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1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一
  四川通志目録     地理三【都防郡县之属】卷一
  图考
  星野
  巻二
  建置沿革
  巻三
  彊域
  形势
  巻四
  城池
  关隘
  巻五
  戸口
  田赋
  学校
  祀典
  巻六
  名宦上
  巻七
  名宦下
  巻八
  人物上
  巻九
  人物下
  巻十
  孝友
  巻十一
  列女
  巻十二
  忠义
  武功
  巻十三
  蠲政
  水利
  巻十四
  盐法
  巻十五
  茶法
  钱法
  巻十六
  木政
  政
  巻十七
  屯田
  边防上【松茂】
  巻十八
  边防下【叙泸建昌】
  巻十九
  土司上
  巻二十
  土司下
  巻二十一
  西域
  巻二十二
  兵制
  津梁
  驿传【铺递附】
  巻二十三
  山川上
  巻二十四
  山川中
  巻二十五
  山川下
  巻二十六
  古迹上
  巻二十七
  古迹下
  巻二十八
  祠庙
  公署
  寺观
  卷二十九
  陵墓
  宫室
  帝王
  巻三十
  职官上
  巻三十一
  职官中
  巻三十二
  职官下
  巻三十三
  选举上
  巻三十四
  选举中
  巻三十五
  选举中
  巻三十六
  选举下
  卷三十七
  选举下
  成均
  巻三十八
  隐逸
  流寓
  仙释
  祥异
  风俗
  物产
  巻三十九
  艺文一
  卷四十
  艺文二
  巻四十一
  艺文三
  巻四十二
  艺文四
  巻四十三
  艺文五
  巻四十四
  艺文六
  巻四十五
  艺文七
  巻四十六
  艺文八
  巻四十七
  艺文九
  【臣】等谨案四川通志四十七巻
  国朝总督四川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黄廷桂等监修四川通志在明代凡四修惟艺文出杨慎手最为雅赡而其他则未能悉中体要
  国朝康熙十二年总督蔡毓荣廵抚张徳地又续事纂辑以兵燹之后文献无徴亦多所脱漏是编乃雍正七年廷桂等奉
  勅重修凡分四十九旧志之缺者补之畧者増之较为详备其中沿旧志之误未及尽汰者如唐韦昭度征陈敬瑄无功而还宋岳云为忠州防御使乃遥授之官俱不应入名宦虞允文为四川宣抚乃总制全蜀应入统部不当仅入保宁府唐之鲜于仲通依附杨国忠防师南诏新旧唐书所载甚明乃反以为忤国忠被贬载入人物此尚不免地志附防縁饰之习然其甄综排比较旧志则可据多矣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陆 费 墀

  四川通志凡例
  一直省皆有通志葢仿古列国史书之遗意也其纪事必详而核立例必简而该始足以信今而传后四川旧志修于康熙九年尔时兵燹之后文献阙如纂辑罕据今者广为搜罗严加叅订阙者补之繁者汏之叙次求其综贯而义期于典确有本有末不蔓不支共计四十九非敢驾轶前人庶弗遗误来者
  一舆图所以考职方稽形势也蜀幅广逺直通西蔵绘事可不详乎兹于总图之外各府与直州各绘一图西蔵另绘一图以观带砺之盛庶几了如指掌
  一星野占騐莫详于甘石诸书劒南为井鬼之分今西蔵悉归版图则躔次度数较徃时图象自宜恢廓乃质之天官家云古制未载难以悬定故暂从阙疑俟将来有所考订再为补入
  一建置沿革自禹贡职方以及歴代损益非详载不足以资考证巴蜀自秦时更为郡邑其后或道或路或军地益广名益多因时通变皆非可略今以旧志为崖略而编次订正则详悉有加矣
  一城池公署地方之保障士民之观瞻系焉迩来松潘建昌靖逺等处修筑城垣州县衞所添设大小公署莫不焕然改观防模宏敞今备载之以见土木之功皆有裨于捍衞弹压云
  一川省户口田赋原额难稽今者生聚日繁版籍益广其丁粮歴年递增名目不一今于九郡及直州衞所撮其总数若干悉遵新定科则编载灿若列眉无嫌烦琐
  一学校为造士之本而庙庑为尢重我
  国家崇儒右文超越前代今
  皇上更加意学宫乐育人才祭典之隆于兹为重故博
  采
  孔庙仪文度数详附于中以彰
  本朝之礼明乐备为亘古所未有也
  一歴代名宦人物凡功徳在民仪型足式者固已胪列无遗至我
  朝名宦乡贤必得
  题准从祀者始为按名登载葢重之也其循吏人物有旧志遗落新册补者悉为増入读循良之传曷罄咨嗟跂贤哲之生时深仰止博采慎列其敢滥诸
  一孝友忠义乃人道纲维宁容滥采故凡无事迹及印册可据者不敢妄登一人至节妇列女风化攸关不独
  题请旌表建坊者查核载入其余有公论攸同访闻既确亦附简编葢善善欲长之意也
  一武功旧志惟夔府志略存然亦寥寥无几挂一漏十兹则逺稽往古近考当时凡功图麟阁绩着旂常班班可考者悉为载笔
  一蠲政蜀虽沃野素封家给人足其间或嵗偶不登即遇
  殊恩豁免此皆
  国家之深仁厚泽允宜特书用昭后世
  一盐茶驿传政皆财赋攸关歴代互有损益我朝于蜀省各项经制久定成规近又设立専司关差以董厥事总期上足裕
  国下不病民故凡已经
  题准者详载督抚疏中以志事事经始筹画周详万世无弊也
  一水利川省山多水险而成都则沃野千里全资都江大堰灌溉十一州县记云深淘滩低作堰葢修濬得宜斯旱涝无患其原其委详为志之重民事也
  一边防于蜀特详思患预防亦王公设险之意也凡诸重臣巨帅奏疏善后机宜经画宏逺者备载之以资考鉴至形势关隘又各为门桑土绸缪固不厌其详尔
  一土司世袭之沿革贡赋之输将旧志甚略我国家重译来朝蛮夷率服川省大小土司计三百有余故另列土司一详着情形以备控驭方略
  一西域前蔵后蔵去
  京师将二万里非独边塞且属絶徼我
  皇上徳威四讫无远弗届是以前后蔵均职方咸遵正朔今于西蔵一彊域形势户口贡赋之属各条详
  载而一统无外之模于兹见己
  一兵制旧志缺略甚多我
  朝布昭圣武无逺弗届两次平蜀设列镇协加增营汛且歴年来剿抚蛮部开取西蔵布置多方亘古未有今悉搜罗以补从前之未备
  一宫室旧志内杂以楼台亭阁殊失体裁今按歴朝次叙编列而楼台之则附诸古迹云
  一职官各省旧志文职郡守以下武职叅游以下多未载入不知县令受百里之寄守备膺専城之选果属循良忠义且入名宦志传中岂以守土之命吏阃外之干城可略而不书哉兹于官制内悉纪其名文武并书亦仰遵我
  皇上纬武经文义无偏重云尔至
  国初吴逆之叛蜀中诸员弁有被汚伪职者难与缙绅并列今仿古削籍之例于职官中删其姓氏而别附诸僭窃巻末以寓惩戒云
  一选举蜀中自汉举茂才贤良唐宋试以诗赋策论前明専尚制义而川峡英流往往軰出我
  国家春秋彚茹胥凖前规成均之外复加辟荐得人称极盛矣且鹿鸣之后继以鹰扬惜旧志于武科第略而不书今为循次并列庶无遗漏
  一隠逸者流虽非经世之彦而独往之概往往可为流俗针砭至于流寓中如唐之子羙敬舆宋之涪翁放翁軰以暨才华誉望表表轶羣者俱为载入以志景行
  一艺文前明杨慎升庵甞加纂辑最称善本兵燹后典籍无徴旧志所载非复庐山面目矣兹则选其精华芟其芜秽叅互考订闲有夏五鲁鱼谨从阙疑之义未敢以见闻所不及遂妄削前人之著作也至我
  朝教育涵濡人文蔚起其择言尢雅者良足辉映前贤兹皆为斟酌采摭至蜀人所作非关于蜀亦得载焉葢仿升庵用程篁墩新安文献志例也
  一田赋有新增新改科则土司有新近归诚者值书已告成缮写之后始奉部文故仿补遗之例斟酌添载至盐茶税引亦止照已成全书开载其逐季加増者似难预为悬定也
  一新改设之嘉定潼川二府并直忠州黔彭防因书已告成未便添改惟于某属下添注雍正十二年陞为府陞为直字様聊为补阙云尔

  四川通志修志姓氏
  总裁

  提调
  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纪録二次【臣】刘应鼎【贵州贵筑县己卯科举人】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纪録四十次【臣】窦啓瑛【奉天正白旗人乙未进士】
  监修
  四川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臣】髙维新【直寜晋县己丑进士】四川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纪録二次【臣】李如兰【山西阳曲人嵗贡生】
  ︵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臣】曹源邠【河南商邱县生员】四川分巡松茂道布政使司叅议纪録一次【臣】郑其储【湖广石首县壬辰进士】代理松茂道事成都府知府加四级纪録四次【臣】谢櫏【江南武进人嵗贡生】四川分巡松茂道按察使司副使【臣】周彬【云南昆明县人壬辰进士】四川分巡建昌道按察使司副使【臣】马维翰【浙江海盐县辛丑进士】四川分巡建昌道按察使司副使纪録二次【臣】李学裕【河南洛阳人丁巳进士】四川分巡川东道布政使司防议降三级留任【臣】陆赐书【江南吴县丙戌进士】四川分巡川北道按察使司佥事加一级纪録十六次【臣】陈纬【奉天监生】四川分巡永宁道按察使司佥事加一级【臣】刘文诰【直枣强人庚戌进士】
  总理
  四川分巡永宁道按察使司叅议加一级【臣】刘嵩龄【镶白旗癸巳进士】
  总纂
  原任河南南阳府镇平县知县【臣】张晋生【四川金堂县壬午科举人】遂  宁  县  县  丞【臣】赵彪诏【江南武进县生员】署 东 乡 县 知  县【臣】刘庆适【江南桐城县贡生】防州府教授陞翰林院典簿【臣】王一正【四川绵竹县防贡生】
  分纂
  雅 州 府 名 山 县 教 谕【臣】洪元遵【四川江油县拔贡生】署 蒲 江 县 知  县【臣】刘庶埴【云南永昌府抜贡生】署 徳 阳 县 知 县【臣】夏诏新【云南姚安府拔贡生】遂  宁  县  县  丞【臣】蒋一鸣【广西临桂县抜贡生】成都府金堂县廪膳生员【臣】陈大纶
  福建漳州府龙岩县生员【臣】林汝梅
  署 南 川 县 知 县【臣】张 晅【云南新兴州拔贡生】冕宁县教谕陞任山东邹平县知县【臣】樊如樟【四川宜宾县拔贡生】成 都 府 成 都 县 举 人 【臣】桺公衣成 都 府 新 繁 县 举 人【臣】费 藻成 都 府 温 江 县 训 导【臣】白 嵋【四川梓潼县嵗贡生】龙 安 府 江 油 县 训 导【臣】饶士盛【四川资州嵗贡生】直  资 州 州 判  【臣】李 【云南建水州拔贡生】署 直  资 州 州 判【臣】萧 庄【广西宣化县拔贡生】重  庆  府  经  歴【臣】汤 正【贵州贵筑县生员】原 任 射 洪 县 教 谕【臣】龙门治【四川仁寿县拔贡生】直绵州绵竹县廪膳生员  【臣】詹攀桂
  成 都 府 成 都 县 举 人【臣】顾汝修直资州资阳县嵗贡生【臣】詹怀徳
  总校定
  学习进士补授叙州府宜宾县知县【臣】刘暐泽【湖南长沙县人庚戌】黔  江  县  知  县【臣】陈嗣谌【贵州泰县人庚戌】
  分校
  重 庆 府 江 津 县嵗贡生【臣】李 专署 汶 川 县 知 县【臣】张志和【江南吴县监生】署 三 台 县 知  县【臣】叶肇芬【浙江仁和县监生】越嶲衞教授陞国子监监丞【臣】韩 崧【什邡县拔贡生】富  顺  县  教 谕【臣】王在镐【南充县拔贡生】保 宁 府 巴 州 举 人【臣】蒲曽英重庆府长寿县举 人【臣】古曜晟
  校刋
  原任河南南阳府镇平县知县【臣】张晋生
  福建漳州府龙岩县生员【臣】林汝梅
  成都府成都县廪膳生员【臣】叶春芳
  校刋兼督梓
  雅 州 府 名 山 县 教谕【臣】洪元遵
  委办局务
  天  全  州  知  州【臣】胡 琏【山东济宁州监生】巴   县   知   县【臣】金宏勲【浙江桐乡县监生】郫   县   知   县【臣】刘乃大【江南山阳县监生】垫  江  县  知  县【臣】刘 彝【山西安邑县监生】
  委办局务兼督梓
  四 川 布 政 使 司 经 歴 【臣】朱 陆【江南溧阳县监生】署四川布政使司经歴巴县分驻白市驿县丞【臣】金尚素【浙江山隂人】
  绘图
  江南苏州府昆山县布衣 陆 澐

  钦定四库全书
  四川通志巻首
  雍正十三年春【臣】窦【啓瑛】奉
  天子命任四川布政使事惟日孜孜惧职业之难称因思文翁武侯张咏赵抃之俦其治蜀也皆有惇大成裕刚柔互济之道故不愧为名宦焉而后之人殊觉其有志而未逮也适会四川通志纂辑将成【啓瑛】复加校正补其未备付之剞劂既竣事敬拜手稽首而为之序曰周礼职方氏掌天下之图辨邦国都鄙夷蛮戎貉之人民与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葢牧长之责莫先安民安民之政在于富教使非志则无以知歴代之成宪非志无以知山川之险易田地之肥瘠谷种之异宜非志无以知户口之多寡官吏之贤否是故圣王重焉惟四川僻在西南实古梁州之地大禹咸则三壤成赋中邦
  梁州之田与荆扬同居下等厥赋乃下于荆扬而蜀人巴人自周书牧誓春秋文公十六年外不复再见于经岂非其时介在荒服所以富教之者尚未尽其道欤秦汉之世建为郡县秦时凿离堆以辟水患穿二江以资溉浸汉时成都学官修起下县子弟县邑吏民争为学官弟子于是巴蜀之粟为天下饶而其文学比齐鲁焉晋宋迄明循良代有旧志所纪累朝名宦大都留心于富教者也我
  国家重熙累洽之余守土之臣莫不争自奋勉以富教为己任百余年间海宇升平人民乐业向之川土荒芜者今皆已垦辟向之川民凋瘵者今皆已生聚熙熙然郁郁然享太平之福矣惟是成都号为沃野其余州县之田有嵗嵗耕种者有休一嵗或休二嵗或三嵗更耕之者其民则鲜土著率多湖广陜西江西广东等处迁居之人以及四方之商贾俗尚不同情性亦异叙泸松茂重防黎雅宁逺之间夷汉杂居抚绥尢为不易然则言富教于川中犹当审所设施矣【啓瑛】承乏以来仰惟
  朝廷付畀之重俯切痌瘝于乃身怵惕凛惶不胜是愳今幸通志已成典则咸在敢不朝夕黾勉式遵成宪以尽其富教之责乎抑甞窃闻之尚书曰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寛而有制从容以和又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徳乃大
  世宗宪皇帝诏脩通志以名宦人物为尢重试观通志所载有不容忍居心寛和制事而能成一代伟人者乎
  今天子发政施仁务在与民休息【啓瑛】忝任旬宣亦惟
  有靖共夙夜与同事大小诸臣奉宣
  徳意益臻风动时雍之上理而不敢以苛察为精明不敢以残刻为公正总期于惇大成裕刚柔互济或庶几不悖于前代之名宦而无负
  世宗宪皇帝诏修通志之初心也夫峕
  乾隆元年嵗在丙辰二月既望越五日甲申四川
  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纪録四十次臣窦【啓瑛】谨序

  四川通志序
  窃惟蜀为古梁州域禹贡曰华阳黒水惟梁州是也山曰岷嶓水曰沱潜葢蜀山川之胜见于夏书者如此汉自元光间通道西南夷文教日敷昄章式廓下迄六代唐宋元明而山川郡县沿革建置以及人物典故日裒月益此则古今有殊势而详略有异宜也旧志修于康熙十二年前督臣蔡毓荣抚臣张徳地实总理之顾掇拾于兵火之余书册防佚虽搜辑成编而鲁鱼讹舛挂一漏百实虑无以信今而传后乃防我
  皇上勅下直省纂修通志蜀西南奥区道京师万里而遥披文相质其与齐鲁吴越固不相侔【臣】自防
  恩擢居制府与抚臣申饬所司广延通经食古之士博采遗书即旧志所载重加校订补其遗逸删其繁复至新设城郭营堡増长户口田赋盐茶钱驿传水利兵制边夷等条关于民生
  国计者必严加考核丝分缕析俾垂之可久而数十年来乡贤耆徳忠孝节烈及官斯土者云起霞蔚可用以劝为善者必敬谨备列勿敢遗缺外至畨蛮部落言语不通梯航重译以求内附职贡者亦复次厥编辑葢我
  国家
  圣圣相承深仁厚泽涵濡于薄海内外者实为无逺弗届岂直夏书所载云尔哉顾【臣】以不才幸遇
  尧舜在上又膺岩彊重任窃谓今蜀所志其不殊禹贡所纪者厥土青黎厥田下上厥赋下中三错而已其他因时制宜地大物众周览繙阅实有夙夜惴惴于职守之难称者若夫援据图经指陈分野有【臣】所身歴者见山川之秀杰乐民物之繁庶太和之气充塞上下即复念【臣】所未经环蜀数千里跂行喙息逺接西域而艺食汲饮贸迁化居莫不载一
  圣天子之雨露含哺鼓腹于
  光天化日之中而【臣】适逢盛典事竣例得弁名首简亦私以庆【臣】之遭逢也
  雍正十一年冬十月总督四川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仍带
  拖沙喇哈畨纪録七次               【臣】黄廷桂譔

  四川通志序
  王者彊理天下自畿甸以及直省莫不有志其源出于书之禹贡周官之职方故凡山川之险夷田赋之差等贡道之逺近以及人情风土物彦之属洪纤巨细无不厘然毕具由是酌以时宜而轻重布之即财成辅相之道寓此矣蜀志何昉乎葢自陈寿耆旧传李膺益州记常璩华阳国志张唐英蜀捣杌赵阅道集古今记唐求缉图经李文子撰蜀鉴作者迭兴于戏备矣迨前明之世屡经修辑惟杨慎王元正軰所纂称善修志者葢得所取资焉夫蜀自鱼凫开国以褒斜为前门熊耳为后戸玉垒成都为城郭江潜绵雒为陂池沃野天府古人所称将欲纪载详明则蜀志之修良亟也己酉之嵗我
  皇上特命儒臣纂修
  大清一统志
  诏天下各修省志无阙无滥以成一统无外之书古称不出户庭而周知四境者其在斯乎【臣】谬膺
  简命抚绥兹土日夕冰兢有怀靡及毎因公事旁览郡邑见夫山川日益奠丽幅日益式廓汉夷日益输诚田土日益开辟户口日益蕃衍沟洫日益疏濬民风士习日益淳厚五礼六乐三物四维畜牧耕桑营建规制日益周详而明备葢自三代以来未有如
  今日者总由我
  皇上圣神继述道一风同是以景星庆云嘉祥叠见唐虞之盛无以加兹当此时而使蜀志犹阙焉未备将何以表文运之炽昌昭重熙之累洽乎由是凛遵
  谕防遴委贤员以永宁道刘嵩龄总其务布政司刘应鼎督其成并延聘老成绅士博雅工文者若而人孰挈厥纲孰条厥目务令谨严以立法简覈以述事雅驯以铸词勿滥勿遗矢公矢慎今者编辑既竣聿观厥成可备西蜀一省之全书用彰
  圣朝万年之徳教于以继禹贡职方之后其庶几焉【臣】
  谨序
  雍正十一年冬十月巡抚四川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降三级又降一级留任纪録三次【臣】宪徳譔

  四川通志序
  乙卯秋九月四川通志剞劂垂成藩司窦啓瑛先持其鑴就者若干巻赍騐曰俟彊域兵制驿传铺递四渐次告竣即装潢成帙请呈
  御览窃惟我
  国家
  圣圣相承渐仁摩义重熙累洽海宇升平其间毓秀钟灵
  应
  景运而笃生不特垂绅搢笏者文章政事彪炳一时即阛阓闺帏沐浴
  教泽孝友节义各着其竒固已史不胜书指不胜屈矣
  天子勤求于上众臣工敷奏于下设官分职彊理寰区因地制宜凖今酌古沿革损益较之徃昔尢称尽善尽羙而徳威逺播雕题凿齿之域鸟言卉服之乡无不归附版图输诚纳贡海隅出日中外一家是人文之盛建制之隆幅之广诚未有如我
  朝者也雍正六年钦奉
  上谕各省督抚大吏咸修省志以备一统志之采择而川志脱稿于雍正十一年之九月前督臣黄廷桂前抚臣宪徳恭缮进呈命工雕开及今将竣恭逢我
  皇上嗣登大宝之初适副继志述事之至意甚盛典也忆【臣】前待罪陜臬值秦省全志校订伊始洊晋藩任并与提调之责书成防泐芜词缀于简末附垂不朽嗣膺
  简命署篆楚抚则楚志久备又得按籍而稽以识山川风土之盛今年春调抚西川假道关中歴云栈登劒阁俯视全蜀生齿日庶老防恬熙举凡密箐深林椎髻跣足素称顽梗者今皆蒸蒸向化太和之气布满蚕丛猗欤休哉黎民于变一道同风何以无逺弗届也兹披阅志乘见其广搜博集纲举目
  张不滥不遗允符体式流览人物发潜徳之光化民而砺俗也考核建制见联络之密捍外而备内也计度幅则声教覃敷豚鱼之孚格舆图之式廓也官斯土者鉴往事以为兴除际
  昌期而勤抚字胥于志乎是頼矣【臣】遭逢
  圣世目覩三省纂修钜典以昭万年车书之统以成百代羙备之编谨拜手稽首飏言于简端
  巡抚四川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级纪録七次【臣】杨馝谨序

  四川通志序
  窃闻圣门之论治道其要在富之教之而帝舜之命臯陶则曰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故居刑名之职者实有化导斯民之责焉【臣如兰】自惭愚陋深受
  国恩任四川臬司者已半载矣伏念蜀中土田日辟户口日蕃其间土著之民风气质直而椎鲁之习亦所不免至于秦楚诸省侨寄尢多间有险健之軰敢于干纪而嚣然于有司之廷者因思所以狱讼衰息风俗茂羙之道而益叹化导之方不可以已也粤稽李冰治水文翁兴学以来其渐开富教之端者备载蜀志蜀志修于康熙十年又奉
  世宗宪皇帝诏令重纂于古今事迹粲然陈列其中如姜诗李令伯之孝思苌宏巴蔓子之忠义以暨节烈之风友爱之雅代不乏人是蜀中风俗原非浇漓者比也第虑五方杂处薰莸同器虽抱淳良之质往往被其渐染而不自觉臣莅任以来率诸郡邑
  有司奉宣
  徳意勤恳而训诲之动以为人子为人臣之大义使知尊尊而亲亲且随时随事养其亷耻开其防蔽而要归于睦婣任防之防至于流寓中一二莠民则严加惩创凡以安善良也今
  圣天子声教诞敷民气和乐固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矣蜀介边陲文献阙略穷乡僻壤于礼乐诗书之泽未尽深知是在身任地方者加意化导使椎鲁之质共知亲逊而并使各省侨居之众与蜀中土著者俱为饮和食徳之民讵不休欤夫沃野千里四方辐辏富庶之余以教为急维【臣】不材于昔贤治蜀之道未之逮也而窃有志焉总在常存李冰文翁爱育斯民之心兼仿诸葛武侯法行知恩之意庶可以求当于明刑弼教之万一也其敢不抚是编而蚤夜孜孜也哉【臣】谨序
  四川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臣】李如兰谨撰四川旧志序
  明杨慎艺文志序
  余尝读左太冲赋蜀都云江汉炳灵世载其英蔚若相如皭若君平王褒韡韡而秀发扬雄含章而挺生自汉而下文章之盛无出于四子矣然岂徒四海考儁游谈为誉哉文之传事之传也去今千七百年而谈汉事如昨日繄四子之文也文乎文乎其可谖乎若夫陈子昂悬文宗之正鹄李太白曜风雅之絶麟东坡雄辨则孟氏之锋距邵庵诗律比汉廷之老吏继炳灵而蹑踪感掞藻而骋辔与为多矣况子安少陵薄游徧乎三巴石湖放翁篇咏洎乎百濮其原本山川极命草木亦楚材晋用秦渠韩利矣先君子在馆阁日尝取袁説友所着成都文李光所编固陵文及成都丙丁两记舆地纪胜一书上下旁搜左右采获欲纂为蜀文献志而未果也悼手泽之如新怅往志之未绍罪谪南裔十有八年辛丑之春值捧戎檄暂过故都大中丞东阜刘公礼聘旧史氏玉垒王君舜卿方洲杨君实卿编録全志而谬以艺文一局委之慎乃检故簏探行箧叅之近志复采诸家择其菁华褫其烦重拾其遗逸翦彼稂稗支郡列邑各以乘上又得汉大守樊敏碑于芦山汉孝廉桺庄敏碑于黔江文无销讹刻犹古剞东阜公喜曰汉碑之传于今中原亦扫迹矣乃今得兹于逺邦不谓斯举之获乎唐宋以下遗文坠翰骈出横陈实繁有昈乃博选而约载之为巻尚盈七十中间凡名宦游士篇咏关于蜀者载之若蜀人作仅一篇传者非关于蜀亦得载焉用程篁墩新安之文献志例也诸家全集如杜与苏盛行于世者只载百一从吕成公文鉴例也同时年近诸大老之作皆不敢録以避去取之嫌循海虞吴敏徳文章辨体例也开局于静居寺宋方二公祠始事以八月乙卯日竣事以九月甲申自角匝轸廿八日以毕食时而成既愧刘安之防悬金以市又乏吕览之精乃属乡进士刘大昌周逊校正而付之梓人昔汉代文治兴之者文翁礼殿之图后世建学仿焉七十子之名马迁之立传徴焉当时号为西南齐鲁岷峨洙泗文之有关于道若此文翁之功不可诬也继文翁而作者今之阜翁欤独愧慎华颠白纷旧植荒落不足以扬四子之芬而成一邦之史也恕其不敏补其未备尚有冀吾党之助焉
  王元正蜀志序
  四川志成正反覆阅之乃告东阜公曰惟公膺命九重抚绥西蜀开诚布公柔逺能迩经纶展于久练之余英华挥诸事业之大者矣乃于政暇因覩旧乗则叹夫援古者资史记论物者本汉书古之人汲于载记而不遗余力者葢事弗着而无稽世有传而可据是故杞宋无徴尼父发叹纲目既出千古仰勤其所由来深矣矧兹蜀省奥壤名区茍或因仍简略奚以信后诏今乃遣文学敦聘礼方洲杨子由遂宁先至升庵杨子由新都继至元正则由茂林后至假居宋祠分局从事方洲几一月告完以先去升庵几两月告完而亦去元正则匝三月始得告成而后去夫英迈与衰惫殊科多识与肤学异品二子者宏识髙才以良史秉名管完之速而归之先固宜正则惊骀敢云学步乃维流火之月及于初元之冬大肆简袠之搜方落铅椠之手凡例本诸一统志遵其制也稽旧志而稍増入者补其遗也至若顺庆无府志广安无州志又或邑志具而复阙者亦多竟忘苦心不免废日草创而已润色未能幸托名于梨枣敢悬金于都市是志也我东阜公暨合州侍御公创意举之未几合州竣事北上狷斋侍御公代按斯土而左右之兹乃缮録成编总十有六巻立论十有三篇统冀髙明牖我昏陋
  吴之皥序
  志古郡国史也山川风物政事人文载焉今昭代史秉笔需人顾往往珥彤所阙而散见于方闻野记足借证者则省志所以备外史也曩予职在治书曾蓄数防以其半贮本朝列圣实録半贮各省志以叅观风防考献徴文不徒供卧游而已一时屈指信史如粤之以紫溪武功之以徳涵蜀之以升庵玉垒方洲三太史独艺文出升庵手选网罗金石鼎彝秦汉之文几尽竟可单太平清话亦称其立例最古非他志所及可知也洎叱驭入蜀縁巫峡经字流游目岷嶓回驺劒表访鼈灵鱼帝之奥区揖峨眉青城于天上行部之余得于覩记觉向之披读犹浅而遍覔古本以证向竒邃已不可复得缘万厯初禩重修渐增沿革其厘正之功固不可诬而艺文裁却强半晦蚀之累亦不细矣由己卯来更四十年亡得覩升庵之遗者则亦蜀文一厄塞也予亟谋重梓頼督学杜君雅与同嗜搜购古本得二三残牍凑之幸断圭复完恨原日笔譌刀误殊多鲁鱼况嵗久漫漶难以竟读遂檄诸帐下士拣其品识超韵者司编校焉藩辖陈君欣措赀费诸各捐俸赎佐之以勷厥成开局数阅月于前人物职官科甲经略等志合新旧本互有絓漏今防定而增之若平播剙设征南善后皆宜缀入惟艺文虽只字必仍纤误必考乃杜君更出心裁补续新艺若干巻俾成全书其补者或当日偶遗非故遗之也葢瑶毡怪牒其错彩出世有后先即如花蘂之集拾于敝纸若不经安国拈出志何得而有之又如唐元宗刻劒阁诗剥落莓藓升庵録入诗品而志反不载由此而推遗编败碣之见于纂志后者间有矣补之良不容己而文与世隆代有作者不续之其又何观至于博摭郡邑之文凡家乘野榻足光兹典者其遗之也微杜君之左癖不至是事竣藩臬虚首简以迟予语予惟蜀九州之上游于形势居其上于风气则开其先其地脉迢递逶迤注吴魏闽越而极受之者一若斩新特地穷妍殚工而不知其开之何从乃蜀人亦若不口其先者犹之竒货然每腾艳于所聚而产处反得平平予非故为此语以张蜀也身歴其境乃知胜甲海内偶举一山而业已昆仑伯仲矣他无不开先领异者以故涂山石组实开幅化碧埋轮实开义烈武宗吉甫文祖渊云射洪彰明律扬初盛眉山父子绮思禅解不落二头此聊指其一二剙获者若钜而须眉之士细而香奁之英有不出出必开先竞秀当自展巻得之昔王逸少慕蜀山川诸竒疑子云太冲所赋殊未备悉髙贤艳慕从古已然而予谓足备外史正意列国之语可以传经十五国之风可以观世皆取其人与事之表表者岂仅谓城池赋役建置攻守之故与武乡文饶軰之宦迹足资一方考镜已哉博雅君子当纸贵于是编云
  杜应芳序
  蜀志凡三被修初正徳戊寅次嘉靖辛丑次万厯己卯戊寅志居体要犹之椎轮也辛丑志出三先生手而艺文独属杨太史用修增华加丽令雒阳纸贵己卯补缉维勤芟剔过半得无疥壁之见哉中丞饶公直指吴公慨然兴文旁求旧本得什之七八乃应芳遍搆复得二三珠还劒合事良不偶教下亟刻艺文庶几云汉昭回于天其他秩官人物经略沿革之因例编入而艺文窃续焉惟是火藜虽悬风叶难扫二三子殚厥校讐良工心苦已贾余勇大肆搜罗长此蠹鱼渐成脉望用修有知何如抚掌矣夫志犹史也志备一隅史备天下同一观耳惟子长史记其事竒其文竒书亦因以竒近日弇州谓千载有子长千载不能为史记是何言与何可令蜀闻之葢石纽湔山神功也鼈城鱼复异绩也跃井化泥至性也破琴涤器讵文也他如锦江玉垒火井盐泉江珠瑕英侧生旁挺岂罄竹堪书郄车易载者用修生而灵颖蚤窥中秘才施采缀便觉陆离横絶安在子长不世出史记遂罢响哉二三子为用修忠臣披文相质富有日新方之史记殆小司马索隠褚先生补遗与而予上下千载更有感于蜀之盛也子长固良史才然足迹徧天下必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而后已彼得于涉歴者犹若是况生居其乡逢右文之世探禹穴发西蔵如集珍元圃操斧邓林也即欲不嫓媺子长胡可让焉虽然职方所掌不废风谣入关之収必先图籍志之系本计尚矣两台为蜀画长久集思广益顺风招之而大叅陈公掞五鳯文施三乘力佐费董工副在名山期偕不朽记不云乎耆欲将至有开必先易之言曰水流湿火就燥各以其也余何幸亲见之
  王廷瞻序
  予甞览观岷峨之地直坤维而躔井络昔人称为天府奥区云自神禹发祥丛帝辟国诗书所述详矣逮武王牧野之师庸蜀羌髳微卢彭濮悉共戎旅入汉卿云軰始翩然以文藻翺翔西京其铺张皇业掞述休羙綦盛然未有勒成一代之史以彪炳来禩者君子每劣其无以张蜀也孔明经略西土慨然有感于兹乃秦子勑軰有良史才然戎马劻勷未遑注厝及晋陈承祚常道将始各譔一家言説者谓陈失之诬常失之琐唐宋以来有为古今集记蜀梼杌诸编者亦或卑卑无甚髙论殆不若晋二氏犹蔚然翼蜀而驰也嗟嗟志何容易哉明兴御寓道化翔洽成化中侍御瑞阳熊公始创蜀志嘉靖初抚台东阜刘公侍御金川王公聘升庵玉垒方洲三太史续修之迄今刻已漫漶不可读矧四十年来嵗月绵邈无论宦辙贤科蝉联苞次而兴革之大者若龙安改府隆昌剙县建武立学及近年都蛮之荡平白草人荒诸番之归顺建昌□猡诸夷之底靖咸我皇灵赫弈炳烺是乌可弗志乎哉爰与侍御养纯虞公商之下藩省议行焉于是檄叙州府同知魏朴如成都府推官游朴暨诸文学董良遂等开局纂辑复檄督学副使郭棐总其事将就绪乃养纯公以秩满入侍辇下而侍御鸣宇薛公来代谓兹钜典义不可缓益注意趣之志既成予与鸣宇公叅订焉付之梓佥谓予当有言弁诸端简业不获辞则甞谓志与史体异而以垂劝鉴则同葢政莫大于经时教莫重于宏化谊莫严于稽古事莫要于宜民斯四者非志曷观焉是故匪精匪覈罔以考惟信惟裁乃克逺兹编大都遵明一统志例其仍三太史之旧者十七删旧之繁而增入新事者十三其铲谬订譌以底于信尢惓惓谆笃焉至附入近年诸经略地方机宜则有关于国事民事甚大诚足补前志所未备而为一方之信史也已予故乐为序之亦以告后之嗣修者是役也左布政使刘庠右布政使李江按察使胡定左叅政兼按察使吴善左叅政蔡叔逵副使杨一桂周大烈史嗣元范仑佥事李荐佳黄徳洋丁元复田乐义王埏署都指挥佥事陈道皆畴咨襄事殚心综理例得备书云
  郭棐序
  万厯七禩嵗在己卯皇仁浃洽蜀宇辑宁时维巡抚黄冈王公巡按义乌虞公相与协心抒猷以康黎庶既标鸿业爰考稗乘顾念蜀居坤维号称天府自神禹肇夏吉甫辅周勲烈匪彝流风斯邈典谟方贡书述綦详江汉蒸民诗声溢着此蜀文献之所从来逖矣秦资其富以兼七雄汉阶其力遂奄四海于是司马相如扬子云左太冲任文公等各述所闻用存故典及陈承祚别纪耆旧至常道将备志华阳下逮赵阅道之集古今张唐英之编梼杌唐求之缉图经李文子之譔蜀鉴咸极搜罗足垂观劝繄我昭代运际嘉隆道化丕宏伦物宣朗时有玉垒王氏升庵杨氏方洲杨氏并摛鳯藻各擅麟书骋厥菁华咸臻元妙然才髙而综核或疎嵗多而漫漶殊甚矧兹相旷四十余秋世治之纶时政之经因革献徴之彪着科第之骈联倘缺弗书后将何考乃檄叙州府同知魏朴如成都府推官游朴及文学董良遂戈一龙刘止彭师古杨秉钺李承雾彭应元等开局于濓洛大儒祠搜摭故实旁采艺文凡诸郡邑各以牒上而成都府知府张大器成都县知县印一中华阳县知县唐栋咸鸠籍供饩聿勤夙夜凡五阅月编次稍成则檄今左布政使刘公庠右布政使李公江曰咨惟习蜀敷猷宜统厥任申檄提学副使棐曰广厉学官修明掌故兹其大者惟尔总校之以终厥成功棐承檄惴惴唯弗称是惧乃于秋杪大比事竣始克受简则作而叹曰奕奕蜀都赫赫献籍圣贤神明之渊宅也金躔玉垒之奥区也厥省乗实钜且重奈何容易哉乃固扄穷晷殚精凝思删譌订诬芟繁补阙又阅五盈始告成事时则御史虞公政竣入朝以今御史福清薛公代既至鋭情志事益毖且笃庚辰首春以完帙上两台咸报曰可轸兹钜典且戒梓人式昭往休用阐来镜棐谨撰次为小序焉序曰轩辕画州神禹底绩周秦绵邈防县分析峩峩蜀都氓萌允殖皇哉唐哉天府之域述沿革第一翳古炎帝申命正黎三辰肇叙七政翕齐煌煌鹑首实次蜀西察变授时奠兹坤维述分野第二嶫蜀国蜿蜒龙蟠西峥岷岭东阻防门来关霄倚劒阁云盘是称金城徳守孔安述形胜第三蜀城磝磝郁若鳯翺祥徴出义慎虎牢诸郡连绵百雉崇髙永言保障长屹江臯述城郭第四惟蜀自昔生齿滋繁周从牧誓汉驱项顽际兹宣朗宜防艰难何以蕃之国命攸关述户口第五蜀称沃壤粒兹蒸民厥田维上厥赋维均义却茧丝以阜闾闉是在司牧无贰尔心述田赋第六赫赫禹功石纽发祥桓桓昭烈汉胄克昌倬彼正统烂然徽章帝骤王驰植我天常述国纪第七岷峨错峙屏翰丕隆献殿肇封诗礼是崇毖兹侯度恪尔孝忠匹休三代带砺穹窿述藩封第八世化代迁忠文迭创蜀次井参风多质戆俗乃朴野士则倜傥斲雕还淳职在□磢述风俗第九岷峨矗矗江汉洋洋水存亷让山辨隂阳灵氛翕发云霭髙骧郁兹西南绣错虬翔述山川第十山泽蕴崇土毛是出维此职方献彼珍错蜀壤所宜桑麻孔获节以阜民君子攸度述方产第十一设官分职为国之程法严位署义慎经营蛊则修饰壮则仪刑君子居之攸芋攸宁述公署第十二汉代尊经文翁化蜀比齐埒鲁仁摩义育士际昭明率循轨鹄棫朴菁莪彬彬郁郁述学校第十三贤辙攸经爰有创立以时观省亦节劳逸锦官峩峩筹边屹屹曩范如存来骖可匹述宫室第十四易严御暴诗羙为梁民无病涉边有隄防郑舆非惠张铭则当时成慎守终焉允臧述关梁第十五桓桓禹功赫赫江渎祀事孔殷徳休若烛凡百明禋彝典攸属孔惠孔时靡滛靡黩述祠庙第十六昭烈经营惠陵岿若禁采崇封政之筦橐羣哲斯蔵九泉可作以时修之罔滋蓁落述陵墓第十七胜域雄区标自昔陵谷时迁桑田代易以兹有尽视彼无斁因名纪思滮流罔极述古迹第十八维皇经国设官分职位有崇卑义均休戚曷以扰民惟仁是亟鉴戒在兹毖哉羣辟述职官第十九业业筦枢煌煌圭组夐树勲庸丕彰矩矱代有循良嗣绳步武暐鸿名式兹西土述名宦第二十遡蜀川遥驰簦笈岷山锦水代有贤迹鸿以逺弋鳯爰栖棘悠悠芳躅江山增色述流寓第二十一贤科防儁制肇有唐自宋及明蔚然炳烺鳯鸣髙梧骥腾康庄得士之盛前叶罕方述科第第二十二岷嶓毓粹江汉炳灵虎啸风冽龙腾云蒸济济钜公斌斌名卿徳馨埒羙王国之桢述人物第二十三周咏白驹庄宝灵秉我明哲养兹天倪白云苍茫紫芝葳甤永矢弗谖荣名两遗述隠逸第二十四百行之原万事之纪厥惟孝义君子所履抗表涌泉漆身殁齿顺变虽殊芳馨并羙述孝义第二十五关雎起咏江汉覃风孀操接袂坤舆所钟怀瑾茹荼持以令终懿兹贞媛世异名崇述列女第二十六眉峯云台仙灵所都竒寰宇实蕃缁徒三乘筏邈万刧轮徂子不语怪世何泊乎述仙释第二十七国任师帅维以勤民匪抒经画曷助陶甄蜀山险塞奸宄陵凭怀柔廓清实借鸿勲述经略第二十八雈苻之滨爰多狺獍灾祥之来俨示修警凡厥纤曲有关时政搜揽靡遗鉴观斯境述杂记第二十九元黄融结沱潜毓灵咸摛白鳯各吐元精源开四子派衍羣英岂伊蜀珍允为国祯述艺文第三十终焉总之省志为目十郡县志目二十有二经略志目二十有一杂记目五文目二十有五诗目十有四为巻共三十有六体则一仍乎旧事变兼纪乎新顾惟鼯技非长豹斑寡识尚冀名贤廓所未逮云尔

  钦定四库全书
  四川通志巻一
  图考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嗣是豳风禹贡及周书王会之篇皆有图图固与书相为参考者也蜀为梁州之域提封数千余里山水甲天下以之绘图足标竒胜矣不宁惟是凡星野之躔度疆域之险易城郭之大小与夫川涂陆道及东西南北之广袤莫不粲然陈列则
  圣天子九重端拱而边疆要地一览靡遗美哉金汤之
  固国之寳也作图考志
  图目
  天文全图
  分野图
  全省舆图
  江源图
  都江堰图
  都江灌溉图
  成都金水河图
  峩眉山图
  成都府舆图
  重庆府舆图
  保宁府舆图
  顺庆府舆图
  叙州府舆图
  防州府舆图
  龙安府舆图
  宁逺府舆图
  雅州府舆图
  直嘉定州舆图【雍正十二年陞为府】
  直眉州舆图
  直卭州舆图
  直潼川州舆图【雍正十二年陞为府】
  直泸州舆图
  直资州舆图
  直绵州舆图
  直茂州舆图
  直达州舆图
  直叙永防舆图
  直雷波卫舆图
  惠逺庙图
  里塘舆图
  诸葛武侯八阵图
  诸葛武侯铜鼔图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卷一>
  星野
  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盖文曜丽乎天而因是可辨其方位则秉阳而垂日星秉隂而窍乎山川固可参互考定矣蜀为井鬼分野史记天官书谓益州为参分又河图括地象云岷山之地上有井络言岷山之精上为井星也今
  圣天子钦若时宪握经纬之枢纽协箕毕于羣
  情其求天道于人事者至详且悉以故泰阶常平众星拱极蜀虽僻壤而井明而端参明而大当亦观乎天文者所乐覩也作星野志
  史记天官书二十八舎主十二州益州为参分汉书巴蜀分井鬼参又云觜觿参主益州
  晋书天文志自东井十六度至栁八度为鹑首又参七度益州入
  隋书益州分参丹元子步天籁天帝西垣第四星曰巴五曰蜀
  唐书劒南道分井鬼又云南戒自岷山嶓冢实地之阳
  宋史益梓利防四路分井鬼又曰东井舆鬼鹑首也尽巴蜀汉中之地
  河图括地象岷山之下为井络帝以防昌神以建福言蜀之分野也午山张庭云井络即鹑首
  华阳国志仰禀参伐蜀纪帝居房心决事参伐是为蜀分
  天文占太白主毕觜镇星主井五车卿星弧矢星俱主益州
  天文次舎井十度至鬼栁为鹑首于辰在未
  成都府属
  井鬼之分入参一度为鹑首之次
  重庆府属
  井鬼之分入参三度
  保宁府属
  井鬼之分入参七度
  顺庆府属
  参井之分鹑首之次
  叙州府属
  井鬼之分入参三度为鹑首之次
  防州府属
  翼轸之分
  龙安府属
  井鬼之分入参二度
  宁逺府属
  井鬼分野
  雅州府属
  井鬼之分入参一度
  直嘉定州属【雍正十二年陞为府】
  井鬼之分入参四度
  直眉州属
  井鬼之分入参三度
  直卭州属
  井鬼之分入参一度
  直潼川州属【雍正十二年陞为府】
  觜参之分入觜一度
  直泸州属
  井鬼之分入参四度
  直资州属
  井鬼之分入参一度当鹑首之次
  直绵州属
  星躔井参
  直茂州属
  井鬼之分入参一度当鹑首之次
  直达州属
  轸翼之分

  四川通志巻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四川通志卷二
  建置沿革
  蜀自人皇肇辟帝喾分封及虞夏间为梁州之域嗣是任土作贡世隷侯伯自仪错入而蚕丛鱼凫开国之迹茫然汉置益州部刺史察举诸郡厥后唐设节度幷采访处置等使宋设安抚分益梓利防四路歴元及明又几经因革焉
  国朝御宇于蜀中版图各加厘正其于作新之功由旧之意盖两得之今且疆隅广轮声教远讫土宇版章亦孔之厚矣故卫所多改郡县则苗猓驯简僻多从复设则生齿滋他若鎭雄遵义又量地之远近改属滇黔何一非因时制宜者欤作建置沿革志
  四川布政司
  蜀之先肇于人皇为蜀山氏【尔雅蜀者独也言不与他处相连属也】黄帝次子昌意娶蜀山氏女后封其支庶于蜀为蜀国【史记黄帝生二子青阳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正义江水若水皆在蜀即所封国也】舜置十二牧蜀曰梁州【晋书梁者言西方金刚之气强梁故名】禹贡亦曰梁州周初武王伐纣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国从焉周礼职方氏倂入雍州愼靓王五年秦灭蜀置巴蜀二郡【史记秦惠文王后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秦惠本纪张仪伐蜀蜀王开明战不胜为仪所灭扬雄蜀本纪荆人鼈灵为蜀相其王杜宇以国禅之号开明帝下至三代有开明尚始去帝号称王华阳国志周衰蜀侯蚕丛先七国称王其后王曰杜宇移治郫邑或治瞿上七国称王杜宇称帝禅位于其相开明九世有开明尚复称王徙治成都后与苴巴相攻为秦所灭】汉元年属汉国【王汉中四十一县】高帝六年分置广汉郡武帝元光五年开西南夷置犍为沈黎汶山牂牁越巂五郡元封五年置十三部刺史改梁州为益州【晋志平帝元始二年改梁州曰益州益之为言阨也言其地之险阨亦曰疆壤益大故名之】后省沈黎汶山王莽末为公孙述所据【治成都】改益州置司隷校尉十二年属汉复为益州【治雒中平五年刘焉为益州牧徙治绵竹兴平元年还治成都】建安中刘璋分置巴东巴西江阳三郡十九年昭烈定益州卽位建都又分置梓潼涪陵汶山汉嘉朱提宕渠六郡三国魏景元四年入魏分置梁州治汉中【见魏宋二志而晋志又作泰始三年置】晋亦曰梁益二州【梁州领汉中梓潼广汉新都涪陵巴郡巴西巴东八郡益州领蜀郡犍为汶山汉嘉江阳朱提越巂牂牁八郡其后又有宕渠阴平晋昌等凡三十郡】永宁元年为李特所据永兴元年李雄建号曰大成咸康四年李寿改号曰汉永和三年归晋宁康元年陷入苻秦太和八年仍属晋【义熙元年又为谯纵所据九年讨平之】宋齐皆为梁益二州【梁州领汉中等二十郡益州领蜀郡等二十九郡齐志梁州领汉中等二十三郡又农等四十五荒郡益州领蜀郡等二十五郡东宕渠等七獠左郡及北部都尉】梁元帝承圣元年为武陵王纪所据【得益梁秦潼安泸青戎宁华信渠万江新巴楚义十八州】西魏废帝二年入魏周置总管府隋开皇二年废益州置西南道行台尚书省三年复置总管府大业元年府废三年改诸州为郡【梁州领汉中西城房陵清化通川宕渠宕昌武都同昌河池顺政义城平武汶山普安金山新城巴西遂宁涪陵巴郡巴东蜀郡临卭眉山隆山资阳泸川犍为越巂牂牁黔安等郡】唐武德元年复改郡为州梁益二州皆置总管府三年于益州置西南道行台【分遂泸巂茂利防黔等州皆置总管府】九年罢行台贞观元年以益州置劒南道梁州置山南道开元二十二年分山南为东西而梁州为山南西道【劒南道领成都一府汉彭蜀眉绵劒梓遂普陵资荣简嘉卭雅黎泸茂翼维戎姚巂松龙当悉静恭柘保眞霸干昌合渝等三十八州山南西道领兴元一府鳯兴利通洋集巴蓬壁金开渠等十二州又防涪万忠四州分属山南东道】又分黔州为黔中道至德二年又分劒南为东西川节度昭宗初为王建所据【建以大顺二年入成都天复七年建国得四十六州凡三十五年】后唐同光三年属唐长兴五年为孟知祥所据【知祥以同光三年入蜀长兴五年建国亦得四十六州凡四十一年】宋干德三年平蜀置西川路开宝六年分置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倂为川峡路咸平四年分置益梓利防四路总曰四川路【成都府路领成都崇庆嘉定三府眉彭绵汉卭简黎雅茂威降十一州永康石泉二军仙并一监潼川府路领潼川遂宁顺庆三府资普昌叙泸合荣渠八州长宁懐安宁西三军富顺一监利州路领兴元隆庆二府利洋阆文沔蓬政巴八州防州路领绍庆咸淳重庆三府施万开达涪珍思播八州云安梁山西平三军大宁一监】元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领成都嘉定广元顺庆永宁重庆防州叙州马湖九路潼川绍庆懐德三府保宁广安二属府彭汉安灌崇庆威简眉卭劒龙巴沔蓬渠遂宁绵筠连泸忠合涪永宁柔远酉阳服施达梁山万云阳大宁开高顺高戎三十六州长宁一军而播州则属于湖广沿边宣慰司】至正中为明玉珍所据【本传嵗乙未克重庆戊戌克成都壬戌建国号曰夏都于重庆】明洪武四年平之置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成重保顺叙马防龙遵九府嘉眉卭雅潼泸六州东川乌防乌撒鎭雄四军民府】崇祯末为贼帅张献忠所陷
  皇清顺治二年讨平之仍置四川布政使司康熙四年改乌撒隷贵州雍正六年改东川乌防鎭雄隷云南遵义隷贵州倂马湖入叙州改建昌衞为宁远府升绵茂达三州及资县并为直隷州雍正七年又升雅州为雅州府今领府九州九衞三
  成都府
  禹贡梁州之域自古为蜀国秦置蜀郡汉亦曰蜀郡王莽改郡曰导江后为公孙述所据后汉建武元年述置成都尹十二年平之仍为蜀郡兴平元年为益州治蜀汉建都于此晋太康十年改置成都国【封子頴为王】寻复为蜀郡惠帝以后李特李雄李寿相继据之【安帝初以秦雍流民置始康郡寄治成都】义熙元年为谯纵所据九年平纵复为晋地宋齐因之【元嘉十年置宋宁宋兴二郡十六年又徙南秦州之懐宁郡皆寄治成都梁移始康郡于新都】梁时武陵王纪僭号于此周置总管府【隋志废懐宁宋宁宋兴晋熙四郡入蜀郡】隋开皇初州郡并废置西南道行台三年复置总管府大业元年府废仍为蜀郡唐武德元年复置益州总管府三年府罢置西南道行台九年罢行台置都督府贞观元年置劒南道龙朔二年置大都督府开元二年置劒南经畧使七年升节度使天宝元年复曰蜀郡十五年驻跸于此至德二年改成都府陞置南京寻罢后复置劒南西川节度使五代时王建孟知祥皆都之称蜀宋干德三年平蜀置西川路太平兴国六年罢节度使降为益州端拱二年复曰成都府淳化五年又降为益州咸平四年分为益州路嘉祐四年复为成都府【其设节度及兵马钤辖安抚使安抚司制置司制置大使俱治成都府】元初立总管府兼为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治所明洪武初复成都府为四川布政司治所
  皇清因之今领州三县十三
  成都县【附郭】
  周【蜀王所治】秦【置成都县为蜀郡治】汉【因之汉末兼为益州治】蜀汉【建都于此】晋隋【皆为州郡治】唐【贞观十七年分置蜀县俱在郭下拱二年分置犀浦县】五代【王氏孟氏皆为国郡】宋【为成都府路治】元【为成都路治】明【为成都府治】
  皇清因之
  华阳县【附郭】
  唐【贞观十七年分成都县地置蜀县乾元元年改曰华阳与成都共治郭下】宋元明【因之】
  皇清康熙九年倂入成都雍正五年复设
  双流县
  汉【广都县地】晋【永和中置宁蜀郡】宋齐【因之】后周【郡废】隋【仁寿元年改广都曰双流仍属蜀郡】唐【龙朔二年复分置广都县属成都府】宋【因之】元【省广都县入焉】明【因之】
  皇清康熙元年倂入新津雍正六年复设
  温江县
  汉【郫县地】西魏【为蜀郡治】隋【开皇三年省郡入郫县仁寿三年改置万春县寻废】唐【武德三年复置万春县属益州贞观元年改温江县属成都】五代宋【因之】元【属成都路】明【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
  新津县
  汉【犍为郡武阳县地】后周【闵帝元年置新津县仍属犍为郡】隋【属蜀郡】唐【初属益州拱二年改属蜀州】宋【因之南渡后属崇庆府】元【属崇庆州】明【因之】
  皇清属成都府
  金堂县
  汉【新都牛鞞二县地】唐【咸亨二年分置金堂县以县界金堂山为名属益州拱二年属汉州】石晋【天福初改曰汉城后复旧】宋【属懐安军】元【初陞军为懐州至元二十年省州入金堂县属成都路】明【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
  新都县
  汉【置新都县属广汉郡】晋【泰始二年分广汉置新都郡于雒县以县属之武帝时封王建国太康六年郡国并罢县属广汉郡】宋齐【因之】梁【改为始康郡】西魏【郡废】隋【开皇十八年改曰兴乐县业初省入成都】 唐【武德二年复置属成都府】五代宋【因之】元【属成都路】明【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
  简州
  汉【置牛鞞县属犍为郡】晋【因之永和中属蜀郡】宋【曰鞞县】齐【复曰牛鞞】西魏【恭帝二年改置阳安县并置武康郡】周【闵帝元年于郡置资州武成二年徙州治资中而郡县如故】隋【开皇初郡废仁寿三年改置简州大业初州废县属蜀郡】唐【武德三年析益州复置简州天宝元年改阳安郡乾元元年复曰简州属劒南道后置清化军】五代【属蜀】宋【亦曰简州阳安郡属成都府路】元【至元二十年省阳安县入州属成都路】明【洪武六年废州为县正德八年复改为州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
  崇庆州
  汉【置江原县属蜀郡】晋【因之永嘉六年李雄分蜀郡置汉原郡亦以名县永和中改郡曰晋原县曰江原】宋齐【因之】梁【改江原郡】后周【废郡改县曰晋原】隋【属蜀郡】唐【埀拱二年于县置蜀州天宝初改唐安郡乾元初复曰蜀州属劒南道】五代【属蜀】宋【初亦曰蜀州唐安郡绍兴十年以高宗潜邸升崇庆军节度淳熙四年升崇庆府属成都路】元【至元十二年立总管府二十年改曰崇庆州省州治晋原县入焉属成都路】明【洪武初以永康县省入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
  郫 县
  周【蜀王杜宇所都】秦【置郫县属蜀郡】汉晋隋【因之】唐【属成都府埀拱初置犀浦县】宋【熙宁五年省犀浦入郫县】元明【不改】
  皇清因之
  灌 县
  汉【郫绵虒江原三县地】蜀汉【置都安县属汶山郡】晋【因之】刘宋【徙汶山郡治此】齐【因之】后周【天和三年废郡及县改置汶山县于此】隋【仁寿初废入郫县】唐【武德元年置盘龙县寻改曰导江复移治都安废治为灌口鎭贞观中改曰灌宁开元中复为导江并于鎭置鎭静军孟蜀置灌州】宋【干徳四年改曰永宁军太平兴国三年改永康军以导江县属之熙宁五年废军为灌口砦以导江县还属彭州九年即导江军治置永康军使元祐初复曰永宁军】元【至元十三年改军置灌州省导江县入焉属成都路】明【废州为灌县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
  崇宁县
  唐【仪鳯二年置唐昌县属益州拱二年改属彭州长寿二年改曰周昌神龙元年复曰唐昌】五代梁【开平二年改曰归化】后唐【同光初复故】晋【天福初改曰彭山】汉【又复故】宋【开宝四年改曰永昌崇宁元年又改曰崇宁属彭州】元【因之】明【属成都府】
  皇清康熙七年倂入郫县雍正六年复设
  新繁县
  汉【置繁县属蜀郡】晋宋齐【因之】后周【改曰新繁】隋【开皇初省入成都县】唐【武德三年复置属成都府】宋【因之】元【属成都路】明【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
  汉 州
  汉【置雒县属广汉郡后移广汉郡及益州皆治此】晋【泰始二年为新都郡治太康六年罢新都郡仍为广汉郡治】宋齐【因之】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曰绵竹大业初复改曰雒属蜀郡】唐【拱二年于县置汉州天宝初改德阳郡乾元初复曰汉州属劒南道】宋【亦曰汉州德阳郡属成都路】元【中统元年复立汉州以雒县省入属成都路】明【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
  什邡县
  汉【置什邡县属广汉郡高祖封雍齿为什邡侯】晋【初属新都郡郡废还属广汉】宋齐【因之】周【闵帝改曰方亭武帝省入雒县】唐【武德三年复置属益州垂拱二年改属汉州】宋元明【不改】
  皇清属成都府
  彭 县【古彭州】
  秦汉晋【俱为繁县地】刘宋【元嘉十二年置晋寿郡及县】齐【因之】梁【置东益州】后周【废州改郡县俱曰九陇】隋【开皇初郡废仁寿初置蒙州大业初州废属蜀郡】唐【武德三年复置蒙州贞观二年州废属益州拱二年析益州置彭州天宝初改蒙阳郡乾元初复曰彭州文德元年升威胜军节度景福元年罢节度】宋【熙宁二年分置堋口县四年省为鎭】元【至元十三年省九陇县入州】明【初废州为彭县并省蒙阳县入焉隷成都府】
  皇清康熙七年倂入新繁雍正六年复设
  重庆府
  禹贡梁州之域周武王时为巴子国【山海经西南有巴国昔太皥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昭是为巴人郭璞注谓巴之始祖也华阳国志武王克殷封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南极黔涪北接汉中都江中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战国时尝与楚为婚及七国称王巴亦称王】愼靓王五年秦惠文王与楚共灭巴置巴郡【华阳国志蜀王伐苴苴侯奔巴巴为求救于秦秦遣张仪救苴巴仪旣伐蜀灭之贪巴道之富因执其王以归置巴郡】汉仍为巴郡【治江州】属益州后汉初平元年改为永宁都建安六年复为巴郡三国属蜀晋改永宁曰巴都郡属梁州宋齐复为巴郡属益州梁太清末年武陵王萧纪于巴郡置楚州西魏大统十七年改曰巴州后周闵帝元年复曰楚州隋开皇初郡废改曰渝州大业初复罢州为巴郡属梁州唐武德元年复曰渝州天宝元年改曰南平郡乾元初复为渝州属劒南东道【寰宇记属山南西道】五代时王建孟知祥继有其地宋亦曰渝州南平郡属防州路崇宁元年改曰恭州淳熙十五年升为重庆府【是嵗光宗卽位州为潜藩故升】以其地界绍庆顺庆之间故名元至元十六年立重庆路总管府为四川南道宣慰司至正末明玊珍据此僭号曰夏明洪武四年归附仍为重庆府属川东道
  皇清因之【雍正十二年设黔彭防黔江彭水属之陞忠州为直隷酆都垫江属之今领州二县十一】
  巴 县【附郭】
  周【巴子国】春秋【巴国都】秦汉【置江州县为巴郡治】晋宋齐【因之后改曰垫江】梁【为楚州治】周【改巴城县武成三年改曰巴县废枳垫江二县入焉】隋【初为渝州治后复为巴郡治】唐【复为渝州治】宋【为重庆治】元明【不改】
  皇清因之
  江津县
  汉【江州县地属巴郡】西魏【分置江阳县兼置七门郡】后周【因之】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曰江津仍属巴郡】唐【属渝州天宝中改属南平郡】宋【初因之后倂万寿南平入焉属重庆府】元【属重庆路】明【隷重庆府】
  皇清因之
  长寿县【本楚黔中地】
  汉【为枳县地属巴郡】晋【属巴都郡】周隋【为巴县地】唐【武德二年析置乐温县属南潾州九年改属涪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省入涪州至正中明玉珍改置长寿县仍属涪州】明【洪武六年改属重庆府】
  皇清因之
  永川县
  汉【江州县地】隋【为江津巴二县地】唐【至德二年分置壁山县属渝州大厯十一年又分壁山置永川县属昌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二年倂入大足】明【洪武初复置隷重庆府】
  皇清因之
  壁山县
  唐【至德二年析巴江津万寿置壁山属渝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二年倂入巴县】明【成化十九年复置隷重庆府】
  皇清因之康熙初年倂入永川县雍正六年复设
  荣昌县【本资州内江县地】
  唐【初为泸普渝合资荣六州之界乾元元年分置昌州兼置静南昌元大足三县大厯六年废十年复置治昌元属劒南道光啓元年徙州治大足】五代【属蜀】宋【曰昌州昌元郡省静南县入州属潼川府路】元【州县俱废】明【洪武四年改置荣昌县隷重庆府】
  皇清因之
  大足县【本合州巴川县地】
  唐【乾元元年始分置大足县取大足川为名属昌州以静南省入唐末为昌州治】宋【因之】元【倂昌州及所领永川昌元大足入合州】明【洪武四年复置大足县隷重庆府】
  皇清因之康熙初年倂入荣昌县雍正六年复设
  綦江县【古綦市地】
  汉【江州县地】唐【武德二年分置隆阳县兼置南州三年改曰僰州四年复曰南州先天二年改县曰南州天宝初改州曰南川郡乾元初复曰南州属江南道黔州都督府】五代【属蜀】宋【初为羁縻州庆厯八年改属渝州皇祐五年废州为南川县熙宁七年复分南川置南平军属防州路嘉熙三年徙军治隆化县废】元【置南平綦江长官司属播州安抚司】明【洪武改置綦江县隷重庆府】
  皇清因之
  南川县
  汉【江州枳县地属巴郡】周隋【为巴县地】唐【贞观十一年分置隆化县取县西永隆山为名属涪州先天元年改曰宾化】宋【初复曰隆化熙宁七年改属南平军南宋嘉熙三年徙军来治】元【至元十一年废军及隆化县改置南川县属重庆路】明【隷重庆府】
  皇清因之
  黔江县
  汉【巴郡涪陵县地建安六年刘璋分置丹兴县属蜀国都尉】蜀汉【为涪陵郡】晋【因之后废】隋【开皇五年置石城县兼置庸州大业二年州废以县属巴东郡】唐【武德元年改属黔州天宝元年改曰黔江】宋【绍定初属绍庆府】元【因之】明【隷重庆府】
  皇清因之雍正十二年改隷黔彭防
  合 州
  周【巴子国亦濮国地】秦汉【为巴郡之垫江县建安六年属巴西郡】蜀汉【建兴十五年还属巴郡】晋【因之】宋【元嘉中置东宕渠郡以垫江属宁蜀郡】西魏【恭帝置合州改郡曰垫江改县曰石镜】隋【开皇初郡废末年改合州曰涪州大业初废州为涪陵郡】唐【武德元年复改合州天宝元年又改巴川郡乾元初复为合州属劒南道】宋【干德三年改县为石照淳祐三年迁州治钓鱼山】元【至元十五年宋安抚使王立以城降二十年为散郡并赤水入石照县二十二年复还旧治仍为合州隷重庆路】明【隷重庆府】
  皇清因之
  铜梁县
  周【楚襄王灭巴封其子为铜梁侯于此】秦汉【为垫江县地】西魏【为石镜县地】唐【长安四年始置县以小铜梁山为名属合州】宋【因之】元【初移今治倂巴川县入焉】明【因之隷重庆府】
  皇清因之康熙元年倂入合州六十年复设以废安居
  县入焉
  定远县
  宋【合州地之女菁坪】元【至元四年创为武胜军行和溪安抚司事后改为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县属合州】明【隷重庆府嘉靖三十年知县胡濂以江水坏庐移治庙儿坝卽今治所】
  皇清因之康熙八年倂入合州雍正六年复设
  忠 州
  周【为巴地】秦【属巴郡】汉【置临江县】晋宋齐【因之】梁【大同六年置临江郡】后魏【废帝二年置临州】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属巴东郡义宁二年复置临江】唐【贞观八年改忠州以巴蔓子及严顔忠烈得名天寳初改南宾郡乾元初复为忠州属山南东道】五代【属蜀】宋【亦曰忠州南宾郡属防州路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陞为咸淳府】元【复曰忠州至元二十一年改属重庆路】明【洪武初以州治临江县省入隷重庆府】
  皇清因之雍正十二年陞为直隷忠州领县三
  酆都县【古巴国别都】
  汉【为枳县地永元二年分置平都县属巴郡】蜀汉【延熙十七年倂入临江县】梁【属临江郡】隋【属巴东郡义宁二年置丰都县】唐【属忠州】宋【初因之元丰后废绍兴初复置咸淳初属咸淳府】元【至元中倂垫江入焉】明【洪武初改丰为酆又以南宾县入焉隷重庆府】
  皇清因之雍正十二年改隷忠州
  垫江县
  汉【临江县地】西魏【恭帝三年置垫江县兼置容川郡】周【天和三年改曰魏安属渠州】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复曰垫江属宕渠郡】唐【武德初分属潾州九年属临州寻属忠州】宋【因之熙宁五年省桂溪县入焉】元【倂入酆都至正中明玉珍复置仍属忠州】明【隷重庆府】
  皇清因之雍正十二年改隷忠州
  涪 州
  周【楚枳邑】汉【置枳县属巴郡】晋【永和中移涪陵郡于此】宋齐【因之】后周【废枳县徙郡治汉平县】隋【开皇初郡废十三年改汉平为涪陵县属巴郡】唐【武德二年于县置涪州天宝初改涪陵郡乾元初复曰涪州属江南西道】五代【属蜀】宋【亦曰涪州涪陵郡属防州路熙宁三年以乐温县省入咸淳三年移治三台山】元【复旧治至元二十年以州治涪陵及乐温二县入焉二十一年改属重庆路】明【隷重庆府】
  皇清因之康熙七年倂武隆县入焉
  彭水县
  汉【置涪陵县属巴郡王莽改曰巴亭】后汉【复为涪陵县建安六年刘璋置蜀国都尉昭烈置涪陵郡】晋【永嘉后没于蛮】后周【保定四年蛮帅田思鹤内附因置奉州建德三年改为黔州】隋【开皇初郡废十三年始置彭水县为黔州治所大业三年改州为黔安郡】唐【武德元年复为黔州贞观四年置都督府圣歴元年罢先天二年复置都督府开元二十年置黔州采访使天宝初曰黔中郡乾元初复为黔州都督府属江南道大顺元年置武泰军节度天复三年罢】五代【属蜀】宋【亦曰黔州黔中郡太平兴国五年复为武泰军节度使属防州路嘉祐八年以洪杜洋水信宁都濡四县入焉绍兴元年升为绍庆府】元【因之属四川行省】明【洪武初罢府以县属涪州】
  皇清隷重庆府雍正十二年改隷黔彭防
  保宁府
  禹贡梁州之域春秋巴国别都秦为巴郡阆中县西境汉水以西为广汉郡地建安六年刘璋分阆中置巴西郡晋因之宋元嘉十二年置北巴西郡属梁州梁天监八年以北巴西置南梁州西魏废帝三年改曰隆州盘龙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曰巴西郡唐武德元年复曰隆州先天二年避讳改阆州天宝元年改曰阆中郡乾元初复曰阆州属山南道五代后唐天成四年置保宁军节度长兴中入蜀宋亦曰阆州阆中郡干德四年改曰安德军节度属利州路绍兴十四年属利州东路元初立东川路至元十三年升为保宁府二十年改保宁路后复为府属广元路至正二十年为明玊珍所据明洪武四年复曰保宁府属川北道
  皇清因之今领州二县七
  阆中县【附郭古巴国别都】
  秦【置阆中县属巴郡】汉【因之建安中分为巴西郡治】晋【因之】刘宋【为北巴西郡治】萧齐【因之】梁【为南梁州治】西魏【为隆州治】隋【改曰阆内仍为巴西郡治】唐【武德元年复曰阆中为防州治】宋【因之】元【为保宁路治】明【为保宁府治】
  皇清因之
  苍溪县
  汉【阆中县地永元中分置汉昌县仍属巴郡】晋【太康中又分苍溪县皆属巴西郡】刘宋【省苍溪以汉昌属巴西郡】萧齐【复置仍属北巴西郡】隋【开皇十八年改汉昌曰苍溪仍属巴西郡】唐【属阆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省奉国县入焉属保宁路】明【属保宁府】
  皇清因之
  南部县
  汉【巴郡充国县地初平四年分置南充国】晋【省充国以南充国属巴西郡】刘宋【曰南国县属北巴西郡】萧齐【因之】梁【天监二年改曰南部县】西魏【置新安郡】后周【郡废】隋【属巴西郡】唐【属阆州】宋【因之】元【省新井新政西水三县入焉属保宁府】明【洪武十年倂入阆中十四年复置】
  皇清因之
  广元县
  汉【葭萌县地】蜀汉【为汉寿县地】晋【初为晋寿县地太平中分置兴安县属晋寿郡】刘宋【因之】萧齐【分为东晋寿郡】梁【天监四年入后魏侨置益州亦曰西益州大通六年还入梁大同中改号曰黎州】西魏【废帝三年以西益州为利州置总管府】隋【开皇初郡废改曰智州十八年改州治兴安县曰绵谷寻改州为义城郡】唐【武德元年复曰利州二年置总管府贞观六年府罢天宝元年改曰益昌郡乾元初复曰利州属山南西道干宁四年置昭武军节度】五代【属蜀】后唐【改郡曰益州】宋【初属西川路咸平四年分置利州路景祐四年改宁武军节度】元【宪宗三年立利州都元帅府至元十四年罢府改曰广元路属四川行省】明【洪武七年曰广元府寻改府为州以州治绵谷县省入十四年又降州为县属保宁府】
  皇清因之
  昭化县
  汉【置葭萌县属广汉郡】蜀汉【改曰汉寿分属梓潼郡】晋【太康元年又改曰晋寿永和中置益昌县属巴西郡大元十五年于县置晋寿郡】后魏【曰京兆县属南白水郡】后周【省晋寿复改京兆曰益昌】隋【属义城郡】唐【属利州】后唐【同光三年改曰益光】宋【初复曰益昌开宝五年始改曰昭化】元【省葭萌县入焉属广元路】明【洪武十四年改属保宁府】
  皇清因之
  巴 州【古巴国地】
  汉【巴郡宕渠县地永和中分置汉昌县仍属巴郡】蜀汉【初属宕渠郡郡寻废属巴西郡】晋宋【因之】齐【建元二年置巴州】梁【曰归化郡始置梁广县为郡治】魏【正始元年改置太谷郡延昌三年置巴州】后周【大象二年改县曰化成】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改州为清化郡】唐【武德元年复曰巴州天宝初复曰清化郡乾元初复曰巴州属山南西道】宋【亦曰巴州清化郡省清化县入焉属利州路】元【曰巴州属四川省】明【洪武九年以州治化成县省入仍降州为巴县属保宁府正德十年复升为州】
  皇清因之
  通江县
  汉【宕渠县地至东汉为宣汉县地】梁【为始宁县地】西魏【分置诺水县属遂宁郡】隋【开皇三年仍省入始宁】唐【武德八年复分始宁置诺水县仍于县置壁州属山南西道天宝元年改名通江】宋【熙宁五年废壁州及白石符阳二县入焉属巴州南宋末分为上通江下通江】元【至元二十年倂上下通江入曾口县至正四年复置通江县属巴州】明【属保宁府】
  皇清因之
  南江县
  汉【宕渠县地至东汉为汉昌县地】梁【为难江县地】西魏【为盘道县地】后周【天和五年始复分置难江县于县置集州及平桑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属汉川郡】唐【武德元年复于县置集州天宝初改曰符阳郡乾元初复曰集州属山南西道】宋【初因之熙宁五年废集州以县属巴州】元【至元二十年又倂县入化成】明【正德十一年复置改曰南江属保宁府】
  皇清因之
  劒 州
  汉【广汉郡梓潼县地】晋【武连县地】刘宋【始分置南安郡】萧齐【置南安县为郡治所】梁【承圣中武陵王纪改安州】西魏【废帝三年改曰始州改郡县俱曰普安】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曰普安郡】唐【武德元年复曰始州先天二年改曰劒州天宝初复曰普安郡乾元初复曰劒州属劒南道】五代【属蜀】宋【亦曰劒州普安郡隆兴二年升普安军节度绍兴元年以孝宗潜邸升隆庆府属利州东路】元【至元二十年复曰劒州省普城劒门二县入焉属广元路】明【洪武十四年以州治普安县省入改属保宁府】
  皇清因之
  顺庆府
  禹贡梁州之域春秋为巴国地秦属巴郡汉为巴州安汉充国宕渠县地晋惠帝分巴西置宕渠郡宋齐因之徙治安汉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属巴西郡唐武德四年始分置果州治南充天宝初改南充郡乾元初复曰果州属山南西道大歴六年更名充州十年复故五代属蜀置永宁军节度宋亦曰果州南充郡改属梓州路南宋宝庆三年以宁宗潜邸升顺庆府隷劒南东路淳祐九年徙治青居山元至元四年置东川路后改东川府十五年复曰顺庆府二十年升为路属四川行中书省明洪武初复曰顺庆府属川北道
  皇清改属川北道领州二县八
  南充县【附郭】
  汉【置安汉县属巴郡初平元年移巴郡来治建安六年改属巴西郡】晋【因之惠帝分属宕渠郡】刘宋【改置南宕渠郡】齐【以后因之】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曰南充属巴西郡】唐【武德四年于县置果州】宋【因之南宋为顺庆府治】元【至元二十年省汉初县入焉】明【因之】
  皇清因之
  西充县
  汉【安汉县地】晋【置西充县属巴西郡】梁【置木兰郡】西魏【废郡改晋城县】唐【武德四年分置西充县属果州】宋【因之南渡后属顺庆府】元【至元二十年倂流溪旧县入焉】明【因之】
  皇清因之
  蓬 州
  汉【巴郡安汉县地】梁【置相如县兼置梓潼郡】西魏【郡废】隋【属巴西郡】唐【武德四年分属果州】宋【因之宝祐六年改属蓬州】元【至元十五年移蓬州来治二十年立蓬州路后复为蓬州属顺庆府】明【洪武初以州治相如县省入属顺庆府】
  皇清因之
  营山县
  汉【巴郡宕渠县地】梁【置安固县】周【天和中置蓬州】隋【大业初州废属清化郡】唐【武德元年复于县置蓬州四年析相如置朗池县属果州开元二十九年移蓬州治大寅改安固曰良山属之宝应元年又以朗池县属蓬州】宋【大中祥符五年改朗池曰营山熙宁三年以蓬山县省入】元【至元二十年又省良山入焉仍属蓬州】明【因之】
  皇清改属顺庆府
  仪陇县
  汉【巴郡阆中县地】梁【置仪陇县并置隆成县】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巴西郡】唐【武德三年于县置方州八年州废县属蓬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倂蓬池入焉仍属蓬州】明【因之】
  皇清改属顺庆府
  广安州【古賨国地】
  汉【巴郡宕渠安汉垫江三县地】梁【置始安县属北宕渠郡】隋【开皇十八年改曰賨城属宕渠郡】唐【武德元年复曰始安属渠州天宝元年改曰渠江】宋【开宝二年于县浓洄鎭置广安军属梓州路咸淳二年改宁西军】元【至元十五年军废二十年升为广安府属顺庆路】明【洪武四年改广安州以州治渠江县省入仍属顺庆府】
  皇清因之
  渠 县【古賨国地】
  汉【置宕渠县属巴郡建安中分属巴西郡】蜀汉【先主置宕渠郡寻省延熙中又置九年复省】晋【永兴九年李雄复置郡东晋郡废】刘宋【属南宕渠郡】齐【因之】梁【置梁州及北宕渠郡】后魏【改置流江县及流江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曰宕渠郡】唐【武德元年复曰渠州久视元年分置大竹县天宝元年改州为潾山郡乾元初复曰渠州属山南西道】五代【属蜀】宋【亦曰渠州潾山郡属潼川府路】元【曰渠州至元十一年立安抚司二十年罢司属顺庆府路】明【洪武初以州治流江县省入仍废州为渠县属顺庆府】
  皇清因之
  大竹县
  汉【宕渠县地】梁【置邻山县兼置邻州】后魏【改曰邻山郡】隋【开皇初郡废倂县入邻水】唐【武德元年复置邻山县又置邻州八年州废县属渠州】宋【景祐三年省入流江绍兴三年复置】元【至元二十年移大竹县来治省邻山邻水二县入焉】明【洪武初改属广安州】
  皇清属顺庆府
  岳池县
  汉【南充县地】梁【相如南充二县地】唐【万嵗通天二年始分其地置岳池县属果州开元二十年移治今所】宋【开宝二年改属广安军】元【属广安府】明【属广安州】
  皇清康熙七年省入广安州六十年复设属顺庆府
  邻水县
  汉【宕渠县地】梁【始置邻水县于县置邻州】后魏【改邻山县属邻山郡】隋【属宕渠郡】唐【武德初属邻州三年还属渠州宝歴元年省州入邻水大中初复置】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省入大竹】明【成化二年复置邻水县属顺庆府】
  皇清因之
  叙州府
  禹贡梁州之域秦为西南夷地汉建元六年开夜郎国置犍为郡【华阳国志郡初治鄨元光五年移治南广孝昭元年始治僰道】属益州王莽改曰西顺东汉复为犍为郡地移治武阳晋宋因之萧齐复为犍为郡治梁大同十年置戎州隋初郡废大业初改州为犍为郡唐武德初复为戎州移治南溪贞观六年还治僰道【长庆中复置南溪会昌二年复还僰道】置都督府天宝初曰南溪郡乾元初复曰戎州属劒南道宋初因之政和四年改曰叙州属潼川路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寻罢司立叙州十八年升为叙州路明玊珍改为军民宣抚司明洪武六年改为叙州府属下南道
  皇清因之领县十一
  宜宾县【附郭古西南夷僰侯国】
  汉【武帝开置僰道县为犍为郡治王莽改曰僰治至东汉复故属犍为郡】晋宋【因之】萧齐【复为郡治】梁【为戎州治】周【保定三年改曰外江】隋【大业初复曰僰道为犍为郡治】唐【为戎州治】宋【政和四年改曰宜宾为叙州治】明【为叙州府治】
  皇清因之
  南溪县
  汉【僰道县地】梁【分置南广县并置六同郡】隋【开皇初郡废仁寿初改曰南溪属犍为郡】唐【初为戎州治贞观中州移僰道长庆中复为州治防昌二年复移州还僰道南溪县属焉】宋【属叙州】元【因之】明【属叙州府】
  皇清因之
  富顺县
  汉【犍为郡江阳县地】后周【武帝析置富世县幷置洛原郡】隋【开皇初郡废以县属泸州郡】唐【属泸州贞观二十二年改曰富义】宋【干德四年以县掌煎盐升为富义监五年县废太平兴国元年避讳改曰富顺监置富顺县属焉属潼州府路熙宁元年县省嘉熙元年监废寻复置咸淳元年徙治虎头山】元【至元十二年复于旧治置冨顺监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升为冨顺州属叙州路】明【改州为县属叙州府】
  皇清因之
  长宁县
  汉【犍为郡汉阳江阳二县地】唐【初置羁縻长宁淯井二州属泸州都督府】宋【熙宁八年夷人献地置淯井监仍属泸州政和四年改监为长宁军立安宁县属潼州路】元【至元二十二年设箓事司后与安宁县俱省入本军隷马湖路】明【洪武初改军为县属叙州府】
  皇清因之
  隆昌县
  明【隆庆元年割泸州富顺荣昌三县之界置隆昌县卽古隆桥驿地属叙州府】
  皇清因之
  庆符县
  汉【犍为郡僰道汉阳二县地】唐【为开边县地】宋【初为叙州徼外地政和三年建祥州及庆符来附二县宣和二年州废省来附入庆符县属叙州】元【属叙州路】明【属叙州府】
  皇清因之
  高 县
  汉【犍为郡南广县地】唐【置羁縻高州隷泸州都督府】宋【初因之熙宁后废属长宁军】元【复为高州属叙州路】明【洪武初改州为县属叙州府】
  皇清因之
  筠连县
  汉【犍为郡南广县地】唐【高祖置筠州武氏置为定州俱为羁縻属戎州都督府】宋【为羁縻筠连二县】元【初置筠连州属永宁路幷置定川县为治属永宁宣抚司寻废县存州】明【改州为筠连县属叙州府】
  皇清因之
  珙 县
  汉【置南广县属犍为郡】蜀汉【延熙中置南广郡】晋宋齐【因之后没于蛮】唐【仪鳯二年开山洞置巩州先天二年降为羁縻州天宝初改曰忠郡乾元初复曰巩州属泸州都督府】宋【初因之熙宁后废属长宁军其后分姓他居有上下罗计之名】元【至元十三年归附改属上下罗计长官司属叙南宣抚司明玊珍复改珙州】明【初降州为县属叙州府】
  皇清因之
  兴文县
  汉【犍为郡汉阳县地后没于蛮獠】唐【仪鳯二年开山洞置晏州先天二年降为羁縻州天宝初改罗阳郡乾元初复曰晏州属泸州都督府】宋【初因之熙宁后废属长宁军后为大坝都掌蛮地】元【至元十七年立大坝都总管二十二年升为戎州隷马湖路】明【初降州为戎县万歴四年改曰兴文县隷叙州府】
  皇清因之
  屛山县
  汉【犍为郡僰道朱提二县地】蜀汉【时尝置马湖县】晋【省县】唐宋【皆为羁縻蛮州地】元【至元十二年置马湖路于郭下统泥溪等六长官司】明【洪武四年为马湖土府治治九年改土万歴十七年始置屛山县为马湖府治】
  皇清因之雍正五年裁府以县属叙州府
  直隷叙永厅【辖永宁县】
  周秦【为蜀郡地】汉【属益州】晋【置永宁县属云南郡】刘宋周隋【因之】唐【元和元年置简州】宋【革州为江安合江二县之境后设永宁路迁治马口崖鱼漕溪侧】元【置腾川县隷筠连州寻改军民宣抚司明玉珍改设永宁鎭边都元帅府仍设宣抚司】明【洪武十三年设永宁衞隷云南改宣抚司为永宁长官司隷四川永乐十一年改衞隷贵州都司后陞长官司为宣抚司隷四川布政司属川南领长官司天啓初土官奢寅叛讨平之崇禛三年改土设叙永同知属叙州府川贵同城】
  皇清康熙四年分西城隷四川叙永同知东城隷贵州威宁府二十六年改永宁衞为县仍隷贵州雍正五年倂归四川为永宁县属叙州府雍正八年改隷叙永防
  直隷雷波衞【辖黄螂所】
  汉唐【以下为马湖郡属夷地】元【至元十三年内附置雷波等六长官司创设马湖路以统之】明【洪武二十六年以民少省为雷波乡属屏山县】
  皇清康熙初年土酋投诚纳土仍置长官司雍正六年以土官杨明义助逆勦平改土置雷波衞隷叙州府
  防州府
  禹贡荆梁二州之域春秋为庸国地后属巴国战国时属楚【旧志周初为鱼复国春秋为防子国僖公三十六年秋楚人灭防地倂于楚为楚九县之一】秦属巴郡汉因之初平元年刘璋分立固陵郡建安六年改为巴东郡仍属益州晋仍曰巴东郡太康中属梁州太安二年属益州永和初属荆州刘宋泰始五年置三巴校尉【寰宇记宋末废】萧齐建元二年置巴州永明元年省梁普通四年改置信州后周置总管府【寰宇记后魏废帝三年移巴东郡于阳口县周明帝二年于州置永安郡其巴东郡唯领云安一县宣政元年于州置总管府】隋开皇三年郡废大业元年府废复为巴东郡唐武德元年复曰信州二年改曰防州仍置总管府【管十九郡】贞观十四年改都督府【督七州】后置府天宝元年改云安郡乾元元年复曰防州属山南东道二年复为都督府寻又罢天祐三年升鎭江军节度使五代属蜀后唐天成二年改曰宁江军孟蜀仍为防州宋亦曰防州云安郡改宁江军节度为都督府开宝六年分置峡西路咸平四年改防州路元至元十五年立防州路总管府隷四川明洪武四年改防州府九年改州隷重庆府十四年复升为府属川东道
  皇清因之【雍正十二年分梁山隷直隷忠州分新宁隷直隷达州今领县七】
  奉节县【附郭】
  周【庸国之鱼邑】秦【为鱼复县】汉【置鱼复县为江关都尉治属巴郡建安中为巴东郡治】蜀汉【章武二年改曰永安】晋【太康元年复曰鱼复】宋齐【因之】梁【置信州治此】西魏【改县曰入复】隋【因之仍为巴东郡治】唐【初为防州治贞观二十三年改曰奉节】宋元【因之】明【洪武九年省县入州十四年复置属防州府】
  皇清因之
  大宁县【古永安郡】
  晋【泰昌县地】后周【置始安郡天和二年废入永昌郡】隋【属巴东郡】唐【属防州】宋【开宝六年置大宁监隷防州路】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大宁州隷防州路总管府】明【洪武九年改州为大宁县隷防州府】
  皇清因之康熙六年省入奉节雍正七年复设
  巫山县
  周【楚巫郡】秦【改为巫县属南郡】汉【因之建安中先主改属宜都郡】晋【初置建平都尉治此咸宁元年改都尉为建平郡】宋齐【因之】隋【开皇初废郡改县曰巫山属巴东郡】唐【属防州】宋元【因之】明【属夔州府】
  皇清因之康熙九年省大昌县入焉
  云阳县
  汉【置防县属巴郡】晋【属巴东郡】宋齐【因之】后周【武帝改为云安县】隋【仍属巴东郡】唐【属防州】宋【开宝六年置云安军属山南东道宋末军废】元【至元十五年复置军二十年升为云阳州】明【洪武七年改州为县属防州府】
  皇清因之
  梁山县
  汉【防县地后为南浦县地】西魏【置梁山县】隋【属巴东郡】唐【属万州】宋【开宝三年置梁山军属防州路拨梁山县隷万州寻复故】元【至元二十年改军为梁山州县属州】明【洪武七年废州为县属防州府】
  皇清因之雍正十二年改隷忠州
  新宁县
  汉【宕渠县地至东汉为宣汉县地】西魏【置新宁县属新宁郡】隋【废郡以县省入通川县】唐【武德二年析通川复置属通州太和三年属开州四年仍属通州】宋【以三冈县省入属达州】元【因之】明【洪武四年省入梁山十四年复置】
  皇清因之康熙七年又省入梁山雍正七年复设隷防
  州府雍正十二年改隷达州
  万县
  汉【防县地】蜀汉【建兴八年置南浦县属巴东郡】晋宋齐【因之】后魏【改曰鱼泉】后周【置安鄕郡寻改县曰安鄕改郡曰万川】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曰南浦属巴东郡】唐【武德二年析信州于县置南浦州八年州废县属防州九年复置浦州贞观八年改曰万州天宝初改曰南浦郡乾元初复为万州属山南东道】宋【仍曰万州南浦郡属防州路县并为州郡治所】元【至元十二年省南浦县入万州】明【洪武七年废州为县属防州府】
  皇清因之
  开 县
  汉【防县地建安二十一年析置汉丰县属巴东郡】晋【初废郡后复置仍属巴东郡】宋齐【因之】西魏【改曰永宁】隋【开皇末又改曰盛山属巴东郡义宁二年于县置万州】唐【武德初改曰开州天宝元年改曰盛山郡乾元初复曰开州广德元年改县曰开江】宋【仍曰开州盛山郡属防州路】元【省县入州】明【洪武四年仍为开州七年改州为县属防州府】
  皇清因之
  建始县
  汉【巫县地】晋【泰始初置建始县属建平郡太康五年省寻复置】刘宋【元嘉中废】后周【建德三年复置倂置业州及军屯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以县属清江郡义宁二年复置业州】唐【贞观八年州废县属施州】宋元【因之】明【洪武初改属防州府】
  皇清因之
  龙安府
  禹贡梁州之域周秦氐羌地汉为广汉郡刚氐道东汉置广汉属国都尉蜀汉为江油戍兼置广武县属阴平郡晋因之宋齐属北阴平郡梁大通初为杨杰李龙迁所据后魏武帝置江油郡西魏置江油县为江油郡治废帝二年置龙州隋开皇三年郡废大业初改州为平武郡义宁二年改龙门郡寻曰西龙门郡唐武德初曰西龙门州贞观元年为龙门州初为羁縻属茂州垂拱中为正州天宝元年复曰江油郡至德二载改灵应郡乾元元年复曰龙州属劒南道中和初改为圣县宋仍曰龙州江油郡政和五年改曰政州绍兴元年复曰龙州属利州西路端平三年兵乱宝祐六年徙治雍村【在今江油县西南二十里】元曰龙州属广元路至元二十二年省江油县入州至正中徙州治武都【今江油县】陞为元帅府明洪武七年徙治青川仍曰龙州属四川布政司二十三年改龙州军民千户所寻复为龙州永乐十年迁州治乐平鎭【卽今府治旧志作明洪武初移于盘龙坝箭楼山之麓】宣德七年【旧志作九年】改为宣抚司属保宁府嘉靖四十五年改土为龙安府属川西道
  皇清因之今领县四衞一
  平武县【附郭】
  汉【置刚氐道至东汉为广汉属国都尉】蜀汉【分立广武县属隂平郡】晋【太康元年更名曰平武】宋齐【属北隂平郡】西魏【复改为平武县】隋【因之属平武郡】唐【贞观八年省县入江油】宋【为龙州治】元【为龙州宣慰司治】明【洪武二十三年复移州于今治嘉靖中改州为府万歴十九年始改置今县为附郭】
  皇清因之顺治十六年省青川守御千户所入焉
  江油县
  汉【刚氐道地】蜀汉【置江油戍】晋【为平武县地】西魏【为龙州江油县地】唐【为彰明县地】宋【为江油县地】元【至正中始置江油县于武都兴教鎭】明【洪武初倂入梓潼十四年复置江油县属劒州嘉靖四十五年改属龙安府】
  皇清因之
  石泉县
  汉【蜀郡广柔县地】晋【为汝山郡地】后周【为汶州北川县地】唐【贞观八年分置石泉县属茂州永徽二年省北川县入焉】宋【初因之熙宁九年改属绵州政和七年于县置石泉军宣和三年废军仍属绵州七年复置军宝祐中移军治龙安】元【中统五年置安州以石泉属之】明【初属成都府嘉靖四十五年改属龙安府】
  皇清因之
  彰明县
  汉【广汉郡涪县地】晋【孝武帝自白沙戍移汉昌县侨治于此仍属巴西郡】梁【大同四年移治让水鄕】后魏【移孟津里废帝改为昌隆县】隋【属金山郡】唐【先天元年改曰昌明属绵州天宝中江水圮城建中元年仍移旧县】后唐【改曰彰明】宋元【隷绵州】明【隷成都府】
  皇清因之顺治十六年省入绵州雍正六年复设隷绵
  州九年改隷龙安府
  松潘衞【禹贡梁州之域后为氐羌地】
  汉【置湔氐道属蜀郡】晋【改置升迁县属汶山郡后废】后魏【为吐谷浑地】后周【天和元年始置扶州总管及龙洞郡治嘉诚县】隋【开皇初府废三年郡废七年州废以县属同昌郡】唐【武德元年复于嘉诚县置松州贞观二年置都督府督羁縻二十五州其后多至一百有四州皆生羌部落属陇右道永徽后改属劒南道天宝初改交川郡乾元初复曰松州广德初陷于吐蕃】宋【亦为吐蕃地】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明【洪武十一年置松州潘州二衞寻倂为松潘衞二十年改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隷四川行都司嘉靖四十二年复改松潘防】
  皇清属成都府雍正八年改设抚民厅属龙安府宁远府
  禹贡梁州南裔汉初为卭都国元鼎六年开置越巂郡属灵关道【或作零关】王莽改郡曰集巂东汉复故晋亦曰越巂郡徙治会无县【卽今会川废衞】大安二年改属宁州咸康八年仍属益州刘宋还治卭都齐时县废止曰越巂獠郡梁时尝开置巂州后周天和二年置西宁州【隋志作周置严州开皇三年始改西宁州】隋开皇十八年置巂州大业初复曰越巂郡治越巂县唐武德元年复曰巂州三年置总管府寻改为中都督府属劒南道至德二载没于吐蕃贞元十三年收复太和五年复为蛮寇所陷【移治台登】咸通三年为防诏所据改城曰建昌府宋时羁縻属于大理元宪宗时内附至元十二年置建昌路分其地置总管府【府治建安州】设罗罗斯宣慰司以统之属四川行省寻改属云南行省明洪武二十五年罢宣慰司置建昌府属四川布政司寻改为衞置行都司领之并増至前衞军民指挥使司二十七年又置四川行都指挥使司成化二年设建昌兵备道万歴三年省前衞
  皇清康熙八年仍曰建昌衞属建昌监理厅仍设建昌道并置总鎭府雍正六年裁衞置宁远府领州一县三衞一
  西昌县【附郭】
  汉【越巂郡治】隋【开皇六年置越巂县为巂州越巂郡治】唐【初为巂州治后废】元【为建昌路治】明【为建昌衞】
  皇清初年因之雍正六年改衞曰西昌县为宁远府治
  所
  会理州
  汉【置会无县属越巂郡】晋【移越巂郡来治】宋【仍为属县】齐【省县】唐【前上元二年改置会川县属巂州天宝末没于南诏置会川都督府又号清宁郡】宋【属大理为会川府】元【至元九年内附十四年置会川路十七年置武安州为治属罗罗斯宣慰司】明【洪武中仍曰会川府属四川布政使司后改为守御千戸所属建昌防二十七年改置会川衞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行都司】
  皇清仍曰会川衞属建昌监理厅康熙二十九年分衞地置会理州于苦竹坝雍正六年裁衞移州治会川衞治属宁远府
  冕宁县【古西南徼外旄牛夷地】
  汉【武帝置西部都慰治旄牛主外羌后为苏示县西境】唐【为月边月乱二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防诏时属建昌府】元【至元中置苏州属建昌路】明【洪武二十二年立苏州衞二十七年改宁番衞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行都司】
  皇清仍曰宁番衞属建昌监理厅雍正六年裁衞置冕
  宁县属宁远府
  盐源县
  汉【置定筰县属越巂郡为都慰治】晋【曰定筰】宋【仍曰定筰】齐【省县】后周【武帝置定筰鎭】唐【武德二年置昆明县属巂州南诏防氏为香城都郡】元【至元十二年内附十四年立盐井千户十七年改为闰盐州二十七年废州为闰盐县仍于县立柏兴府属罗罗斯宣慰司】明【洪武二十五年改为柏兴千户所属建昌防二十七年改置盐井防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行都司】
  皇清仍曰盐井衞属建昌监理厅雍正六年改衞为盐
  源县属宁远府
  越巂衞
  汉【置兰县属越巂郡】晋【省县】刘宋【复置兰县属沈黎郡】萧齐【复废】周【武帝改卭部县置卭部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越巂郡】唐【属巂州咸通中陷于蛮】宋【为卭部王国】元【宪宗时内附中统五年立卭部川安抚招讨使司属成都元帅府至元十年割属罗罗斯宣慰司二十一年改曰卭部州】明【洪武中改卭部军民州寻废州改置越巂衞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行都司】
  皇清仍曰越巂衞属建昌监理厅雍正六年属宁远府雅州府
  禹贡梁州之域商为氐羌地秦立严道县汉増置青衣县天汉四年分置蜀郡西部治青衣东汉延光三年改置属国都尉阳嘉二年改青衣县曰汉嘉蜀汉章武元年立为汉嘉郡晋亦曰汉嘉郡汉嘉县李雄时郡废宋属晋原郡齐属晋康郡【旧志宋齐梁无郡县惟推土豪一人为堡主仍羁縻于益州】西魏废帝二年始置始阳县兼置防山郡隋开皇初郡废十三年改县曰防山仁寿四年置雅州【元和志以州境雅安山为名】大业初改县曰严道废州为临卭郡唐武德元年复置雅州开元三年置都督府天宝初改芦山郡乾元初复曰雅州属劒南道五代属蜀置永平军节度使【王建时置】宋仍曰雅州芦山郡【领羁縻州四十有四】属成都路元初曰雅州属嘉定路至元九年属土番宣慰司明洪武四年改为直隷雅州省州治严道县入州属上南道
  皇清因之雍正七年陞为雅州府领州一县五
  雅安县【附郭】
  秦汉【严道县地】后汉【曰汉嘉】隋【初为防山后为严道】唐宋【因之俱为雅州治所】明【洪武初省县入州】
  皇清因之雍正七年设雅安县属雅州府
  名山县
  汉【青衣县地】西魏【始分置防山县属防山郡】隋【开皇十三年改曰名山属卭州仁寿四年改属雅州】唐宋元【俱因之】明【洪武十年省入州十三年复置省百丈县入焉属雅州】
  皇清因之
  荣经县
  汉【置严道县属蜀郡延光初属属国都尉】晋【属汉嘉郡永嘉后荒废】隋【为严道县地】唐【武德三年始改置荣经县属雅州】宋【因之】元【省入严道设巡司】明【洪武十三年复置仍属雅州】
  皇清因之
  芦山县
  汉【青衣县地】西魏【为始阳县地】隋【仁寿三年始分置芦山县属临卭郡】唐【属雅州】宋元【省入严道】明【洪武初复置芦山县属雅州】
  皇清因之
  天全州【古西夷徙都地】
  汉【置徙县属蜀郡至东汉属属国都尉】晋【曰徙阳属汉嘉郡】宋【属晋原郡】齐梁隋【并废】唐【置始阳鎭兵为羁縻州属雅州】五代【蜀时土人高曩阁藏杨夹失多尔济率众归附置碉门黎雅长河西鱼通宁远六军民安抚司属雅州】宋【改曰碉门砦】元【初置碉门黎雅等为宣抚司属图沙玛路至元二年授高保四为安抚使复置六安宣抚司属土番等处宣慰司后改六番招讨司又分置天全招讨司】明【洪武初土酋高国英来归合为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六番曰马苏金杨陇东西碉凡六村属四川行都司】
  皇清顺治九年土官高跻泰来归仍授前职属雅州雍正七年废司改置天全州治碉门属雅州府清溪县
  秦【为蜀郡西南丹犂戎地】汉【初为西夷筰都侯国武帝元鼎六年定西夷分筰都为沈黎郡兼置旄牛县天汉四年省沈黎以旄牛属蜀郡为西部都尉至东汉属蜀郡属国都尉】蜀汉【属汉嘉郡】晋【初因之永嘉后李雄据蜀复置沈黎郡分置汉源郡永和中蜀平郡并废】刘宋【复置沈黎郡】萧齐【曰沈黎獠郡】后周【天和三年开越巂置黎州寻并县废】隋【开皇中置沈黎县仁寿末置登州大业初州废分置汉源县以县属临卭郡】唐【武德元年复置登州九年罢州为沈黎鎭后置黎州并徙汉源县为州附郭神龙三年州废开元三年复置天宝初为黎州洪源郡寻改汉源郡乾元初复曰黎州属劒南道设都督府督羁縻二十三州后増至五十五州皆徼外生獠】宋【曰黎州汉源郡属成都府路仍领羁縻五十四州】元【曰黎州属吐番宣慰司】明【洪武八年省州治汉源县入焉改为黎州长官司十一年以土官马芍德征讨有功袭授黎州安抚司属四川布政使司万歴二十四年降为千户所隷四川行都司】
  皇清倂黎州大渡河二所为一曰黎大所属雅州雍正
  八年改置清溪县属雅州府
  嘉定府【旧设直隷嘉定州雍正十二年陞为嘉定府设乐山县为附郭】
  禹贡梁州之域秦为蜀郡地汉为犍为郡南安县地【旧志武帝置犍为郡永初六年改嘉定光武改汉嘉晋复为犍为郡】梁普通中改置青州西魏改眉州后周复为青州置县曰峩眉【元和志作隋开皇三年改】属平羌郡宣帝二年改嘉州隋开皇九年改为青衣县【别置峩眉县于峩眉山下】十年又改为龙游县大业二年复曰眉州置眉山郡唐武德元年复曰嘉州天宝元年改犍为郡乾元初复曰嘉州属劒南道宋宣和元年改为嘉祥后复故熙宁五年省平羌入焉庆元元年以宁宗潜邸升为嘉定府开禧元年又置嘉庆军节度使属成都府元至元十三年置嘉定路总管府明洪武四年仍为嘉定府九年以府治龙游县省入降为嘉定州隷四川布政司
  皇清因之雍正十二年陞为嘉定府领县七
  峩眉县
  汉【南安县地】后周【为平羌县地】隋【开皇初为青衣县地十三年始别置峩眉县属眉山郡】唐【属嘉州】宋【属嘉定府】元【属嘉定路】明【属嘉定州】
  皇清因之
  洪雅县
  汉【南安县地】隋【开皇十三年始分置洪雅县属眉山郡】唐【武德九年于县置犍州贞观元年州废属眉州开元七年复于县置义州八年州废仍属眉州】宋【初因之淳化四年改属嘉州】元【至元二十年省入夹江县】明【成化十八年复置属嘉定州】
  皇清因之
  夹江县
  汉【置南安县属犍为郡】晋宋齐【皆因之】后周【为峩眉平羌二县地】隋【开皇十三年始分置夹江县属眉山郡】唐【属嘉州】宋【属嘉定府】元【属嘉定路】明【属嘉定州】
  皇清因之
  犍为县
  汉【犍为郡南安县地】后周【置沈犀郡幷置武阳县】隋【开皇三年郡废改县曰犍为属犍为郡】唐【初属戎州前上元二年割属嘉州】宋【属嘉定府】元【属嘉定路】明【属嘉定州】
  皇清因之
  荣 县
  汉【犍为郡南安江阳二县地】隋【开皇十三年始分置太牢县属资州】唐【武德元年析资州置荣州并置公井县为州治六年徙治太牢贞观元年又分置旭川县永徽二年移荣州治之天宝初改和义郡乾元初复曰荣州属劒南道】宋【改属潼川路治平四年改州治旭川县曰荣德熙宁四年省公井县入焉绍熙中升为绍熙府端平三年择地侨治宝祐后废】元【复为荣州属嘉定路】明【洪武九年降州为荣县属嘉定州】
  皇清因之
  威远县
  汉【资中县地】隋【开皇二年于此置威远戍十一年改戍为县属资阳郡】唐【武德元年改属荣州】宋【因之】元【省县后复置】明【洪武四年省入荣县九年复置属嘉定州】
  皇清因之康熙六年倂入荣县雍正六年复设仍隷嘉
  定州
  直隷眉州
  禹贡梁州之域秦为蜀郡地汉为犍为郡武阳县地萧齐建武三年始析置齐通郡梁太清二年置青州西魏为眉州周复曰青州寻又改嘉州隋开皇初改齐通为县曰广通仁寿元年改曰通义大业二年复曰眉州寻废以县属眉山郡唐武德二年析嘉州始于通义县置眉州天宝初改通义郡乾元初复曰眉州属劒南道宋亦曰眉州通义郡属成都路太平兴国初改县为眉山元曰眉州至元十四年属嘉定路二十年以州治眉山县省入明洪武九年降为眉县十三年升为直隷眉州属上南道
  皇清因之今领县三
  丹棱县
  汉【犍为郡南安县地】后周【明帝始分置齐乐县武帝改曰洪雅】隋【开皇十二年又改曰丹棱属眉山郡】唐【属眉州】宋【因之】元【省入州】明【洪武十三年复置仍属眉州】
  皇清因之
  青神县
  汉【犍为郡南安县地】西魏【置青衣县取蚕丛氏青衣劝农桑为名】后周【置青神县幷置青神郡】隋【开皇初罢郡以县属嘉州】唐【武德八年移今治属眉州】宋元【因之】明【洪武九年倂入眉州十三年复置隷眉州】
  皇清康熙六年倂县入州雍正六年复设仍隷眉州
  彭山县
  汉晋【犍为郡武阳县地】梁【置灵石县】西魏【置江州】周【置隆山郡】隋【开皇初郡废改县属陵州】唐【贞观元年省入通义二年复置割属眉州先天元年避讳改曰彭山】宋元【因之】明【洪武九年省十三年复置仍属眉州】
  皇清康熙元年倂县入州雍正六年复设仍隷眉州直隷卭州
  禹贡梁州之域秦置临卭县属蜀郡汉因之晋初因之穆帝时改属晋原郡宋因之齐属晋康郡梁置卭州魏置临卭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属临卭郡【时移郡治严道卽今雅州】唐武德元年复置卭州【治依政县显庆二年始置临卭县】天宝初曰临卭郡乾元初复曰卭州属劒南道宝应元年置鎭南军大歴元年置防御使寻升为节度使未几废咸通八年置定边军节度使十一年罢文德元年又置永平节度使大顺二年废五代蜀置永平军宋亦曰卭州临卭郡属成都路元曰卭州至元十四年立安抚司兼行州事寻罢二十一年以州治临卭县省入属嘉定路明洪武九年降州为卭县属嘉定州成化十九年升为直隷卭州属上南道
  皇清因之领县二
  大邑县
  汉【蜀郡江原县地】晋【以后为晋原县地】唐【咸亨二年析置大邑县属卭州】宋元明【不改】
  皇清因之
  蒲江县
  汉【临卭县地】魏【改蒲口鎭】西魏【置广安县又置蒲原郡】隋【开皇初郡废仁寿初改县曰蒲江属临卭郡】唐【属卭州太和四年改属巂州后复故】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一年倂入卭州】明【洪武十三年复置仍属卭州】
  皇清因之
  直隷潼川州【雍正十二年陞为府设三台县为附郭】
  禹贡梁州之域春秋蜀国地秦蜀郡地汉为广汉郡郪县晋因之刘宋初郪县仍属广汉郡后分广汉置新城郡齐废郡梁末置新州西魏改县曰昌城【隋志郪旧曰伍城西魏改昌城】置昌城郡隋开皇初郡废后改州曰梓州大业初复改县曰郪改州曰新城郡唐武德元年复曰梓州属劒南道天宝元年改曰梓潼郡至德二年于郡置劒南东川节度使乾元二年复曰梓州【广德二年废节度属西川大歴元年又置二年又废寻复置】五代属蜀【王建改曰武德军节度】宋亦曰梓州梓潼郡劒南东川节度【干德四年改静戎军太平兴国三年又改安静军端拱二年复曰劒南东川节度】咸平四年分置梓州路重和元年升为潼川府元因之属四川行省明洪武九年降府为州以州治郪县省入为直隷潼川州属川北道
  皇清因之雍正十二年陞为潼川府领县八
  射洪县
  汉【郪县及广汉二县地】西魏【置射江县】周【改曰射洪属新城郡】唐【属梓州】宋【属潼川府】元【至元二十年省通泉县入焉】明【属潼川州】
  皇清因之
  盐亭县
  汉【广汉县地】梁【置北宕渠郡及县】西魏【恭帝改郡县俱曰盐亭】隋【开皇初郡废属新城郡】唐【属梓州】宋【属潼川府】元【至元间省永泰东关二县入焉】明【属潼川州】
  皇清因之
  中江县
  汉【郪县地】晋【咸宁四年分置五城县属广汉郡太康六年省七年复置】宋【曰五城县】齐【因之】周【于县置元武郡】隋【开皇初郡废改县曰元武仁寿初于县置凯州大业初州废属蜀郡】唐【武德初属益州三年改属梓州】宋【大中祥符五年改曰中江寻属潼川府】元【至元间省飞乌铜山入焉】明【属潼川州】
  皇清因之
  遂宁县
  汉【高帝置广汉郡及广汉县】蜀汉【延熙中置东广汉郡】魏【景元中省郡】晋【初复为郡治元初二年移郡治涪隆安二年于德阳县东南七十里置遂宁郡】刘宋【因之】齐【为东遂宁郡县曰小汉】梁【改县曰小溪】西魏【改县曰方义】周【闵帝元年置遂州治方义改郡曰石山废德阳县大象二年置信州总管府】隋【开皇初郡废仁寿二年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复改州曰遂宁郡】唐【武德元年复曰遂州二年置总管府贞观初府罢十三年复置都督府十七年又罢景龙元年置遂宁县天宝元年复曰遂宁郡乾元二年复曰遂州属劒南东道大歴二年置静戎军治遂州干宁四年置武信军节度】五代【属蜀】宋【太平兴国初复改县曰小溪政和五年以徽宗潜邸升遂宁府属潼川州路宣和五年又升为都督府】元【至元二十年改置遂宁州】明【洪武初以州治小溪县省入九年降为遂宁县仍属潼川州】
  皇清因之
  蓬溪县
  汉【广汉德阳三县地】隋【方义县地】唐【永淳元年分置唐兴县属遂州长寿二年改曰武丰神龙元年复曰唐兴天宝元年改曰蓬溪】宋【属遂宁府端平三年尝为府治】元【至元十九年省长江入焉属遂宁州】明【洪武初改属潼川州】
  皇清因之
  安岳县
  汉【资中牛鞞德阳三县地】后周【建德四年置安岳县并置普州】隋【大业初州废以县属资阳郡】唐【武德二年复于县置普州天宝初改曰安岳郡乾元初复曰普州属建南东道】五代【属蜀】宋【亦曰普州安岳郡开宝四年移铁门山旧县于今治宝祐后州县俱废】元【复置安岳县属遂宁州】明【洪武四年复置普州九年州废以县属潼川州】
  皇清顺治十五年倂入蓬溪康熙五年倂入遂宁十年改倂乐至雍正六年复设仍隷潼川州
  乐至县
  汉【资中牛鞞二县地】周【为车免鎭建德三年于鎭东南置郡曰普慈县曰多业】隋【开皇初郡废十三年改县曰普慈属资阳郡】唐【武德三年始于鎭置乐至县属普州】宋【干德五年废普慈为鎭入焉宝祐后县废】元【为安岳县地】明【成化二年复置乐至县属潼川州正德十年改属简州嘉靖九年还属潼川州】
  皇清因之
  直隷泸州
  禹贡梁州之域春秋时巴国地汉置江阳县属犍为郡建安十八年置江阳郡【晋志作蜀置】晋因之安帝初刘裕旣克谯纵复旧土置东江阳郡【时改置江阳于武阳故加东】齐因之梁置泸州治马湖江口隋开皇初郡废仁寿中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改曰泸川郡又改治县曰泸川唐武德元年复曰泸川三年置总管府寻曰都督府督羁縻十州后増至十四州天宝初曰泸川郡乾元初复曰泸州属劒南道宋亦曰泸州泸川郡宣和元年置泸州军节度【领羁縻州十八乾道六年移潼川路安抚司于此】景定二年没于防古寻收复改曰江安州属潼川路元亦曰泸州至元二十年倂州治泸川县入焉二十二年割属重庆府明玊珍立泸州路军民府明洪武初改为直隷泸州属下南道
  皇清因之领县三
  江安县
  汉【江阳县地至东汉置汉安县属犍为郡】晋【改属江阳郡】刘宋【为东江阳郡治】齐【因之】梁【属泸州】隋【开皇十八年改曰江安属泸川郡】唐【仍属泸州】宋元明【不改】
  皇清因之
  合江县
  秦【巴郡地】汉【置符县属犍为郡至东汉改曰符节建安中分属江阳郡】晋【仍曰符县永嘉后废】萧齐【始置安乐县属东江阳郡】梁【改置安乐戍】周【保定四年始改置合江县属泸州】隋【属泸川郡】唐【仍属泸州】宋元明【不改】
  皇清因之
  纳溪县
  汉【江阳县地】隋【为泸川江安二县地】宋【皇祐二年置纳溪砦属江安县绍定五年升为县属泸州】元明【不改】
  皇清因之
  直隷资州
  汉资中县地后周保定中始分置盘石县隋开皇七年自资阳县移资州来治大业初改州为资阳郡唐武德元年复曰资州天宝元年复曰资阳郡乾元元年复曰资州咸通二年徙治内江七年复故属建南道宋亦曰资州资阳郡属潼川路宣和二年改龙水为资州后复故淳祐三年废元至正末明玊珍复置资州明洪武四年改州为县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雍正五年升为直隷资州属松茂道领县四
  资阳县
  汉【置资中县属犍为郡】晋宋齐【因之】后周【武成二年改为资阳县又自阳安移资州来治幷置资中郡】隋【开皇初郡废七年复移州于盘石以资阳为属县大业初属资阳郡】唐【属资州】宋【因之】元【省入简州】明【成化二年复置资阳县属成都府正德中改属简州】
  皇清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改隷资州
  内江县
  汉【犍为郡资中县地至东汉置汉安县仍属犍为郡】晋【初因之永嘉后没于夷獠】后周【天和二年置安戍寻改置中江县属资中郡】隋【避讳改曰内江属资阳郡】唐【咸通六年移资州来治七年还治盘石】宋【亦曰内江县】元【省县】明【洪武初复置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雍正五年改隷资州
  仁寿县
  汉【犍为郡武阳县东境】晋【置西城戍】梁【置怀仁郡】西魏【置陵州改县曰普宁】隋【开皇三年郡废十八年改县曰仁寿大业初改隆山郡】唐【武德元年复曰陵州天宝元年改仁寿郡乾元元年复曰陵州属劒南道】五代【属蜀】宋【熙宁五年废州为陵井监宣和四年改仙井监隆兴五年又改曰隆州属成都府】元【至元二十年倂州为仁寿县属成都路】明【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雍正五年改隷资州
  井硏县
  汉【犍为郡武阳县地为井研鎭】晋【安帝侨置江阳郡亦曰西江阳郡】宋齐【因之】西魏【置蒲城县后废】隋【大业元年置井研县属隆山郡】唐【属陵州】宋【属仙井监南渡后属隆州】元【至元二十年倂入仁寿县明玊珍复置】明【洪武十年又省入仁寿后复置井研县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雍正五年改隷资州
  直隷绵州
  汉置涪县属广汉郡王莽改曰统睦东汉复为涪县元初二年徙郡治此【水经注作永初】后还治雒蜀汉属梓潼郡晋永嘉后移梓潼郡来治【按晋志有涪城县今在州南六十里潼川州界为涪城坝】孝武帝仍移郡治梓潼【旧志作西魏移】宋齐皆曰涪县西魏置潼州废帝二年改县曰巴西【隋志巴西旧曰涪置巴西郡】隋开皇初郡废五年改曰绵州大业初改金山郡唐武德元年复曰绵州天宝元年改郡亦曰巴西乾元元年复曰绵州属劒南东道宋亦曰绵州巴西郡属成都府路绍兴三年以知州兼绵茂威州石泉军沿边安抚使五年移川陜宣抚副使司于此六年罢二十一年罢沿边安抚使嘉熙元年为四川制置副使治所元至元二十年省州治巴西县及魏城县入本州改隷潼川路明亦曰绵州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雍正五年陞为直隷绵州属松茂道雍正九
  年改属川北道领县五
  德阳县
  汉【广汉郡绵雒二县地】五代【因之】唐【武德三年始析雒置德阳县属益州埀拱二年属汉州】宋【因之】元【至元八年陞为德州十三年复为县属成都路十八年还属汉州】明【因之】
  皇清属成都府雍正五年改隷绵州
  罗江县
  汉【涪县地之潺亭】晋【置万安县于梓潼水尾属梓潼郡后移县治于此】宋齐【因之】西魏【置万安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金山郡】唐【属绵州天宝元年改曰罗江县】宋元【因之】明【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顺治十六年倂入德阳雍正五年复设改隷
  绵州
  安 县
  汉【广汉郡绵竹涪二县地】晋【为绵竹万安苌阳三县地】隋【为绵竹神泉石泉三县地】唐【为龙安西昌神泉三县地属绵州】宋【政和七年以龙安神泉二县属石泉军宣和三年军废县还故属七年复属军宝祐中移石泉军治于龙安】元【中统五年升军为安州属成都路以龙安神泉二县省入】明【洪武七年防州为安县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雍正五年改隷绵州
  绵竹县
  汉【置绵竹县属广汉郡为都尉治中平五年刘焉徙益州治此】晋【初属新都郡隆安二年以秦州流民分置晋熙郡及晋熙县并置长阳南武都二县】刘宋【属南阴平郡】齐【因之永元初废晋熙郡以县属南新巴郡】梁【复置晋熙郡】周【省长阳南武都入晋熙后又省晋熙入阳泉】隋【开皇三年郡废徙绵竹治晋熙城改曰晋熙县十八年改雒县为绵竹改晋熙为孝水以县境姜诗孝泉得名大业三年复曰绵竹属蜀郡】唐【武德三年属蒙州贞观二年州废始属汉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省县入州置巡司二十九年废司复改县】明【因之】
  皇清属成都府雍正五年改隷绵州
  梓潼县
  汉【置梓潼县寻为广汉郡治王莾改县曰子同郡曰就都至东汉初复故寻以郡治雒以梓潼属之建安二十二年蜀昭烈帝以县置梓潼郡】晋【初因之孝武帝又移郡治涪梓潼属焉】宋齐【因之】西魏【改县曰安寿又于县置潼川郡】隋【开皇三年郡废大业三年复改曰梓潼属普安郡】唐【属劒州】宋元明【不改】
  皇清初属保宁府雍正五年改隷绵州
  直隷茂州
  古冉駹国地汉元鼎六年开置汶山郡【治汶江县】地节三年省幷蜀郡为北部都尉【夷人以立郡赋重宣帝乃省】后汉为汶江道永初三年为广汉属国都尉延光三年复立为郡【见后汉志又冉駹夷传作灵帝时立宋志以为蜀汉立】晋时移郡治汶山县改县曰广阳属之东晋后废宋齐仍为汶山郡梁普通三年改为北部都尉置绳州北部郡仍置广阳县为治周保定四年置汶州隋开皇初郡废改曰蜀州寻为会州置总管府仁寿元年改县曰汶山大业初府罢复为汶山郡唐武德元年复曰会州三年置总管府四年改南会州贞观八年始改茂州天宝元年改郡曰通化属劒南道五代属蜀宋亦曰茂州通化郡属成都府元至元九年属土番宣慰司明洪武十七年仍设茂州兼设茂州衞以汶山县地入焉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雍正五年陞为直隷茂州属松茂道领县二
  保 县【古冉駹国地】
  隋【置薛城戍】唐【置薛城县属维州】宋【保宁地属威州】元【至元十九年倂县入州】明【洪武六年始置保县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雍正五年改隷茂州倂威州入焉
  汶川县
  汉【置绵虒县属蜀郡东汉后曰绵虒道】蜀汉【置汶山郡于此】晋【改县曰汶山至东晋后郡徙都安县废】周【后置汶川县仍于县置汶山郡】隋【开皇初郡废】唐【属茂州】宋【熙宁九年卽县置威戎军使政和六年改名延宁宣和三年废军为砦南渡后复为汶川县仍属茂州】元【至元十九年以户口稀少止设巡检司后复置】明【属成都府】
  皇清因之雍正五年改隷茂州
  直隷达州
  禹贡梁州之域汉巴郡宕渠县之东境和帝分置宣汉县仍属巴郡刘璋分属巴西郡蜀昭烈帝分属宕渠郡寻还属巴西晋初省惠帝复置属宕渠郡【晋志分巴西郡置】桓温平蜀后以巴汉流人立晋昌郡县属晋昌刘宋分置巴渠郡齐因之【宋志宣汉属南宕渠郡齐志属西宕渠郡】梁曰石城置东闗郡【元和志作后魏废帝二年改宣汉为石城】及置万州【寰宇记大同二年置通典以州境有万顷池为名】西魏改通州【寰宇记以居四达之路故名】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曰通川大业初改州曰通川郡唐武德元年复曰通州三年置总管府贞观五年府废天宝初复曰通川郡乾元初复曰通州属山南西道宋干德三年改曰达州通川郡属防州路五年六年以宣汉等县省入元曰达州至元十五年属四川东道二十年改属四川南道二十二年属防州路明洪武九年改州为县以通川县省入正德九年复升为州仍属防州府
  皇清因之雍正六年升为直隷达州属川东道领县三
  东鄕县
  汉【宕渠县地东汉后为宣汉县地】刘宋【分置巴渠下蒲二县属巴渠郡】西魏【分置东鄕县幷置石州】后周【废州置三巴郡】隋【开皇初郡废并废巴渠下蒲二县入东鄕属通川郡】唐【武德三年置南石州八年州废属通州】宋【属达州】元【至元二十年废入达州】明【成化三年复置仍属达州】
  皇清初属防州府雍正六年改隷达州
  太平县
  汉【宕渠县地东汉后为宣汉县地】刘宋【分置东关县属巴渠郡】齐【因之】梁【置南晋郡及幷州】后周【改永昌郡】隋【开皇初郡废五年州废仍改县曰宣汉属通川郡】唐【武德元年复置南幷州贞观元年州废入通州】宋【干德五年省入东鄕】明【正德十年复割东鄕之太平里置县属达州】
  皇清初属防州府雍正六年改隷达州

  四川通志巻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四川通志巻三上
  疆域
  古者夏官卿之属有掌疆掌固司险诸官而慎固封守之文尤严于毕命以是知画井分疆匪细务也蜀地处边徼夙号险固方今幅员式廓而区分障塞又复碁布星罗洵可以庆敉宁称乐郊焉
  一上徳化所及薄海内外尽入版图固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矣然考梁益之舆图而按其形势计其道里控羣蛮而通西藏则无逺弗届之规模即此亦觇其槩云作疆域志
  四川布政司【辖十一府七直州】
  四川省在
  畿辅西少南东西距三千里南北距三千二百一十里东至防州府巫山县界岭交湖广荆州府巴东县界计程共一千七百六十里西至龙安府松潘卫交南夷部落玛拉噶生畨界计程共一千二百四十里南至宁逺府防理州金沙江交云南武定府元谋县界计程共二千零三十里北至保宁府广元县七盘闗交陜西汉中府宁羌州界计程共一千一百八十里东南至直叙永防永寜县赤水河交贵州威宁府毕节县界计程共一千一百五十里西南由打箭炉出口歴里塘等处至西藏阿喇勒岱界计程共九千六百七十五里东北至直达州太平县分水岭交陜西汉中府兴安州界计程共一千四百一十里西北至龙安府平武县交陜西巩昌府文县界计程共一千一百五十里陆程自省至
  京师五千七百一十里水程自省至
  京师一万七百一十里
  成都府【辖三州十三县】
  在布政司治西北东西距三百二十里南北距二百三十里东至直资州资阳县界一百六十五里西至直茂州汶川县界一百五十五里南至直卭州界一百二十里北至直绵州德阳县界一百一十里东南至直眉州彭山直资州仁夀二县界一百一十五里西南至直茂州汶川直卭州二州县界二百三十里东北至潼川府乐至中江二县界一百五十里西至直绵州绵竹直茂州二州县界二百五十里
  成都县【附郭】
  在府治北东西距三十里南北距三十五里东至府城内鱼市口暑袜街交华阳县界西至郫县界三十里南至府城内丁字街交华阳县界北至新都县界三十五里东南至府城内青石桥交华阳县界西南至温江县界二十里东北至府城内喇嘛寺交华阳县界西北至新繁县界三十里华阳县【附郭】
  在府治南东西距四十里南北距二十里东至简州界四十里西至府城内鱼市口暑袜街交成都县界南至双流县界二十里北至府北城内交成都县界东南至简州双流县界四十里西南至双流县界二十五里东北至简州界一百里西北至府城内喇嘛寺交成都县界
  双流县
  在府西南四十里东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四十五里东至简州界二十里西至崇庆州界二十五里南至新津县界二十里北至温江县界二十里东南至直资州仁夀县界三十里西南至崇庆州界四十里东北至华阳县界二十里西北至温江县界十五里
  温江县
  在府西少南五十里东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三十里东至成都县界三十里西至崇庆州界十五里南至新津县界十五里北至郫县界十五里东南至双流县界三十里西南至崇庆州界十五里东北至成都县界三十里西北至灌县界四十里新津县
  在府西南九十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四十里东至双流县界三十里西至直邛州界三十里南至直眉州彭山县界十五里北至崇庆州界二十五里东南至直眉州彭山县界四十里西南至直卭州蒲江县界六十里东北至双流县界三十里西北至崇庆州界二十五里
  金堂县
  在府东北七十里东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六十里东至潼川府中江县界五十里西至新都县界十五里南至简州界五十里北至汉州界十里东南至潼川府乐至县界七十里西南至新都县界二十五里东北至潼川府中江县界七十里西北至汉州新都县界二十里
  新都县
  在府北五十里东西距三十里南北距四十五里东至金堂县界十五里西至新繁县界十五里南至成都县界十五里北至汉州界三十里东南至华阳金堂二县界二十里西南至成都县界十里东北至汉州界二十里西北至新繁县界二十五里
  简 州
  在府东少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四十五里东至潼川府乐至县界四十里西至华阳县界八十里南至直资州资阳县界四十五里北至潼川府中江县界一百里东南至潼川府乐至县界四十里西南至直资州仁夀县界六十里东北至潼川府中江县界五十里西北至金堂县界九十五里
  崇庆州
  在府西南九十里东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六十里东至温江县界二十五里西至直卭州大邑县界二十里南至新津县界三十五里北至灌县界二十五里东南至新津县界四十五里西南至直卭州大邑县界三十里东北至温江县界二十五里西北至瓦寺土司界一百里
  郫 县
  在府西四十五里东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三十里东至成都县界二十五里西至崇宁县界二十里南至温江县界十五里北至新繁县界十五里东南至温江县界二十里西南至灌县界二十里东北至新繁县界十七里西北至崇宁县界二十里
  灌 县
  在府西一百二十五里东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一百里东至崇宁县界三十五里西至直茂州汶川县界十五里南至崇庆州界八十里北至彭县界二十里东南至温江县界四十里西南至直茂州汶川县界六十里东北至彭县界六十里西北至直茂州界三十五里
  崇宁县
  在府西北八十里东西距三十里南北距二十五里东至新繁县界十五里西至灌县界十五里南至郫县界十里北至彭县界十五里东南至郫县界二十里西南至灌县界二十五里东北至新繁县界二十里西北至灌县界四十里
  新繁县
  在府西北五十六里东西距三十里南北距三十五里东至新都县界十五里西至崇宁县界十五里南至成都县界二十里北至彭县界十五里东南至成都县界十七里西南至郫县界十五里东北至新都县界十八里西北至彭县界二十五里汉 州
  在府北少东九十里东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四十五里东至潼川府中江县界四十里西至什邡县界三十五里南至金堂县界二十五里北至直绵州德阳县界二十里东南至金堂新都二县界四十五里西南至新都什邡二县界三十里东北至金堂潼川府中江二县界三十五里西北至什郊直绵州德阳二县界四十里
  什邡县
  在府北一百三十里东西距二十里南北距四十里东至直绵州德阳县界十里西至彭县界十里南至汉州界十里北至直绵州绵竹县界三十里东南至汉州直绵州德阳二县界三十里西南至彭县新繁二县界三十里东北至直绵州德阳绵竹二县界四十里西北至彭县直绵州绵竹二县界六十里
  彭 县
  在府西北九十里东西距八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一十五里东至汉州界七十里西至崇宁县界十五里南至新繁县界十五里北至九峯山后交直茂州界一百里东南至汉州界五十里西南至崇宁灌县二县界三十里东北至什邡县界四十里西北至灌县界一百一十里
  重庆府【辖二州十一县】
  在布政司东少南一千二百里东西距五百六十里南北距五百九十五里东至直忠州垫江县界二百二十里西至叙州府隆昌县界三百四十里南至贵州桐梓县界二百五十里北至顺庆府岳池县界三百四十五里东南至贵州正安州桐梓二州县界三百里西南至贵州仁懐县界二百里东北至黔彭彭水县顺庆府广安州二州县界三百五十里西北至潼川府安岳遂宁二县界二百里
  巴 县【附郭】
  东西距二百八十五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东至长夀县界二百里西至壁山县界八十五里南至綦江县界九十五里北至合州界一百四十五里东南至南川县界八十里西南至江津县界八十里东北至顺庆府邻水县界一百二十七里西北至铜梁县界一百一十里
  江津县
  在府西南一百三十里东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里东至巴县界五十里西至永川县界九十里南至綦江县界一百五十里北至壁山县界四十里东南至綦江县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直泸州合江县界一百里东北至巴县界五十里西北至永川县界九十里
  长夀县
  在府东少北二百三十里东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东至涪州界二十里西至巴县界三十里南至南川县界九十里北至顺庆府邻水县界七十里东南至涪州界六十里西南至巴县界六十里东北至直忠州垫江县界一百九十里西北至合州界一百三十里
  永川县
  在府西少南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东至江津县界四十里西至荣昌县界五十里南至直泸州合江县界一百里北至铜梁县界三十里东南至江津县界四十里西南至荣昌县界六十里东北至壁山县界四十里西北至铜梁县界五十里
  壁山县
  在府西北一百里东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四十五里东至巴县界七十五里西至铜梁县界二十五里南至江津县界九十五里北至合州界五十里东南至巴县界九十里西南至永川县界一百里东北至合州界三十里西北至铜梁县界三十里
  荣昌县
  在府西少南二百六十里东西距七十九里南北距六十八里东至永川县界二十九里西至直资州内江县界五十里南至直泸州界三十里北至大足县界三十八里东南至直泸州合江县界七十里西南至叙州府隆昌县界三十里东北至永川县界七十里西北至大足县界八十里大足县
  在府西三百一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东至铜梁县界六十里西至潼川府安岳县界六十里南至永川县界九十里北至潼川府遂宁县界五十里东南至永川铜梁二县界八十里西南至荣昌县界一百一十里东北至铜梁县界八十里西北至潼川府安岳遂宁二县界一百里
  綦江县
  在府南少东二百里东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零五里东至南川县界八十里西至江津县界二十里南至贵州桐梓县界一百二十五里北至巴县界八十里东南至南川县界八十里西南至贵州仁懐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巴县界六十里西北至江津县界二十里
  南川县
  在府东南二百五十里东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二百里东至涪州界七十里西至綦江县界七十里南至贵州正安州界一百里北至涪州界一百里东南至贵州正安州界九十里西南至贵州桐梓县界六十里东北至涪州界八十里西北至巴县綦江二县界一百里
  合 州
  在府北少西二百零五里东西距三百五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顺庆府岳池县界一百一十里西至潼川府安岳县界二百四十里南至壁山县界六十里北至定逺县界六十里东南至巴县界六十里西南至铜梁县界七十里东北至定逺县界六十里西北至潼川府遂宁县界一百五十里
  铜梁县
  在府西少北二百里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五十里东至壁山县界五十里西至大足县界三十里南至永川县界十里北至合州界一百一十里东南至巴县界七十五里西北至大足永川二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合州界六十里西北至大足县界六十里
  定逺县
  在府北少西二百九十五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八十里东至顺庆府岳池县界七十里西至潼川府蓬溪县界九十里南至合州界三十里北至顺庆府南充县界五十里东南至合州界七十五里西南至合州潼川府蓬溪二州县界九十五里东北至顺庆府岳池县界八十里西北至潼川府蓬溪顺庆府南充二县界一百里
  涪 州
  在府东少南三百五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六十三里东至酆都县界六十里西至长夀县界六十里南至南川县界一百零三里北至长夀县界六十里东南至黔彭防彭水县界一百六十里西南至南川县界一百里东北至直忠州酆都县界九十里西北至长夀县界六十里
  直黔彭防【辖二县】
  在布政司东少南二千零十里东西距三百七十里南北距五百四十里东至湖广恩施县界七十里西至贵州桐梓县界三百里南至贵州婺川县界三百二十里北至重庆府涪州界二百二十里东南至湖广贵州二省界三百八十里西南至贵州婺川县界三百五十里东北至防州府石砫土司湖广中路土司界八十里西北至重庆府涪州界一百八十里
  黔江县【附防】
  东西距一百八十八里南北距一百七十里东至湖广恩施县界七十里西至彭水县界一百一十八里南至黔彭防界一百一十里北至湖广中路土司界六十里东南至黔彭防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彭水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湖广大唐崖土司界五十里西北至防州府石砫土司界一百二十里
  彭水县
  在防西二百八十里东西距二百里南北距二百九十二里东至黔江县界一百里西至重庆府南川县界一百里南至贵州婺川县界一百里北至直忠州酆都县界一百九十二里东南至黔彭防界二百三十里西南至贵州婺川县界一百里东北至防州府石砫土司界七十里西北至重庆府涪州界六十里
  保宁府【辖二州七县】
  在布政司北少东六百二十里东西距七百一十里南北距六百里东至直逹州太平县界五百六十里西至直绵州梓潼县界一百五十里南至顺庆府西充县界一百四十里北至陜西宁羌州界四百六十里东南至顺庆府蓬州界二百五十里西南至潼川府盐亭县界二百里东北至陜西汉中府南郑县界四百八十里西北至陜西宁羌州界三百五十里
  阆中县【附郭】
  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六十里东至顺庆府仪陇县界六十里西至潼川府盐亭县界六十里南至南部县界三十里北至苍溪县界三十里东南至顺庆府仪陇县界六十里西南至潼川府盐亭县界六十里东北至巴州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苍溪县界三十里
  苍溪县
  在府西北四十里东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七十里东至巴州界一百一十里西至劎州界八十里南至阆中县界十里北至广元县界八十里东南至防中县界十里西南至南部县界四十里东北至巴州界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剑州界八十里南部县
  在府东南七十里东西距二百五十里南北距一百一十里东至顺庆府营山县界九十里西至潼川府盐亭县界一百六十里南至顺庆府西充县界七十里北至阆中县界四十里东南至顺庆府蓬州界一百里西南至潼川府盐亭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顺庆府仪陇县界一百里西北至阆中县界五十里
  广元县
  在府北少西二百八十里东西距二百二十里南北距三百四十里东至南江县界二百里西至昭化县界二十里南至苍溪县界二百二十里北至陜西宁羌州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巴州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昭化县界三十里东北至陜西宁羌州界一百七十里西北至龙安府平武县界九十里
  昭化县
  在府西北二百八十里东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东至巴州界四十里西至剑州界六十里南至苍溪县界一百六十里北至广元县界二十里东南至苍溪县界一百七十里西南至剑州界六十里东北至广元县界二十里西北至陜西宁羌州界一百二十里
  巴 州
  在府东少北三百五十里东西距四百八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一十里东至陜西汉中府西乡县界四百里西至苍溪县界八十五里南至顺庆府渠县界一百五十里北至南江县界六十里东南至直逹州东乡县界二百二十里西南至顺庆府仪陇县界七十里东北至通江县界六十里西北至广元县界七十里
  通江县
  在府东北五百五十里东西距四百四十八里南北距四百八十里东至陜西汉中府西乡县界四百里西至巴州界四十八里南至巴州界五十里北至陜西汉中府南郑县界四百三十里东南至直逹州界二百里西南至巴州界五十里东北至陜西汉中府西乡县界四百里西北至南江县界八十里
  南江县
  在府北少东四百七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二百六十里东至通江县界九十里西至广元县界三十里南至巴州界八十里北至陜西宁羌州界一百八十里东南至通江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苍溪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陜西汉中府南郑县界二百一十里西北至广元县界七十里
  剑 州
  在府西北二百二十里东西距二百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东至苍溪县界一百二十里西至直绵州梓潼县界八十里南至潼川府盐亭县界二百里北至龙安府平武县界八十里东南至苍溪县界一百六十里西南至潼川府盐亭县界一百九十里东北至昭化县界九十里西北至龙安府平武县界八十里
  顺庆府【辖二州八县】
  在布政司东北六百二十里东西距七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三十里东至直忠州梁山县界六百二十里西至潼川府盐亭县界一百四十里南至重庆府定逺县界一百二十里北至保宁府南部县界一百一十里东南至直忠州垫江县界三百三十里西南至潼川府蓬溪县界一百里东北至保宁府巴州界二百七十里西北至潼川府盐亭县界一百二十里
  南充县【附郭】
  东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东至岳池县界五十里西至潼川府蓬溪县界九十里南至重庆府定逺界一百里北至蓬州界七十里东南至岳池重庆府定逺二县界五十里西南至重庆府定逺潼川府蓬溪二县界九十里东北至渠县营山二县界五十里西北至西充县界五十里西充县
  在府西九十里东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一十里东至南充县界三十五里西至潼川府射洪县界六十五里南至潼川府蓬溪县界六十里北至保宁府南部县界五十里东南至南充县界四十里西南至潼川府蓬溪县界六十里东北至保宁府南部县界五十里西北至潼川府盐亭县界一百二十里
  蓬 州
  在府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二百一十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东至广安州界九十里西至西充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南充县界九十里北至保宁府南部县界五十里东南至岳池县界九十里西南至南充县界六十里东北至营山县界三十里西北至保宁府南部县界五十里
  营山县
  在府东北一百九十里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东至渠县界六十里西至蓬州界三十里南至渠县界六十里北至仪陇县界七十里东南至渠县界八十里西南至蓬州界三十五里东北至直逹州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仪陇县界七十里
  仪陇县
  在府北二百六十里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东至保宁府巴州界四十里西至保宁府阆中县界三十里南至营山县界七十里北至保宁府巴州界六十里东南至营山县界六十里西南至保宁府南部县界四十五里东北至保宁府巴州界八十里西北至保宁府阆中县界五十里广安州
  在府东南一百七十里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东至大竹县界七十里西至岳池县界二十里南至邻水县界七十里北至渠县界七十里东南至直忠州垫江县界七十里西南至重庆府合州界一百三十里东北至渠县界七十里西北至营山县界八十里
  渠 县
  在府东少北三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一十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东至大竹县界五十里西至营山县界六十里南至广安州界四十里北至直逹州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邻水县界一百三十五里西南至岳池县界八十里东北至直逹州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营山县界六十里
  大竹县
  在府东四百里东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里东至直忠州梁山县界五十里西至广安州界八十里南至邻水县界五十里北至直逹州界五十里东南至直忠州垫江县界八十里西南至邻水县界八十五里东北至直逹州新宁县界五十里西北至渠县界六十里
  岳池县
  在府西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东至广安州界四十里西至南充县界六十里南至重庆府合州界九十里北至南充县界九十里东南至邻水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重庆府定逺县界六十里东北至渠县界四十里西北至南充县界七十里
  邻水县
  在府东南二百七十里东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里东至直忠州垫江县界六十里西至重庆府巴县界七十里南至重庆府长夀县界七十里北至广安州界三十里东南至重庆府长夀县界八十里西南至重庆府巴县界七十里东北至大竹县界三十五里西北至广安州界三十里
  叙州府【辖十一县一防】
  在布政司东南七百九十里东西距四百四十五里南北距三百七十五里东至直泸州江安县界一百三十五里西至黄螂所界三百一十里南至叙永防界二百一十五里北至嘉定府犍为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南至叙永防界二百二十里西南至云南镇雄州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重庆府荣昌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嘉定府犍为县界一百七十里
  宜賔县【附郭】
  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一百零五里东至南溪县界四十里西至屏山县界四十里南至庆符县界五里北至嘉定府荣县界一百里东南至庆符县界二十里西南至屏山县界四十五里东北至富顺县界四十里西北至嘉定府犍为县界一百六十里
  南溪县
  在府东一百一十里东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直泸州江安县界二十五里西至宜賔县界七十里南至长宁县界五十里北至富顺县界七十里东南至直泸州江安县界三十里西南至宜賔县界七十里东北至直泸州界一百里西北至宜賔县界八十里
  富顺县
  在府东北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隆昌县界四十里西至嘉定府荣县界八十里南至南溪县界五十里北至直资州内江县界七十里东南至直泸州江安县界六十里西南至宜賔县界四十五里东北至隆昌县界四十里西北至嘉定府威逺县界三十里
  长宁县
  在府东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兴文县界五十里西至庆符县界五十里南至珙县界三十里北至南溪县界九十里东南至兴文县界五十里西南至珙县界三十里东北至直泸州江安县界一百里西北至庆符县界六十里
  隆昌县
  在府东北一百七十里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九十五里东至重庆府荣昌县界五十里西至富顺县界四十里南至直泸州界二十五里北至直资州内江县界七十里东南至直泸州界二十五里西南至富顺县界四十里东北至重庆府荣昌县界三十里西北至直资州内江县界七十里
  庆符县
  在府东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八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五十五里东至长宁县界七十里西至髙县界十五里南至珙县界四十里北至宜賔县界一百一十五里东南至珙县界四十里西南至髙县界三十里东北至长宁县界九十里西北至屏山县界一百二十里
  髙 县
  在府南一百五十里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珙县界四十里西至筠连县界四十里南至云南镇雄州界一百一十里北至庆符县界十里东南至珙县界四十里西南至筠连县界八十里东北至庆符县界十里西北至屏山县界一百里
  筠连县
  在府南二百二十里东西距二十七里南北距三十里东至珙县界十里西至云南乌防府界十七里南至云南镇雄州界二十里北至髙县界十里东南至云南镇雄州界三十里西南至云南乌防府界二十五里东北至髙县界二十里西北至髙县云南乌防府界十五里
  珙 县
  在府南少东二百里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一百一十里东至兴文县界六十里西至髙县界二十里南至云南镇雄州界八十里北至长宁县界三十里东南至建武防界七十里西南至筠连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长宁县界三十里西北至髙县界二十五里
  兴文县
  在府东南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二十里南北距四十里东至九姓司界十里西至长宁县界十里南至建武防界十里北至直泸州江安县界三十里东南至叙永防界四十里西南至建武防界五十里东北至直泸州江安县界三十里西北至长宁县界六十里
  屏山县
  在府西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二百七十里南北距四百里东至宜賔县界八十里西至黄螂所界一百九十里南至云南乌防府界一百四十里北至嘉定府犍为县界二百六十里东南至髙县界一百一十五里西南至云南乌防府界一百九十五里东北至宜賔县界一百六十里西北至雅州府清溪县界一百里
  建武防
  在府东南二百八十里东西距一百一十四里南北距七十里东至大坝界三十四里西至筠连县界八十里南至云南镇雄州界四十里北至长宁县界三十里东南至滴水岩大坝界四十里西南至珙县界三十里东北至长宁县界五十里西北至珙县界二十里
  直叙永防【辖一县】
  在布政司东南九百九十里东西距二百五十里南北距三百里东至贵州仁懐县界二百里西至建武防界五十里南至云南镇雄州界二百二十里北至直泸州纳谿县界八十里东南至贵州毕节县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云南镇雄州界七十里东北至贵州仁懐直泸州纳谿二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建武防界八十里
  永宁县【附郭】
  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东至叙永防界十里西至云南镇雄州界六十里南至叙永防界三十里北至直泸州纳谿县界一百五十里东南至贵州毕节县界一百里西南至叙永防界四十里东北至叙永防界十里西北至直泸州纳谿县界一百五十里
  直雷波卫【辖一所】
  在布政司西南一千五百里东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黄螂所界五十里西至凉山界一百里南至云南永善县界二十里北至马边营西宁隘界一百里东南至云南井底界四十里西南至寜逺府洗马溪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马边营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马边营烟草峯界二百里
  黄螂所
  在卫东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云南桧溪江界九十里西至雷波卫界七十里南至云南吞都界五十里北至屏山县土司界七十里东南至云南桧溪界六十里西南至云南井底界七十里东北至云南撒水坝界六十里西北至牛井西宁隘界五十里
  防州府【辖七县】
  在布政司东一千七百四十里东西距四百三十里南北距四百四十四里东至湖广巴东县界一百一十里西至直忠州梁山县界三百二十里南至湖广恩施县界二百四十里北至直逹州东乡县界三百里东南至湖广巴东县界七百里西南至直忠州界三百九十里东北至湖广竹谿县界四百一十里西北至直逹州新宁县界四百五十里
  奉节县【附郭】
  东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东至巫山县界五十里西至云阳县界八十里南至湖广恩施县界二百里北至大宁县界八十里东南至建始县界一百一十里西南至云阳县界八十里东北至巫山县界七十里西北至大宁县界八十里
  大宁县
  在府北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二百六十里南北距四百二十里东至湖广房县竹山二县界一百三十里西至开县界一百三十里南至奉节县界一百里北至陜西平利县界三百二十里东南至巫山县界四十里西南至奉节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湖广竹谿县界二百三十里西北至开县界一百八十里
  巫山县
  在府东一百三十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东至湖广巴东县界九十里西至奉节县界七十里南至建始县界八十里北至大宁县界一百七十里东南至湖广巴东县界一百里西南至建始县界八十里东北至湖广房县界三百里西北至大宁县界一百六十里
  云阳县
  在府西一百四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三百里东至奉节县界六十里西至万县界六十里南至湖广恩施县界二百四十里北至开县界六十里东南至湖广恩施县界二百四十里西南至万县界七十里东北至奉节县界六十里西北至开县界六十里
  万 县
  在府西少南二百八十里东西距二百里南北距二百一十里东至云阳县界八十里西至直忠州界一百二十里南至湖广支罗所界一百八十里北至开县界三十里东南至云阳县界一百里西南至直忠州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开县界三十里西北至直忠州梁山县界八十里开 县
  在府西少北二百三十里东西距二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大宁县界二百里西至直忠州梁山县界四十里南至万县界六十里北至直逹州东乡县界七十里东南至云阳县界六十里西南至万县界六十里东北至大宁县界二百里西北至直逹州新宁县界四十里建始县
  在府东南二百六十里东西距四百七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里东至湖广巴东县界四百四十里西至湖广恩施县界三十里南至湖广恩施县界五十里北至巫山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湖广容美司界四百八十里西南至湖广恩施县界一百一十里东北至巫山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奉节县界一百二十里
  龙安府【辖四县一卫】
  在布政司北六百五十里东西距八百四十里南北距八百里东至直绵州界三百六十里西至黄胜闗草地界四百八十里南至直绵州安县界三百里北至陜西文县界五百里东南至直绵州安县界三百六十里西南至直茂州界五百五十里东北至陜西文县界二百二十里西北至黄胜闗草地界四百八十里
  平武县【附郭】
  东西距五百二十里南北距二百三十里东至江油县界二百四十里西至小河营界一百五十里南至石泉县界二百一十里北至陜西文县界二百二十里东南至江油县界二百二十里西南至石泉县界二百二十里东北至陜西文县界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小河营界一百五十里
  江油县
  在府东二百六十里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六十里东至直绵州梓潼县界二十里西至平武县界七十里南至彰明县界四十里北至平武县界二十里东南至彰明县界三十五里西南至平武县界三十里东北至平武县界三十里西北至平武县界二十五里
  石泉县
  在府西南三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平武县界五十里西至直茂州界五十里南至直绵州安县界五十里北至平武县界一百里东南至直绵州安县界七十里西南至直茂州界五十里东北至平武县界五十里西北至平武县畨界九十五里
  彰明县
  在府东南三百二十里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四十五里东至直绵州界三十里西至直绵州安县界四十里南至直绵州界二十五里北至江油县界二十里东南至直绵州界三十里西南至直绵州安县界六十里东北至江油县界二十五里西北至江油县界三十里
  松潘卫
  在府西三百里东西距二百七十七里南北距二百二十六里东至小河营界八十七里西至毛儿革生畨界一百九十里南至直茂州叠溪营界一百九十六里北至漳腊营界三十里东南至平畨营界七十六里西南至直茂州保县杂谷土司界二百里东北至南坪营陜西文县界三百里西北至黄胜闗草地界八十里
  宁逺府【辖一州三县一卫三所】
  在布政司南一千二百三十里东西距六百六十里南北距一千二百九十里东至木托小营交凉山野夷界二十里西至云南北胜州界六百四十里南至云南武定府元谋县界八百里北至雅州府清溪县界四百九十里东南至云南武定府元谋县界七百八十里西南至云南永北府界六百四十里东北至凉山界六十里西北至雅州府清溪县界五百六十里
  西昌县【附郭】
  东西距四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里东至凉山野夷界二十里西至盐中左所界四十里南至防理州界二百里北至越巂卫界七十里东南至防理州界六十里西南至盐源县界五十里东北至凉山界六十里西北至冕宁县界一百二十里防理州
  在府南少东四百里东西距三百五十里南北距六百二十里东至云南东川府界二百二十里西至盐源县界二百四十里南至金沙江交云南武定府界三百五十里北至西昌县界二百五十里东南至金沙江交云南武定府界二百三十里西南至盐源县界二百三十里东北至云南乌防府界二百七十里西北至盐源县界四百里
  冕宁县
  在府西北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二百八十里南北距二百四十五里东至越巂卫界三十里西至盐源县界二百五十里南至冕山所界四十五里北至明正司界二百里东南至冕山所界四十五里西南至盐源县界二百六十里东北至越巂卫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打箭炉界二百里
  盐源县
  在府西南三百一十里东西距六百里南北距七百三十里东至德昌所界三百里西至喇嘛长官司界三百里南至云南大姚县界五百里北至冕宁县界二百三十里东南至云南大姚县界三百里西南至云南永北府界三百五十里东北至西昌县界二百五十里西北至喇嘛长官司界三百里
  越巂卫
  在府北二百八十里东西距二百三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东至叙州府屛山县界八十里西至土畨界一百五十里南至冕宁县界七十里北至雅州府清溪县界二百二十里东南至西昌县界八十里西南至雪山一百里东北至凉山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雅州府清溪县界二百三十里迷易所
  在府西南四百里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二百七十里东至黒垅防理州界五十里西至凉风冈德昌所界二十里南至马脖山防理州界四十里北至可郎大山顶德昌所界二百三十里东南至小九盘坡防理州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那木音德昌所界一百一十里东北至甸沙闗防理州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凹仰山顶德昌所界一百六十里
  德昌所
  在府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十一里南北距一百一十里东至凉山界五里西至盐源县界六里南至防理州界八十五里北至西昌县界二十五里东南至防理州界五十里西南至迷易所界九十里东北至西昌县界三十里西北至冕宁县界五十里
  盐中左所
  在府西南四十里东西距一百一十里南北距八十里东至西昌县界四十里西至盐源县界七十里南至德昌所界四十里北至西昌县界四十里东南至防理州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盐源县界八十里东北至西昌县界五十里西北至冕宁县界一百里
  雅州府【辖一州五县】
  在布政司西南三百三十里东西距五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三百八十五里东至嘉定府洪雅县界四十里西至打箭炉西夷界四百九十五里南至宁逺府越巂卫界三百一十里北至直卭州蒲江县界七十五里东南至嘉定府峩眉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打箭炉明正司界四百四十里东北至直眉州丹棱县界八十里西北至直卭州界一百七十里
  雅安县【附郭】
  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八十五里东至嘉定府洪雅县界四十里西至芦山县界五十里南至荣经县界六十里北至名山县界二十五里东南至嘉定府洪雅县界五十里西南至天全州界六十里东北至名山县界六十里西北至芦山县界六十里
  名山县
  在府东北四十里东西距五十里南北距八十里东至直眉州丹稄县界三十五里西至雅安县界十五里南至雅安县界二十里北至直卭州界六十里东南至嘉定府洪雅县界三十五里西南至雅安县界十五里东北至直卭州蒲江县界六十里西北至芦山县界六十里
  荣经县
  在府南九十里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一百里东至雅安县界三十里西至天全州界四十里南至清溪县界六十里北至天全州界四十里东南山箐不通西南至清溪县界三十里东北至雅安县界三十里西北至天全州界四十里
  芦山县
  在府西一百里东西距一十二里南北距七十里东至名山县界十里西至天全州界二里南至雅安县界三十里北至天全州界二十里东南至雅安县界五十里西南至天全州界十里东北至名山县界二十里西北至天全州界二十里
  天全州
  在府西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三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七十里东至芦山县界二十里西至打箭炉西夷界三百二十里南至荣经县界三十里北至直卭州大邑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南至雅安县界八十里西南至清溪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直卭州界一百六十里
  清溪县
  在府南一百六十里东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东山路陡峻不通大道西至伏龙寺界一百里南至宁逺府越巂卫界七十里北至荣经县界九十里东南至大渡河界六十里西南至伏龙寺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荣经县界一百里西北至伏龙寺界一百五十里
  打箭炉
  在府西南六百三十里东西距六百四十里南北距八百三十里东至泸定桥交冷边界一百二十里西至瞻对扺热桑泥界五百二十里南至鸭绿江中渡交里塘界二百八十里北至小金川界五百五十里东南至宁逺府界五百里西南至喇滚抵热桑江边界四百八十里东北至金川司界四百五十里西北至甘孜宜隆界八十里
  嘉定府【辖七县】
  在布政司南三百九十里东西距五百四十里南北距二百六十里东至直资州内江县界三百里西至峩眉县太平墩雅州府雅安县界二百九十里南至叙州府宜賔县界一百六十里北至直眉州界一百三十里东南至直资州内江县界三百二十里西南至叙州府屏山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直资州井研县界六十里西北至雅州府雅安县界二百四十里
  乐山县【附郭】
  东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东至荣县界八十里西至峩眉县界五十里南至犍为县界八十里北至直眉州青神县界五十里东南至犍为县界八十里西南至叙州府屛山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直资州井研县界六十里西北至夹江县界四十里
  峩眉县
  在府西六十里东西距十里南北距二百六十里东至乐山县界十里西山箐不通大道南至太平墩二百四十里北至夹江县界二十里东南至犍为县界五十里西南至夷界二百四十里东北至夹江县界三十里西北至洪雅县界四十里洪雅县
  在府西北一百三十里东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八十里东至直眉州丹棱县界十五里西至雅州府雅安县界六十里南至夹江县界三十里北至直眉州丹棱县界五十里东南至夹江县界二十五里西南至雅州府荣经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直眉州丹棱县界三十里西北至雅州府名山县界四十里
  夹江县
  在府西北八十里东西距四十里南北距六十里东至直眉州界二十里西至峩眉县界二十里南至嘉定府界四十里北至直眉州丹棱县界二十里东南至乐山县界四十里西南至峩眉县界二十里东北至直眉州青神县界三十里西北至洪雅县界三十里
  犍为县
  在府南九十里东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荣县界六十里西至叙州府屏山县界四十里南至叙州府宜賔县界六十里北至乐山县界六十里东南至叙州府宜宾县界四十里西南至叙州府屏山县沐川司界六十里东北至荣县界六十里西北至乐山县界六十里
  荣 县
  在府东南一百五十里东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九十里东至叙州府富顺县界八十里西至乐山县界七十里南至犍为县界六十里北至威逺县界三十里东南至叙州府宜賔县界九十里西南至犍为县界六十里东北至直资州内江县界五十里西北至直资州井研县界四十里威逺县
  在府东南二百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六十里东至叙州府富顺县界三十里西至乐山县界三十里南至荣县界四十里北至直资州井研县界二十里东南至叙州府富顺县界三十里西南至荣县界四十里东北至直资州内江县界六十里西北至直资州井研县界二十里
  潼川府【辖八县】
  在布政司东北三百二十里东西距四百五十里南北距五百八十里东至顺庆府西充县界二百六十里西至成都府汉州界一百九十里南至重庆府大足县界四百零七里北至直绵州界一百一十里东南至顺庆府南充县界三百二十里西南至成都府简州界五百里东北至保宁府南部县界一百九十里西北至直绵州德阳县界一百八十里
  三台县【附郭】
  东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盐亭县界六十里西至中江县界八十里南至射洪县界六十里北至直绵州界九十里东南至射洪县界四十里西南至中江县界八十里东北至盐亭县界八十里西北至直绵州界九十里射洪县
  在府东南六十里东西距一百一十五里南北距九十里东至顺庆府西充县界九十里西至三台县界二十五里南至蓬溪县界七十里北至三台县界二十里东南至蓬溪县界六十里西南至乐至县界二百里东北至盐亭县界六十里西北至三台县界四十里
  盐亭县
  在府东少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八十里东至保宁府南部县界七十里西至三台县界二十五里南至射洪县界三十里北至保宁府剑州界五十里东南至顺庆府西充县界八十里西南至三台县界五十里东北至保宁府南部县界七十里西北至直绵州梓潼县界五十里
  中江县
  在府西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二百三十里东至三台县界四十里西至成都府汉州界六十里南至乐至县界一百七十里北至直绵州罗江县界六十里东南至乐至县界一百七十里西南至成都府金堂县界五十五里东北至三台县界五十里西北至直绵州德阳县界五十里
  遂宁县
  在府东南一百八十里东西距八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七十里东至蓬溪县界三十五里西至安岳县界五十里南至重庆府合州界一百二十里北至射洪县界五十里东南至重庆府合州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安岳县界五十里东北至蓬溪县界四十里西北至射洪县界六十里
  蓬溪县
  在府东南一百五十里东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东至顺庆府南充县界二十里西至遂宁县界三十里南至重庆府定逺县界一百五十里南至盐亭县界三十里东南至重庆府合州界二百里西南至遂宁县界四十里东北至顺庆府西充县界三十里西北至射洪县界三十里安岳县
  在府西南三百八十里东西距一百七十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东至重庆府大足县界一百三十里西至乐至县界四十里南至直资州内江县界一百里北至遂宁县界六十里东南至重庆府大足县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直资州资阳县界八十里东北至重庆府合州界一百六十里西北至遂宁县界七十里
  乐至县
  在府南三百九十里东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九十里东至安岳县界六十里西至成都府简州界八十里南至直资州资阳县界四十里北至中江县界五十里东南至直资州资阳县界五十里西南至成都府简州界五十里东北至中江县界六十里西北至成都府金堂县界一百一十里
  直眉州【辖三县】
  在布政司南一百八十里并属疆域东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直资州仁夀县界三十里西至雅州府名山县界一百一十里南至嘉定府夹江县界八十里北至成都府新津县界七十里东南至直资州井研县界六十里西南至嘉定府夹江县界七十里东北至成都府华阳县界八十里西北至直卭州蒲江县界六十里本州疆域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一百一十里东至直资州仁夀县界三十里西至丹棱县界四十里南至嘉定府夹江县界八十里北至彭山县界三十里南至直资州井研县界三十五里西南至嘉定府夹江县界七十里东北至彭山县界四十里西北至直卭州蒲江县界六十里丹棱县
  在州西六十里东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五十里东至眉州界十五里西至雅州府名山县界四十里南至嘉定府夹江县界二十里北至直卭州蒲江县界二十里东南至嘉定府夹江县界三十五里西南至嘉定府洪雅县界十五里东北至成都府新津县界六十里西北至直卭州蒲江县界三十里
  青神县
  在州东南六十里东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五十五里东至直资州井研县界十里西至嘉定府夹江县界四十里南至嘉定府乐山县界二十里北至眉州界三十五里东南至直资州井研嘉定府乐山二县界一百里西南至嘉定府夹江县界七十里东北至直资州仁夀县界七十里西北至眉州界八十里
  彭山县
  在州北四十里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五十里东至直资州仁夀县界四十里西至直卭州蒲江县界三十里南至眉州界十里北至成都府新津县界四十里东南至眉州界二十五里西南至眉州界一十里东北至直资州仁夀县界四十里西北至直卭州界四十七里
  直卭州【辖二县】
  在布政司西南一百八十里并属疆域东西距二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成都府新津县界五十里西至雅州府天全州界一百六十里南至直眉州丹棱县界九十里北至成都府崇庆州界六十五里东南至直眉州彭山县界五十里西南至直眉州丹棱县界五十里东北至成都府新津县界四十里西北至雅州府天全州界五十里本州疆域东西距二百一十里南北距七十里东至成都府新津县界五十里西至雅州府芦山县界一百六十里南至雅州府名山县界六十里北至大邑县界十九里东南至蒲江县界二十里西南至雅州府芦山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成都府新津县界六十里西北至雅州府天全州界三十里
  大邑县
  在州北四十里东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八十里东至成都府崇庆州界十里西至雅州府天全州界五十五里南至卭州界二十里北至雅州府天全州界六十里东南至成都府新津县界五十里西南至卭州界二十五里东北至成都府崇庆州界五十里西北至雅州府天全州界七十里蒲江县
  在州东南六十里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七十里东至直眉州界四十里西至雅州府名山县界五十里南至直眉州丹棱县界三十里北至卭州界四十里东南至直眉州界四十里西南至雅州府名山县界五十里东北至成都府新津县界六十里西北至卭州界四十里
  直泸州【辖三县】
  在布政司东南七百五十里并属疆域东西距三百一十里南北距二百二十里东至重庆府江津县界一百七十里西至叙州府长宁县界一百四十里南至叙永防永宁县界一百二十里北至叙州府隆昌县界一百里东南至重庆府江津贵州仁懐二县界三百三十里西南至叙州府兴文叙永防永宁二县界一百五十里东北至重庆府江津永川二县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叙州府富顺隆昌二县界六十里本州疆域东西距一百一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五里东至合江县界六十里西至江安县界五十里南至纳谿县界三十里北至叙州府隆昌县界一百零五里东南至贵州仁懐县界六十里西南至叙州府南溪县界五十里东北至合江县界六十里西北至叙州府富顺县界六十里
  江安县
  在州西南一百一十里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东至纳谿县界四十里西至叙州府南溪县界四十里南至叙州府兴文县界一百里北至叙州府富顺县界四十里东南至叙永防永宁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九姓司界二百二十里东北至泸州界六十里西北至叙州府南溪县界五十里
  合江县
  在州东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八十里东至重庆府江津县界六十里西至泸州界六十里南至贵州仁懐县界三十里北至重庆府永川县界五十里东南至重庆府綦江县界一百里西南至叙永防永宁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重庆府江津县界七十里西北至重庆府荣昌县界一百里
  纳谿县
  在州西四十里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东至贵州仁懐县界五十里西至江安县界二十里南至叙永防永宁县界一百五十里北至泸州界十里东南至贵州仁懐县界五十里西南至江安县界三十里东北至合江县界十里西北至泸州界十里
  直资州【辖四县】
  在布政司东三百四十里并属疆域东西距四百二十里南北距五百零五里东至叙州府隆昌县界一百五十里西至直眉州界二百八十里南至嘉定府乐山县界三百二十里北至成都府简州界一百八十里东南至嘉定府威逺县界八十里西南至直眉州界二百九十里东北至潼川府安岳县界八十里西北至成都府简州界二百二十里本州疆域东西距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东至内江县界四十五里西至仁夀县界九十里南至嘉定府威逺县界五十里北至潼川府安岳县界八十里东南至内江县界五十里西南至嘉定府威逺县界六十里东北至内江县界七十里西北至资阳县界四十五里
  资阳县
  在州北一百四十里东西距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五里东至资州界九十五里西至仁夀县界四十里南至资州界八十五里北至潼川府乐至县界五十里东南至资州界九十里西南至仁夀县界五十里东北至潼川府安岳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成都府简州界八十里
  内江县
  在州东九十里东西距一百零五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东至重庆府荣昌县界六十里西至资州界四十五里南至叙州府富顺县界五十里北至潼川府安岳县界八十里东南至叙州府隆昌县界五十里西南至嘉定府威逺县界四十里东北至重庆府荣昌县界六十里西北至资州界五十里
  仁夀县
  在州西二百里东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东至资阳县界八十里西至直眉州彭山县界五十里南至井研县界六十里北至成都府简州界七十里东南至井研县界九十里西南至直眉州界六十里东北至成都府简州界六十里西北至成都府双流县界七十里
  井研县
  在州西南三百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三十五里东至嘉定府威逺县界四十里西至直眉州青神县界二十里南至嘉定府乐山县界十五里北至仁夀县界二十里东南至嘉定府荣县界六十里西南至嘉定府乐山县界二十里东北至资州界六十里西北至仁夀县界七十里
  直绵州【辖五县】
  在布政司东北二百七十里并属疆域东西距三百里南北距一百零五里东至保宁府剑州界一百五十里西至成都府汉州界一百五十里南至潼川府三台县界四十里北至龙安府彰明县界六十五里东南至潼川府三防县界七十里西南至潼川府中江县界六十里东北至保宁府剑州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龙安府石泉县界一百三十五里本州疆域东西距一百零五里南北距一百零五里东至梓潼县界六十里西至安县界四十五里南至潼川府三台县界四十里北至龙安府彰明县界六十五里东南至潼川府三台县界七十里西南至潼川府中江县界六十里东北至梓潼县界八十里西北至安县彰明二县界五十里
  德阳县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五十五里东至潼川府中江县界四十里西至绵竹县界二十里南至成都府汉州界二十五里北至罗江县界三十里东南至潼川府中江县界五十里西南至成都府汉州界三十里东北至罗江县界二十里西北至绵竹县界四十里
  罗江县
  在州西七十里东西距五十里南北距六十五里东至潼川府中江县界三十里西至绵竹县界二十里南至潼川府中江县界三十五里北至安县界三十里东南至潼川府中江县界五十里西南至德阳县界二十五里东北至绵州界二十五里西北至安县界三十五里
  安 县
  在州西九十里东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绵州界四十五里西至绵竹县界五十里南至罗江县界六十里北至龙安府石泉县界六十里东南至罗江县界六十里西南至绵竹县界五十里东北至龙安府彰明县界四十里西北至直茂州界六十里
  绵竹县
  在州西南一百四十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八十里东至德阳县界三十里西至成都府什邡县界三十里南至成都府汉州界四十里北至安县界四十里东南至成都府汉州界五十里西南至成都府什邡县界三十里东北至德阳县界四十里西北至龙安府石泉县界一百里
  梓潼县
  在州东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保宁府剑州界二十五里西至绵州界三十里南至潼川府盐亭县界三十里北至龙安府平武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潼川府盐亭县界一百里西南至绵州界五十里东北至保宁府剑州界七十里西北至龙安府江油县界一百二十里
  直茂州【辖二县】
  在布政司西四百一十里并属疆域东西距一百八十里南北距四百三十里东至龙安府石泉县界一百里西至黒虎畨寨界八十里南至成都府灌县界二百七十里北至龙安府松潘防界一百六十里东南至龙安府石泉县界一百里西南至保县杂谷土司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龙安府石泉县界一百里西北临大江本州疆域东西距一百七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龙安府石泉县界九十里西至黒虎寨界八十里南至汶川县界七十里北至叠溪营界八十里东南至石泉汶川二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保县汶川二县界九十里东北至龙安府石泉县叠溪营界一百里西北临大江
  保 县
  在州南八十里东西距五里南北距六十九里东至汶川县界二里西至汶川县界三里南至汶川县界一里北至岳希司畨界六十八里东南至汶川县界三里西南至汶川县界四里东北至汶川县界三里西北至杂谷土司畨界七十二里汶川县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一百七十里东至成都府灌县界一百四十里西至瓦寺安抚司界二十里南至成都府灌县界一百二十里北至茂州界五十里东南至成都府灌县界一百里西南至瓦寺安抚司界三十里东北至茂州界五十里西北至保县界十里
  直达州【辖三县】
  在布政司东一千二百里并属疆域东西距二百七十里南北距七百四十里东至州府开县界一百五十里西至顺庆府渠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顺庆府大竹县界一百二十里北至陜西兴安州界六百二十里东南至直忠州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顺庆府渠县大竹二县界九十里东北至防州府开县界三百七十里西北至保宁府巴州界一百三十里本州疆域东西距二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五里东至新宁县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顺庆府营山县界一百里南至顺庆府大竹县界九十里北至东乡县界四十五里东南至新宁县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顺庆府大竹县界一百里东北至东乡县界四十里西北至保宁府巴州界一百三十里
  东乡县
  在州东少北九十里东西距三百七十里南北距二百二十里东至州府开县界三百里西至达州界七十里南至新宁县界四十里北至太平县界一百八十里东南至新宁县界一百六十里西南至达州界五十里东北至太平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保宁府巴州界二百里
  太平县
  在州东北三百六十里东西距三百一十里南北距三百四十里东至州府大宁县界三百里西至保宁府巴州界十里南至东乡县界九十里北至陜西紫阳县界二百五十里东南至东乡县界一百六十里西南至达州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陜西兴安州界二百三十里西北至陜西西乡县界六十里
  新宁县
  在州东南一百六十里东西距六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州府开县界三十里西至达州界三十里南至直忠州梁山县界七十里北至达州东乡县界五十里东南至州府开县界三十里西南至直忠州梁山县界八十里东北至东乡县界五十里西北至达州界三十里
  直忠州【辖三县】
  在布政司东一千五百里并属疆域东西距二百六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东至州府万县界八十里西至重庆府涪州界一百八十里南至州府石砫土司界五十里北至直达州新宁县界一百三十里东南至州府万县石砫土司界七十里西南至州府石砫土司界六十里东北至州府万县界八十里西北至重庆府长夀县界一百四十里本州疆域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一十里东至州府万县界五十里西至酆都县界七十里南至州府石砫土司界六十里北至梁山县界五十里东南至防州府石砫土司界五十五里西南至酆都县石砫土司界八十里东北至州府万县界六十里西北至垫江县界一百里
  梁山县
  在州北一百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八十里东至州府万县界九十里西至垫江县界七十里南至忠州界五十里北至直达州新宁县界三十里东南至州府万县界一百里西南至垫江县界七十里东北至直达州新宁县界三十里西北至顺庆府大竹县界六十里
  垫江县
  在州西北一百八十里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九十里东至梁山县界四十里西至顺庆府邻水县界四十里南至酆都县界五十里北至顺庆府大竹县界四十里东南至忠州界八十里西南至重庆府长夀县界四十里东北至梁山县界五十里西北至顺庆府邻水大竹二县界五十里
  酆都县
  在州西一百一十里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忠州界四十里西至重庆府涪州界三十里南至黔彭防彭水县界六十里北至垫江县界六十里东南至州府石砫土司界六十里西南至重庆府涪州界九十里东北至忠州界九十里西北至重庆府长夀县界五十里

  四川通志巻三上
  钦定四库全书
  四川通志巻三下
  形势
  蜀地东通荆楚西接吐蕃南界蛮荒北连秦陇层峦叠嶂盘纡锁抱而成都居其中防声援提挈若网在纲诚井络之雄藩坤维之巨镇也我
  朝仁覆天下万邦率服异域遐方咸归带砺所谓众志成城苞桑永奠岂必恃形势以为固哉然按图而稽了如指掌于以控驭要荒扼竒握要则筹边制胜之方亦具是焉作形势志
  四川布政司
  褒斜为前门熊耳为后戸縁以剑阁阻以石门东连荆楚北接秦陇南抚蛮部西控吐蕃其名山则有岷山峩眉青城剑门巫山之雄其大川则有岷江雒江涪江嘉陵江巴江泸水大渡河之广其冲要则有鹿头闗瞿塘闗卭崃闗清溪闗之险则全川之形势云
  成都府
  成都县【附郭】
  华阳县【附郭】
  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屹然四塞无所不通带二江之双流抗峩眉之重险金纒奥壤玉垒名区地大且要水陆巨冲
  双流县
  宜城前绕柳河后环
  温江县
  面锦城而负玉垒枕岷江而跨金马
  新津县
  地连卭雅山接蔡防
  金堂县
  石城在左白塔居右台山西峙峡水东流
  新都县
  前望龙门后崇石镜
  简 州
  忠山竒絶绛水廻环南距赤水东通雁江控扼巴峡宻迩川府山峙而不险水流而且平
  崇庆州
  豳风亭耸于左读书台峙于右崇山重叠江水环流
  郫 县
  地壤膏腴江流清白
  灌 县
  重叠险阻外控西夷昔人以为井陉之地
  崇宁县
  天山北拱柏水东流
  新繁县
  原野沃衍溪水夹流
  汉 州
  连山环拱东南沱水旋绕西北蜀省之要区通京之孔道
  什邡县
  蓬山髙矗刚水清环
  彭 县
  彭门斗城九峯髙峙蒙水长流
  重庆府
  巴 县【附郭】
  东至鱼复西连僰道南接牂牁北逹汉中沿江为池凿崖为城天造地设洵三巴之形胜也
  江津县
  鼎山耸前几江绕后华葢马骁左右其翼龙门珞峡开阖其流际水陆之冲纽黔播之防
  长夀县
  前临岷江后倚菩提龙溪鳯山环带左右
  永川县
  缙云屹峙汤峡环流四逹之冲三巴之胜
  壁山县
  西北险阻东南坦平
  荣昌县
  羣峯秀防二水纡廻巴渝上游陆路冲要
  大足县
  西枕营山北倚长岩青峦围其四畔赤水绕乎东南
  綦江县
  依山为城带水为池播疆要路渝水名区
  南川县
  前临大山后拥宻箐塞黔省之咽喉扼巴涪之险要
  黔江县
  岩峯耸翠路径逶迤
  合 州
  枕二江之口当众水之凑东川众地西蜀要津铜梁县
  秀山重叠巴水环流
  定逺县
  面水枕山地势险峻
  忠 州
  前临大江后拥深箐介乎往来之冲
  酆都县
  壮涪闗之左卫控临江之上游扼石砫之咽喉亘垫江之屏障
  垫江县
  羣山环绕道路纡廻川东锁钥
  涪 州
  防川蜀之众水扼瞿塘之上流
  彭水县
  控楚连黔山拥摩围之峻抚苗绥汉江翻溪峒之涛当蛮部之襟喉居东川之要隘
  保宁府
  阆中县【附郭】
  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东连巴郡西接梓潼山川秀丽梁益之冲
  苍溪县
  巴江东障剑阁西横接葭萌之险为阆中犄角南部县
  一溪绕前重岭背后萃山川之竒结灵秀之胜广元县
  蜀北门戸接壤秦陇虽弹丸一邑实咽喉之区昭化县
  北障秦陇西凭剑阁全蜀咽喉川北锁钥
  巴 州
  羣山雄峙巴水环流扼险据岩梁益要地
  通江县
  巴山毓秀诺水钟英
  南江县
  玉女山耸峙于东南龙门峡环绕于西北
  剑 州
  前矙巨涧后枕层山多﨑岖之势鲜平衍之形
  顺庆府
  南充县【附郭】
  嘉陵大江襟带于左金泉栖乐雄峙于右
  西充县
  鳯台雄峙龙洞渊渟
  蓬 州
  鳯凰山峙于前五马峯拥于后
  营山县
  南拥翠屏西踞铜鼓蓉山东列蓬岭北横
  仪陇县
  金城峙于西北汉水绕于东南
  广安州
  南连巴徼北接通川
  渠 县
  渠江襟带于左蟾岭环拱于右
  大竹县
  南引巴渝北连通达
  岳池县
  云钩翔鳯对峙于前后石龟岳岭森列于东西邻水县
  首连达尾接巴渝
  叙州府
  宜賔县【附郭】
  东距泸水西连大峩南通六诏北接三荣负山枕江地势险要
  南溪县
  龙腾之渊旋于左桂轮之山环于右
  富顺县
  奠梁蜀之东为水陆之防
  长宁县
  径马湖而介安溪控乌蛮而接绵水
  隆昌县
  山吐莲而结楼峯水绕郭而潆石洞
  庆符县
  山衍迤而罗列水清冷而环绕
  髙 县
  地当冲衢路通芒部
  筠连县
  南通芒部西控乌防四山皆竹一色相连
  珙 县
  山髙而峯峦层出水清而波流回旋
  兴文县
  西北接长宁江安东南据诸夷渊奥
  屏山县
  江流陡险山壑﨑岖
  建武防
  山峻而险水急而低四面隐塞雄峙边隅
  直叙永防
  红崖镇北双谿横南上通滇黔下连巴泸夷汉杂处洵称重地
  永宁县
  环城皆山叠翠如屏上通滇云北连巴泸
  直雷波卫
  水绕山环形如飞鳯地险路折势若蟠龙
  黄螂所
  左挟冕宁右跨六诏凉山扼险金沙划界
  防州府
  奉节县【附郭】
  控二川限五溪据荆楚上游为巴蜀要郡镇以灎滪扼以瞿塘重冈复岭上倚絶壁下临断崖陆行则细路缭云尚碍飞鸟水行则急峡轰雷引索可断咽喉楚蜀锁钥巴渝
  大宁县
  众峯屏列峡中桃源
  巫山县
  诸山萦绕峭壁如画
  云阳县
  东有瞿塘西有缙云飞鳯峙其南五峯矗其北梁山县
  前涪后峡防子咽喉
  新宁县
  蟠龙枕北啸虎踞南鸡足东蹲牛山西卧
  万 县
  东望巫峡西眺鄢岷江流于前苎溪出其右开 县
  水陆所辏货殖所萃
  建始县
  东接荆巴西连施卫南抵容美北通防峡
  龙安府
  平武县【附郭】
  控扼东南藩篱西北五闗设险六阁悬崖地握上游崆峒延袤而积雪川源风洞涪江委曲以拖蓝夷夏襟喉川蜀保障
  江油县
  天山拱翠涪水潆洄居西蜀之上游通南楚之要道
  石泉县
  两水合流四山环拱控制西夷藩篱内郡
  彰明县
  北接汉中东环涪水
  松潘卫
  松潘一卫逼处万山雪山峙其东火焰踞其西洮河浸北汶岭屏南待饔飱于郫灌寄咽喉于江龙诚三川之雄镇全蜀之藩篱也
  宁逺府
  西昌县【附郭】
  山清水秀田地髙腴捍蔽三川咽喉六诏
  防理州
  丛山环拱金江映带
  冕宁县
  枕长河而控吐畨接建昌而销边隅宁逺塞邑西南要道
  盐源县
  柏林耸翠龙水盘廻滇蜀界区汉夷接壤
  越巂卫
  闗沫若徼牂牁山水﨑岖势要险阻
  迷易所
  四面崇山一河旋绕苖疆险要之区
  德昌所
  两山环绕于东西一河旋流于南北
  盐中左所
  东接凉山西距吐藩南通滇省北邻西蜀四面环山夷多汉少乃边隅偏僻之地
  雅州府
  雅安县【附郭】
  北接沈控带夷落左据蔡山右依防顶西蜀襟带南诏咽喉
  名山县
  防山峯竒青衣水秀
  荣经县
  二山盘绕于西南两水合流于东北建炉要隘卭雅藩篱
  芦山县
  始阳东峙大渡北流
  天全州
  长河据西韩湖在北南扼相岭东控飞仙蜀中屏障南诏咽喉
  清溪县
  东接紫眼北界荣经西通沈炉南连建镇
  打箭炉
  层峦峻岭峭壁悬岩中隔泸河畨藏要道
  直嘉定州【雍正十二年陞为府设乐山县为附郭】
  西有熊耳南有峩眉东接江阳南接朱提背负三峩襟带二江
  峩眉县
  东望嘉阳西控卭部南面绥山北带漹水
  洪雅县
  环山带江佳气秀发峩眉防于外月珠辅其中夹江县
  龙鼻耸峙于南仙掌环绕于北路当孔道水陆交冲
  犍为县
  龙池荡漾鳯岭巍峩
  荣 县
  五山倚北二水环南形如仙掌势若鳯鸣
  威逺县
  后有卧山前有御屏文笔左耸刀岭右雄
  直眉州
  峩眉揖于前象耳镇于后山不髙而秀水不深而清
  丹棱县
  龙溪绕前鼇山拥后
  青神县
  左环锦江右合蒙水三峯列于前石佛拥于后彭山县
  负山带江二水潆抱居眉山之上游作锦水之保障
  直卭州
  东接蓉城西连畨地南控碉门北通雾岭□水潆环于左卭崃拥峙于右
  大邑县
  干溪环绕于前鹤鸣鼎峙于后
  蒲江县
  仙山拥峙蒲水潆环
  直潼川州【雍正十二年陞为府设三防县为附郭】
  左带涪水右挟中江东控泸叙西扼龙绵
  射洪县
  巨川环绕于东北众山拱峙于西南
  盐亭县
  金峯雄峙潼水环流介果阆之间逹京畿之道中江县
  列嶂云横东门锁钥羣峯壁立西路咽喉连三州五邑界西北两川
  遂宁县
  居涪水之上游为东川之巨邑
  蓬溪县
  左控东川右襟涪水
  安岳县
  万山环绕界乎资遂昌简之间
  乐至县
  石佛金羊竞竒争秀七盘寳鼎叠霭连青川中丽地潼属名区
  直泸州
  东接巴郡西接犍为南接牂牁北接广汉枕带双流居江雒之防
  江安县
  汶江流其东淯溪汇其左上连叙永下接泸重合江县
  鳯山特起城中江水横流郭外
  纳谿县
  西接蜀江南通滇省
  直资州
  金炉据其前枝池盘其后秀山层出资水环流资阳县
  鴈江环带于东北资谿旋绕于西南
  内江县
  佳气西来洪流东折虽非都防美矣江城
  仁夀县
  跨鼇山之絶顶望官渡之清流
  井研县
  鳯山崖秀龙门滩髙
  直绵州
  控扼全川舟车辐辏居涪水之上流为东北之要冲
  德阳县
  有饶沃之利无崖壑之险虽一隅胜概实防城股肱
  罗江县
  罗汶水合龙池山开
  安 县
  髙山环围巨河萦绕蜀省北门松龙孔道
  绵竹县
  四山壁立一径斜通
  梓潼县
  坡陀山势渐就平衍蜀道之险至此将尽
  直茂州
  岷山为江渎之源桃闗来西域之路控制吐蕃捍蔽内郡
  保 县
  花巗西峙沱水东流树灌口之屏藩扼羌畨之要道
  汶川县
  氐羌极地全蜀巨屏山路七盘石崖多险
  直逹州
  郡居四逹冠于峡右东泻巴水西环铁山南对戞云北望凤岭
  东乡县
  三江合流羣峯排闼
  大平县
  山环水绕地美田腴

  四川通志巻三下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四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四川通志卷四上
  城池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为斯民长治久安之计必有深沟髙垒用奠金汤焉蜀城肇自张仪汉唐宋元明以来涖兹土者叠为增缮疏浚其制渐备至
  国朝统一六合怀德为城被泽为池已无容设险而自固然犹增置官守锁钥维严故诸属城池虽广狭各异要皆与山水相凭依屹然树一方保障则仰崇墉之百雉固知苞桑之系磐石之安万世于兹永赖矣作城池志
  成都府
  秦惠王二十七年张仪筑大城周十二里隋时杨秀附旧城西南二隅增筑少城广十里唐僖宗时髙骈筑罗城周二十五里髙二丈六尺外绕长堤二十六里其后程戡卢法原王刚中范成大先后修葺明赵清甃以砖石陈怀复浚池隍崇祯末圮
  国朝康熙初巡抚张德地布政司郎廷相按察司李翀霄知府冀应熊成都县知县张行华阳县知县张暄共捐赀重修髙三丈厚一丈八尺周二十二里三分计四千一十四丈垜口五千五百三十八东西相距九里三分南北相距七里七分敌楼四堆房十一门四东迎晖南江桥西清逺北大安外环以池雍正五年巡抚宪德增修益固
  满 城
  在成都府城西康熙五十七年建筑城垣周四里五分计八百一十一丈七尺三寸髙一丈三尺八寸门五大东门小东门北门南门大城西门城楼四共一十二间每旗官街一条披甲兵丁小胡同三条八旗官街共八条兵丁胡同共三十三条成都县【附郭】
  华阳县【附郭】
  防流县
  唐宋元俱土城明正德间知县王瓛因旧址增修周二里七分计四百八十六丈万厯甲午知县杜方伟改砌砖城东西濶五十丈门四广都保民双江好义万厯庚戌知县杨文林改北门于西北隅曰开元【以掘得开元钱因名】外环以壕
  温江县
  明成化间知县李棠砌石城髙一丈五尺周三里六分计六百四十八丈门五昭化阜成广安永宁进贤正德中知县段善凿池深八尺濶一丈崇祯十一年施之炳于城之东南西北各置谯楼一新津县
  明成化间知县唐昭始筑土城正德间知县田谷包砌以石髙丈余周二里七分计四百八十六丈池深一丈三尺寛一丈五尺门四
  金堂县
  明成化中知县王賔砌石城髙一丈七尺周五里三分计九百五十四丈门四康逺长宁义安永靖外环以壕
  新都县
  明正德初知县张寛百户汤聘莘合砌石城髙一丈八尺周九里三分计一千六百七十四丈外浚深池知县韩奕以南门临河增置月城
  简 州
  明成化间知州张翔砌石城正德中知州王良增修髙一丈八尺周四里三分计七百七十四丈门四
  国朝康熙四年知州王孙盛补修
  崇庆州
  明成化中知州周尚文始筑土城髙一丈五尺周九里三分计一千六百七十四丈上覆瓦门四
  国朝康熙六年知州蔺开禧修葺
  郫 县
  明天顺间知县唐节筑土城成化初知县钱渊增修髙一丈五尺周八里三分计一千四百九十四丈辟门四各置楼正德间知县李时畅重修灌 县
  旧无城明洪武中筑土为墙治中知县胡光包砌以石髙一丈六尺周八里计一千四百四十丈楼四省耕阅清懐逺拱极门四宣化导江宣威镇安
  国朝康熙五年知县马机补修
  崇宁县
  旧土城明正德间经厯李琰增墙浚壕城髙一丈一尺周三里三分计五百九十四丈
  新繁县
  明正德间知县周鸾始筑土城髙一丈五尺周六里七分计一千二百零六丈门四池濶一丈深五尺嘉靖中知县刘体仁改砌以砖
  国朝康熙五十七年知县刘廷锡重修四门楼春晖阳亨秋登纯德
  汉 州
  明天顺中知州李鼎州判王瑛始筑土城正德间佥事郝绾用石包砌髙一丈八尺周九里七分计一千八百四十六丈门四池深濶各一丈
  什邡县
  明正德八年知县王选砌石城髙一丈八尺濶一丈周三里九分计七百零二丈门四外环以壕彭 县
  明天顺间知县侯福始筑土城髙一丈五尺周四里四分计七百九十二丈门四朝京镇逺文化武威成化初知县李能重修浚壕筑堤绕城
  重庆府
  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旧址修砌石城髙十丈周十二里六分计二千二百六十八丈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俗以为九宫八卦之形朝天翠微通逺金汤定逺南纪鳯凰金字仁和太平出奇大安临江洪崖干斯福兴东水明末圮
  国朝康熙二年总督李国英补筑完固
  巴 县【附郭】
  江津县
  明成化中同知莫琚砌石城髙一丈八尺周五里六分计一千零八丈昔门九迎恩通市嘉会临江德威东阜西镇南安北固今止开四门
  长寿县
  旧土城明天顺中知县时顺修筑外环以壕永川县
  明成化中同知莫琚知县刘鳯砌石城髙一丈五尺周二里二分计三百九十六丈门六仁惠义正阜民嘉惠文明武德
  壁山县
  明成化中知县张本砌石城髙一丈五尺周三里八分计六百八十四丈门四迎恩临髙拱秀演武明末圮
  国朝康熙初归并永川雍正八年复设城亦重修荣昌县
  明成化中同知莫琚知县覃琳砌石城髙一丈五尺周五里五分计九百九十丈门四南和东泰西宁北谧外环以壕
  大足县
  明天顺中知县赵恕砌石城成化中同知莫琚重修髙一丈二尺周四里八分计八百六十四丈门四昌宁昌泰昌孚昌靖嘉靖中知县袁衍四增修改四门曰迎曦送夕来薰拱极
  綦江县
  明成化中主簿宋璧砌石城髙一丈一尺周二里七分计四百八十六丈门四迎恩偃武柔逺永川明末圮
  国朝康熙八年知县李秉直重修
  南川县
  明成化中知县刘斐始筑土城髙一丈二尺周三里五分计六百三十丈门四
  国朝康熙二十四年重修
  黔江县
  明洪武中知县卢祥砌石城髙一丈二尺周三里五分计六百三十丈门四领夷望京宣化柔逺外环以壕明末圮
  国朝康熙二十四年修葺
  合 州
  明成化中知州唐珣砌石城髙一丈七尺周一十六里二分计二千九百一十六丈门十二迎晖广济安远望江洛阳演武修文观德阜民瑞应会江迎恩万厯三年知州史修移治瑞应山麓门八铜梁县
  明天顺中始砌石城成化中同知莫琚重修髙一丈三尺周六里六分计一千一百八十八丈门四庆元庆会庆平庆成明末圮
  国朝康熙初并入合州康熙六十一年复设县今并安居县入焉城亦重修
  定逺县
  旧城崩于江明嘉靖三十年知县胡濂迁今治甃筑石城髙一丈五尺周三里七分计六百六十六丈门四文明武胜朝阳延景
  忠 州
  明洪武中修砌石城髙二丈周五里三分计九百五十四丈门五修文修政怀忠怀賔赋清
  酆都县
  明天顺中知县柴广砌石城治中知县李毅重修髙二丈周三里三分计五百九十四丈门五宣化迎恩会川阳和屡丰
  垫江县
  明成化初知县杨端砌石城髙一丈九尺周五里五分计九百九十丈门四人和大定太平永安涪 州
  明成化初砌石城髙一丈三尺周四里计七百二十丈门五
  国朝康熙二十四年修葺
  彭水县
  明嘉靖三十一年砌石城髙一丈二尺周二里计三百六十丈门五朝阳迎薰映晖北极东北曰小东门外环以壕
  保宁府
  汉刘璋筑土城后张桓侯增修元末明玉珍重筑仍土城明洪武四年千户滕贵即旧址增拓内外俱甃以石髙一丈六尺周九里三分计一千六百七十四丈门四富春锦屏澄清威德成化间指挥田仪建四楼
  阆中县【附郭】
  苍溪县
  明成化中知县朱敬始筑土城正德间主簿唐贤包砌以石髙一丈五尺周三里五分计六百三十丈门四迎旭通济观澜亲贤
  南部县
  旧无城明成化中知县蒋矩树木为栅累石为门万厯中知县饶一中改砌石城髙一丈八尺周二里七分计四百八十六丈门三灵云跨黾状元广元县
  明洪武三十一年设利州衞始筑城砌以石髙二丈周九里计一千六百二十丈门五賔阳久闲南镇川西临清北清逺怀羌
  昭化县
  旧土城明天顺间筑正德中包砌以石髙一丈一尺周二里七分计四百八十六丈门四
  巴 州
  旧土城明成化间州判唐平知县王成包砌以石髙一丈二尺周四里计七百二十丈池深广一丈二尺门四有楼正德中参议胡鳯增修崇祯末圮
  国朝康熙初年复修
  通江县
  明洪武初知县乐韶垒石立栅成化中知县毛鳯始筑土城正德六年通判王斐包砌以石髙一丈七尺周四里计七百二十丈门三靖武永安朝鳯明末圮
  国朝康熙元年知县王保厘重修
  南江县
  明正德间知县沈镛始砌石城髙一丈一尺周二里三分计四百一十四丈池深一丈广二丈东西南三门明末圮
  国朝康熙初年复修
  劒 州
  明洪武初列栅为障成化中知州唐孟璋始筑土城正德十三年知州李璧包砌以石髙一丈周二里计三百六十丈门五劒阁武建鹤鸣汉阳立马并旧南门为六
  顺庆府
  明洪武初自北津渡迁城于今治成化初增扩之甃以砖石髙一丈二尺周九里七分计一千八百四十六丈门八景和来薰阜成阳复小东小南小西小北崇祯末圮
  国朝康熙初知府李民圣重修五十年江涨城圮知县张宿焜补修
  南充县【附郭】
  西充县
  明天顺间知县张贵始筑土城成化间知县柳金包砌以石髙一丈周七里计一千二百六十丈门四进贤大安僊林恩光
  蓬 州
  明天顺间州判李懋筑墙树栅治间知县毕宗贤同知段普甃以砖石髙一丈周四里计七百二十丈门四蓬莱鳯山龙溪五马
  营山县
  明成化中知县李林始筑土城正德间知县严杰包砌以石髙一丈周四里九分计八百八十二丈池广一丈门四东秩临清西城览秀
  国朝康熙四十四年知县张玉璘重修
  仪陇县
  明成化初知县胡睿筑土城于金城山顶正德间知县利本坚迁城于山下平溪包砌以石髙一丈五尺周九分一厘计一百六十丈有奇门四东作西成迎恩朝阙
  广安州
  旧无城明初竖木为栅依山为墙成化间始筑城甃以砖石髙一丈二尺周六里计一千八十丈门四柔安镇安清安宁安
  渠 县

《四川通志》 相关内容:

后一:2

查看目录 >> 《四川通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