富而父贫同义。此治虚与劳所以异也。

  王好古曰。大抵劳者动也。动非一种。有气血内外之异焉。若劳乎气而无力与精神者。法宜微举之。若劳乎血与筋骨者。以四物之类补之。若在脾。内为中州。调中可已。此为有形病也。但见外症。则谓之复。非为劳也。如再感风寒是已。

  吴绶曰。劳复病古人所谓如大水浸墙。水退则墙苏。不可犯之。但可安卧守静以养气。设或早起劳动。则血气沸腾而发热也。

  喻昌曰。瘥已后更发热。乃余热在内。以热召热也。但热当辨其何在。不可泛为施治以虚其虚。如在半表半里。仍用小柴胡和解。在表仍用汗法。在里仍用下法。然汗下之法。即上条用枳实栀豉微汗。下用枳实栀豉加大黄微下也。

  【纲】仲景曰。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目】喻昌曰。腰下有水气者。水渍为肿也。金匮曰。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此定法矣。乃大病后脾土告困。不能摄水。以致水气泛溢。用本汤峻攻。何反罔顾其虚耶。正因水势未犯身半以上。

  急逐其水。所全甚大。设用轻剂。则阴水必袭入阳界。驱之无及矣。庸工遇大病后。悉用温补。自以为善。孰知其大谬哉。

  【纲】仲景曰。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目】喻昌曰。身中津液。因胃寒凝结而成浊唾。久而不清。其人必瘦削索泽。故不用汤药荡涤。而用丸药缓图。理中丸。乃区分阴阳。温补脾胃之善药。

  【纲】仲景曰。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目】喻昌曰。身中津液。为热邪所耗。余热不清。必致虚羸少气。难于康复。若更气逆欲吐。

  是余邪复挟津液滋扰。故用本汤以益虚清热散逆也。

  【纲】仲景曰。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目】朱肱曰。大抵新病瘥。多因伤食。便作痞。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症。可与生姜泻心汤。

  陈士铎曰。伤寒火退邪散。胃气初转。是忌急与之食。一得食而胃气转闭。不可复开。此时即以药下之。则胃气大伤。而火邪复聚。反成不可解之症。不若禁不与食。则中州之地。自然转输。

  渐渐关开搬运。不至阻隔。方用茯苓、陈皮、山栀各一钱。白芍三钱。陈曲、枳壳、浓朴、甘草各五分。麦芽二钱。此方似平平无奇。却调理自然无事。然必待其饥饿之时。方可与服。饱时服之。

  徒滋满闷。伤寒愈后。邪已退。正自虚。理宜补正。但脾胃弱。多食补剂。恐不能受。法当用补胃药少。补脾药多。尤不宜补脾药多。而补肾药少。盖肾能生土。土自能生金。金旺则木有所畏。不至来克脾土。然则补肾正所以补脾也。方用熟地一两。麦冬、白芍、白术、苡仁各三钱。五味子五分。

  肉桂三分。白芥子一钱。此方专补脾肾二经。不必通补各脏。而各脏无不补也。

  庞安常曰。凡新瘥。只宜先进白稀粥。次进浓者。又次进糜粥。亦须少少与之。不得过吃肉食。

  凡男子大病后。早犯女色而为病者。名女劳复。其候头重不举。目中生花。腰背疼痛。或小腹里急绞痛。或憎寒发热。或时阴火上冲。头面烘热。心胸烦闷。活人以鼠屎汤主之。有热者。竹皮汤。

  千金以赤农散主之。虚弱者。人参三白汤调下赤衣散。若少腹急痛。脉沉逆冷者。当归四逆汤。加附子、吴萸。送下赤衣散。仍以吴萸一升。酒拌炒。熨少腹。凡卵缩入腹。离经脉见。死不可救李曰。复者。其病如初也。新瘥津液未复。血气尚虚。或梳洗言动太早。或思维太过。则成劳复。盖劳则生热。热气乘虚。还入经络。未免再复。宜小柴胡汤、麦门冬汤和之。食复者。新瘥后胃气尚弱。若恣食欲。不能克化。根据前发热。若用补药。则胃热益增。治须清热消食。轻者腹中微满。损谷自愈。重者必须吐下。宜栀豉枳大黄汤。胸痞者。生姜泻心汤。饮酒复病者。黄连解毒汤。凡复症。先病七日出汗而解。今复举。亦必七日而解。先病十四日出汗而解。今复举。亦必十四日而解。虽三四次复举。亦必三四次发汗而解。但劳复经久不愈。恐成痨瘵。

  [卷十六\伤寒后症] 诸寒热症

  【纲】仲景曰。病患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病患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目】朱肱曰。身大热。反欲近衣。此名表热里寒。身大寒。反不欲近衣。此名表寒里热。仲景皆无治法。其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者。先与阳旦汤。寒已。次以小柴胡加桂以和其表。其寒在皮肤。

  热在骨髓者。宜先与人参白虎汤热除。次以桂枝麻黄合半汤以解其外。大抵病有标本。治有先后。

  表热里寒者。脉须沉而迟。手或微厥。下利清谷。所以阴症亦有发热者。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主之。表寒里热者。脉必滑而数。口燥舌干。所以少阴恶寒而蜷。

  时时自烦。不欲浓衣。大柴胡下之而愈。此皆仲景之余议。

  柯琴曰。此属内因。不是外感。亦不关七情。病在形躯。不涉脏腑。亦不犯经络。故无六经脉症可凭。非天时寒热所可拘也。是病只在骨髓。不在皮肤。皮肤之寒热。指天时。不指病。骨髓之寒热。是渐积之伏邪。故虽逢天令大寒大热之正气。亦不能除。时大热而反欲复衣。时大寒而反欲裸身。病在骨髓。与病在营卫者不同。法当以六味八味二丸。补肾中之真阴真阳。而骨髓之蓄热痼寒自愈。

  【纲】仲景曰。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

  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

  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目】柯琴曰。前条病在骨髓。故着而不移。此病在经络。故寒热反复。却与外感之往来寒热。

  疟疾之鼓寒战栗又不同。寸者阳所治。寸微为无阳。是阳脉不足。故阴寒得上乘阳位。而洒淅恶寒也。尺者阴所治。尺弱而血虚。是阴脉不足。故上焦虚阳得以下陷阴部而发热也。夫阴阳互根。

  又以阳为主。治之者。当以扶阳为急。此补中益气之方。为功最巨也。

  【纲】仲景曰。病患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夫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

  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

  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

  【目】柯琴曰。先寒后热。阳微阴弱。具症与上文同。前条病因在血脉虚。此条病因在妄汗下。

  以致亡血而脉微涩也。

  [卷十六\伤寒后症] 瘥后诸病

  【纲】仲景曰。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汤主之。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伤寒解后。虚羸少气。

  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目】成无己曰。瘥后脾胃虚。不能制约肾水。归于隧道。故水溢下焦。腰以下为肿也。

  王肯堂曰。千金方瘥后口干喜唾或咽痛。用大枣十枚。乌梅三个。共捣。蜜丸。枣核大。含口中。徐徐咽下。或咽痛不愈者。以山豆根凉水浸含。

  庞安常曰。解后津液不足而虚羸。余热未尽。热则伤气。故少气而气逆。与竹叶石膏。所以散热调胃也。

  阳明旺于申酉戌。宿食在胃。故日暮微烦。当小下之。以消宿谷。只用栀豉汤。痞硬。加枳实。

  鳌按。以上水气喜唾欲吐微烦四症。皆仲景书所载。但瘥后病正多。如王氏肯堂补遗十四症。

  皆瘥后所常患者。今特采之。条附于后。并录陶节庵瘥后症二条。

  [卷十六\伤寒后症] 附王肯堂补遗瘥后十四症

  一、惊悸伤寒后虚羸。心气乏。力弱。惊悸。多忘。茯神散。伤寒后伏热在心。心虚惊悸。

  龙齿丸。瘥后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梦寐不安。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症。或短气困乏。或自汗盗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加味温胆汤。

  一、烦热瘥后夹劳者。心烦热。背膊疼痛。手足无力。不能饮食。柴胡汤。

  一、虚汗瘥后虚羸。盗汗不止。四肢无力。向晚憎寒。鳖甲散。瘥后虚羸。日夜汗出不止。心躁口干。咽喉不利者。黄雄鸡汤。

  一、喘嗽瘥后肺痿劳嗽。唾脓血腥臭。连连不止。渐将羸瘦。紫菀散。

  一、梦泄瘥后虚损。心多怔悸。夜梦泄精。牡蛎散。伤寒夜梦。精泄不禁。身体枯燥。瘦瘠骨立者。羚羊角散。

  一、失音伤寒失音不语。二沥汤。

  一、呕哕瘥后虚羸少力。呕哕气逆。人参汤。

  一、下利瘥后脓血痢。下部疼痛。诃黎勒饮。伤寒热病。热毒下利脓血。黄连丸。大小便自利。腹中痛者。燥肠丸。

  一、腰痛伤寒汗吐下后。体虚。元脏积冷。气刺腰痛。难于转动。杜仲酒。外贴蚕蛾膏。

  一、不眠瘥后虚烦不眠。栀子乌梅汤。

  一、遗毒瘥后汗出不彻。邪热结耳后一寸二三分。或耳下俱肿硬者。名曰发颐。此为遗热成毒之所致也。宜速消散之。若缓则成脓为害。初起。宜连翘败毒散。外敷。消毒救苦散。已破。内托消毒散。未破亦可服。

  一、昏冒伤寒汗出愈后。渐觉昏昏不省。如鬼祟之状。或错语呻吟者。此因汗出未尽。邪热伏于心包所致。活人用知母麻黄汤以汗之。但虑病后血气空虚。岂可发汗。若脉弱人。宜十味温胆汤。加黄连主之。若有寒热潮热。日晡发热者。小柴胡汤随症增损治之。

  一、发豌豆疮千金方治豌豆疮。只以酒炒黄连一味。水煎服。外以赤小豆末。加青黛。用鸡子清和涂。神效。

  一、瘥后虚弱治例伤寒新瘥后虚弱。盗汗不止。当归六黄汤。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

  加味黄建中汤。瘥后阴虚。精血不足。四肢少力。心神不宁。夜梦遗泄。或虚热盗汗。饮食少进。不为肌肉。身体羸弱。面色青黄无血色。滋阴补肾丸。或加味补阴丸。亦可。瘥后心神不安。

  夜卧不宁。或多梦不眠。朱砂安神丸。瘥后胃弱食少。加味枳术丸。瘥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养脾汤。纵食不能消化者。健脾散。或六君子汤亦可。

  [卷十六\伤寒后症] 又附陶节庵书所载瘥后症二条

  一、瘥后昏沉伤寒后无寒热杂症。但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一二句。目赤唇焦舌干。不饮水。

  将稀粥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心下无痞。心中不满。大小便如常。形貌如醉人。此热传手少阴心经也。心火熏肺。所以神昏。名曰越经症。宜陶氏导赤各半汤。胃口有热。虚烦有热者。竹叶石膏汤加生姜。

  一、余热不退伤寒余热不退。通用小柴胡调之。尿赤涩者。柴芩汤。

  刘河间云。伤寒后虚热不已。白虎加苍术、人参。一服如神。汗止身凉。此通神之法也。如此则汗下后热不退。不问有汗无汗。俱宜白虎加苍术、人参解之。最妙。伤寒后六经余热不退。宜加减凉膈散。余热盛。或发狂言。辰砂益元散。

  发热后。热不解。脉尚浮者。苍术白虎汤。

  [卷十六\伤寒后症] 妇人伤寒

  【纲】仲景曰。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深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

  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目】许叔微曰。一妇人患热入血室。医者不识。用补血调气药。延养数日。遂成血结胸。或劝用前药。予曰。小柴胡已迟。不可行也。无已。则有一焉。剌期门穴。果愈。或问。热入血室何为而成血结胸也。曰。邪气传入经络。与正气相搏。上下流行。或遇经水适来适断。邪气乘虚而入血室。血为邪逼。上入肝经。

  肝受邪则谵语而见鬼。复入膻中。则血结于胸也。何则。妇人平居。水当养木。血当养肝。方未受孕。则下行以为经水。既妊。则中蓄以养胎。既产。上壅以为乳。皆此血也。今肝气蓄血。并归肝经。聚于膻中。结于乳下。故手触之则痛。非汤剂可及。故当刺期门也。

  【纲】仲景曰。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

  无犯胃气。及上中二焦。必自愈。

  【目】成无己曰。此则不须治而自愈者也。盖经水适来。以里无留邪。但不妄犯。热随血散。

  故自愈。经曰。血自下。下者愈。故只须无犯胃气及上中焦也。所谓妄犯者。盖恐以谵语为阳明内实。攻之。犯其胃气也。此无胸胁之邪。刺期门。恐犯其中焦也。此无血结。与小柴胡。恐犯其上焦也。小柴胡解散。则动卫气。卫出上焦。动卫气是犯上焦也。刺期门。则动荣气。荣出中焦。动荣气是犯中焦也。

  楼英曰。一妇人温病已十二日。诊其脉六七至而涩。寸稍大。尺稍小。发寒热。颊赤口干。不了了。耳聋。病数日。经水乃行。此属少阳热入血室也。若治不对病。则必死。用按其症。与小柴胡服之。二日。又与此汤加桂、干姜。寒热遂止。又云。我脐下急痛。又与抵当丸微利。脐下痛痊。

  身渐凉。脉渐匀。尚不了了。仍与小柴胡。次日又云。我但胸中热燥。口鼻干。又少与调胃承气汤。

  不得利。次日。又与大陷胸丸半服。利三行。次日。虚烦不乐。亦有所见。时复狂言。虽知其尚有燥屎。以极虚不敢攻。遂与竹叶汤去其烦热。其夜大便通。下燥屎数枚。而狂言虚烦尽解。但咳唾。

  此肺虚也。恐乘虚而成肺痿。遂与小柴胡。去人参、姜、枣。加干姜、五味而愈。以上皆用仲景方。

  柯琴曰。前言中风。此言伤寒。见妇人伤寒中风。皆有热入血室症也。

  【纲】仲景曰。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目】成无己曰。此须治而愈者也。夫谵语为病邪之甚者。何不类治而愈耶。且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是邪气留结于胸胁而不去者。故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也。寒热如疟。是邪留于内。故血结不行。故须散之也。

  张云岐曰。妇人伤寒中风。自汗头痛。项背强。发热恶寒。脉浮而缓。恐热入血室。故倍加芍药。宜桂枝加芍药汤。妇人伤寒。脉浮而紧。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发汗。恐热入血室。宜麻黄加生地黄汤。妇人伤寒身热。脉长而弦。属阳明少阳。往来寒热。夜躁昼宁。如见鬼状。经水适断。

  热入血室。不实满者。小柴胡加牡丹皮汤。大实满者。桃仁承气汤。妇人伤寒。头痛脉浮。医反下之。邪气乘虚而传于里。经水闭不行。心下结硬。口燥舌干。寒热往来。狂言如见鬼状。脉沉而数者。当下之。宜小柴胡加芒硝大黄汤。

  楼英曰。妇人伤寒。经水适来初断。寒热如疟。狂言见鬼。干姜柴胡汤。

  庞安常曰。妇人室女。伤寒发热。经水适来适断。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宜小柴胡加生地黄汤。亦治产后恶露方来。忽间断欲死。妇人伤寒表虚自汗。身凉。四肢拘急。脉沉而迟。

  太阳标病。少阳本病。经水适断。宜桂枝加附子红花汤。

  [卷十六\伤寒后症] 附录妊娠伤寒治法

  朱肱曰。妊娠伤寒。安胎。宜阿胶散、白术散。妊娠伤寒。憎寒发热。当发其汗。宜葱白汤。

  妊娠伤寒。头痛。憎寒壮热。身痛项强。宜芎苏散。妊娠伤寒。头疼发热。遍身疼痛。宜紫苏散。

  亦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能安活胎。亦下损胎。

  王好古曰。若妊娠伤寒中风。表虚自汗。头疼项强。身热恶寒。脉浮而弱。太阳经病。宜表虚六合汤。若妊娠伤寒。头痛身热。无汗。脉紧。太阳经病。宜表实六合汤。若妊娠伤寒中风温之气。

  肢节烦疼。脉浮而热。头痛者。太阳标病也。宜风温六合汤。若妊娠伤寒下后。过经不愈。湿毒发斑如锦纹。宜升麻六合汤。若妊娠伤寒。胸胁满痛而脉弦。少阳症。宜柴胡六合汤。若妊娠伤寒。

  大便硬。小便赤。气满而脉沉数。太阳阳明本病也。急下之。宜大黄六合汤。若妊娠伤寒。汗下后。

  咳嗽不止。宜人参六合汤。若妊娠伤寒后。虚痞胀满者。阳明本虚也。宜浓朴六合汤。若妊娠伤寒汗下后。不得眠。宜栀子六合汤。若妊娠伤寒。蒸蒸而烦。脉长而大。宜石膏六合汤。若妊娠伤寒。小便不利。太阳本病也。宜茯苓六合汤。若妊娠伤寒。太阳本病。小便赤如血者。宜琥珀六合汤。若妊娠伤寒。汗下后。血漏不止。胎气损动者。宜胶艾六合汤。若妊娠伤寒。四肢拘急。身凉。

  微汗。腹中痛。脉沉而迟。少阴病也。宜附子六合汤。若妊娠伤寒。蓄血症。不宜用坠胎药下之。

  宜四物大黄汤下之。若妇人妊娠或蓄血。抵当桃仁勿妄施。要教子母俱无损。大黄四物对分之。此乃歌诀也。

  楼英曰。妇人有孕伤寒。脉浮头重。腹中切痛。宜桂枝芍药当归汤。妊娠伤寒。自利。腹中痛。

  饮食不下。脉沉者。太阴经病也。宜芍药汤。妇人有孕。发斑变黑色。宜栀子大青汤。

  吴绶曰。孕妇伤寒。六经治例皆同。但要安胎为主。凡药中有犯胎者。切不可用。如藿香正气散、十味芎苏散、小柴胡汤之类。有半夏能犯胎。如用。须去之。若痰多呕逆。必欲用之。半夏麴则可。凡川乌、附子、天雄、肉桂、干姜、大黄、芒硝、芫花、甘遂、大戟、蜀漆、虻虫、水蛭、桃仁、丹皮、干漆、赭石、瞿麦、牛膝等类。皆动胎药。必不可犯。大抵妊娠伤寒。合用汤剂。必加黄芩、白术二味。能安胎也。或以二味为末。白汤调下二三钱亦可。如孕妇素弱。加四物汤佐之。

  且如用小柴胡。去半夏。加白术。合四物汤。可以保胎除热。其效如神。余皆仿此。

  [卷十六\伤寒后症] 附录妇人伤寒妊娠服药例

  王好古曰。发热恶寒。不离桂枝、芍药。往来寒热。不离柴胡、前胡。大渴引饮。不离知母、石膏、麦冬、五味。大便泄利。不离干姜、白术。大便燥结。不离大黄、黄芩。月经适来适断。不离小柴胡。胎动不安。不离人参、阿胶、黄芩、白术。要汗。不离姜、豉、旋覆。头痛。不离山栀、石膏、前胡。伤暑头痛。不离柴胡、甘草、石膏。满闷。不离枳实、陈皮。胎气不安。不离黄芩、麦冬、人参。斑色发黑。不离黄芩、山栀、升麻。

  [卷十六\伤寒后症] 附录产后伤寒治法

  朱震亨曰。产后发热恶寒。皆属血气虚。左手脉不足。补血。右手脉不足。补气。凡恶寒发热。

  又腹痛。当去恶血。恶寒发热。乳汁不通及膨者。无子当消。用麦芽二两。炒研作四服。白汤下。

  有子当下。用木通、通草、猪蹄汁。煎服。

  产后才身热。不可发表。并一切苦寒药。

  大凡产后。头痛身疼。不可便作感冒治之。此等多是血虚。或败血作梗。宜以平和之剂与服。

  必效。如玉露散。或四物汤加北柴胡等分。若便以小柴胡及竹叶石膏汤之类。竟不救者多矣。

  吴绶曰。新产后患伤寒。不可轻易发汗。盖有产时伤力发热。去血过多发热。恶露不去发热。

  三日蒸乳发热。或有早起劳动。饮食停滞。一皆发热。状似伤寒。要在仔细详辨。不可便发汗。大抵产后。大血空虚。若汗之。则变筋惕肉。或冒郁昏迷而不省。或风搐搦而不定。或大便秘涩而难去。其害非轻。切宜精审。凡有发热。且与四物汤。以芎、归为君。炒白芍、熟地佐之。如发热。

  加软苗柴胡、人参、干姜。最效。盖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且能去恶养新。有阳生阴长之道。予尝用之取效。如有恶露未尽者。益母丸。黑神散。必兼用之。若胃虚食少。必加白术、茯苓。有痰呕逆。必加半夏、陈皮。其余六经。各条治例皆同。但药中必加四物汤为主。乃养血务本之要。产后中风。

  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多阳旦症。或可治。与阳旦汤。

  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竹叶汤。

  鳌按。产后气血大亏。若恶寒发热。固当以四物汤为主。即用表药。只可荆芥、苏叶、桔梗、甘菊轻清之品。然犹当少用。即用凉药。亦不过丹皮、石斛之类。亦须少用。余以此意治产妇。无一失者。尝见俗工。用大散大凉之剂。往往几日即毙。反此便大热大补。加参、桂、姜、附。亦多致死。呜呼。可谓不知高下者矣。

  [卷十六\伤寒所属诸病] 百合病

  鳌按。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仲景原书。六经伤寒为伤寒论。杂病为金匮要略。乃王叔和编次之书。非仲景书也。伤寒症中。有百合病狐惑病阳毒阴毒二病。皆伤寒之属。患之者正多。六经伤寒论中。俱未之及。若以叔和编次之书。为仲景原本。岂有伤寒所属之病。而伤寒论中竟不之及。反详其症治于金匮者乎。虽然。百合狐惑阴毒阳毒。既为伤寒症中之病。则伤寒论中。断不可缺。欲补其缺。则惟仍采金匮篇中之论而已。何也。金匮等篇。本即仲景伤寒杂病十六卷中之语。非别论也。以仲景书补仲景论中之缺。今虽有假借。在当日实非假借也。故此四症。即录金匮中语以为纲云。

  【纲】仲景金匮曰。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尝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病时头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时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症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后见者。各随症治之。

  【目】徐彬曰。此言伤寒之人。都有正气不能御邪。致浸淫经脉。现症杂乱。不能复分经络。

  曰百合病。谓周身百脉皆病。然皆有所宗而主之。以致各病。而名不能专持其病者。但觉行住坐卧饮食皆妨。而寒热口苦便赤吐利。且得药则剧。身形反如和。亳无可捉摸。而寒热口苦。似属少阳。

  小便赤。似属太阳。吐利。似属三焦腑病。未深入脏。故恐邪久留连阳经。搏结于脑。则猝难脱身。

  而非不治之病。但于溺时而头痛者。知其病深。头不痛而淅淅然。则病稍浅。快然而头眩。则邪更浅。故愈日以渐而速。乃千金曰。其状恶寒而呕者。病在上焦。二十三日当愈。其状腹满微喘。

  大便坚。三四日一大便。时复小溏者。病在中焦。六十三日当愈。其状小便淋沥而难者。病在下焦。

  三十三日当愈。则知此病有搏邪在内而微有三焦之分者。其治法又当分三焦而和之。

  【纲】仲景金匮曰。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

  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鸡子汤主之。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目】徐彬曰。十二经络。皆朝宗于肺。而气口成寸。乃仲景注百合病云。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岂不谓百脉之病。无可名状。一宗于肺而为病乎。百合者。补肺药也。用以主治百合病。则仲景因肺为治之意晓然。然不明言肺。何也。盖百合病。乃伤寒余邪。留连阳经。而浸淫于各腑之阴。

  无正气以统之。各自为病。互相牵引。若出一宗。而现症无一是肺。则知病虽不在肺。而肺之治节实不行矣。故以百合辅肺之正气以合于他脏而理其滞者为主。其在汗后者。汗过伤阳。阳虚热郁。

  不可攻补。故用百协议知母以养阴。泉水以清热。而阳邪自化。其在下后者。下多伤阴。虚邪在阴。

  阴虚火逆。攻补无益。故以百协议滑石、代赭以通阳气。而阴气自调。其在吐后者。吐伤元气。

  而阴精不上奉。故用百协议鸡子以滋元阴。以行肺气。则气血调而阴阳自平。若不经吐下发汗。则无伤阴伤阳之可虑。但病形如初者即伤寒论所谓太阳病是也。如初不解。是阳经之困极。而阴气亦耗竭矣。心为五脏主。故以生地之凉血补心者。同百合、泉水。养阴以化其阳经之久邪。

  【纲】仲景金匮曰。百合病。一月不愈。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百合病。渴不瘥者。栝蒌牡蛎散主之。

  【目】徐彬曰。有阳渴。有阴渴。百合病所变。其为阴虚火炽无疑矣。至渴不瘥。虽以百合汤洗无益矣。明乎阳亢而阴气未复也。故用本汤从其内治。

  【纲】仲景金匮曰。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目】李曰。百合病者。百脉合病也。治以百合为主者。以其能合百脉也。

  楼英曰。大病后未平复。失于调理。余症在阳。医反下之。余症在阴。医反汗之。以此百脉一空。举皆受病。所谓无复经络传次也。

  鳌按。仲景谓发于阳者。其人振寒发热。则百合病而变发热。由内热太甚。淫于肌肤。而阳分亦热也。

  【纲】仲景金匮曰。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治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目】徐彬曰。阳法阴法。即和阴和阳之法也。以此相救。即和其未病意。内经所谓用阳和阴。

  用阴和阳也。故诸治法。皆以百合补肺而使流气于腑。所谓气得于权衡。权衡以平也。皆以泉水清邪热。而使受成于肺金。所谓炎蒸得清肃。而万物咸平也。但病见阳。加一二味以和阴。病见阴。

  加一二味以和阳耳。

  鳌按。阳法救者。使阳得其平。阴邪欲传之而不受。即阴邪亦渐消也。阴法救者。使阴得其平。

  阳邪欲传之而不受。即阳邪亦渐消也。救与攻相反。汗下即所谓攻。故曰逆。

  [卷十六\伤寒所属诸病] 狐惑病

  【纲】仲景金匮曰。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蚀于上部。则声哑。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目】朱肱曰。狐惑与湿皆虫症。初得状如伤寒。或因伤寒变成。大抵伤寒病。腹内食入少。

  肠胃空虚。三虫行作求食。蚀人五脏及下部。为病。其候齿无色。舌上白。甚者唇黑有疮。四肢沉重。忽忽喜眠。虫蚀其肛。烂见五脏。则死。当数看其上下唇。上唇有疮。虫蚀其脏。下唇有疮。虫蚀其肛。杀人甚急。多因下利而得。治。桃仁汤、黄连犀角汤、雄黄锐散。

  少阴症。口燥咽干者。急下之。病患嘿嘿欲眠。目不能闭。起居不安。其声哑。或咽干者。即当作狐惑治之。

  徐彬曰。狐惑。虫也。虫非狐惑。因病以名之。大抵皆湿热毒所为之病。故状如伤寒。蚀者若有食之而不见其形。如日月之蚀也。面者。阳明之标。目者。厥阴之标。内有毒瓦斯乘之。故乍赤白黑。变现不一也。上部毒盛。则所伤在气。而声哑。下部毒盛。故所伤在血。而咽干也。

  鳌按。狐惑病。有专由湿热而生者。有由伤寒后。湿热未清而成者。状如伤寒句。须看得活。

  【纲】仲景金匮曰。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

  七八日。目四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目】李中梓曰。狐惑症。失汗所致也。以清热为主。

  鳌按。此条非言狐惑病。乃湿热侵阴。有似狐惑而更甚者。首曰病者。乃概言之辞。非专指病狐惑者。故用赤豆、当归。与治狐惑之药异。其病总由阴分热极。故现症如是也。

  [卷十六\伤寒所属诸病] 阴毒

  【纲】仲景金匮曰。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目】许叔微曰。积阴感于下。则卫阳消于上。故其候四肢沉重。逆冷。腹痛。咽喉不利。或心下胀满结硬。燥渴。虚汗不止。或时狂言。爪甲面舌青黑。六脉沉细。而一息七至。服还阳汤、退阴散。阴毒沉困之候。六脉取之附骨方有。按之即无。一息七八至以上。甚至不可数。至此则难治矣。宜灸脐下二三百壮。更以热药助之。手足不和缓亦不治。

  朱肱曰。手足逆泠。脐腹筑痛。咽疼。呕吐下利。身如被杖。或冷汗烦渴。脉细欲绝。此名阴毒也。阴毒之为病。初得病手足冷。背强咽痛。糜粥不下。毒瓦斯攻心。心腹痛。短气。四肢厥逆。

  呕吐下利。宜服阴毒甘草汤、白术散、附子散、正阳散、肉桂散、回阳丹、返阴丹、天雄散、正元散、退阴散。选用。大抵阴毒。本因肾气虚寒。或因冷物伤脾。外伤风寒。内既伏阴。外又感寒。

  或先感外寒而内伏阴。内外皆阴。则阳气不守。遂发头疼腰重。眼睛疼。身体倦怠。四肢逆冷。额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三二日间。或可起行。不甚觉重。脉俱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脉或大。

  六脉俱浮大。或沉取之而不甚疾者。非阴症也。大抵阳毒伤寒。其脉多弦而洪数。阴毒伤寒。

  其脉沉细而弦疾。不可不知也。若误服凉药。则渴转甚。躁转急。有此病者。便须急服辛热药。一二日便安。若阴毒渐深。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腹痛转甚。或咽喉不利。心下胀满结硬。躁渴。虚汗不止。

  阳盛则身热而无汗。阴盛则身冷而有汗。岐伯云。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

  或时郑声。指甲面色青黑。六脉沉细而疾。一息七至以来。有此症者。速于气海及关元二穴灸二三百壮。以手足和缓为效。仍于前诸方选而服之。内外得通。遂令阳气复而大汗解矣。阴独盛而阳气暴绝。则为阴毒。阳独盛而阴气暴绝。则为阳毒。大凡阴阳离绝。非大汗不能复其正气也。

  若阴毒已深。病势困重。六脉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无。即难治。但于脐中用葱熨法。或灼艾三五百壮。手足不温。真不可治。如得手足温。更服前热药助之。若阴气散。阳气来。即减热药而调治之。阳气乍复。往往烦躁。慎不可投凉药。烦躁甚者。再与返阴丹即定。当识此。勿误也。

  王好古曰。考仲景书。虽有阴毒之名。然其所叙之症。不过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而已。

  并不言阴寒极甚之症。况其所治之方。亦不过升麻、甘草、鳖甲、当归而已。并不用大温大热之药。是知仲景所谓阴毒者。非阴寒之病。乃感天地恶毒异气。入于阴经。故曰阴毒耳。后之论者。

  遂以为阴寒极盛之症。称为阴毒。乃引仲景所叙面目青数语并而言之。却用附子散、正阳散等药以治。窃谓阴寒极甚之症。固亦可名为阴毒。然非仲景所以立名之本意。观后人所叙阴毒。与仲景所叙阴毒。自是两般。岂可混论。后人所叙阴毒。亦不过内伤冷物。或不正暴寒所中。或过服寒凉药所变。或内外俱伤于寒而成耳。非中天地之恶毒异气也。

  楼英曰。阴毒。本因肾气虚。或因欲事。或食冷物后伤风。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

  而后伏阴。内外皆阴。则阳气不守。遂发头痛。腰重腹痛。眼睛痛。身体倦怠而不甚热。四肢逆冷。额上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或可起行。不甚觉重。六脉俱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无。或六脉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阴症也。若服凉药过多则渴转甚。躁转急。有此症者。急服还阳退阴之剂。即安。惟补虚和气而已。宜正元散、退阴散、五胜散。阴症不宜发汗。如气盛脉大身热未瘥。用药发汗无妨。

  李曰。伤寒三阴经病深。必变为阴毒。其症四肢厥冷。吐利。不渴。静倦不卧。甚则目痛郑声。加以头痛头汗。睛痛不欲见亮。面唇指甲青黑。手背冷汗。心下结硬。脐腹筑痛。身如被杖。

  外肾冰冷。宜甘草汤、正阳散。阳气乍复。或生烦躁者。破阴丹、复阳丹。不可用凉药。

  吴绶曰。或问阴毒伤寒。用附子汤冷服。何也。此盖阴极于下。阳浮于上之治法也。予曾治一人。伤寒十余日。脉沉细。手温而足冷。大便不通。面赤。呕吐烦渴。万不能下。惟喜凉水一二口。

  或西瓜一二块。食下良久复吐出。此阴寒于内。逼其浮阳。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冲咽嗌。故为面赤呕烦也。遂用大附子一枚。以姜汁和面包煨熟。取附子去皮尖。切八片。又以人参、炮姜各三钱。煎浸冷水中。待冷服之。即愈。内经曰。若调寒热之逆。冷热必行。则热药冷服。下嗌之后。

  冷体既消。热性即发。由是病愈。近世患阴症伤寒。往往疑似参差。初便不敢用附子。直待阴极阳竭而用之。迟矣。且夫阴症伤寒。先因欲事伏阴于内。却又着寒。内外皆阴。阴气独盛。则阳气以衰。故脉沉而足冷也。必须急用人参、附子以益元气。温肾散寒。若舍此二味。将何以救之。许学士论。必以真气为主。盖真气。乃人之根蒂也。若不察真气虚实。而欲攻其实。或施汗下。或用寒凉药。攻热未愈。阴寒又生。病至危已。又方。用雄鸡血滴入无灰酒中。尽量饮之以衣被温覆取汗。

  王肯堂曰。有阴毒渐深。爪青面黑。脉七至沉细者。积阴感于下。则微阳消于上。故其候四肢逆冷。腹痛转甚。或咽喉不利。或心下胀满结硬。躁渴。虚汗不止。或时狂言。爪甲面色青黑。

  六脉沉细。一切七至。速宜灸气海关元二穴。二三百壮。以手足温暖为效。仍服五胜散、还阳散、退阴散。有阴毒沉困之候。与前后渐染之候皆同而更加沉重。难治。有阴中伏阳者。初病四逆。脐筑痛。身疼如被杖。盖阴症也。病虽阴症。而见阳脉。有可生之理。仍灸气海丹田百壮。手足温温阳回。得汗而解。或问。滑沉之状。如何便有生理。予曰。仲景云。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名曰滑。古人谓脉滑。虽曰往来前后。流利旋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仲景三语而足也。此三字极难晓。翕。合也。言张而复合也。故曰翕为正阳。沉。言忽降而下也。故曰。沉为正阴。方翕而合。俄降而沉。奄。为忽忽间。仲景论滑脉为谛当矣。其言皆有法。

  读者难晓。宜细思之。

  徐彬曰。寒邪直中阴经。久而不解。则为毒矣。故有阴毒之病。其病乃直中于肾。浸淫肝脾。寒气凛冽。所至疼痛。面目者。肝脾之精所及也。土受寒侵。木乃乘之。故色青。寒侵肌肉。与卫气相争。故痛如被杖。咽喉亦痛者。少阴脉上至咽。故有伏寒者。咽必痛。喉虽属阳。痛甚则气相应也。然邪总以相传而深。深则难治。故曰。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药用升麻、龟甲。独去蜀椒、雄黄。盖阴邪为毒。虽阴亦有阴躁之气。则温之无益。即攻之亦偏而鲜济。故去蜀椒之温。雄黄之猛。而但以龟甲、当归。走肝和阴以止痛。升麻、甘草。从脾升散以化其寒。谓直折而有刚燥之患。

  不若辛平而得散解之力也。

  [卷十六\伤寒所属诸病] 阳毒

  【纲】仲景金匮曰。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

  升麻鳖甲汤主之。

  【目】朱肱曰。伤寒病。若阳气独盛。阴气暴绝。必发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锦纹。或下利赤黄。脉洪数。或滑促者。此名阳毒也。宜用酸苦之药。令阴气复而大汗解矣。葶苈苦酒汤、阳毒升麻汤、大黄散、栀子仁汤、黑奴丸。可选用之。若阳毒倍常。躁盛大渴者。黑奴丸主之。

  李曰。伤寒三阳病深。必变为阳毒。或有失于汗下。或本阳症。误用热药。使热毒陷深。发为狂乱。面赤眼红。身发斑黄。或下利黄赤。六脉洪大。名曰阳毒发斑。宜黑奴丸、三黄石膏汤、消斑青黛饮。

  楼英曰。伤寒先观两目。或赤或黄赤。为阳毒。脉洪大有力。燥渴者。轻则三黄石膏汤、三黄巨胜汤。重则用大承气汤下之。外用水渍法。

  吴绶曰。凡咽痛。有阴阳二毒。阳毒咽喉肿痛。乃热极也。阴毒咽喉不利。乃冷极也。阳毒脉浮数而大。咽痛吐脓血。活人用黑奴丸。又阳气独胜。狂躁咽痛。脉洪实滑。活人用葶苈苦酒汤。

  徐彬曰。内经云。人伤于寒。皆为热病。然邪在阳经。久而炽盛。则为毒矣。故有阳毒之病。

  其病乃热淫营卫。抟结于卫。上干咽喉。总是阳热。故炽于上焦。而肝脾之阴不交。面者。阳明之气所注。故火热盛而面赤斑斑如锦纹也。咽喉虽有阴阳之分。大火所冲。玉石无分。故咽喉俱痛也。

  阳经热盛。心火并之。心主血。则化而为脓。病在上焦。故唾也。阳毒病甚。虽非伤寒传经之比。

  非人身经脉递运。五日经气未遍。故可治。七日则阴阳经气。已周而再行。故不可治。药用升麻鳖甲汤。此热抟气血。不可直折。故以升麻合生甘草。升散热毒为主。而以雄黄解毒为臣。鳖甲、当归以理其肝阴为佐。以蜀椒导其热气为使。非阳毒反起于阴经而用鳖甲也。盖治病之法。病在阳必兼和其阴。亦即所谓病现于阳以阴法救之也。然非补也。

  [卷十六\仲景辨脉平脉] 辨脉篇

  鳌按。辨脉平脉二篇。理精词简。义达神清。与伤寒及金匮要略同一笔墨。的是仲景所撰。旧本有韵语一段。庸浅肤鄙。乃叔和伪作。与仲景笔墨不类。前人或置之辨脉下平脉前。或将平脉倒置辨脉前。而以韵语冠于首。或将辨脉平脉合为一篇。而以韵语终。至柏乡既知辨平二篇不可不分。

  又知先辨后平之次。何得仍将韵语冠于首。不知韵语诚属叔和伪作。当直削之。毋俾滋混。而此二篇。

  乃益见纯粹也。二篇注释。皆窜摘柏乡语。而以己见正之。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动数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此段首揭脉有阴阳。当辨于过不及之间。

  元阳为气。元阴为精。脉者。不离乎气血。亦不杂乎气血。统乎精气。而得神之名也。气血有盛衰。精气随有盈亏。于是神亦因之各异矣。故未辨病。先辨脉。脉虽合阳气阴血而成。既成。又必分为二。不分则不见其合也。于是脉有阴阳。所必辨也。盛而盈者。阳脉也。气血之有余也。衰而亏者。阴脉也。气血之不足也。病气之阴阳既成。脉之阴阳必应。阴病在脏在里。得阳脉。则正气有余。阳病在腑在表。得阴脉。则正气不足。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此段就阴阳之脉。辨出阴阳之症。阳实而结。阳非有余而阴正不足。故津液耗而阴亡。阴亡而阳何所根据乎。阴虚亦结。阳正不足而阴邪有余。故阴寒凝滞而亡阳。阳亡而阴何所主乎。此段论结。俱验大便。似乎专论阳明。但不必专论伤寒病之阳明。凡结症皆可以阴阳辨之于脉症之间。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

  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

  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此段言人身阴阳之气。稍有过不及。

  即互相交争而为病。不必定出于天地之阴阳邪气。伤人身之正气也。人身之中有部位。有界限。此不足则虚。彼有余则实。实不就虚。则虚处无气。天地内。人身中。凡有空处。无非气塞。无无气之空处。此部位界限内。既不足而虚。则彼部位界限内有余者。必来凑实。一定之理也。

  本条问答。未可专言一病。

  凡寒热皆本于阴阳从乘也。阳脉浮。则阴来乘。斯恶寒矣。阴脉数。则阳往从。斯发热矣。无寒热。

  不是此义。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烦躁也。

  此段就脉之阴阳。以辨气血之或过或不及。其脉沉浮。接阳脉浮来。阳浮则阴自沉。荣气微者。

  荣。血也。冲。气也。血亦气之化也。

  卫气衰。宜补气以壮阳。荣气微。宜生血以滋阴。然荣气亦气。补气壮阳。未尝非滋阴也。

  因筋急而加烧针。致有火邪入荣之患。脉霭霭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肥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

  亡其血也。

  此段根上阳结阴结。申言之以辨阳统乎阴。阳微固不足行其气。阳衰更不能化血也。

  二脉虽病脉。而浮中沉皆有力。结虽病邪。必有气聚之处。故邪反助脉而见力。如车盖如循竿也。瞥瞥。顶汗出如珠之浮脉。脉虽浮。至瞥瞥之状。是阳脉中见弱也。萦萦。顶荣气微之沉脉。

  沉虽同。至萦萦之状。是阴脉中兼见微弦细也。绵绵。承上阳从阴见绵绵之象。必平日亡血血虚。

  故阳来凑荣阴之虚处。而实其隧道也。萦萦者。无将断不断之势。其细尚均匀也。绵绵者。忽细忽微。细兼紧。尚有力。细不紧而微。则更无力矣。此所以细同。而细之中又不同也。绵绵之象。

  从沉取而得。脉来缓。时一止。复来。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

  此皆病脉。

  此段辨脉有结促。皆病脉。不治。将至代结也。阴盛故缓。太缓无力而结。将为结代之结矣。

  阳盛故数。太数无力而促。将至代矣。见诸于诊。人虽未病。脉已病矣。脉病。人未有不病者。

  较结代虽尚可治。然退则吉。进则凶。辨脉者。当预图。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动脉之象)上下无头尾。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此段辨明五阳脉中之动脉。及动脉主症。因摹动脉之形状。

  关上。专主关脉言。厥厥动摇。且兼滑矣。阳动则汗出者。阳不足。阴乘而搏阳。沉取之。脉必动。阴脉动。则阴强而阳弱不固。故汗出。阴动则发热者。阴不足。阳从而搏阴。浮取之。脉必动。阳脉动。则阳强阴弱而荣不敛。故发热。此阴阳有太过不及。不能均平之故也。然又有不汗不热。但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之里气损伤也。盖三焦根于少阴之少火。损伤则少火不能生气以充三焦。

  而火亦衰。故形冷恶寒。然此非就动脉言症。乃就阴阳相搏之至极者。充类至义之尽也。反此。

  大发热。汗出。烦躁不宁。可卜矣。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此段言平人之脉。阴阳中和。故缓脉应。然缓又论无力有力。又论兼浮兼沉。如阴脉阳脉。左右诊之。俱浮而大。则有力。兼见濡。则有力而和柔。故为缓。

  浮诊大而浮。恐其直硬弦紧见于沉取。则浮大乃亢而非和。必兼沉取之濡。则浮取不陷。中取不弱。沉取有根。斯可谓无病之平脉也。阴阳五脉中。无缓与迟与濡。盖缓者。中和也。胃脉也。

  不同于阴阳偏胜之脉。迟者。三息一至。太迟带止。则病脉近缓之微迟。尚未可名为病脉也。濡者。

  柔软也。今人得之。为有湿邪。然湿邪之濡。寒湿水饮。俱兼紧细。湿热则兼数。此之濡。乃单见和柔之象。非湿邪之濡也。大率辨脉者在神气。执一字以论专兼。如二十四脉之说。则后世之论。

  非仲景本意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脉弦而大。

  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此段辨明五阴脉中之弦脉。因论弦脉主症。

  弦脉按之直劲不动。紧脉按之移动如转索。是弦乃紧之有力而硬直者。紧乃弦之无力而细直者。弦虽兼浮紧。而弦自弦。紧自紧。明矣。弦减芤三脉。是递说。又从三脉合看出革脉。若弦脉。似有力而大。却非硬直。亦非单弦。盖单弦则浮而见紧。兼大则中取不紧。有渐微之象。是减也。如十分之物。减损一二分也。然见于浮。其损轻。见于沉弦且大。是形大力薄。则不止于减损。其中且必亏伤。而呈中空外实。芤之形象。见减知寒。以弦紧皆阴脉。

  阴乘阳而寒盛也。见芤知虚。以浮大之弦。渐成形大力薄。则阳不足而气中虚也。弦为减。减阳气则不能和柔。大为芤。虚中气。则脉不能充实。虚寒相搏者。中阳既虚。必聚阴寒。故名革也。革如鼓革。外硬中空。是为病脉。不必说为改革生命之革也。观下半产漏下。亡血失精。皆革脉之见症。不外于中空外实之义也。中空。固正气空。外实者。阴气也。阳之根空于中。则外阳尽掣。不能包阴。而阴散于外而实。是阴阳俱失其位。而血竭精枯。所必至也。失此不治。而鼓革之革。亦且为改革之革矣。脉弦而芤。未尝言浮沉二取也。后条乃言脉弦而紧。按之反芤。可知浮与沉两取之矣。所谓按之大。大而空。故谓之芤。言极简而意极该。正难一见了然耳。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问曰。病有不战不汗而反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

  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此段因辨脉而知其症。故是辨脉。非辨症也。浮取。弦也。按之芤。则弦而大也。本虚者。中气不足。不能使邪透表。邪又欲透表之甚。中气方振。汗作随之。故必身战而后汗出也。若脉浮而数。即从上转下。言若汗出不战者。则气未虚。诊之而非紧。必数也。邪已将透表也。按之不芤。

  是中取而得实象。知正气足以逐邪。汗出而不致身战也。再问不战而汗出。乃于浮数之中。见一大字。不惟无弦紧。且浮数者亦有力。于此言大。知异乎沉取之弦而大也。彼弦紧之弦。

  阴脉阳盛。此浮数之数。阳脉阳盛也。彼浮紧之弦。得于沉取。沉取则弦者大。大而空也。此浮数之数。不待沉取。即见大。大而实也。彼此浮沉。为紧为弦为数为大。俱辨脉之必精者也。其脉自微者。非正气微。乃邪气退而脉得宁静不弦紧。亦不浮数。虚之大实之大俱平也。故曰微脉。

  虽弱而非病脉。不过因曾经发汗吐下亡血。正气弱。津液亡。故脉见微也。然无他病。致脉偏胜。

  左右浮沉一例。则阴阳之气。虽微而自和合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此段辨脉而知解之时。解之状。伤寒见病在表。亦可类推。脉浮。已有邪欲透表之势。不必兼数兼微也。然兼见单见。皆各有义。故犹必验诸症。如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意和。可知其夜半病解。盖浮数恐身热。浮数而微。恐正虚而烦。今身凉意和。不热不寒。知此浮数。乃邪急向外。病后正虚之微。俟夜半阳生。阳不微。则驱邪有力。邪必透表。而浮数自罢矣。此浮兼微之诊也。或但浮不数。则邪不盛不微。则正不虚。故不大汗而解。若但数。并不浮。是邪尚不能自然透表。然不微。则中气足。必能食。食能助气。气能驱邪。故邪自解。若但微。似乎难解。然此微非病脉。

  即前其脉自微之微。但既微。则正气虚。而卫稍虚。故必大汗出而表症以解。此三者。皆于辨脉而得其症之本原。自能预知其解之时。解之状也。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此段就脉辨之。而知阴阳自和。必自愈也。此又辨脉察症。进退之机也。曰脉病。以病时脉为问也。今见此三处同等之脉。虽病寒热。亦可以和脉答之。

  三处各有三诊。脉皆同等。所谓和也。盖大小浮沉迟数。皆可名病脉。至于三处同等。则俱为和脉也。

  前段言不战不汗而解。明其为阴阳自和。于何知之。于诊三处同等脉而知之也。立夏得洪大脉。

  是其本位。其人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自出者。

  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此段辨脉得时旺。则邪不胜正。可以察病之进退也。举夏以该三时。俟人推暨其余。

  须发其汗句。是曲笔。犹云身体疼重。为阴寒邪气所伤。本须发汗。但见时脉。则邪不胜正。

  明日即不疼重。故汗自出。又不大出。明日便解也。此得时脉洪大之吉征也。病患得时脉为最难。

  非平日持身谨慎。不能得。此时旺之脉也。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此段因时脉而辨及于每日之阴阳衰旺。则不尽求之脉矣。

  前条四时旺脉。即六经各有旺时之义。此又就阴阳出入。推明病机。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此段就浮沉迟数。因人内外浅深而辨别之。合两手之寸口。言寸关尺三部。虽三候。而寸口又为气之所聚。易得察识也。于此得浮沉迟数之脉而辨之。则症自可明。而所祛之邪。亦自得当矣。

  浮沉。就经脉分表里。迟数。就脏腑分表里。脉浮在表。沉似在脏腑矣。然寸口之沉。非关尺之沉。

  故云里。亦表之里。而非里之里也。表里义无尽。未可就经络脏腑之一大表里。而不研究其极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

  此段承上寸口脉浮一语申明之。示人推暨其余。

  荣卫俱病。则经脉俱急。故骨节觉其烦疼也。此症言治邪在表。宜驱之于外。故当发汗也。亦不过笼统言之。示人知辨脉为要。与前段一势叙下。故下段稍易前后焉。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也。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

  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此段言辨脉之法。不但辨手三部。并当辨足ht骨上之趺阳脉也。此辨脉于精微。多方求其至。不惟表里脏腑。大势可明。即细微曲折。无不可明矣。趺阳。胃脉也。又以候少阴肾。胃者。就经以候腑。肾者。就下以候下也。夫在经为胃脉。而四肢则属脾。胃又与脾为表里。故脉之行。实脾胃之气互相为用也。今趺阳脉浮而涩。其浮不同于手脉之浮也。寸口浮。在经络之表。趺阳浮。则在腑之里。然在腑虽为里。就脾脏言。则仍表也。然浮皆作表论。在趺阳亦然也。若浮而大。则为气实血虚。是何病乎。亡血也。则大脉乃是外实中虚。浮按而得空之芤脉。故但为亡血。以是知浮大之症。不同于脉浮而涩之症也。盖浮而又涩。似肾病。但诊肾脉之在手者。则弦而浮。弦虽似寒。

  而按之不紧。且浮则非寒而弦也。乃少阴之气通于少阳。寒水上溉风木。水木相生。非为病脉。故脉浮而涩。专为脾家病也。盖趺阳浮为胃气。兼涩则脾病。以涩为血不足。血不足。仍是气不足。

  脾之阳气不足。则脉涩。实由胃之阳气虚。而不能温脾。表里俱虚。土不能障水。故下利也。因趺阳属胃。又属肾。求之少阴。脉调如经。更求之胃阳浮。即得脾之阴涩。设下利之久。浮而涩。忽反滑而数。知向脉之浮。阳虚外散者。因下利而随阴下趋。尽敛而陷入阴分。为挟热之利。且当便脓血矣。是趺阳脉。虽兼肾而候胃。但候肾亦必少阴常负趺阳。方为调脉如经。故求之肾不得病脉。

  而见调脉。即求之胃。亦先浮而涩。继滑而数。知病在脾。并不在胃。特以脾不离胃。应于趺阳。

  故辨胃而知其病在脾耳。旧说。将滑而数谓少阴病。不知少阴已脉调如经。何得滑数。且少阴之数。

  必兼沉细。或下利。未有不涩者。今云滑数。岂少阴病乎。况少阴虽开窍于二阴。却不司屎之软硬。

  脓血之有无。明系自上文浮涩来。故加反字也。如此看本段文义方一线。

  本段笔法。回互错综。极变化之妙。庸医不能骤解。真仲师之文也。即此已可知非后人伪作。

  趺阳脉迟而缓者。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下之所为也。

  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浮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

  潮热发渴。数脉(跌阳脉)当迟缓。脉(此是手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

  则生恶疮也。

  此段再就趺阳明其为胃脉。以胃与脾表里。病必连及。故又当于脉辨之。迟而缓。迟字。只贴缓作虚字看。非三至之迟。故为如经之调脉。浮而数则不如经矣。盖浮则正阳外散。而中气虚。故曰胃伤。数则邪热入里。而中阴耗。故曰脾动。夫脾本动。今非本经之动。乃病邪触之使动也。医所以下者。必以数为内热。故下之。不知浮为在表。虽兼数。无下理。数为在腑。必兼滑大。方为实热。可下。数而微小。则为虚热。亦无下理也。今误下之。荣卫所受之表邪。悉内陷。脏腑虚热浮游。不能持久。故脉之数者先罢而微。但见虚浮之象。则内陷之邪变热。必逼胃阳外出。胃中液耗而便硬。且脉浮少气。浮而上逆。噫除更噫。皆由妄下伤阴。以致阳扰也。何以言之。先言数则动脾。后因妄下而数脉先微。一切便硬气噫。皆脾气之不治也。夫前条因脾不足而知胃弱。此条因脾不治而乱胃气。其表里相关如此。所以浮数改为但浮。而数已渐微先罢。数去浮存。必表邪独留于内。遂致心中则饥。口不能食。食亦不消。且邪热耗液。液耗则阴虚。而热必潮。渴必发。于是汗大泄。邪遂以散。邪散正复。是以趺阳脉复当迟缓也。且不独趺阳。即诸脉之在手者。亦必六诊同等而如法。病患自饥而能食也。或有平日热邪内胜。误下后虽数。暂改微而病愈。然恐不时又起。

  变生恶疮。故亦不可因病愈而忽之也。此段亦笔法回互。文义婉曲。一时不易猝解。

  师曰。病患脉微而涩者。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暑。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微则恶热。此医发其汗。阳气微。又大下之。

  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冬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所以血亡也。

  此段就脉之微涩。知为医所病。而致气血多虚之症也。

  其人亡血句。宜着眼。包阴阳两虚在内。阳微阴微。不过示人知误汗误下之禁。其实汗即血也。

  误汗多出。何尝不病阴。津液。气之化也。误下。何尝不病阳。此又可推展误汗下阴阳交病之理也。

  兼以天时言之。亦俱推展阴阳来复。而知病之加损也。于是可以再申言之。脉之微者。寸日浮取之也。脉之涩者。尺部沉取之也。微涩皆阴脉。而候之于尺寸浮沉。则分阴阳矣。故浮而涩。阴阳俱病也。言亡血者。其阴脉涩之中又兼迟也。迟而涩。沉取于尺部而得之。可以专言血分。但既兼迟。

  气不足运。脉不如经。过于缓而得迟。血亡由于气衰。误为汗下。可以一症而兼得之也。安可不辨脉哉。

  独言亡血者。血有形。气无形。血之亡可见。气之亡不可见。故言亡血下。即言当恶寒。后发热。若但亡血。不过阴虚生内热。发热而已。何以复阳虚生外寒。而先恶寒后发热耶。但外感之邪。

  亦有先寒后热。何以知其阴阳两虚。此又就症之寒热无休止时而可知矣。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此段就脉辨病。属脏属腑。分在里之表里。以求病邪。病邪得。尤必辨脉以施治也。不令溲数数语。一贯说下。俱贴属腑一边。

  脉浮而大。寸口得之。知病在表。然心下硬。邪已入里。且内有热。必烦必渴。此属心脏也。

  肺脏也。此在胸则结胸。虽不入肺而碍于肺。在心则痞。虽不入心。而迫于心。故曰属脏。审于脉浮大在表。原应令汗出以解病。至于变热内结。则必攻之。攻法不必尽言。尽言则非辨脉。是辨症辨治矣。此因浮大既悉。又审于症。却无非辨脉耳。属腑一段。亦根浮大脉来。脉大本宜汗。邪既变热入里。幸不成结胸痞诸近脏之症。惟转入阳明之腑。

  则不可因内热而利小便。盖小便利。则津液从清道泄。无以润大肠。故便硬。是仍宜发汗。使邪从阳明转太阳而出。盖热虽入胃腑。而胃尚未实。切宜禁下。况脉见浮大。故仍从表治。必令汗出彻。

  而后邪热入里者。还从表解也。如汗出不彻。邪不透表。日久在胃。消耗正津。大便硬者。且渐难。必至成实。有无所复传之危症。夫至便难。似宜下矣。然犹必辨脉。若带迟。胃虚冷。亦未可下也。总之当初入胃腑。邪犹在表。一汗而热愈。为不易之良法也。此亦就辨脉而申论之症。示人当知辨脉为先务也。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心绝也。

  唇吻反青。四肢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

  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

  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此段因辨三部皆浮而无根。及洪大而散之脉。而知其大命之将绝。又就症辨何脏先绝。又辨阴阳尽竭之前后。辨脉至此。精矣至矣。故非辨症也。所以命绝者。以脉三部皆浮而无根。洪大而散。

  是阳将外脱上越。阴不能维持于中。以致离卸其交钮。再或阴寒内盛。自下逼上。孤阳外亡。独阴无阳。亦成离判也。此皆辨脉而知其命将绝也。习。谓振动搐搦。手足时引缩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反不知。

  而反饮冷水。令大汗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也。其人即kt。

  此段只就寸口浮大一脉。推究之。以见左右三部九候应辨者。无穷也。

  寸口脉浮。是邪在表。不治表而下之。自犯大逆也。且凡言浮。则必过于浮。(凡脉皆当如此看)凡言大。则必过于大。故寸见浮。可知气胜而亡血。阴不能维阳使静。故只见浮而且大。可知所谓气胜者。亦非正气。乃挟外感风寒之邪。参杂而成大脉。是外感邪寒与正气相搏而成病者也。夫中表固为寒与正搏。即直中里。因肠胃素有虚风。风亦气也。亦与时感之寒相搏。遂成肠鸣之症。即不下之。且将自利。可下之乎。然不可下。

  俗医必为可汗。但因浮大。谓为实热在内。饮以冷水。令大汗出。不知冷水只可消实热。焉可治寒气。今所饮冷水。得寒气又必相搏。搏于胸胃。阳滞阴凝。饮食入而必kt矣。kt即噎也。所以kt者。以寒邪格于阳部。拒而不入也。饮冷水以发汗。诸家概置勿论。魏氏比义于白虎汤。而云未能自信。然此无难知者。如今人患热病。食西瓜则汗出而解。亦此意也。

  kt病有成于饮冷者。有成于饮热酒者。无非寒热与虚气相搏而成也。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kt。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此段承上申言气逆之kt。再审于专主胃之趺阳脉也。下体之诊。浮即为虚。不同于寸口之必兼大也。浮虚相搏之虚。乃胃虚也。虚必有寒。虚寒之胃气相搏。是以气必上逆而为kt。不必定成噎症。凡胃虚寒。胸膈必反有浮游之热。逆而上冲。重可噎饮食。轻亦可逆膈气。是胃已虚。不治。则将竭也。如浮带滑。滑近数。邪热上冲。必为空哕。是胃虚气逆。更甚于呕矣。此由医误汗下。或误饮冷水也。夫胃本虚而以为实。反责虚以取实。其为大逆。如前段所云也。于是胃气内空。

  则阳不足而越于外。阴之内守者。亦不能自固于中。且阴既虚。又生邪热。热入阴中。迫血妄行。

  于是血随邪热而上行。必从鼻而出。故趺阳脉浮而觉鼻中燥者。必衄也。然则趺阳得一浮脉。即知胃气之虚竭。兼一滑脉。即知邪热之妄行。其可不辨之而误有所治哉。

  此段言胃虚。大约虚寒则kt食。虚热则吐血。于浮脉兼滑兼大而辨之。大即芤。滑即数也。

  可体原文上段言芤言革言数而明之。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脉浮而迟。面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则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此段就脉之浮数辨论。曰诸脉。则左右三部九候皆该。不独两寸也。然必以两寸为气之聚。脉之归焉。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虚微。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

  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

  便溺妄出。表气虚微。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气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

  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咽塞。寒厥相逐。为热所壅。血凝自下。状如猪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

  此段似乎辨症。但起手重提寸口脉阴阳俱紧一语。则浮中沉取之俱紧。乃三焦阴寒涸冱之象。

  故必详究表里上下之症。以为阴阳俱紧之脉证验。则辨症正以辨脉也。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欲解。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

  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此段承上脉阴阳俱紧。申言寒湿中人上下成病。其症候次序。病情转变。大命生死。一切情状也。

  此段单就初病言。下段又就变迁言。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

  此段又就脉阴阳俱紧申言之。以见脉之宜辨症。正所以证脉也。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为欲解。

  此段总承上阴阳俱紧三段而申言之。点出手足三部脉。以见不独寸口也。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数为寒。风寒相搏。则洒淅恶寒也。脉浮而滑。浮为阳。

  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即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此段辨脉之浮数。以明症之轻重不同也。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其形损故也。

  此段结言辨脉之终。故就伤寒推究其所以死也。

  [卷十六\仲景辨脉平脉] 平脉篇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此段先明呼吸为脉所自始。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顾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患苦发热。身体疼。病患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脉当浮大。

  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

  此段因脉辨症。

  此所谓沉迟。是就初持脉寸口浮取而言。非持之而得沉迟。故为病愈。此等大有关系。故申明之。

  假令病患云。腹内卒痛。病患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若更有病者。脉当浮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此段亦是因脉知症。更有病。更即仍字义。非别病也。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患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患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

  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

  言此病太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此段就病患情伪。察识其病之真假。而必以脉为定也。

  言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以受尽痛苦吓之。彼诈病者惊闻。必不敢见欺。而自吐实情矣。

  师持脉。病患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病也。行迟者。

  表强也。坐而伏者。气短也。坐而下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此段就持脉时。病患之声音状貌情态。以辨明何病。亦以佐辨脉察病之法也。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伏之。若脉微弱者。

  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患云。实喉中病。虽尔。今复欲下利。

  此段辨明伏气之脉。故虽及症。而不言治法。

  冬时感寒。伏藏经中者。为伏气。今月春分。伏寒欲发时也。欲有伏气。为时令言。假令旧有伏气。诊于人而得之。脉微弱。指少阴也。喉痛如物伤之。而非火邪壅肿之喉痹。此正伏气。久已变热也。病患果云实喉中痛。辨脉验症。伏气已真矣。虽尔。喉痛为伏气上冲。且必下决作利也。

  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行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面色乍白乍赤。

  此段并言三症。皆辨脉而兼望色。以知病之情状也。

  问曰。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

  此段明诊法轻重。以求脉于浅深。而知所属何脏也。

  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

  为难治。

  此段补叙少阴伏气。由元阳素虚。寒邪久蓄。变成热邪。上冲不透。下趋必利。为危候也。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顺有逆。何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之。名曰顺。

  此段就五行生克之理。辨脉之衰旺。乘者为病邪。所乘者为正气也。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为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此段申明病脉。有害于如经之脉。又以些六脉为关要。故举以示人。弦紧者。阴病脉。残贼阳正脉之柔缓也。浮滑者阳病脉。残贼阴正脉之和缓也。浮而兼滑。大而芤也。沉涩者。亦阴病脉。

  残贼阳正脉之流行充畅也。举此六者以概之。然凡病脉。皆能残贼正脉。使之变动而不安其常。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症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

  如食顷。病患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症。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

  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也。

  此段辨脉审症。推究以至于极也。脉得太阳。必用散邪升阳汤剂。旧服药。今发作。必是寒凉之药。旧存于里。今得治表之汤。寒邪在表。未及驱逐。而寒药在里。先发作而吐泻矣。故曰灾怪。

  然寒药中存者。得吐泻可除。即今表邪亦不治而自散矣。何也。吐上越。必有汗可解也。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心病自得洪大者。

  愈。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大本小者。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

  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此三段因五行生克之理。已于前纵横顺逆详言之。今复就辨脉而知脏病。欲人审察之也。但言三脏者。亦如辨脉篇但言夏令。人当自推及也。

  问曰。二月得毛脉。何以遽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浮者。故知至秋死。

  二月肝用事。脉应濡。反得毛浮。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也。他皆仿此。

  此段因五脏辨脉。而推及于四时。亦举一以例其余也。

  师曰。脉肥人。责浮。脉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此段就人形体。辨诊脉之轻重。以定责治之法也。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有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此段承上关格。推言阴阳不顺接。上下不交通。凡病皆可决之于脉也。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因无苦。

  此段因前文辨脉审症。而知所重惟在乎脉。而症不过证其脉也。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相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

  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此段专辨脉之沉。而兼及滑浮紧。正申言脉有残贼一节也。翕与辟对。奄与发对。掩同。脉属气属阳。阳为阴所翕合而奄掩之。则脉沉也。再重按。形圆顶指。此沉乃流动有力而滑也。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脉紧也。

  此段亦申言残贼脉也。前段论关尺二部之沉滑。于尺中辨阳虚阴实之紧脉。此言寸脉之紧。及胃中虚冷之紧。皆明三部之阳虚阴实也。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荣气弱。名曰卑。卑相搏。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搏。名曰沉。

  此段分三节。辨脉之过不及。与中和之象。而审病机也。曰寸口者。以诸脉总会之首。实该三部九候而辨之也。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

  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搏。名曰强。

  此段紧接上迟缓为沉来。分别出迟缓又可名强也。亦曰寸口者。分以两寸统各三部。其左右六部悉同等也。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此段承上强脉。并前段言阴实。专就脾胃表里。以明脉见强为平脉。亦有时为病脉也。脉贵和平。胃实脾强。皆为病脉。如持阳实以击阴强。则水火相搏。不相逮者。真相搏矣。然非外敌。乃自相残伤。如以手把刃。坐而自戕其躯体。以成疮疡也。但言持实击强。不言持强击实。可推其义。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此段就脉辨出关格之病。却有两种。然皆由阴阳为病。无错杂之邪阻碍。故尚轻于无尿但头汗出之关格。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

  此段又就浮大脉。辨瘾疹痂癞之症。亦于寸口候表也。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气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则心内饥。

  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此段亦辨脉论症。总不外阳虚阴实之义。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寸口脉缓而弱。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胸上也。

  此段亦辨脉论症。专以胃之虚实。验病之轻重。而实为阳虚阴实之见端也。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此段就趺阳脉。辨少阴之症。而胃脉亦兼统焉。以趺阳主胃肾二经之脉也。程氏谓肾肿兼有水蓄。亦是肾阳已衰。无湿不作虚肿也。然此水蓄。必在膀胱。气盛阳足。则自宣泄。不可作湿热治也。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足。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

  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吞酢。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此段辨脉。乃就表之荣卫。里之三焦。而得阴阳两亏之脉。虽言寸口。实兼关尺二部。轻重取之而得也。紧者病难治。以中气空虚之极所致。较浮而涩者更加等也。然皆不为预图之故。不重可悔恨哉。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此段又就寸口脉分辨病情面色。而知阳虚阴实。更兼痰之候。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

  四属断绝。

  此段又就辨脉明荣卫之表气。而趺阳为胃脉。中焦之气出于胃。因可识宗气也。四属。四肢也。

  断绝则荣卫不行。不止不足。将为半身不遂等症矣。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

  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此段因前二段寸口趺阳。候得荣卫俱微。遂专论卫微荣盛之症。亦于脉辨之也。里荣无所统摄。

  多入于经者。亦易乱出于经。何也。气有行于荣中者。荣气也。气有护于荣外者。卫气也。卫气既疏。则里血无力。血易泛滥。不由经道而下崩。此乃三焦经绝也。

  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

  身冷肤硬。

  此段又就脉辨得阳虚阴实之一症。余可类推。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

  此段就上趺阳脉不出。推出少阴脉。以趺阳主肾。故可明肾虚主症也。

  寸口脉微迟。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紧不能言。战而栗也。

  此段又就脉申言阳虚阴实之病。更推类以结之也。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十一。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

  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

  此段言脉之通于脏腑。凡邪之乘。因乎脉之虚。所以通结辨脉平脉二篇之义也。

  濡弱。言气血。气无形。血如水。皆软细之物。非指病脉为濡弱。凡人脉皆如此也。适。往也。

  反。来也。反适。即往来义。头。即处字之意。十一头。原文自明之。言相乘表里之谓也。五脏六腑。皆阴阳相配为表里。而以三焦统之。成十二经。又分上中下为三。上焦心肺二脏。配以心包络一腑。即身里上段之大膜。而就其包裹心者主之。包心络者。不止包心。通于全里。遂更通于表矣。中焦肝脾二脏。配以胃胆二腑。两胁之间。胃肠之际。又有脂膜以连之。胃之下口。通于中焦之小肠大肠。下焦膀胱二腑。独肾一脏。此十一头之部位也。上焦肺稍后。心稍前。而肺下心上。

  是为胸膈。其中为膻中。宗气居焉。中焦肝胆在左。脾在右。胃居中胃之下。小肠之后。大肠之上。

  是为人之中。脐上三寸三分。是其处。居于身左右前后之中。乃受天地父母之元气而生身者。故与脐对。有窍而不开。虽其气无不通。而无可通之窍。所以深藏永固之也。

  下焦则肾居后。膀胱居前。肾脏两丸。附于脊骨。而中虚者为命门。膀胱之上。脐之下。亦有空处。

  是为关元。命门水中存火。以温三焦。三焦无形。以躯壳为形。以脂膜为界。其实一物。故亦附名为腑经。为手少阳。正配肾足少阴。以命门之火。同为相火。共奉心之君火也。关元之中。有气专司厘清浊二路。故曰关。而名其气为胞中。此十一头相乘。而得十二经之义也。其中为膻中。为胃中。为身中之中。为胞中之中。为命门之中。皆形虚而有气以实之。惟虚故能实。万化起于中。静者。动之本也。至鼻下口上。亦名人中。则以人之开窍上下者分中。人中之上。耳目鼻皆两窍。阴耦数。三耦合乎坤也。人中以下。口与前后阴皆一窍。阳奇数。三奇合乎干也。坤上干下。乃成泰象。故阴阳上下左右。皆以交而生。以不交而死也。此十一头三焦五中。皆气之充塞。则皆脉之流通。故脉之濡弱。而实气之所藉流行也。(此段系魏氏全文)按平脉篇。起手曰脉之头。结处曰十一头。两头字首尾照应成篇法。

  按魏氏释辨脉平脉之义。以为辨者。分别之。平者。较量之。平如平章之平。非平人之脉。然则辨者。始条理也。分为二。推至于无穷也。平者终条理也。衡如一。究归于不二也。夫气有阴阳。

  邪亦有阴阳。病必分阴阳。脉必辨阴阳。必分为二以辨之。气之阴阳。有有余不足。邪之阴阳。

  亦有盛衰。病因而有轻重。脉必平阴阳。故权衡如一以平之。如此释辨平二字之义。致有精凿。

《伤寒论纲目》 相关内容:

前一:卷十五

查看目录 >> 《伤寒论纲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