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周忱传

  周忱,字恂如,吉水人。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第二年,成祖选择其中的二十八人,令他们进文渊阁学习。周忱自述自己年轻幼小,请求加入。皇上赞他有志气,答应了他。不久升为刑部主事,再升为员外郎。

  周忱有经世之才,在郎署沉浮了二十年,人们都不了解他,只有夏原吉知道他有奇才。洪熙改元后,他逐渐升为越王府长史。宣德初年,有人推荐他为知府。夏原吉说:“这不过是正常调迁,怎能尽周君之才?”五年(1430)九月,皇上因天下的财赋多得不到治理,而又以江南为甚,苏州一府,拖欠的租税达八百万石,便想要找到有才干的重臣前往治理,于是由于大学士杨荣的推荐,升周忱为工部右侍巡抚江南各府,总督税粮。

  他刚到时,便召父老来问欠税粮的原因,他们都说豪富大户不肯加交耗米,只好一并向小民征收,人民因为贫困只好逃亡,导致税额愈缺。周忱于是创行平米法,令均摊交纳耗米。他又请皇上敕令工部颁给铁斛,交给各县做为标准样式,将搞大入小出的粮长革除。按旧例,粮长有正副三人,每年七月赴南京户部领取勘合。工作完毕后,送回部里。他们往返的费用,都是征敛而来。周忱只设正副各一人,让他们轮流去领勘合。工作结束后,有关官员集中收回上交户部。百姓大为便利。周忱见各县收粮没有团局,粮长就在其家中贮存,便说“:这是导致拖欠的原因。”便令各县在水边设囤,每囤设粮头、囤户各一人,称为辖收。到有六七万石以上,才设粮长一人总管,称为总收。人民持帖到囤交粮,官员监督他们交纳,粮长只是照日期汇总而已。他还设拨运、纲运两簿。拨运簿记支拨起运的数量,预计所运粮食到京师、通州各粮仓的损耗,来定应支给的数量。纲运簿是由他们填写剥浅等方面的费用,回来后补偿给他们。应上交省库的羡余,仍存贮在仓库中,称为余米。第二年如果剩余多则加六征,到第三年加五征。

  当时,太祖平定吴地后,尽将功臣子弟的庄田抄没入官,后来又厌恶富民的兼并,他们因犯罪而被没收的田产,也都被称为官田。这些官田的税粮,即按原来租簿所记的数量作为税粮来征收,所以苏州府的赋税比别的府为重,官田和民田的租总共是二百七十七万石,而官田的税额就占了二百六十二万石,人民不堪承受。

  当时宣宗屡次下诏减少官田租额,周忱于是与知府况钟经过几个月的计算,将苏州官田租税减到七十二万余石,其他府也依次减少,人民这才稍得解困。七年(1432),江南大丰收,皇上诏令各府县以官钞平价收购粮食以备赈济和借贷,苏州于是购得米二十九万石。所以当时公侯的禄米,军人官吏的月俸,都由南户部支给。苏州、松江百姓转输到南京的税粮,每石加收费用开支六斗。周忱上奏请令就各府支给,贴给船价米一斗,所剩的五斗,总计总数有四十多万石,再加上用官钞所购买的,一共得米七十万余石,遂设仓库贮存起来,名叫济农。济农米除用于赈济和借贷之外,每年还有盈余。大凡纲运花费、风涛漂没、被盗挨抢,都可从这里借贷,待秋收之后再如数还官。至于修圩、筑堤、开河、浚湖所支的口粮,则不用偿还。耕种者来借贷,必先查清他家的各方面状况以及田地多寡,然后再借给,秋收后与税粮一起收回,遇到荒年再赈济。对奸顽不偿还的人,以后不再借给。他把这些都定为条例报告朝廷。皇上嘉奖他。在周忱任内,江南的几个大府,小民不知道有灾荒,夏秋两税不曾有拖欠,这都是周忱的功劳。

  当时漕运粮食,军运和民运各半。军运由国家给船,民运则是租用船只,加以杂耗,每交纳三石粮食大约要多加一石,而往返需要一年,耽误农事。周忱与平江伯陈蠧商议,决定民运到淮安或瓜洲水路边上后交兑,再由军队漕运到通州。运到淮安的每石加交五斗,运到瓜洲的再加五升。运到附近以及南京的卫所而没过江的,即仓交兑,每石加交过江米二斗,衬垫芦席也折成米五合交纳。由军人兑运如果遇风延期到达,则令州县支给赢米。在瓜洲水边设粮仓,迁米去存贮,量支余米给守仓人。由此而漕运费用大大节省。

  民间每年把马草运到两京,劳费难以估算。周忱请每束折成白银三分,在南京则将所折的银两就地买纳。京师百官的月俸,都要持帖到南京领取。米贱的时候,俸帖七八石,仅换得白银一两。周忱请检查出税重的官田、极贫的下户,准许其两税折成金花银交纳,每两抵米四石,解送往京师用来兑换俸禄,这样百姓出得很少,而官俸常足。嘉定、昆山等县每年要纳布,每匹重三斤,抵粮食一石。到他们解送上交时,因为线粗而被退回的达十之八九。周忱说“:布线细则重量必轻,而价钱更高。现在既然是论重量交纳,他们势必不会做得太细。请从今以后,不论轻重,只论长短是否符合规格。”皇上听从了。各府的驿马以及一切供应所需,原来都向马头领取,有了耗损,则马头就横征补买。周忱令每亩田出米一升九合,与秋粮同时征收,根据马的上中下价值给米。

  正统初年,淮安、扬州受灾,盐税亏损,敕令周忱去巡视。周忱上奏令苏州等府,拨出余米一二万石运到扬州盐场,允许可以抵消明年的田租,灶户可以纳盐领取米粮。当时米贵盐贱,此举使国家得盐,百姓得米,公私大利。不久敕令周忱兼理松江盐税。华亭、上海二县拖欠的赋税达六十三万余引,灶丁逃亡。周忱认为田赋应养农夫,盐税应养灶丁,因即上书提出四项建议。皇上命从速实行。周忱因此减少灶户的运耗,计得米三万二千余石。也仿济农仓的办法,设置赡盐仓,将逃亡灶户的缺额补上。由此盐税大增。浙江应当造海船五十艘,朝廷交周忱计算费用。周忱召都城工匠来问,他们说一艘需要米一千石。周忱认为要成大事不宜舍不得花费钱财,他将每艘费用减去二十石后上奏朝廷,竟得批准。因九年任满,他升为左侍郎。六年(1441),命他兼理湖州、嘉兴二府税粮,又命他同刑科都给事中郭瑾审理南京刑狱案件。

  周忱一向追求简易。先前,大理寺卿胡概为巡抚,用法严厉。周忱一切都力求简易,来告发的人他常常不理。有人当面攻击他偏差“:您不如胡公。”周忱笑道“:胡卿奉敕令,责任在于祛除民害。朝廷委任我,只说要安抚军民。朝廷的授命不同而已。”他既久在江南,与官民已非常熟悉,情若家人父子。他每次行走村落,总是屏去侍从人员,与村夫民妇交谈,从容问他们的疾苦,为他们提意见和处理。他对待属下,即使是卑官冗吏,也悉心访求他们的意见。遇到有才能的长吏,像况钟和松江知府赵豫、常州知府莫愚、同知赵泰等人,他都推心与他们讨论筹划,务必尽其所长,所以事情无不得到实施。他常到松江视察水利,见嘉定、上海之间,沿江长满茂草,多淤塞水流,便疏浚上流,使昆山、顾浦等地河水,都迅流而下,冲开了壅塞的地方。闲暇时他单枪匹马往来江上,见到的人还不知道他是巡抚。前后经历宣德、正统二十年,朝廷对他的委任更专。他两遭亲丧,皇上都强令他出来理事。周忱因此更加发奋,发现利害必提出建议,而皇上对他也是言无不听。

  当初,周忱想减少官田税额依照民田来征税。户部的郭资、胡氵荧上奏他变乱成法,请求加罪于他,宣宗严厉责备郭资等人。周忱曾说“:吴淞江畔有沙涂柴场一百五十顷,水草茂盛,虫子蚱蜢多生长其中。请募民去开垦,这样可以增加国家收入,还可以消去虫灾。”他又说:“丹徒、丹阳二县被江水淹没的田地,赋税还没有去掉。建国之初免税之家,他们的田地多并入富家,应该向他们征税,而被江水淹没的田地则应免除,这样税额不减而贫富又均。无锡官田所征的白银太重,请改征租米。”回报都说可行。他因灾荒而请求免除租税,以及陈述其他方面的利病还不少,小的方面他便自行处理,无所顾虑。到后来他见献身税充盈,更求进一步发展。修葺公舍学校、先贤祠墓、桥梁道路,以及崇饰寺庙道观,馈赠朝廷官员,资助过往客人,他都毫不吝惜。下级官员从中渔利,他也不甚过问,因此屡次受别人指责。

  九年(1444),给事中李素等人弹劾周忱妄自更改制度,专擅科敛,周忱上书辩解。皇上认为余米既然是公用,便不对周忱问罪。先前,奸民尹崇礼想阻挠周忱的制度,上奏周忱不应当多征耗米,请深究主管仓库的人,周忱为此废去先前的制度。后来两税又出现拖欠,百姓无所依赖,都说不方便。周忱于是上奏调查尹崇礼之罪,仍实行先前的制度。又因九年任满,升为户部尚书。不久因江西人不得任户部尚书,便改为工部尚书,仍任巡抚。

  景泰元年(1450),溧阳百姓彭守学又像尹崇礼那样攻击周忱,户部便请派御史李鉴等人前往各府调查。第二年又因给事中金达的建议,召周忱回朝。周忱于是自述道:“臣还没有负责此事之前,各府的税粮没有一年不拖欠的。自从臣到任后,制定制度,铲除弊端,节省浮费,使每年不但没有拖欠的租税,反而还有盈余。凡原来公用开支所需要和向百姓征取的杂费,现在都从余米中支给。有的借贷出去还没还回来,遇到赦令就宽免了;有的没有估算当时的价值,以致高低不一。但因臣奉有宣宗皇帝和太上皇的敕谕,允许臣相机行事,所以在支用方面臣不用再报告朝廷。现在彭守学上奏揭发,户部派官员去追查,实是臣出纳不谨,死有余罪。”礼部尚书杨宁说:“胡乱开支之用在于周忱,现估计剩下的钱财,都是取之于民间,百姓因此有的弃家逃窜的。请将正统以前的免予追究。”诏令批准这一请求,并将李鉴等人召回。后来言官还纷纷弹劾周忱,请把他正罪。景帝一向知道周忱贤明,大臣也多保护他,便只令他退休。

  但当时理财的人,没人能超过周忱。他理财以爱民为本。设置济农仓时,虽然与百姓定有期限,但到时多不追取。每年征收完毕后,过了正月中旬,总是下檄文放粮,说:“这是百姓交纳给朝廷后的剩余部分,现还给百姓使用。希望你们努力种朝廷之田,秋后再纳朝廷之税。”他的张弛变通,都足可以为后人所仿效。各府的余米,数量多得无法统计,公私富足,还可帮助外府。景泰初年,江北发生严重饥荒,都御史闳王..向周忱借三万石粮食。周忱为他考虑到来年麦熟,给了他十万石。

  周忱个性机警。钱谷数万,他一屈指便可计算清楚。他曾暗中用本子记下天气的阴晴风雨。有人说某日江中遇到大风,损失了米粮,周忱说那一天江中无风,那人惊服。有个奸民故意扰乱他的旧案来试试他,周忱说:“你在某时到我处办事,我为你办理,你还敢骗我吗?”三殿重建时,诏令征用一万斤牛胶,做彩绘之用。周忱正好赴京,他说库存的牛皮,岁久已经腐朽,请拿出来煎胶,等回去后再买牛皮来偿还国库。土木之变,执政的人建议要焚烧通州粮仓,断绝敌寇军资。周忱正好因议事到京,他说仓米有数百万,可充京师部队一年的粮饷,如令他们自己前往取回,则马上就会取光,何至于要将其烧掉。不久,诏令马上制造数百万付盔甲。周忱算出洗铁抛光盔甲的工作量大,命令先浇锡,几天之后全部办齐了。

  周忱被弹劾后,皇上命李敏取代他,敕令他不要轻易更改周忱的制度。但从此以后户部将所积存的余米收为公家赋税,储备粮食萧然无存。后来吴地发生严重饥荒,人民道死相望,租税又依旧拖欠了。人民更加怀念周忱不已,到处建生祠祭祀他。景泰四年(1453)十月,周忱去世。谥号文襄。

《白话《明史》》 相关内容:

前一:陈纍传
后一:张辅传

查看目录 >> 《白话《明史》》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