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四库百科 >

风骨第二十八


风骨第二十八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匍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

    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昔潘勖锡魏,思摹以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能鉴斯要,可心定文,兹术或违,无务繁采。

    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公干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

    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

    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若骨采末圆,风辞末练,而跨略旧规,驰鹜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岂空结奇字,纰缪而成经矣!

    《周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盖防文滥也。然文术多门,各适所好,明者弗授,学者弗师。于是习华随侈,流遁忘反。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能研诸虑,何远之有哉!

    赞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珪璋乃骋。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大意】

    风骨的含义,历来说法不。大致说来,风指作家情志鲜明,作品感染力强;骨指文辞端直、精炼。作者首先论述风骨的含义,风骨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锻炼风骨的要领。其次论述风骨与作家个性、气质的关系以及风骨与文采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建立作品风骨特征的途径:即以儒家经书为标准,吸取史书和诸子百家的写作技巧;通蛲各种感情的变化,深明各类文体的特点,同时力求创新。


【检索风骨第二十八 ==>】 古籍全文检索:风骨第二十八     全站站内检索:风骨第二十八

续复古编
增修复古编
复古编校正
复古编附录
字通
字鉴
校注字鉴
汉隶分韵
俗书刊误
字孪
印书
从古正文
古俗字略
字考启蒙
字义总略
诸书字考
字考
字韵合璧
榕村字画辨讹
八分书辨
四库全书辨正通俗文字
翰苑分书正字略
辨字通考
字体辨正
垒字编
十三经注疏锦字
篆隶考异
音同义异辨
经典文字辨证书
字林异同通考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