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四库百科 >

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

    八卷。唐颜师古撰。颜师古(581-645)名籀,字师古,一作思古,以字行;一说字籀。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县)。颜之推孙。隋仁寿中荐授安养尉,不久弃归长安,以教授为业。高祖入关(618年)授朝散大夫,拜敦煌公府文学,累迁中书舍人,专典机密。太宗即位(626年)拜中书侍郎,封琅玡县男,官至弘文馆学士,卒谥戴。传其家学,精文字训诂,曾受诏考订秘书,刊正古籍奇字,大显于时;注《汉书》、《急就章》;尚著《字样》一卷,颜元孙本之著《干禄字书》。据是书卷首扬庭表称:是书永徽二年(651年)师古子符玺郎扬庭表上于朝,称稿草才半,部帙未终,盖师古所成为未竟之本。扬庭表又云:敬奉遗文,谨遵先范,分为八卷,勒成一部,则今本乃扬庭所编。宋人诸家书目多作《刊谬正俗》,或作《纠谬正俗》,盖避太祖之讳。清钱曾《读书敏求记》作《列谬正俗》,则刻本偶误也。前四卷,凡五十五条,皆论诸经训诂音释;后四卷,凡一百二十七条,皆论诸书字义字音及俗语中的谬误。是书考据殊为严谨精密,向为训诂学家所推崇。《四库总目提要》云:“古人考辨小学之书,今皆失传,自颜之推《家训音证篇》外,实莫古于是书。其邱、区、禹、宇之论,韩愈《讳辨》引之,知唐人已绝重之矣;戒山堂《读史漫笔》解都、鄙二字,诧为独解,不知为此书所已驳;毛奇龄引《书序》俘厥宝玉解春秋卫俘,诧为特见,不知为此书所已引;洵后人证据,终不及古人有根柢也。”《郑堂读书记补逸》云:“所引诸书及前人训诂,多今世所不传;辨证亦多确核,故为从来所推重。”《四库总目提要》指出其谬误云:“惟拘于习俗,不能知音有古今,其注《汉书》,动以合声为言,遂与沈重之音《毛诗》同,开后来叶音之说。故此书谓‘葬’音臧,‘谊’‘议’音宜,‘反’音扶万反,‘歌’音古贺反,‘彝’音上声,‘怒’有上去二声,‘寿’有授受二音,‘县’有平去二声,‘迥’音户蓥反,皆误以今韵读古音。谓‘穰’音而成反,‘上’音盛,又音市郢反,‘先’音西,‘逢’音如字,不读庞,皆误以古音读今韵,均未免千虑之一失。”是书有《雅雨堂丛书》本、《艺海珠尘》本、崇文书局本、《小学汇函》本等。


【检索匡谬正俗 ==>】 古籍全文检索:匡谬正俗     全站站内检索:匡谬正俗

丧服世行要记
略注丧服经传
丧服难问
周氏丧服注
丧服表
仪礼丧服文足征记
仪礼丧服马王注
丧服古今通考
丧服会通说
仪礼丧服辑略
丧服经传补疏
丧服郑氏学
礼记马氏注
卢氏礼记解诂
卢植礼记解诂
礼记卢氏注
礼记音义隐
礼记王氏注
礼记孙氏注
礼记徐氏音
礼记范氏音
礼记刘氏音
礼记略解
礼记新义疏
礼记皇氏义疏
礼记隐义
礼记义证
礼记熊氏义疏
礼记沈氏义疏
残本礼记子本疏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